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循证素养:内涵、价值及培育路径

2024-12-17 00:00:00贾海浪李金云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4年10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

【摘 要】循证素养具有融合性、生成性和增值性等特征,有利于提高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班级管理质量。班主任可以通过学习循证教育的知识,丰富理论素养;以数字技术方式采集大数据,赋能班级管理;与家长协同育人,建立“家校循证实践共同体”,从而真正实现班级管理从“经验”管理走向“循证”管理。

【关键词】班主任;循证素养;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0-0048-04

2022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要求“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以高素质教师人才培养为引领,以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为支撑”,“全面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整体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教书育人能力素质”。[1]班主任作为教师队伍中重要的一员,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全体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生活,以及协调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等各方面工作。“循证教育”一词由剑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哈格瑞斯于1996年率先使用,牛津大学的戴维斯对之进行了更为深层的阐释。循证教育提倡将教育人员的专业智慧、实践经验与目前能够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结合起来,以慎重、准确而明智地作出教育决策、开展教育实践。[2]循证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基于科学证据的教育实践,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证研究结果来指导决策和行动。循证教育的研究现状表明,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并应用这一理念,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有必要进行循证教育,培育循证素养。通过掌握循证教育的方法和技能,班主任可以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班主任循证素养的内涵

1.班主任循证素养的概念界定

目前,关于“循证素养”的概念尚没有统一界定。有学者认为,教育领域中的循证素养指教师遵循证据开展教学实践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情意态度以及证据运用水平等。[3]本研究认为,班主任循证素养是指班主任运用循证的理念在班级管理中能够依据证据开展各项班级活动,基于事实证据来指导学生学习、生活与成长,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科学化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要求班主任以更高水平、更专业的教育管理能力,以便更好地履行职责,引领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2.班主任循证素养的基本特征

一是融合性。循证素养的融合性主要是班主任的主观经验、专业智慧和研究证据有机融合。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日常事务种类繁多,比如日常纪律管理、心理健康指导、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家校沟通、班级活动组织等,都需要班主任工作的经验积累、个人智慧与事实证据的有机融合。班主任经过理性的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二是生成性。班主任循证素养的生成性体现在可持续的发展和实践中。基于循证素养的班级管理强调班级的系统性和结构性,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全面、系统设计班级的活动、文化、制度等显性、隐性的班级系列举措。同时,这样的班级管理重视对班级问题的发现与反思,对班级问题反复调查、认证,从而实现对班级质量管理的持续优化。

三是增值性。班主任循证素养的价值增加主要体现为其自身的职业成长。在提升班主任循证素养的过程中,这种增值效应主要表现为班主任个人的职业发展。

二、班主任循证素养的价值意蕴

1.提高班主任专业能力

循证素养中的实事求是精神、寻找证据的态度,是班主任育人管理中最迫切需要的内容。循证素养是班主任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是评价素养的核心所在,能够帮助班主任解决班级中学生矛盾冲突、活动评价等难点问题,提升班主任管理能力。循证素养作为班主任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反映了班主任在决策过程中运用证据进行支持的能力。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评估学生行为、学生奖惩、家校沟通等方面,都需要利用数据和证据进行分析,通过持续的数据追踪和评估,调整班级管理方法,优化育人评价的维度,确保班级决策的持续性和适应性。

2.推进班级高质量管理

“对话式”班级管理注重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让师生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共同协商、相互合作。[4]循证素养有利于“对话式”班级管理的实现,它要求班主任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对班级有效管理,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因此,班主任循证素养是班主任实现高质量班级管理的关键因素,要求班主任不陷入“权威”“经验”等管理陷阱,重视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

基于循证的思维展开教育研究,有助于基于事实揭示教育规律,形成科学认识与教育思想,并影响教育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对教育实践而言,在宏观上通过基于证据的教育政策影响教育改革,在微观上也可通过循证的思维促进实践者推进基于教育证据的教育过程与方法的革新。[5]

三、班主任循证素养的培育路径

1.加强班主任推进循证教育的理论素养

班主任理论素养是指班主任在专业领域内所具备的理论知识和理论基础的水平,包括对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班级管理理论和教学法等方面的系统认识和深入理解。一个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班主任能够有效地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实践,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法。班主任要认真查找文献资料,了解并掌握循证教育的内涵、特点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理解循证素养对于提升班级管理质量的重要性。

一是转变思维方式。培育教师循证素养的关键在于形成循证教学的理念,并在该理念的指导下,促进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有助于激发班主任在循证教育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高班级循证管理的能力。班主任要强化循证意识,采用以证据为中心的判断方式,妥善解决问题;要从“管理者”转变为“研究者”,对自己的班级管理理念、方式进行定期反思,可与任课教师、家长、学生一起交流,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方式,提高班级管理效率;要站在学生立场,从学生的需求和利益出发,审视自己的班级管理和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

二是营造循证教育氛围。创建有利于循证教育实践的氛围,建立包含了解证据、遵循证据和使用证据的环境,是培养班主任证据素养的重要保障。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和各类活动时,需要打破自己的主观经验和惯性思维,以证据为依据,实现个人专业智慧、证据和具体情境的有机融合。学校在开展班主任入职前的培训时,应将循证教育及其相关的理论知识灵活地包含在课程内容里;而在职后的培训中,学校可以适时地组织关于循证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专题讲座,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学校管理者制定班主任循证教育的相关规章制度,激励教师探索班级循证管理的办法,将量化积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建设高质量班级。

三是学习跨学科知识。跨学科教育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班主任要学习心理学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行为、情感和学习过程,尤其是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高班级常规管理效率,丰富班级文化活动形式;学习家庭教育相关知识,通过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效果,促进家校之间良好合作。

2.提高班主任推进循证教育的技术运用能力

首先,精选智慧班级管理软件。学校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管理理念融入班级管理中,通过使用AI智慧班级管理软件,为班主任提供强大的支持和优势。比如针对小学生好奇、活泼的年龄特点,班主任使用相关软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竞赛等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积分,每周、每月班主任对积分高的学生进行奖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班主任在选择AI智慧班级管理软件时,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听取大多数人意见,使用得到大家认可的软件。同时,班主任需要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量化积分相融合。

其次,依循数据分析学情。一是利用软件进行学情分析。当班主任需要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时,可以使用问卷星软件,让班级学生在线填写,在隐私保密的前提下,迅速了解班级学生的个体状况,从而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二是运用软件进行大数据计算。班主任通过信息技术,收集记录学生课堂上表现、课外活动的参与情况,用图文方式加以呈现,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三是分析数据时要有多重视角。AI班级管理智慧软件记录下来的数据往往是客观、具体的,面对学生的课内外表现,班主任必须有全局观,基于学生视角分析数据,制定合适的教育教学目标。

最后,运用证据科学反馈。大数据的应用使教育评价手段更加准确,为班主任多维度评价学生提供了便利。一是利用智能软件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为每个学生创建精确的个性化档案。例如,使用“班级优化大师”等工具,从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全面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充分分析数据,班主任结合自身的专业经验与具体情境、学生特点相结合,使数据成为学生成长中的证据。三是建立学生成长证据库。学生成长证据库从个人数据、同伴交往、家长支持等多角度获取数据,将采集采访到的资料进行筛选确认,将能够作为成长证据的资料纳入学生个人证据库。

3.增强基于循证的育人合力

有研究者基于循证医学实践框架提出循证教学模式,即提出问题—获取证据—筛选证据—应用证据—评估证据。[6]在育人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将专业智慧、个人经历和科学证据进行有机融合。

一是成立家校循证共同体。家校循证共同体是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合作、共同关注和支持学生全面发展的联合体。首先,明确共同的目标。班主任要和家长共同建立目标机制,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清晰的规划和指导,制定阶段性目标,推进活动开展。其次,双方互相信任。班主任请家长第一时间提供真实可靠的材料,确保双方对学生的教育是基于科学证据而做出的判断和行动。最后,注意循证道德和伦理。班主任在循证、用证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家长隐私,在征得家长和学生的意愿下,才能公开数据分析和结果说明。

二是助力家长提升循证参与意识。班主任利用其专业能力进行家庭教学指导服务,致力于增强家长在家庭教育实践中的证据意识和应用能力。首先,改变家访形式。班主任基于学生事实性的案例与家长交流,在家长面前还原事件全过程。其次,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指导力。班主任引导家长积极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基于证据事实为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最后,持续跟进优化循证指导。班主任可以在多轮访问后开展指导工作,每一次都充分回顾上一次访问的内容、目标指南、改进情况等,并以此为证据确定将要改进的内容。

三是构建家校联合育人评估系统。首先,评价量表中的自我评价、学校评价、家长评价都要根据相对应的事实来进行评判,尤其是家长评分,班主任要充分指导,达成家校评价一致性。其次,家校评价一致后,班主任将筛选的最佳证据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做出科学决策,实现学生多样性成长从“可能”到“可为”。最后,从实践调查中获得家庭教育指导数据和效能诊断结果,设置家庭参与指导服务的阶段目标,家庭教育指导者依据评估工具检验结果,及时调整指导目标与指导内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通知[EB/OL].(2022-04-14)[2024-07-12].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4/14/content_5685205.htm.

[2]周加仙.走向循证教育决策与实践[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6):9-10.

[3]盛影莹,王俊山,汪振兵,等.小学教师循证素养的现况调查与提升建议[J].上海教育科研,2021(5):35-40.

[4]王良燕.由“独白”到“对话”:班级管理转型探索[J].江苏教育,2018(10):57-58.

[5]谈苏欣.循证教育研究辩护:限度及其突破[J].全球教育展望,2023(1):17-31.

[6]杨文登,叶浩生.缩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基于循证教育学的视野[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3):11-17.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0
夸夸我的班主任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江苏教育(2017年79期)2017-12-14 03:43:04
班主任
中学生(2016年13期)2016-12-01 07:03:44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18:08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2:02:00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5:01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3:43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