基于TPACK框架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创新

2024-12-31 00:00:00张娟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15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高校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包括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然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式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本文旨在介绍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ACK)框架的定义与组成、TPACK框架在人力资源管","Introduction":"","Columns":"教育教学研究","Volume":"","Content":"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高校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包括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然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式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本文旨在介绍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ACK)框架的定义与组成、TPACK框架在人力资源管理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并探索基于TPACK框架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策略,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TPACK框架;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创新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4.15.06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4)15-0215-04

0" " "引 言

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TPACK)框架是教师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它将技术、教学法和学科内容相结合,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整合教育技术的框架。将TPACK框架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可以通过运用各种数字化工具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通过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1" " "TPACK框架的定义与组成

TPACK框架强调教师知识结构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教育技术知识,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教学。

TPACK框架主要由三个核心元素组成:学科内容知识(PCK)、教学策略知识(TPK)和技术整合知识(TPK)。学科内容知识是指教师对所教授学科的专业知识,包括学科理论、学科方法、学科历史等。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教学策略知识是指教师如何有效地传授知识,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技术整合知识是指教师如何将技术整合到教学中,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如何设计教学活动、如何评价技术整合的效果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整合知识,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2" " "TPACK框架在人力资源管理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2.1" "提升教学质量

TPACK框架强调教师需要具备综合性的知识结构,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人力资源管理思政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TPACK框架,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制订出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和方案,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2.2" "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运用TPACK框架,教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TPACK框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知识体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通过运用TPACK框架,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提高。同时,TPACK框架也要求教师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2.4" "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教师需要具备更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通过运用TPACK框架,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的应用技巧,从而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同时,TPACK框架也要求教师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3" " "基于TPACK框架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策略

3.1" "优化教学内容

将思政教育元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首先,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有很多与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思政教育的良好载体。例如,在讲解员工招聘和选拔时,可以强调公平公正、诚信正直等价值观的重要性;在讲解员工培训和绩效管理时,可以强调团队协作、沟通协调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教师需要关注当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将其引入课堂。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问题和挑战不断出现[1]。教师可以将这些热点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热点问题背后的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后,教师需要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除了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外,教师还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2" "引入案例教学

在引入案例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具有思政教育元素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在选择案例时,教师需要注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同时还要考虑到案例的思政教育元素。案例应该具有普遍性和适用性,能够覆盖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此外,教师还需要注意案例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其次,在引入案例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2]。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全面的分析,不局限于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方面,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案例,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价值。

最后,除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分组讨论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3" "开展实践活动

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首先,社会调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社会调查,例如关于员工福利、招聘流程、绩效评估等方面的调查。通过调查,学生可以了解实际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情况,增强其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其次,志愿服务。教师可以在课程中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志愿服务活动,例如为社区组织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协助招聘志愿者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后,实践性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性教学活动,例如模拟招聘、模拟绩效评估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加深对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4" "引入现代技术

在现代教育中,引入现代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它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更好地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提升教学质量。

首先,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现代技术手段,它可以通过图文并茂、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多媒体教学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网络教学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现代技术手段。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开展在线教学和互动交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3]。同时,网络教学还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最后,现代技术还可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课程资源的个性化推荐和定制。教师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和指导,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3.5" "注重师生互动

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需要注重师生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感需求,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和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这不仅是思政教育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首先,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思想动态。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学习风格。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并根据他们的特点制订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认同感。

其次,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意识。在讨论和实践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最后,教师需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方式,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可以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教学案例和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6"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时,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评价体系的全面性。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评价外,还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活动参与度、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这些方面的评价可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更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力。同时,这些方面的评价也更加客观和全面,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表现。其次,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在建立评价体系时,应该注重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同时,评价标准应该明确、具体、可量化。最后,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需要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感变化,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和鼓励。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3.7" "强化教师素养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教师自身也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为了强化教师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交流活动,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培训和交流,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和评价,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激励,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教师自身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应该注重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探索和创新,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最后,教师还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

4" " "结束语

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需要我们以TPACK框架为指导,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思政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和方法,为培养更多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质的人才而努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林啸啸,王徽,韩传龙.课程思政融入《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宿州学院学报,2023,38(8):66-69.

[2]初铭畅,李冰.基于思政元素融入视角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建设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4):140-142.

[3]杨正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及路径探析

[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8):90-92.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12:22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7:43:20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0:36:13
试析网络教学平台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浅析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09:30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初探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07:22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24:11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