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儿童坚毅品格的德育课程体系化实践

2024-09-13 00:00:00赵华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4年7期
关键词:德育课程

【关键词】德育课程;坚毅品格;道德场景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28-0038-03

【作者简介】赵华,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13)数字教育研究所所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张家港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宿豫张家港实小”)以“‘彩虹娃’坚毅品格涵养行动”为主题,成功申报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学校秉承“享受教育、和谐发展”的育人理念,遵循“乐”字校训,基于五育并举、立德为先、全面发展、尊重个性的“彩虹德育”理路,突出学生坚毅品格磨砺,在育人环境建设、德育课程贯通、多彩活动实施和“豫璋少年”评价等方面进行一体化设计,探索出一条促使学生品格自主生长、德育课程贯通的育人之路。

一、关于坚毅品格

1.坚毅品格何以成为品格涵养的落脚点

宿豫张家港实小对学生实施坚毅品格涵养,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启蒙性、习养性和创造性上。启蒙性让学生的抗逆特质得到唤醒,习养性遵循坚毅品格可训练这一特质,创造性强调学生的可塑造性特点。塑造有理想、有本领和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需要培养新时代学生的坚毅品格,因为理想是坚毅的明灯,本领是坚毅的基石,担当是坚毅的目的。基于此,坚毅品格的涵养成了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合理起点。

2.何以理解坚毅品格

关于坚毅品格,在中国儒家文化中就包含了“自强不息”“弘毅”等坚毅要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了“刚毅的循环性”是符合自然规律的,这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诠释了“毅”的合理性;“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则突出更广阔的“毅”的责任要素。近年来,国际社会对坚毅品格也有研究。其中,美国华裔神经生物学家李惠安于2007年提出坚毅品质,认为坚毅品质是导致个体任务完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按照她的观点,坚毅品质指个体在实现长期目标中应保持激情和努力的倾向,是一种在面临挑战和挫折的情境下能帮助个体更好适应环境的潜在力量。她是从坚毅品格为实现目标提供的“动力强度”和作为人格要素来定义的。此后,有学者进一步提出,坚毅品质等同于毅力,是个体朝向一个长远目标的毅力、激情和决心,且不会因挫折的影响而轻易放弃。应该说,他们主要是从“情感和意志”方面定义的,强调意志特质。综合来看,中国文化中的“坚毅”突出人的使命和责任,西方文化中的“坚毅”更注重个体的完善和个人意志的磨砺。

3.坚毅品格的“彩虹”表达

宿豫张家港实小虽然将原有的“石头娃”升级为“彩虹娃”,但仍然持守“坚毅”,其内在逻辑是什么?其实,坚毅品格内化为学生的自身品格时,会因人而异,有不同的表现,“石头”有硬和刚、实和朴的品格意蕴,“彩虹”则具有自我期待性,能让“坚毅”所带来的道德回报和价值目标更具人文性和审美力。卢梭认为,每个人接受的教育“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这三方面的教育驱动着人的内在发展。坚毅品格涵养需要外在引领和内在坚守,需要激励和赏识,这是宿豫张家港实小从“石头娃”迭代为“彩虹娃”的理性反思。他们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在历经风雨后,依旧坚守梦想,努力实现自我。“彩虹娃”即“乐善娃君君、乐智娃创创、乐力娃康康、乐美娃雅雅、乐行娃勤勤”。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彩虹娃”分别意指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坚毅贯通其中,秉君子之德、持思维之创、行健康之习、立雅行之美、守劳创之勤,成就如水之灵动、如石之坚毅、如虹之多彩的“豫璋少年”。

二、系统建构多维道德场景

宿豫张家港实小在学生坚毅品格涵养实践中,紧扣“彩虹”主题,凸显“山水和绿野”特色,遵循五育贯通,系统设计“彩虹”德育课程,探索多维评价,在育人环境建设、德育课程设计和“豫璋少年”评价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1.在自然美景中陶养学生坚毅品格

学校建有24节气“彩虹”灯柱,用以展示24节气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意在让学生沉浸在“天地人和谐”的自然场景中。同时,“节气”也是中国人的“气节”,体现“合阳光之德、育向上之品”之意。学校里的“彩虹”水景公园,意指实景彩虹与人间彩虹交相辉映。学校着眼于“有生命的绿色”这一理念,以物联网种植通盘谋划校园文化建设,借助现代园林科技,从“乐于攀登”“空中花园”“物联网融入”等方面助力学生品格涵养。“乐于攀登”板块,将科技融入绿色,让绿色植被攀登成长于楼宇之间;“空中花园”板块,规划传统种植区、互动教学区、现代农业区;依托物联网种植,设计绿色课程,让学生体悟亲绿养绿之趣与追寻科学求真之乐。学校借助自然美景,陶冶学生坚毅品格,使育人目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合坚毅之品、育如水之德、达美德之行。

2.在主题场景中浸润学生坚毅品格

一是重视坚毅品格的阅读、思考与表达。学校的“乐乐书屋”设计三个主题场景,体现品格涵育的“思维张力、思考定力”,彰显品格内化的理解性特质,进一步提升“乐阅育品”的德育实践品位。此外,学校还结合学段特点,构造三个主题阅读场景,分别是“海洋之星”(低年级)、“森林之王”(中年级)、“天空之城”(高年级)。

二是从阅读“随身性”出发,让整个校园成为一个“无处不在”的移动书房。学校随处可见阅读警句、“转角书吧”。“转角书吧”采取“自主管理、随意取阅”的管理方式,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阅览,以阅读涵养品格,拓展了学生的生长空间。

三是各班建有图书角,设置专职图书管理员,并通过一系列激励性策划,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3.在系统德育课程中内化学生坚毅品格

学校基于对“乐”的哲学思考,构建了以“乐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施以“乐学筑基、乐读冶性、乐行育德、乐修艺美、乐健身心”为涵养路径,设计“四类五维”的“大德育课程体系”。“四类”课程指基础性、拓展性、探究性和综合性课程,“五维”课程目标指向“筑基、冶性、育德、修美、健心”,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乐学筑基”模块,主要指向学科德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礼仪养成教育、新媒体表达等。二是“乐读冶性”模块,主要指向读书工程多样化、课外阅读校本化和亲子阅读常态化实施。学校策划“真阅读”工程,坚持从“诵、读、听、说、看、写、编、评”八个方面落实阅读活动,以“小手牵大手”带动家长共同阅读,并为亲子共读、交流感受、分享心得提供平台,促进亲子阅读常态化。三是“乐行育德”模块,主要指向体育与心育校本化课程设计。四是“乐修艺美”模块,主要指向学校艺术教育和民俗艺术等课程设计。五是“乐健身心”模块,主要指向科创课程开发,通过开展科技社团与科技社会实践活动,组建专业的STEM师资团队,激发学生创新创造,培养他们献身科学的精神。

4.在特色设计中落实学生品格评价

一是开展“豫璋少年”评选活动,建立符合学生个性特征的“习惯养成超市”。学生用班级里“星星最闪烁”争星榜中获得的“超市券”,兑换自己喜欢的礼物,申请担任升旗仪式主持人、升旗手、护旗手等的机会。

二是开展“劳动争章卡”活动。学校依据年段特点,形成各年级的“劳动清单”“劳动小能手争章卡”,具体分为“生活自理爱劳动”“生产劳动我爱学”“服务他人我能行”“公益劳动我参与”四个维度,系统设计“四类十项”分年级劳动周活动,分别从“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劳动创新”四个维度建立学生劳动评价体系。

三是开展“品格提升嘉年华”活动。学校以“乐学游园”作为主题,分年级设计12项子活动,体现趣味性、学科性、综合性和挑战性,注重学生个性化展示的环节设计。

三、学生坚毅品格规训引发的思考

宿豫张家港实小的坚毅品格涵养遵循“乐”为中心的育人理念,贯通“阅读中行动、行动中思考、思考中内化”的规训链,以在实施“体育和劳动教育”中锤炼坚毅品格为主路径,基本形成“坚毅场景—彩虹目标—乐学课程—多维评价”的品格涵养模型。

坚毅品格的内省式评价,让学生获得自我迭代和超越的能力。尼采认为,人没有一成不变的既定本质,他可以自己改变自己、塑造自己、创造自己。由此,我们认识到人的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在坚毅品格涵养的过程中,学校需要有质量地开展耐挫教育、抗逆教育等。唯此,才能让学生总是能看到自己不完整的一面,进而给自己加上虚构的特征,描摹宏大的目标,不断创造新目标值,并在一段时间里勇敢地靠近目标。内省式评价应注重自我激励、激赏,促使学生努力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涵养坚毅品格之所以在小学阶段价值大,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的悦纳性、自我修复性和创造性更强。

猜你喜欢
德育课程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改革之我见
商情(2016年50期)2017-02-28 15:18:34
谈中职德育课程实践内容体系的建构
职业·下旬(2016年11期)2017-02-21 21:38:23
谈中职德育课程实践内容体系的建构
职业·下旬(2016年11期)2017-02-21 16:21:50
小学德育新课程教师的角色解读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2:58:33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探讨
体验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学生德育课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26:35
信息化教学与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整合实践研究
论中职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有效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