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探究与反思

2024-10-18 00:00:00周俊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4年9期
关键词: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知识点

摘 要

深化作业改革,降低学业负担,初中数学作业设计要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知识点,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要突出作业的体验性、探究性与反思性,让学生从观察、思考、感悟、反思中领会数学知识,提升作业效能。

关键词

初中数学 作业设计 核心素养

长期以来,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重复性练习、机械式抄写降低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强化数学解题能力,拓宽数学视野,促进数学思维的形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作业设计的基础性、实践性、弹性和跨学科性,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益。下面,笔者从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三大支点——体验、探究、反思说起,浅谈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与优化策略。

一、“体验”“探究”“反思”型作业的内涵与意义

教师应站在学生立场,优化和改进作业设计,抓住体验、探究、反思三个要点,让作业设计回归学习属性。所谓“体验”,即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围绕数学问题,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将所学知识主动应用于新的学习场景,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所谓“探究”,即关注学生之间的交流、碰撞,从数学视角,引导学生去探究,去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所谓“反思”,即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经验的理解、感悟,让学生从反思中领悟数学方法,积累解题经验,提升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体验”“探究”“反思”型作业从三个方面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参与数学探究,体会数学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发展学生数学解题能力。“体验”“探究”“反思”型作业,落实以生为本理念,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学科思维,拓宽数学认知,领悟数学思想,促进了知识与经验、知识与知识的“联结”,更有助于学生内化数学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运用。

二、“体验”“探究”“反思”型作业的设计要领

1.设计体验型作业,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体验型作业基于学生的直观感受,强调趣味性,让学生能更多地参与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通常,在作业选材上,体验型作业有两类:动手操作型作业和观察总结型作业。

动手操作型作业旨在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做”中认识、体验数学知识点,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教授苏科版数学教材七(上)“走进几何世界”这一章,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纸张制作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在动手实践中感知不同图形的特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观察总结型作业强调学生的观察、对比、归纳和总结能力,旨在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增强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教授苏科版数学教材九(上)“一元二次方程”,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区别和联系,让学生设计知识框架对比图,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表达形式等,帮助学生深刻体会“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意义。

2.设计探究型作业,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设计探究型作业,教师要启发学生参与知识探索,深入感知数学学习的意义,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教师可以设计学科内融合和学科间融合的探究型作业,探索数学内部不同专题之间的联系,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如美术、科学等)的关联。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具有创造性和开放性的探究型作业,鼓励学生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如计算几个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最后,探究型作业的设计还应注重个性化设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错题进行整理反思,通过回顾典型错题、反思错误原因、重温知识点、尝试一题多解、自主改编题目等,重新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探究型作业,实现从单个问题到一类问题的思维提升。

3.设计反思型作业,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反思型作业是旨在让学生经历改进解题过程,发散知识网络,总结思想方法,探究学习规律等一系列思维活动的一种作业类型。学生往往缺乏自我反思和方法提炼的能力,大多会套用公式,一旦出现变化较大的和拓展类型的题目时,往往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在平时应多设计反思型作业,使学生锻炼主动思考的能力,减少盲目刷题时间,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反思型作业设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对数学概念进行反思,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例如,在教授苏科版数学教材七(上)“代数式”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代数式的概念、运算规则,以及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反思为什么要用代数式,代数式有何价值等。通过学生这种自我反思的方式,教师能够最直接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在后续的设计上能够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二是对类似知识点进行反思,帮助学生串联知识点。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时,可引导学生回顾“一元一次方程”,再延伸并反思多元方程的解题方法,从二元到多元,运用类比方法,建构数学模型,体验数学问题解法的多样性。

总之,教师要立足初中数学课堂,在“体验”“探究”“反思”型作业设计中,突出作业应有的功能和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数学作业更有效,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知识点
攻克“一元二次方程”易错点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一元二次方程”易错题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用“同样多”解题
2.2 一元二次方程
分分钟,帮你梳理一元二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