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教研模式下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内生发展路径

2024-12-27 00:00:00张丽庆
知识窗·教师版 2024年12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产教融合师资队伍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进一步强调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求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文章围绕“产教融合教研模式中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这一中心进行研究,着重探讨如何在产教融合教研模式视角下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师资整体力量,助推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的形成。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

一、产教融合教研模式下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内生发展要点

(一)过硬的理论素养

产教融合已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之一,依托产教融合理念,担任专业教学的教师不仅需要教学有序,而且需要就产教融合落实过程更新和创新教学方法。其中,过硬的理论素养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聚焦市场发展需求,不仅具备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具有高水平的学科素养,并对学前教育专业产教融合落实目标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强化分析,通过参与高职院校系统化的培训和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质。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围绕课程目标实现知识的有效传授,另一方面要做好自身示范,以良好的学科素养引导学生不断提升核心素养,培养与社会发展相符合的高职人才。

(二)丰富的实践体验

产教融合理念的实施推动了高职院校积极构建校外实训基地,而学校教师队伍占据实训基地师资力量的很大一部分。因此,为了积极适应产教融合理念,教师队伍要具有丰富的实践体验,不断提升产教融合能力,为高职人才培养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在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既要有过硬的理论素养,也要有丰富的实践体验,这才能为培养高职院校技能型、专业型和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发展困境

(一)双师能力提升有待加强

一方面,受专业背景及实践经历等因素的影响,现有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缺乏幼儿园岗位技能,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形成准确示范。由于教师长期拘泥于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无法依托产教融合实时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在“双师型”队伍建设目标上存在很大差距,尤其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不足,无法有效指导学生保教实践能力提升。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没有认识到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能力提升和“双师型”队伍构建的特殊性,没有形成相适应的、相符合的能力,素养提升缓慢,导致师资力量提升止步不前,未能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二)未能营造良好的产教融合氛围

在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管理层认为产教融合只需要让学生参与,教师不需要参与,未能塑造良好的产教融合氛围,教师参与率非常低。如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管理部门责任人员认为,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高水平塑造过程中,仍然需要延续传统的培养方式,继续强化教师队伍寒暑假理论学习和技能学习,无需花费较大的精力参与产教融合,造成资源浪费。这种闭门造车的教师培养方法不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与现代化学前教育教师专业教学目标和教学创新需求极不相符。

(三)专业发展渠道急需优化

在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渠道较为狭窄,未能参与多样形式的培训,难以有效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如部分高职院校过度注重外出培训,忽视了以赛促教活动的开展,而部分高职院校注重校内培训,忽视了校外培训。单一化的专业发展渠道大大限制了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的提升,这也是后期急需改进的。

三、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学前教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路径

(一)多元优化齐落实,提升教师双师能力

首先,要强化名师和优秀人才的教学指导作用。高职院校应定期聘请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带头人、高校教授等为教师提供手把手的指导和面对面的引导。如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聚焦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目标,致力于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并建立“新教师结对帮扶制度”,组织成立“青蓝计划”领导小组。每年秋季开学时,企业优秀人员、专业带头人、优秀班主任至少与一名新教师结对,形成“一帮一”“一帮多”多个“对子”,并签订《“青蓝计划”师徒结对协议》,定期开展师徒相互听课、新教师上汇报课、写教育教学日记等活动。“雏鹰工程”也是系统工程,内容还包括“实施分层分类培养,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坚持专业竞赛常态化,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开辟外联内修路径,借力助推雏鹰飞翔”等,以求系统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培养机制。

其次,要量身定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标准,充分考量教育类专业的特点与差异,不断完善配套的考核激励制度,督促、激励在职专任教师“走出去”,提升“双师素质”。如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为了激励教师积极提升自身技能,为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贡献力量,从2020年开始实施分类评价,深化教师职称改革,突出主岗主业工作业绩,按照师德师风、育人工作、荣誉考核、参与大赛、教学指导、科研项目分别设置评价标准,为不同类型的教师打通上升渠道;实行聘期管理,明确聘期考核标准和结果运用要求,构建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以此激励教师积极、主动投入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考核体系如表1所示。

1.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培养体系

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高职院校应当注重教师教育的全面性与针对性。全面性体现在课程涵盖了教师所需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针对性则体现在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师,设置符合其特点的课程。其次,高职院校还需更新课程,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使教师能够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再次,在实践环节方面,高校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的实践性。这意味着会增加教师实习实训的时间和质量,使其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锻炼教育教学能力。同时,高职院校鼓励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最后,在考核评价方面,高职院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既要关注教师的学科知识掌握程度,也要关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2.加强教师专业教育实践与研究

在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实践和研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中。高职院校在鼓励教师参与教育实践和研究的同时,也需要为教师提供足够的支持和资源,包括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料、定期举办研究方法培训、为教师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研究和实践。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设立教师研究基金,资助教师进行重要的研究项目。教育实践与研究的结合,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也能够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教育水平。通过不断地实践与研究,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教育实践和研究不仅仅是教师的工作,也需要高职院校的积极参与。高职院校应制订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实践与研究,同时重视教师的研究成果,并将这些成果融入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这样一来,高职院校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3.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产教融合视角下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硬件设施方面,高职院校要确保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工作环境舒适安全,如提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宽敞明亮的办公空间等。在软件支持方面,高职院校要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教材、教案、教学视频等,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在我国,高职院校还重视教师的职业晋升制度,通过设立职称评审制度,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调动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此外,高职院校还要为教师提供充分的发展机会,如设立各种奖励政策,表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激发他们的职业自豪感。

综上所述,在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要求教师具有过硬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基于当前专业培养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不断促进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实现创新发展,致力于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符合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裴殿玲.产教融合背景下构建职业院校学前教育联盟路径探析[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8).

[2]管钰嫦.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化策略:以学前儿童生理与保育课程为例[J].广西教育,2019(47).

[3]蔡玉俊,叶帅奇,赵文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师产教融合能力发展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6).

[4]冯星.产教融合视域下教师教学行为对培训成效的影响[J].邢台学院学报,2023(4).

[5]陈俊维.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对专业发展效果的影响实证研究[J].运筹与模糊学,2024(2).

[6]罗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产教融合实践教学问题分析[J].文学教育,2021(5).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专业产教融合师资队伍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09:47:23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9:59:04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科教导刊(2016年27期)2016-11-15 21:49:52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06:05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2:58:16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计算机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 08:10:13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1:07:24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