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作,共建平和自然的家庭教育生态

2024-12-17 00:00:00冯锟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4年10期
关键词:教育生态共生家庭教育

【关键词】家庭教育;教育生态;共生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0-0062-02

教育部等十三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指出:“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责任,完善工作机制,促进各展优势、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切实增强育人合力,共同担负起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责任。”学校有责任对家庭教育实施指导,在合理机制下帮助学生家庭建构平和自然的教育生态。

情景中,小王的父母采用的是专制型教养方式。这种教养方式会让孩子产生直接的情绪体验,如果是正向的情绪体验,它会让孩子生发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如果是负向的情绪体验,它则是学生心理问题的催化剂。“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表明,专制型家庭中的孩子心理健康问题高于同期。事实证明,专制型教养方式不利于孩子积极情绪的培养。所以,“精细化管理”的家庭教育往往容易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这种教育方式亟须依托家校协同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关注共生是家校之间有效协作的前提。只有先明确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性,才有合作的根基。不同的视角对于“成才”的理解不同,辅助路径也不同。学校和家庭关注共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双方通过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加综合、有针对性的成长资源,是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实然与必然。

小王在延时服务结束后不愿离校,原因是其家庭教育生态让他有负性情绪体验,班主任可以针对这个现象进行适切的家庭教育指导,通过“走三步,送三步”的策略,帮助小王实现自我成长。

第一步,守卫学生的安全。在征得学生的同意后,班主任可以与家长电话沟通,如实描述学生的情绪状态,提议亲自送学生回家。借助家访调查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提醒家长关注学生的消极情绪和消极行为,从表象中发现深层次问题。

送一步,建议家长做好家风建设的“一室一厅”措施。“一室”就是一周一次的卧室谈心,积极倾听彼此的心声,尝试从对方的角度思考矛盾;“一厅”是每月一次围绕孩子成长的客厅家庭会议,一起罗列问题,一起寻求解决,一起制定计划。

第二步,呵护家庭的温暖。班主任对家长予以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学生家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好的关系是合作的前提,父母与孩子之间也是一种基于关系的合作。

送一步,亲子关系的“火焰效应”。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把家庭氛围营造成熊熊火焰,每个成员明确添柴、鼓风等分工。“添柴”是通过设计家庭活动营造温暖气氛,如旅行、运动、亲子阅读、设计家宴等。“鼓风”就是要学会做不扫兴的家长,时时刻刻输出鼓励,保持火焰熊熊的样子。

第三步,共建教育的平和。班主任要引导家长明白,家庭教育不再是关起门的“自家事”,而是要有科学带娃理念的“国家事”。共建家庭教育,要依托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情景中,父母对小王的作息时间、饮食、交友等有严格的要求。在平和自然的家庭教育中,这些要求可能也不会完全消失,因为有平等、尊重等科学的理念做引领,孩子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送一步,用学校的育人理念影响家长。学校的育人理念科学而清晰,完备而有力量。家庭教育指导可通过家长学校、家委会进校园、家长参与校务议事会、家长座谈会等活动,让家长认识、内化、传播学校的育人理念,通过组织家长深入了解学校育人实践,拓展家长的教育认知,帮助家长优化家庭教育理念。

用学生的成长需求影响家长。陶行知先生说:“事实告诉我们,大人能教小孩,小孩也能教大人。”学校构建丰富的成长课程,通过学科育人、班级建设、管理力培养、创造力释放等方式,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引导他们探寻自己需要的家庭教育方式。班主任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平等地与家长交流对家庭教育的看法,敢于提出构想,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共同建设平和自然的家庭教育生态。

用家庭的对比成长影响家长。作为教师,我们看到最多的就是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让家长们成为“同学”是家长成长的有效方式——同频共振,容易共情。班主任可以创造接触机会,经常邀请家长走进班级、走进课堂。例如,在学校中,邀请家长做志愿者,组织家长参加主题活动,如家长沙龙、限时辩论、育儿沙龙、最美家庭评选、亲子读书会等;在校外,组织好同学家庭聚会、小组郊游等活动;在家庭中,开展“好家风”创建家庭活动,引导家长定期召开家庭会议。

用丰富的资源融合影响家长。学生未知的潜力、教师的专业素养、家长多样的资源等因素的有效融合可以改变家长的教育认知。班主任可以定期召开家委会与家长共同开发班级发展资源。如学段衔接让家长很焦虑,可以请毕业班级家长答疑解惑,还可以请带毕业班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为家长讲解时间规划,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

班主任只有看见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然、应然与必然,与家长积极共建平和自然的家庭教育生态,才有可能为成长中的学生营造一方充满希望的天地。

猜你喜欢
教育生态共生家庭教育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41:12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29:50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14:38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教育生态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实践
求知导刊(2016年16期)2016-07-28 13:25:56
应用大数据技术重塑职业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