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已经成为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任务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策略,在近年来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阐述了任务教学法的概念与特点,探讨了任务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策略,以供参考。
一、任务教学法的概念与特点
任务教学法是一种以实际任务为导向的教学策略,强调实践与应用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调动其主动性,提高其实践能力,强调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合作、探究、创新等手段,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写作水平。该教学法具有诸多优势,能够显著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任务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任务为导向
任务教学法以任务为导向,巧妙地将教学内容融入实际任务之中,使得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能习得知识,还能掌握相关技能。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任务教学法的应用尤为有效,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应用任务教学法时,教师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系列与写作密切相关的练习。这些练习通常围绕特定的主题或情境,旨在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书面表达阐述观点、叙述故事或描绘事物。这些练习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和语文应用能力。
在应用任务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写作任务。首先,教师会介绍任务的背景和要求,确保学生明确写作的目标。其次,教师会提供相关的写作材料,指导学生如何构思文章、组织语言和运用修辞技巧。再次,学生会根据教师的指导开始写作,并在写作的过程中持续调整和优化其作品。最后,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互相评价,使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二)以学生为中心
任务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以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用这一教学法能够显著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首先,任务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写作过程。在应用任务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写作任务的讨论、构思和创作。在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搜集资料、整理思路、组织语言,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多次修改,进而完善作品。这样的参与过程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任务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写作技巧。在应用任务教学法时,教师不再是简单地灌输写作知识,而是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写作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技巧。
最后,任务教学法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应用任务教学法时,教师会鼓励学生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例如,教师可能会布置一项以“未来世界”为主题的创作任务,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中自由发挥,创作出具有科幻色彩的文学作品。这样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
任务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重视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策略。该方法尤其强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的过程中共同完成任务。
在应用任务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会设计一系列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同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发挥个人优势,并从同伴那里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此外,任务教学法还强调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相互支持。这种相互支持的氛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使他们积极为团队的成功贡献力量。
二、任务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自主搜集资料、分析问题、构思文章框架,并以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这一过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完成相关任务,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写作的目的和要求,根据不同的写作对象选择恰当的写作方法,将所习得的写作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践,并在持续的练习中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任务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创新。教师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任务教学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和探索者,并结合个人兴趣自主完成写作任务。这种自主性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尝试新的写作技巧和思路的机会,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任务教学法强调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同时重视合作学习的价值。在应用任务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务。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需要互相支持,并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中,每名学生都是团队不可或缺的一员,他们必须共同参与讨论、分工合作,共同克服所遇到的难题。这一过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还能教会他们如何与他人合作、听取他人意见和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任务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设计恰当的写作任务
在开展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基本的写作技巧,还要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文字的魅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为达成这些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一系列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写作任务。
首先,教师要设计有针对性的写作任务。教师可以紧密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布置写作任务,如让学生写一篇记叙文、议论文或说明文。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能力、兴趣爱好等设计个性化的写作任务。例如,对于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从基础的记叙文入手,逐步引导他们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而对于兴趣广泛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与当前社会热点相关的议论文写作任务,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其次,教师要设计富有趣味性的写作任务。鉴于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极为强烈的阶段,教师设计的写作任务应具备一定的吸引力,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可以设计富有创意的情境写作任务,如让学生以“假如我是一名宇航员”“如果我拥有一台时光机”等为主题,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意写作。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生动有趣的图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和灵感来源。
最后,在设计写作任务时,教师应尽量使任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与校园生活、家庭关系、社会现象等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写作中表达个人观点,同时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
在应用任务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鼓励他们自主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表达观点,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写作技巧,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写作主题“写出人物的精神”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你认为人物的精神应该如何通过文字来展现”“你阅读过哪些作品?其中哪些人物精神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等,借此引发学生的思考,使他们对人物精神的描写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搜集与人物精神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来源于课本、实际生活、网络资源等。在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筛选有效信息,如何整理和分析资料。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搜集的资料,并共同探讨如何将这些资料运用于写作。在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提供指导和反馈。例如,在学生分析人物精神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关注文本中关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帮助他们理解如何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三)组织多样化的写作活动
教师应巧妙地组织多样化的写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写作的乐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作主题“学写读后感”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写作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开展写作竞赛,让学生选择自己近期阅读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撰写一篇读后感。竞赛这种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他们认真地对待写作任务。在竞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其他学科教师和学生担任评委,让他们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作品,以确保竞赛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其次,教师可以组织竞赛分享活动,让学生从如何撰写优秀的读后感、如何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如何表达个人的独特见解等方面出发,分享他们的写作经验和心得体会,以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写作工作坊”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修改各自的读后感。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读后感的结构、语言表达、观点阐述等方面的问题,帮助他们发现作品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结语
任务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究并实施任务教学法,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1.嘉峪关市第四中学;2.嘉峪关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