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游戏化学习实践的应用,从游戏化学习面临的挑战设置符合教学内容、学生个体情况的游戏方式,分析游戏化学习实践的应用价值,既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趣味性,也适应多样化的学习,增加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游戏化教学;实践应用;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高段数学通常指的是小学五、六年级的数学教育,这个阶段的数学教育是学生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通过实证研究了教学中游戏化学习对学生学习体验的影响,旨在为数学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一、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游戏化学习的理论基础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游戏化学习是贯彻实施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游戏化作为一种教育工具,确实可以基于多种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数学游戏相结合来设计和实施。这些教育心理学理论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知负荷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元认知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通过活动、体验和社会互动构建的。游戏化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索和实践,构建数学知识。
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是行为的推动力。游戏化学习通过奖励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内在和外在动机。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智能是多方面的。设计多样的数学游戏适应不同智能类型,如图形化界面和故事情境。
认知负荷理论:关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担。游戏化学习应逐步提升难度,避免过重负荷。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受社会文化影响。游戏化学习融入合作元素,考虑不同文化背景。
自我决定理论:强调自主性、能力感和归属感。提供选择,确保满足社交需求。
元认知理论:关注认知过程的自我认识和控制。加入反思和自我评估,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
1.游戏化教学面临的挑战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实施游戏化教学时,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这些挑战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游戏设计与课程内容的结合;学生兴趣的持续性;学生能力差异的适应;游戏的挑战性和教育性平衡;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资源的投入;家长和社区的接受度;技术整合等。解决这些挑战需要教师、学校管理层、家长以及社区的共同努力,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和改进,逐步优化游戏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2.游戏化教学实践原则
(1)游戏内容合适:设计游戏时需要确保它们与数学课程内容紧密相关,同时要保证游戏的趣味性和教育性。游戏需要具有适当的挑战性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不能过于困难以至于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2)游戏时间设置合理:游戏时间设置需要和课程计划相符,可以是课前热身或者课中拓展或课后放松,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设置时长也需要控制。
(3)游戏结束评价奖励反馈及时:游戏需要具备及时的反馈流程,老师或同学能给与及时指导,能够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改进学习方法,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设置奖励机制,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我认知能力。
3.游戏化教学实践应用过程及价值
(1)增加学习动机。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程中,分数与小数计算是重点。教师设计了游戏主题:数学拍卖会,学生通过解决数学问题来赚取虚拟货币,并在拍卖会上竞购物品,每轮拍卖会选出一名学生作为拍卖师,其余学生作为竞拍者,竞拍者拥有等量的虚拟货币,拍卖师提出与物品价值相关的数学问题,竞拍者需要在限定时间内解答,解答正确的竞拍者有权出价,所有物品拍卖完毕后,游戏结束。过程中货币管理和时间限制让学生体验到竞争意识和公平交易的概念。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游戏中学到的数学知识和竞拍策略,既能练习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理解。游戏化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寓教于乐的策略贯彻始终。
(2)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五年级数学课程中,以五年级数学的四则运算为例教师设计了游戏主题:数学侦探游戏。在一个充满谜题的数学王国中,一件神秘的盗窃案发生了。王国的宝物—一个古老的数学卷轴被偷走了。国王召集了最聪明的小侦探们,需要他们利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来解开谜题,追踪失窃的宝物。学生被分成小组,每组扮演一组侦探团队,教师提供一系列谜题卡片,每个卡片上有一个数学问题或线索,学生需要解答卡片上的数学问题来获取线索,第一个解开所有谜题并找到宝物的团队获胜。学生解答问题,记录线索,讨论推理。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游戏过程,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对获胜团队进行表彰,鼓励所有参与者。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游戏将数学知识与故事情节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
(3)增加学习趣味性。设计游戏内容来教授小学六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可以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数学。以下是针对负数的游戏设计思路,旨在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负数冒险岛—一款充满挑战的角色扮演游戏(RPG)。
游戏设定:玩家化身为勇敢的探险者,踏上神秘的冒险岛,面对多变的天气和环境挑战。岛上的气候极端,时而寒风凛冽,温度降至冰点以下,玩家必须学会应对“负数”温度对体力的影响。
游戏玩法:玩家需根据实时天气变化,智慧选择装备,如穿戴保暖衣物以抵御严寒。在探索岛屿、解谜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玩家将积累正数经验值,提升自己的能力。然而,旅途中也布满了负数陷阱,玩家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计算如何巧妙避开,减少损失。
学习点:通过游戏,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负数的概念,还能学会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同时,游戏中的互动环节将帮助学生掌握负数的加减法,为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游戏化学习的积极意义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游戏化学习在激发小学生学习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1.对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游戏化学习策略通过创设吸引人的游戏情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兴趣结合,提高学习的相关性和吸引力。互动性强的游戏设计让学生在参与中更积极,即时反馈帮助他们快速了解学习成果,及时调整策略,增强成就感。合适的挑战和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成就欲望,使学习更有趣。
2.对数学成绩的提升与促进
通过游戏化学习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深化对基础概念的理解与运算规则的记忆。将抽象数学概念置于具体情境,如游戏化模拟,有助于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把握数学本质。重复互动练习加强记忆,即时反馈纠正错误,竞赛激发专注,个性化挑战适应不同水平,促进理解深化。视觉元素如图形、颜色、动画直观展示概念与过程,故事引导学习与记忆。小组合作交流概念与方法,探索发现活动培养能力,个性化学习路径适应个体差异。跨学科结合与教育软件提供互动游戏,增强学习趣味性与效果,使学生在愉悦中掌握数学知识。
3.对思维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游戏化学习策略旨在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升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设计游戏时,以解决数学问题为核心,激励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找到答案。通过游戏的逐步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问题过渡,拓展思维深度与广度。团队合作游戏促进多角度思考,反思讨论提炼数学思维方法。模拟现实情境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不同变式问题锻炼思维灵活性。分析错误答案提高批判性思维,跨学科结合培养综合性思维。教育软件和工具如几何绘图软件,帮助直观理解概念。这些策略在激发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玩乐中培养数学思维,为未来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我们认识到持续的反思和创新是推动游戏化学习发展的关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不断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游戏化学习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有效促进他们的数学能力提升。让我们继续探索和实践,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生动、有效的数学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许乃萍.巧用数学游戏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J].数学大世界(教学导向),2012(12).
[2]陈志远.运用数学游戏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