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024-10-12 00:00:00郭晓欣
幸福家庭 2024年13期
关键词:科任行为习惯班级

在当今教育领域,班主任角色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在学生行为塑造与班级文化建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与社会对全面素质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班主任工作已成为学校教育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卓越的班级管理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且充满正能量的学习环境,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则是奠定学生个人素质提高与终身发展基石的关键所在。因此,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班主任不仅要重视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还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行为模式,通过耐心细致的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阶段是个性塑造与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尽管小学生的自控力与忍耐力相对有限,可能导致他们在行为习惯的持久性上表现不足,但他们的可塑性极强,能够在正确的引导下自觉形成并巩固良好习惯,纠正不良行为。因此,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文章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如何有效开展这项工作,以期为班主任及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一、楷模引领,触动心灵深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因此,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榜样的示范引领。孔子曾言:“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若教师未能树立良好榜样,即便教育方法再先进,教学理论再精深,也难以发挥实效。小学生主要依赖形象、具体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在低年级阶段,他们展现出极强的模仿能力,尤其是对身边的亲近人物,如教师、家长及同伴。因此,班主任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品质修养和职业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班级卫生管理方面,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例如,一旦发现地面有垃圾,应立即弯腰拾起并投入垃圾桶;发现图书角书籍杂乱,应主动整理。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些细微的行为将深深烙印在学生心中。当相似情境再现,如地上有垃圾或图书角的书籍杂乱,学生便会模仿班主任的行为,自发地采取行动,并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班级德育管理方面,对于学生在拾金不昧、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等方面的优秀表现,教师应及时在班内给予表扬,肯定其行为,并将其树立为榜样,以此引导班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石。

在课间活动中,班主任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评选出在准备下节课学习用品、保持课堂纪律、自主完成任务等方面表现优异的小组,并对这些小组的学生给予表扬或奖励。此外,班主任可以每周给学生讲述一个先贤的故事,树立榜样。这些故事对小学生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极其深远。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摘录名言警句,并共同探讨其中蕴含的哲理。

二、制定守则,融入生活点滴

班级氛围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班级氛围能够熏陶学生,使其自觉规范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班会课上,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反思与讨论班级现状,鼓励他们积极表达对理想班级形态的设想,评估当前班级状况,并分享在现有班级环境中学习的感受。这一过程将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审视班级现状,明确优点与不足,为良好班风的形成指明方向。

随着讨论的深入,班级公约应运而生。这些公约是学生共同讨论的结果,因此在学生心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与约束力。制定班级公约的核心在于为学生树立明确的良好行为习惯标准。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且需反复强化的过程,通常需要至少21天的持续努力。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应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强化良好行为。对于违反公约的行为,班主任应采取批评教育与积极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如让违规学生担任班级公约的监督员,既增强其责任感,又使其在监督过程中加深对公约准则的理解与认同。

三、书香浸润,以书为鉴

阅读是拓宽知识视野、培养语感和提高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学校应设立图书园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源,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当班级内部出现不和谐现象时,学生可以灵活运用书中知识,以经典文献为镜,引导行为不当的同学认识到错误,并为其指明改正方向。例如,在课堂上,若有同学因答错题而遭受嘲笑,班主任可以在班会上进行及时的正面引导。同时,学生可以引用绘本《在教室说错了没关系》中的理念,强调积极大胆回答问题的重要性。此外,绘本《在教室吵架了没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处理同学间矛盾的宝贵方法。面对学校中难以避免的矛盾冲突,学生在阅读该绘本后,能够学会自主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阅读资源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为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深化情感沟通,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首先,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满怀爱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班主任应将自己视作学生的第二父母,无微不至地关怀与爱护学生,让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感受到家的温馨与庇护,从而更加茁壮、快乐地成长。

其次,班主任要深入细致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及智力发展水平等。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班主任应采取差异化的教育策略与方法。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班主任应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以进一步发掘他们的潜能;对于学习进度稍缓的学生,班主任应采取鼓励为主、批评为辅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取得进步;对于家庭状况特殊的学生,班主任则应给予额外的关注及适当的心理疏导,确保他们不因自身特殊情况而感到孤立无援。

再次,班主任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班主任应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班主任应适时进行引导与纠正,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班主任应倡导民主化的教学模式,反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互动。

最后,班主任应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联系。班主任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游戏、春游及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这些集体活动不仅能丰富班级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还能有效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班级氛围中享受更加阳光、快乐的校园生活。

五、家校携手,共育习惯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为细致、复杂的任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二者紧密相连,共同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学生的健康成长,既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教导,又离不开家长的陪伴与支持。只有家校协同,才能促进学生全面而和谐地发展。然而,在现实情境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往往被割裂。部分学生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家长忽视、教育方法不当等问题,而学校则承担了过多职责。因此,加强家校合作沟通,对于发挥家校合作的最大效用至关重要。

为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校双方需保持一致的教育目标,及时沟通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的表现,并共同进行纠正与引导。为此,班主任可以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家校沟通与合作。例如,为每个学生发放习惯养成联系卡,每日对学生的在校表现进行评价,并在“表现良好”的栏目上加盖奖章,以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依据奖章情况每周进行统计与表扬,在班会课上颁发奖状,每月对获得奖状较多的学生进行特别表扬,并向家长发送喜报;充分利用微信、钉钉等现代化通信工具,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学生在校行为表现,并指导家长在家中强化学生相关行为习惯的培养;在班级微信群定期分享关于家长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文章,为家长提供指导与参考,并鼓励家长分享教育心得与阶段性成果。

六、科任教师,协同并进

班主任要想有效管理班级并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仅凭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班主任必须保持与科任教师的密切沟通,确保班级信息的及时交流,特别是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应积极采纳科任教师的宝贵意见与建议。由于班主任的权威,学生可能在其面前表现得更为拘谨,但在科任教师的课堂上,部分学生可能会放松自我要求,这对良好习惯的形成构成了挑战。因此,班主任要与科任教师保持定期沟通,定期询问学生的课堂表现,并详细记录、每周反馈,具体到每个学生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应私下与存在问题的学生交流,深入了解其行为失范的根源,并为其指明改进方向。此外,班主任要对这些学生进行为期两周的持续跟踪,并频繁与科任教师沟通学生的表现和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指导策略,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七、班级建设,助力习惯养成

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核心环境是班级,班级文化的建设对班级成员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培育至关重要,这不仅能赋予班级文化鲜活的生命力,还能有效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班主任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对班级管理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基于此,班主任可以在班级文化建设园地显著位置张贴班级公约,以时刻提醒学生遵守。同时,在文化墙开辟评比园地,每周对表现优异、自我管理能力强的学生进行表彰,并将其名字或照片展示在“我型我秀”专栏中,作为“小明星”进行推广。该评比活动可每周更新一次,月末汇总,对获得“小明星”称号次数多的学生给予额外表彰。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还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语

儿童青少年是国家之未来,承载着民族的希望与重托。确保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班主任及其他教师共同的目标。一个人的命运往往与其日常行为习惯紧密相关,学生唯有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方能成功实现个人远大抱负。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肩负起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任。

(作者单位: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科任行为习惯班级
科任教师的课堂纪律,谁维持?
新班主任(2023年7期)2023-07-22 22:33:44
一拉二挂三点赞,让学生爱上科任教师
新班主任(2023年7期)2023-07-22 22:33:44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6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18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16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40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秉持五个“一” 形成教育合力
新班主任(2018年6期)2018-05-14 09:05:14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