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语文情境化教学

2024-10-18 00:00:00袁曹阳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4年9期
关键词:灯笼创设情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要“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设情境,作为语文课堂教学驱动行为的显著变化之一,要求教师精心创设任务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观察、阅读、操作、对话与讨论等课堂活动。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构建或模拟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此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心理机制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已成为传授学科知识、培养核心能力、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创设生活情境,丰富视域学习

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对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创设情境应建立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学生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都是开放性语文情境学习的资源。

在生活情境的创设中,应注意两点:一是注重联系鲜活具体的现实生活,在学生现有生活中挖掘语文情境资源;二是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巧妙融入适宜的语文知识和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

例如,某教师在“写景技法”写作教学中,创设了社会生活化的情境。教师着眼于区域特色活动——“花海风景区”的“郁金香文化月”活动,以此为写作情境,请学生为风景区“可秀园”撰写一份语音导游词。同时,在“素手初写——名家引路——构建支架——微点升格”等环节中,教会学生相关的写景技法。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生缘情入境,在教师的引领下,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在具有家乡地方特色的生活情境中掌握知识,培养核心素养,同时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创设文化情境,优化学科学习

境由文生,情境创设也要体现学科特征,紧扣课堂内容,凸显学习重点。对于语文学科而言,情境创设即“构建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语境”,这一语境既包含上下文等内部语境,也包含教学资源、方法、手段、交际场景、社会时代、历史文化等外部语境,而这些与教学目标、主题相关的元素都可成为情境创设的丰富资源。

例如,在讲解《周亚夫军细柳》时,执教者可创设这样的情境:自古以来就有对名将的评选,唐玄宗时追封历代名将,并设武庙供后人祭奠。2024年,这座武庙要整修,并选出新一届的“六十四将”。

任务一:假设你是细柳营的一名文官,要推荐周亚夫将军,让他在这场名将评选中获胜,在武庙中占有一席之位。根据文章内容,说明推荐理由。

任务二:如果司马迁也是评审员,他会持什么态度?

这是一个时空穿越的想象情境,以推荐周亚夫将军入选武庙为载体,将解读文本内容、分析评价人物形象以及领会把握作者情感等综合起来。学生经过自主思考与小组合作,在逐个解决情境任务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达成对文本思想和人物形象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活思维学习

有价值的语文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思维品质的情境,在师生共同营造的具备目的性、适应性、梯度性和新颖性的思维问题中,从“所思所想”出发,用“能思能想”启迪,向“应思应想”前进。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情境,是能引发联想,启发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的语境元素。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授袁爱国曾经执教观摩课“创意写作:黑暗中可见”,他依托山西太原美术馆为当地特殊学校学生举办艺术作品展的主情境,设计了“拟写前言——介绍作品——拟写留言板——记者采访”等几个主要环节,带领学生走入盲童的世界。在贴合主题的情境设计中,为学生提供了广阔丰富的思考空间,运用有梯度、有张力的问题,因势利导,启发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创设人文情境,融入情感学习

语文学科的教学情境,要凸显其育人功能,以德引领,以情感人,润物无声。在满含情怀的思想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立志成长、追求理想、顽强坚韧、感恩善良、心怀悲悯等品质和情感,真正发挥语文学科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育人功能。

统编语文教材八(下)《灯笼》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教者创设了适切的教学情境——灯笼。作为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工艺品,灯笼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给学校“新劳动教育”项目组印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灯笼”专页,教师引导学生从吴伯箫的散文《灯笼》中寻找素材,完成专页的设计。通过“寻灯笼之缘”“悟灯笼之情”“品写法之美”三个任务,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文本,还在实践中领悟了文化传承的意义。

五、创设对话情境,促进生成学习

在语文情境教学中,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从当下的学情、生情出发,引导学生注重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学伴对话、与世界对话。教师应在多重对话视角下实施情境教学,通过师生、生本、生生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阅读、梳理、鉴赏、探究、表达与交流,促进语文知识和技能的生成,进而提升核心素养。

在教学文言课例《诫子书》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执教者立足教材文本,搭设了与学伴对话的学习情境,将学生视角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巧妙设计了“宇宙最高机密情报局发来密函”的情境。这一情境贴近学生兴趣点,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学习,初步完成字音的熟悉任务。而后执教者让学生与同桌在“解读密函”中相互纠正错误,切实理解文意。此种构建趣味情境的方式使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建立了一种积极的情感联系,这时学生是以自主积极的状态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综上所述,创设多维对话的语文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文本内容,感悟人生哲理,深化学习效果,积累人生经验。同时,也有利于构建和谐有效的学习共同体,通过“学共体”内成员之间的互相倾听,互相学习,协同探究,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

“语文情境”并非课堂教学的机械预设,而是根据课标、依托教材、针对学情,适时为学生构筑的联想和思考的空间。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精心设计的语文教学情境中,教师应致力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思维、培养情感、发展想象、生成智慧,实现语文课堂教与学的和谐共融。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初级中学金丰路分校)

猜你喜欢
灯笼创设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糊灯笼
鸟与灯笼
护患情境会话
挂灯笼
挂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