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初中语文课程文化建构

2024-08-26 00:00:00张栋新
中国教师 2024年8期
关键词:多元文化初中语文

【摘 要】语文课程既是一种文化载体,也是一种文化构成。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可以从领会课程标准的多元文化精神入手,构建良性互动的课程文化机制,设计灵活多样的课程文化形态,优化语文课程内部、外部文化组合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初中语文课程促进学生生命总体生成和全面发展的功能。

【关键词】多元文化 初中语文 课程文化

语文与文化有着异常密切的关系。语文课程对文化进行选择、传递、创新、超越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文化意义的生成过程。面对当前的多元文化格局,语文课程应该有自己的文化本体品性,积极主动地“按照自身的文化要求选择、传递优秀文化”,并且“要在文化的选择与传递中实现文化的整合、创新与超越”[1]。

一、领会课程标准的多元文化精神

教师要进行初中语文课程的文化建构,首先必须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多元文化精神。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这一精神为初中语文课程的文化建构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1. 课程目标:从“一维”到“三维”

传统的课程目标往往注重知识传授的“一维”目标,即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然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课程目标需要向“三维”目标转变,即除了关注知识目标外,还需注重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具体而言,多元文化精神要求课程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尊重、包容不同文化的态度。这样的课程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素养,为他们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生活和发展打下基础。

2. 课程结构:从“单一”到“综合”

传统的课程结构往往以学科为中心,注重单一学科知识的传授。然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课程结构需要向“综合”转变,即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知识的整合。

这种综合的课程结构可以通过设置跨学科主题课程、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等方式实现。例如,可以设置“世界文化”主题课程,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可以开展跨文化交流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这样的课程结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为他们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应对复杂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3. 课程实施:从“独白”到“对话”

传统的课程实施往往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独白”式的教学方式。然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课程实施需要向“对话”式转变,即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互动交流。

这种“对话”式的课程实施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实现。例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可以邀请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参与课堂教学,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他们在多元文化社会中有效沟通与合作打下基础。

4. 课程评价:从“一元”到“多元”

传统的课程评价往往以单一的考试分数为标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发展。然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课程评价需要向多元转变,即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标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情况。

这种多元的课程评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可以采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发展变化,采用增值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的发展情况,采用多元智能理论等多元评价框架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构建良性互动的课程文化机制

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构建良性互动的课程文化机制,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意味着既要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又要关注日新月异的现代文化动态;既要立足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根基,又要放眼于广阔无垠的世界文化视野。

1. 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现代文化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教师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让学生领略古代文人的智慧与情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通过节日习俗、民间艺术、传统礼仪等内容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初中语文教学还需要关注现代文化的融入与创新。现代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价值追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现代文学作品等,让学生感受现代文化的魅力与活力,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对现代文化进行深度思考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 立足民族文化,放眼世界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讲述各民族的神话传说、民俗风情、英雄事迹等,让学生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和文化自信。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民族文化节庆活动,体验不同民族的特色文化,培养他们对多元文化的欣赏和包容。

同时,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局限于本土文化,还应放眼世界,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世界各地的文化。通过介绍世界名著、各国文学家及其作品,以及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三、设计灵活多样的课程文化形态

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要设计灵活多样的课程文化形态,赋予课程自主的文化内涵与逻辑,摆脱“工具化”课程观强加的工具性逻辑、角色与品质,充分发挥自身的内在性与超越性,转变为“自在、自主、自觉的文化主体”[2]。从活动化课程、生活化课程和整合化课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设计灵活多样的课程文化形态,可以适应初中语文教学的需求。

1. 活动化课程:聚焦文化过程观的课程开展

文化过程观强调文化的动态性和发展性,认为文化是一个不断演进、不断创新的过程。在活动化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文化内涵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体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活动化课程的开展,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化内涵,感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活动化课程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学习,将语文学习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这种课程形态打破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探索,提高学习效率。例如,主题探究活动:教师围绕特定的文学作品或文化主题,组织学生开展调研、讨论、汇报等形式的探究活动,如“鲁迅作品中的时代背景研究”“传统节日文化考察”等。创意写作工作坊:教师鼓励学生结合个人兴趣和生活体验,进行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类文体的创作,举办班级文学沙龙,分享作品,相互点评,提升写作能力。戏剧表演与朗诵比赛:教师选取经典文学作品改编成剧本,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公开表演,或者举办朗诵比赛,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示风采,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共鸣。

2. 生活化课程:聚焦文化体验观的课程开展

文化体验观强调文化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认为文化应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在生活化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文化特色的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文化,感受文化的价值。

生活化课程主张将语文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增强语文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例如,生活情境模拟:教师设置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情境,如购物对话、旅游攻略拟定、家书写作等,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校园文化活动策划:教师鼓励学生参与校园广播、墙报设计、文化节筹备等工作,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任务,锻炼组织协调和创意思维。社会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历史文化街区等,结合实地考察写报告或游记,将语文学习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拓宽视野,增进文化认同。

3. 整合化课程:聚焦文化生态观的课程开展

文化生态观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和共生性,认为不同文化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在整合化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整合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构建具有文化生态特色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共生性。

整合化课程提倡打破学科界限,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融合,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例如,文学与历史的结合:在学习文学作品时,教师引入相关历史背景知识,如学习《三国演义》时,结合三国历史讲解,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内涵。文学与科学的碰撞:教师结合自然科学实验或科技产品,让学生撰写科普文章或产品说明书,既提高了语文写作能力,又增强了科技素养。文学与艺术的交融:教师鼓励学生根据文学作品创作绘画、音乐或舞蹈作品,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对文学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178.

[2] 郝德永.课程与文化: 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49.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段泊岚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

猜你喜欢
多元文化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6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民歌之功能
戏剧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18:50:43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6:48:09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创意素描,创造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