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青海
摘 要 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网络工程为例,简述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实践,结合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对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对网络工程学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梳理,探讨高职网络工程专业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方式,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网络工程;创新创业
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践意见》。指出,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是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4年、2015年、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分别达到727万人, 749万人,770万,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高校人才培养决定了学生毕业就业难度。例如,社会需求日新月,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变化,大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等。2015年以来,基于“互联网+”环境下对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旺盛,结合农业院校各专业教育的特点,探讨“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
1 “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都是依托社会所需,双创型人才培养更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对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的技能要求、知识要求要进行全面分析,以任务驱动形式融入培养方案,并在相应的课程体系中体现。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成立吉林市创业基础培训班,开设“创新创业”的专项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网络工程“创新创业”教育,通过赴沈阳东鹏网络工程企业实习,企业文化学习,使学生了解网络工程行业发展情况,熟悉网络工程企业运作模式,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学校开设20学时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职业规划进行指导。2013年,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落成,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可以独立或合作申请创业园项目,鼓励网络工程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创业。企业参观,学生了解网络工程行业发展前景;“专项实训”,学生掌握网络工程专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鼎立学院”的与企业“零”距离课程设置,强化巩固专业技能与创新思维,四年的专业课程及企业课程的设置,始终将创新创业意识贯穿其中。
2 课程体系为“创新创业”设置
网络工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行业发展迅速。基于互联网+的时代给网络工程专业带来新的就业空间,但是对专业技术更新也带来了挑战;
(2)应用领域广泛。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以涉农专业为主,网络工程专业与农业、养殖业、食品、粮食等多个专业可以结合发展;
(3)涉及学科面广。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使得该专业贯穿各大学科门类;
(4)毕业生就业面广。基于网络工程的新岗位层出不穷,大型企事业、个体从业;
(5)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为突出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以网络工程行业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将专业教学的各知识点采用模块化的思想重新进行整合设计,构建 “创新创业导向型”课程体系。
3 通过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将学科竞赛与课堂专业知识教学、实践教学等结合,实验室全天对学生开放。大学生创新项目与专业创新意识培养紧密相关,专业每年支持10项左右,给予经费3000元-6000元项目经费支持,通过加强对大学生创新项目、学科竞赛的建设与管理,实施鼓励政策。激发学生参赛兴趣与创新潜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实践创业能力,充分发挥网络工程竞赛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学校对于工科类专业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学科竞赛采取“学生报名一第二课堂”指导模式;创新项目采取“学生申报-教师指导-申请答辩-项目设计-结题答辩”模式,项目实施周期为一年。学院“东鹏协会”在竞赛过程管理中积极发挥专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宣传组织,组队参加“基于互联网+”吉林省赛、电商大赛等。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建立对参加竞赛、创新项目的的学生以及指导教师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参与热情,获奖指导教师给予奖金、评职称加分奖励,学生予以奖金、学分奖励。
4 创办校内外实训基地,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网络工程专业校内实训基地2个,校外实训基地3个,每个基地均能承接100人同时实习的要求,基地能够保证“创新创业导向”课程的顺利开出,能够保证实验教学以项目化、全真模拟化教学模式实施。
4.1 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以大学生科技孵化园、网络技术中心、开放实训室为主。网络中心安装有模拟网络工程创业运营环境、大学生科技孵化园为学生创业提供实战平台。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创新项目、学科竞赛提供场所。基于“3+1”培养方案设置,部分在校实训项目教学,实训室安装软件平台,用于开展网络工程基本技术教学实训和综合项目实训。
4.2 校外实训基地
企业提供学生实习平台,在“沈阳东鹏有限公司”、“智翔教育集团”、“达内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创办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课程设置依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网络工程专业建设服务、开发创新型课程。该专业教师100%具有双师证书,“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及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零距离。
5 结语
网络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是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尝试,也是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参考。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中,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为学生走向社会,更好的发挥专业优势、更好的融入行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周海波.上科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3(06).
[2]杨丽荣.具有行业特色的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07).
[3]宋建伟等.交通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2010(08).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