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建设图书馆靶向阅读课程的策略

2024-10-12 00:00:00杭强圣
幸福家庭 2024年13期
关键词:靶向笔者图书馆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建设图书馆靶向阅读课程是改善课后服务、满足学生需求的有效措施之一。图书馆靶向阅读课程主张针对核心教育目标,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有系统地设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活动,并组织学生参与阅读活动,以优化他们的阅读体验。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设计图书馆靶向阅读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自主阅读的技巧,学会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独立解读文本,并主动进行拓展阅读。

一、唤醒,形成自觉机制

(一)梳理,厘清繁复信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建设图书馆靶向阅读课程时,教师需要审慎安排教学活动,以助力学生掌握高效的阅读技巧,并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课外阅读的兴趣。“双减”政策强调,教师应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阅读经历尚浅,在阅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题。因此,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支持,协助他们梳理信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自主性,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在完成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猴王出世》的教学后,笔者安排学生阅读《西游记》全书。在学生阅读过程中,笔者为他们提供了包括列表格、进程图等在内的学习支架,帮助他们梳理信息。笔者指导学生制作“唐僧师徒西行路线表”,详细记录了“地点、遭遇的妖魔、获得的援助、问题是否得到解决”等信息。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向学生介绍了进程图的使用方法,并指导他们对西行途中的小片段进行详细标注,如在“偷吃人参果”的情节中,作者让学生标注“抵达五庄观、仙童献果、孙悟空偷果、仙童责怪、孙悟空毁树、镇元大仙发怒、观音菩萨救活果树”的具体过程。

(二)对比,辨别表达效果

指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是“唤醒”阶段教学的关键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比不同作品,探究其各自运用了何种艺术技巧及这些技巧所呈现的表达效果。此举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语言特色的理解。

例如,在完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宝葫芦的秘密》和《海的女儿》的教学后,笔者组织学生在学校图书馆借阅童话类书籍。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笔者先引导他们掌握对比分析的技巧。笔者选取课文作为范例,引导学生探讨《宝葫芦的秘密》与《海的女儿》在语言特色上的差异,以及作者修辞手法运用的不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发现,《宝葫芦的秘密》的语言较为通俗,较少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俗语和俚语;《海的女儿》的语言显得典雅而优美,在描绘海洋美景时,作者常借助比喻等修辞手法。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组织学生阅读其他童话作品,探究它们各自的语言特色。在充分阅读之后,笔者安排学生进行辩论,让他们阐述自己偏爱哪些作品的语言风格。

(三)批注,流露个性情感

学生通过运用批注技巧,可以记录自主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便于日后回顾和深入解读。因此,指导学生掌握批注技巧也是激发他们阅读意识的一种方法。教师可以激励学生在批注过程中表达真实的情感体验,在重新阅读时结合先前的批注,审视自己是否产生了新的感悟。

例如,在开展童话主题阅读活动时,笔者会指导学生用线条画出他们感兴趣的词汇或句子,并以简洁的文字记录下个人的阅读体会。在阅读《海的女儿》时,一名学生针对“小美人鱼放弃杀害王子”的情节作了如下批注:“小美人鱼为何要舍弃自己的生命?即便王子不钟情于她,她未来仍有可能遇见真正爱她的人。”在学生作出此批注后,笔者引导其深入思考“小美人鱼为何选择自我牺牲”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小美人鱼当时所面临的抉择,并根据小美人鱼过往的行为,分析何种选择更符合其性格特征。之后,笔者安排该学生重新阅读《海的女儿》,审视自己先前的批注,并进行相应的修正。学生在重新审视后调整了批注内容,表述如下:“小美人鱼心地善良,她不会为了个人利益而伤害无辜,因此,她选择了自我牺牲。这既是出于无奈,也是她必然的选择。”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记录了个人的阅读感受,还提高了理解力。

二、统整,发展自省思维

(一)文本统整,概括人物形象

在建设图书馆靶向阅读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规划阅读指导环节,还要设计反思感悟环节,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思考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统整”环节包含众多内容,其中“引导学生进行文本整合”是重要的一环。教师应指导学生将作品中不同部分的人物细节描写进行综合,并概括出人物形象。

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这本书的过程中,笔者先要求他们描述“大闹天宫”时期的孙悟空形象。多数学生认为,该时期的孙悟空性格刚烈,不羁而叛逆,对权威持藐视和反抗态度。之后,笔者引导学生继续阅读孙悟空拜唐僧为师之后的情节,探究该角色随时间推移性格方面所发生的转变。许多学生发现,尽管孙悟空天性放纵不羁,但随着与唐僧相处时间变久,他逐渐对唐僧产生了关怀之情,并最终变得无比忠诚。笔者鼓励学生将前后所学内容进行整合,以便他们对孙悟空这一角色有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二)学科统整,加强文化自信

学科整合是指引导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以助其深入解读文本。教师可指导学生将语文、历史、音乐、美术等学科知识综合运用,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且能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诗歌,需要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阅读,才能读出真味。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为例,笔者先让学生讨论这部作品反映了哪个历史阶段。然后,笔者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检索,搜集有关唐朝安史之乱的书籍资料,并鼓励学生独立进行阅读。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能够结合历史资料来解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从而深刻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深厚爱国情感,以及作者对尽快结束安史之乱和渴望回归故里的殷切期盼。

(三)生活统整,指导实践应用

生活统整是指以图书馆阅读为核心,构建生活情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应对各类生活挑战。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在图书馆中检索书籍、发掘信息,并将所搜集的信息进行整合的技巧。“双减”政策倡导教师拓展学生的课外生活。通过生活统整,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使他们意识到阅读成果能够应用于日常生活。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兴趣将更为浓厚,参加图书馆的靶向阅读课程的积极性将更高。

例如,在完成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北京的春节》和《腊八粥》的教学后,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家乡的风俗”主题阅读活动。首先,笔者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了解家乡的风俗活动。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在图书馆中寻找介绍这些风俗活动的书籍。接着,笔者让学生阅读这些介绍风俗活动的书籍。在阅读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一是探究该风俗活动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二是调查其他地区是否存在类似的风俗活动,并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三是了解参与该风俗活动时应遵守的注意事项。最后,在学生完成了上述任务后,笔者安排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吸引年轻人了解并积极参与家乡的风俗文化活动。

三、拓展,深化自生性能

(一)大单元,架起要素体系

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学校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开展各类课后教育活动,以满足学生在校内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优化大单元学习活动有助于更好地规划图书馆靶向阅读课程。学生在单元任务的指引下,能够有针对性地阅读,从而提升学习的自主性。在建设图书馆靶向阅读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整合并运用各类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多样化的拓展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拓展”环节,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大单元学习活动,协助学生整合语文知识要素,构建知识体系。这一做法有助于挖掘学生潜能,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整合了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等课文,策划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综合学习活动。该大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领悟静态与动态描写的表现力,掌握资料搜集技巧,并能介绍一处地方;人文主题是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在图书馆的阅读活动中,笔者先指导学生分析《牧场之国》等课文,识别其中的静态与动态描写语句,并进行模仿写作,以掌握动静结合的写作技巧。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在图书馆中查阅与地理、旅游等相关的书籍,探究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最后,笔者安排学生运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作文,介绍某一特定的文化遗产。

(二)互联网,利用数字资源

“双减”政策要求学校利用国家和各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及优质的学校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在建设图书馆的靶向阅读课程时,教师需要借助互联网资源,指导学生进行信息的拓展搜索,以帮助他们利用数字资源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在学生完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宝葫芦的秘密》的阅读后,笔者引导他们参与图书馆举办的靶向阅读活动,以帮助他们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技巧。首先,笔者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检索《宝葫芦的秘密》全书,并鼓励他们搜集相关资料,找到根据该书改编的影视作品,并将其与原著进行比较分析,以辨识影视作品与原著小说之间的差异。接着,笔者要求学生搜索其他读者撰写的《宝葫芦的秘密》读书笔记,以了解他人对该书的评价,并与自己的理解进行对比。最后,笔者让学生撰写阅读笔记,并将其上传至网络,以便与其他读者进行分享和交流。

(三)整本书,升华审美志趣

在学生阅读作品节选之后,教师应引导他们阅读完整书籍,以增加阅读量。这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文本内容,避免理解错误。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探究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作者的创作理念。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其高尚的情趣。

例如,在学生完成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猴王出世》的阅读后,为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笔者提出了以下问题:“石猴成为猴王之后,将会采取何种行动?他是否能成就一番非凡的事业?”这一系列问题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在图书馆中寻找《西游记》原著并投入整本书的阅读活动中。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笔者继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如:“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遭遇了哪些困难,你从他们的经历中领悟到了哪些精神?”“从孙悟空的人生轨迹中,你能否洞察其性格特质?他的哪些优点是你认为值得学习的?”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逐渐认识到,这部作品不仅讲述了降妖除魔的传奇故事,还展现了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他们学习和借鉴。

结语

在设计图书馆的靶向阅读课程时,教师需要立足“双减”政策背景,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段,指导学生掌握高效阅读技巧,开发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并向学生推荐各类阅读书目。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将课堂学习与课后阅读有效结合,优化图书馆的靶向阅读课程。同时,这有助于学生更加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课外学习生活,培养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三里墩小学校)

猜你喜欢
靶向笔者图书馆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38
MUC1靶向性载紫杉醇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靶向实验
毛必静:靶向治疗,你了解多少?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18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飞跃图书馆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去图书馆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
性能相差达32%
微型计算机(2009年3期)2009-01-22 02: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