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视域的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策略

2024-09-04 00:00:00张文君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9期
关键词:传记学情整本书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自读课文安排了阅读提示,部分课文中出现了一些随文批注,真正体现了自读的要求。有些教师认为这样的自读课文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实际上自读课文教学与传统单篇课文教学有很大区别,需要放在单元视域下进行,以对应统编教材建构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的学习要求。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弄清楚该篇自读课文在单元整体中承载的教学任务,再结合文体特点、具体学情,探索适宜的自读课文教学策略。笔者以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美丽的颜色》一课的教学为例,探索具体的教学路径与策略,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自读课文学习活动。

一、突出自读课文的教学特点

在单元课文学习中,无论是教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教师都需要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这是由统编教材编写体系决定的。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生活的记忆”为人文主题,安排学习的四篇课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回忆性散文,包括《藤野先生》和《回忆我的母亲》,另一类是传记作品,包括《列夫·托尔斯泰》和《美丽的颜色》。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从中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把握回忆性散文和传记的特点,教学难点则是指导学生从文本中学习多种刻画人物的方法。

在具体课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单元整体目标出发,通过每篇课文教学的侧重点来体现这篇课文在单元中承载的教学任务。值得注意的是,单元中的自读课文承载的教学任务,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在教读课学习的基础上,迁移运用所学习的知识、方法,在自读课文的学习实践中学会自主阅读。

自读课文《美丽的颜色》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课文中没有“随文批注”,只在课后安排了“阅读提示”,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归纳传记的特点,再与本单元学习的回忆性散文的特点进行比较,抓住两者的差异开展探究学习,体现《美丽的颜色》独有的教学价值。

二、抓住文体特点,明确学习目标

任何一篇文章用作阅读材料,学生从中可以学习的内容都有很多,这些内容比较杂乱,学生难以理出学习的头绪来。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承载着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就有了侧重点,学生的学习内容也就变得清晰起来。

《美丽的颜色》是一篇自读课文,也是一篇传记。在学生自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文体特点来确定自主学习的目标。一是抓住精彩语段和细节描写进行品读、赏析;二是比较传记文体与回忆性散文的不同,把握区分二者的基本方法。

三、根据学情选择教学方法

自读课文教学比起教读课文来说,学情更是一种动态教学资源,需要教师持续关注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在自读课文教学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如果不能精准把握动态学情,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与点拨很可能处在学生不需要的地方,那就成了浪费甚至会干扰学生的自主学习。初中学生开展自读课文学习的方法有很多,如任务驱动、合作探究、鉴赏分析等,教师只有掌握了动态学情,才能根据具体文本选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突出自读课文的学习特点,引领学生顺利开展自读学习的各项实践活动。

《美丽的颜色》重点介绍了居里夫人和丈夫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具体经历。但是,学生没有细读过相关的传记作品。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美丽的颜色》的文体特征,根据其在单元中所承载的教学任务,选择以自主阅读、对话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这样一来,教师既能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又能在学生赏读细节描写、品读精彩语段时适时点拨,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的学习提升阅读能力。

四、推出多种教学方式

在单元视域下,单篇自读课文教学是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需要视其为单元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等整体中的单篇,与其他单篇具有相互补充的作用,可共同指向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在《美丽的颜色》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以下一些教学方式。

一是通过教读带动自读。本单元的教读课文中没有传记作品,但是《藤野先生》和《回忆我的母亲》的作者在真实又典型的事例中,采用细节描写刻画所回忆的对象,通过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表达对人物精神与品质的称颂,这些写作手法与传记的表达方式如出一辙。学生自主阅读《美丽的颜色》时,教师应提醒学生迁移运用在教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分析文本中选择的典型事例和人物细节描写,完成对居里夫人形象的理解。

二是借助主问题驱动探究。《美丽的颜色》处在单元最后的位置上,教学时为避免节外生枝的情形发生,教师在本课教学中可以设置主问题:你认为“美丽的颜色”是指什么?在主问题的驱动下,学生深入文本开展探究学习,通过合作交流,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三是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在“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中,自读课文往往充当教读与课外阅读的桥梁,课外阅读一般指拓展阅读,包括整本书阅读。《美丽的颜色》一课是从《居里夫人传》第二卷节选出来的,教师在学生自读课文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居里夫人传》整本书,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锻炼阅读能力。

总之,基于单元视域的自读课文教学,教师需要突出自读课文的特点,结合学情选择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读课文中学有所得。

作者简介:广大附中黄埔实验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传记学情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6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传记必须回归史学
传记书坊
传记文学(2019年3期)2019-03-16 05: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