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正成为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然而受限于专业指导老师的不足以及项目的不确定和复杂性,对该类实践项目的指导效果欠佳。该文旨在基于教练技术GROW提问法,探索具有较强普适性的指导方法,形成具体的问题列表和提问方法,以期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指导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指导;教练技术;提问法;创新性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4)36-0072-04
Abstract:Collegestudents'participationin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practiceprojectsisbecominganimportantwaytocultivateinnovativetalent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However,duetothelackofprofessionalguidanceteachersandtheuncertaintyandcomplexityofprojects,theguidingeffectofsuchpracticeprojectsisnotgood.ThispaperaimstoexploreaguidancemethodwithstronguniversalapplicabilitybasedontheGROWquestionmethodofcoachingtechnology,andformaspecificquestionlistandquestionmethod,inordertoprovidereferenceandreferencefortheguidanceof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practiceproject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Keywords: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practiceprojectguidance;coachingtechnology;questioningmethod;innovativetalent
随着创新驱动战略在我国的进一步深入落实,高等学校作为重要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大学生也越来越踊跃投入到各类创新创业项目训练中来。以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为例,截至2023年第八届,八年来,参赛团队数量从最初的5万个增长到了943万个,参赛学生人数也从20万名增长到了3983万名。越来越多的赛事也被教育部等部门认可。大学生在参与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中需要得到老师的指导也越来越多。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相对匮乏,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创业经历,难以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实践项目的跨学科,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也对教师的指导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些因素制约了项目的成功率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
探索一种相对普适性的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指导方法势在必行。本文即是在作者多年的学生项目指导经验中总结出的方法,基于教练技术,以其最核心的提问方法,总结提炼出在指导中的有效问题,促成项目团队对项目的系统深入思考,以及激发项目团队的内在潜能和驱动,该方法将有助于帮助更多的“双创”指导老师系统性地帮助学生提升“双创”项目成功率,更好地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一"教练技术GROW提问法的概述
企业教练技术是美国海军退役人员添·高威基于体育界网球的训练方法形成的,20世纪80年代该种方法应用到企业界,在企业领导力培养,企业成员激励与人才发展方面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总体来说,教练技术强调的是支持被教练者全面成长与发展、改进与提升的过程,重点在于聚焦目标、激发行动、调整心态、引发学习、发挥潜能,使其拥有更为平衡、自我实现的工作和生活。
在国内,教练技术被更多地运用到企业管理和个人的潜能提升、心理健康、人际关系方面。近年来在高校教育中开始得到更多的应用,主要应用在激发学生潜能和行为引导、学生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这些方面的研究表明教练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对学生的培养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教练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几乎颠覆性的改变。如指导老师(教练)与学生(受教练者)之间是帮助、合作和平等的关系,而不是原来体现在知识权威与角色上的服从;指导的重点在于协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更重要的是教练并不需要在涉及领域拥有高水平的个人经验。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学生在实践中所需要的支持,恰恰是教练技术应用过程中可以充分实现的。这种模式对指导老师的要求更主要的是掌握教练技术的核心方法,而较少依赖老师本身的专业和实践或创业经验。
教练技术以“目标导向”为理念贯穿始终,其主要的方法是提问与聆听。提问作为教练技术的基本方法,其要求是一种通过提问来引导、启发和激励对方思考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强调的是引导对方自己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GROW模型是教练技术提问时普遍使用的成熟方法,对应四个阶段。G对应的单词是Goal,意思是目标设定,探索目标的关键点帮助学生团队明确想要达成的目标,而不是教学的目标。项目的目标需要具体(Specific),可度量(Measurable),可实现(Attainable),相关性(Relevant),有时限(Time-bound)。R是现状(Reality),了解现实情况,识别所有妨碍因素。教练决不做假设,促使被辅导者思考,帮助被教练者看到全部事实,鼓励被辅导者描述现状,提供具体事例而不是判断。O对应的单词是Option,意思是方案选择。旨在引导学生罗列出和创造出较多的可供选择的方案,实现学生最大化选择,而不是急于找到“对的”答案。教练可以适当地提出建议,但只是供选择的方案之一。W对应的单词是Will,意指行动意愿。其关键在于让学生自觉把对话的成果转化为行动,形成可执行计划,教练评估执行意愿,做好跟进与反馈。
基于以上GROW模型的含义,我们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指导中可以充分地运用。在每个阶段形成相对比较固定的问题列表,以帮助项目团队自驱深入地梳理自己的项目以及形成解决方案和行动计划。
二"教练技术GROW提问法的原则与方法
教练技术GROW提问法给我们明确了提问的意义以及方向。但要达到好的效果,还必须学会如何提问,即提问的一些具体方法技巧。在指导过程中,有效的提问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引导思维、促进问题解决和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巧妙地运用不同类型的提问,指导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以下是对不同提问类型及其在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指导中的具体应用和技巧的详细探讨。
(一)"开放性问题
问题类型: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思考,表达个人观点,激发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提问示例:“对于目前的项目进展,你认为有哪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你打算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二)"引导性问题
问题类型:引导性问题通过提示和引导,帮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培养自我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示例:“你能分析一下目前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并思考我们的产品如何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吗?”
(三)"反思性问题
问题类型:反思性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他们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法。
提问示例:“在上次项目讨论中,你觉得有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你将如何改进?”
(四)"激发性问题
问题类型:激发性问题激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和思考,引导他们深入探索和思考。
提问示例:“你觉得我们的项目能为社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这对你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何意义?”
三"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教练技术GROW提问的问题列表
基于GROW模型框架,我们在多年实际的学生项目指导中形成了问题系列(表1)。这些问题被证明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指导中行之有效的。
因此从上述问题和指导过程看,在基于GROW模型提问法进行教练式指导时,指导老师不再主要是知识传授,给出具体意见和答案,而是在不断地提问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论证和行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基于自己内在的驱动力去搜集资料、探究真相、缜密论证和夯实计划。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得到锻炼。但在教练技术GROW提问法实践中,指导老师也需要特别注意避免以下问题。
第一,充分尊重学生。在提问过程中,是一种引导式、商讨式的方式,而不是判定式的问答。即应充分意识到学生在实践项目中的主体地位,指导老师是帮助他们梳理和明确项目,而不是对他们所做事情判断对或者错,更不应该咄咄逼人。
第二,平衡回答问题时的主观创造性与客观性。在提问学生时,指导老师需要清楚地区分哪些是学生的主观感知,纯个人判断或者创意思考,哪些是基于翔实的数据和客观资料。在大多数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训练中,基于翔实的数据和客观资料是占有更大比重的。学生的分析思维、批判思维、独立性思考等大都建基于上。
第三,以上提问法所列出的问题列表,从经验看,适合于大多数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追求实践落地,形成具体的解决某问题的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但是对于创新性研究,以研究客观规律为主的研究性课题适应性会较差。
第四,尽管我们认为以上问题列表对指导实践项目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但是不可避免还是会受到项目的行业差异、项目成熟度、学生团队个体差异的影响,而可能会需要调整。
四"结束语
在当前高校越来越把各类实践项目作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方式的趋势下,对于学生实践项目实施有效的指导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而面对当前专业指导老师匮乏,指导效果欠佳的困境,本文基于教练技术GROW提问法,所尝试提出的具有一定普适性的提问方法和问题列表,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指导中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也能帮助缓解此困境。
在指导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越来越多地引进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企业导师,一方面更精准地通过提问来帮助学生思考,另一方面,也能通过他们丰富的实战经验,给予学生更有指导意义的反馈。
参考文献:
[1]李林军,郭玮.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实践路径分析——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J].教育观察,2020,9(41):89-96.
[2]陈羽彤,薛冬群.教练技术在学生谈心谈话中的实例应用[J].赢未来,2023:4-6.
[3]杨维.教练技术在大学生人际关系辅导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2017(10):176-177.
[4]李秀红,徐良林.教练技术在高职农类专业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中的实践[J].科教导刊,2014(8):39-49.
[5]董秋锋.教练技术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6:12-14.
[6]黄丽蓉.基于教练技术的大学生生涯辅导模式建构[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6,31(3):149-151.
[7]杨柳,严荷君.教练技术在辅导员开展高校生涯教育中的应用探析[C]//2024年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讨会论文集,2024.
[8]张蕾,王兴华,陈志铭,等.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高教学刊,2022,8(19):45-48.
[9][英]约翰·惠特默.高绩效教练[M].徐中,姜瑞,佛影,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0]高艳,王瑞敏.教练技术GROW模型在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中的应用[J].社科纵横,2019,34(10):137-140.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跨界思维’在新商科通识课程中的实践探索研究”(HNJG-20230248);2021年湖南师范大学校级教材规划“《从零开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训练》”(无编号)
第一作者简介:蔡国良(1977-),男,汉族,湖南宁乡人,博士,副教授,湖南师范大学iChuanglab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执行主任。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教育,产品创新。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4.36.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