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驱四链: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实践

2024-08-26 00:00:00王超
中国教师 2024年8期
关键词:听说课批判性思维初中英语

【摘 要】初中英语听说课是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阵地。本文选取八年级听说课实践案例,以关键主题驱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通过转化信息、激活背景、解读信息、分析依据、推理情节、解释缘由、自我监控、同伴评价等教学环节,发展学生解读、分析、评价、推理、解释和自我监控六项认知技能,借助“一驱四链”有效引导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听说课 批判性思维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思维品质是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水平。其中,备受关注的是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批判性思维是一个做出有目的的、自我监督的判断过程,包括解读、分析、评价、推理、解释和自我监控六项认知技能。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可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师教学观念传统,教材应用不充分

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语教材听力话题与内容丰富,为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供了优秀素材。但是,很多教师将听说课作为对话操练课和单元过渡课,并不重视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学中常出现因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而导致教学任务完不成、活动时间不充分等问题[1]。笔者观察了12堂初中英语听说课,发现教师均未用完整的一堂课来引导学生完成各类英语听说教学任务。教师完成听说课教学内容的平均时间为34.3分钟,占课堂总时长的85.75%,剩余的5.7分钟多被用于听写默写、讲评习题、导入下一课时等非听说教学内容。尽管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处理听说教学材料,但很大一部分教师让学生进行听与说的操练,或讲授文本语言知识点,极少利用听力材料引导学生开展分析、评价、推理等批判性思维活动。

2. 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少创新

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语教材听说素材需要教师根据学情进行增减或修改,借助形式多样的听说活动,激发学生主动表达的意愿。然而,很大一部分教师在开展听说教学时照本宣科,按照“播放音频—完成任务—核对答案—跟读听力”的陈旧教学流程进行,形式单调,基本不挖掘听力材料的丰富内涵,缺乏思维品质的培养,导致学生疲于应付,被动参与学习[2]。在笔者观摩的12堂听说课中,虽然有8位教师对听说活动进行了适度改编和有意设计,但能够启迪学生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活动和设计非常少见。

3. 学生表达能力不足,批判性思维欠缺

陈旧的教学观念和单调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输出环节容易出现语言表达不丰富、内容少创新等问题。笔者在听课中发现,学生能从听力素材中找单句模仿,却很难有清晰的整体篇章输出。

二、“一驱四链”:提升初中生英语批判性思维品质的路径建构

为了更好地运用教材中的听说素材,进一步设计内容连贯、符合学情、形式新颖、难度递增的听说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笔者以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上册 Unit 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 ll have a great time! 中的Section B 1a-1d听说课为例,在夯实学生基本听说能力的基础上,从“一驱四链”探讨提升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策略。

“一驱”是指主题驱动。教师结合创设的语境,借助核心主题,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投入地、自觉地、有感情地参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四链”是指依托主题开展旨在唤醒、聚焦、活用、提升批判性思维的四个教学活动组。本课围绕话题“Should Michael join the Lions? ”展开讨论,实则聚焦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深层次关键问题:What’ s important in the life? 课堂提问是一种设疑、激趣、启思的教学方法。提问既要关注知识层面,又要关注思维层面。学生通过听说活动,学习批判性地思考和表达。课例中两段对话观点对立,俱乐部经纪人因Michael的天赋极力劝说其加入俱乐部,但是其父母因怕耽误学习而坚决反对。“What’ s important in the life?”这一主题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运用“一驱四链”系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1. 第一链:转化信息,激活背景

教师在开展听说教学时可对材料进行整体把握,梳理文本,帮助学生把听力材料转换成简笔画、思维导图、表格、时间轴等形象的视觉表现形式,从而将听力信息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同时,教师用关联主题的核心问题,激活背景知识和语境,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状态。

课堂案例中,教师用自己的照片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本课主题“What’ s important in the life?”。教师热爱旅行,阐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并说明原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之后,围绕关键主题,借助背景知识,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谈论人生的重要事情,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见图1),对听力进行铺垫和预设。

T: Look at the picture of me. Can you guess what’ s the important thing in my life?

Ss: ...

T: I like 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 because it is a good way to have a rest after the busy work. What’ s the important thing in your life?

Ss: ...

T:Why is it so important?

Ss: ...

在交流人生的重要事情时,学生表达不同的观点,也对他人观点进行评价。如一个学生说:“I think a lot of money is important. If I have a lot of money, I can go to college,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be happy and be famous.”有同学对这个观点进行批判性反驳,称无论拥有多少钱都无法拥有健康。

【设计意图】接收了转化后的信息,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本课的主题,为充分理解听力信息做好铺垫,加深了主题印象。学生间相互的讨论和点评激发了他们的解读、分析和评价能力,唤醒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 第二链:解读信息,分析依据

教师借助师生问答引领学生阅读与主题相关的图片、标题、表格等,解读内容所承载的信息,为听力做好预热。学生听前预测,推断主旨、情节、结果等。第一次听录音,核对听前预测,分析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第二次听录音,教师设计具有思维梯度的问题链(见表1),学生通过精听,分析依据,完成回答。

课堂案例中,教师聚焦主题,借助问题链让学生解读教材中Michael与经纪人、父母交谈的图片(见图2),尝试阐述相关信息,如交谈原因、人物职业、人物情感等。教师采用层层追问的方法不断启发学生,引导其猜测图片中的关键内容:一是Lions代表的含义,二是经纪人找Michael交流的原因,三是父母惊讶的原因。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听力环节。第一次听录音,学生核对三个关键内容的猜测是否正确;第二次听录音,关注经纪人和父母的观点。教师通过问题链带领学生分析经纪人和父母观点的依据,同时思考“What’ s important in the life?”的答案。表1中的前三个问题都是细节,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读能力。第四、第五个问题除了结合图片进行解读外,还需结合听力材料针对依据进行分析。最后一个问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思考什么对于Michael是重要的,是一个启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开放问题。

【设计意图】问题链需学生借助批判性思维中的解读能力和分析能力回答,同时也发展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培养高阶思维的关键。若本课的问题启发了学生的思考,让他们的思考更全面、更深刻、更灵活,那这就是创造性问题,就是有效问题[3]。所以,教师围绕主题的提问应聚焦整节课核心主线,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层层递进。这一组问题围绕本课主题,是批判性思维的训练阶梯,通过锻炼学生的解读能力和分析能力聚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3. 第三链:推理情节,解释缘由

听录音过程中,学生深度理解对话,关注和研究话轮转换推进。话轮转换指发话人变更,或指当前发话人结束发话并由受话人开始发话。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话轮的转换,推理情节的变化发展,解释推理的缘由。听后活动也是活用批判性思维的好时机。学生选择新的话题语境,借助话轮转换,分组分工模拟对话,在分析概括、整合推理、解释说明中根据话题提出观点、解决问题。

课堂案例中,教师选择了具有更强逻辑性和冲击性的Michael与父母之间的对话,进行话轮转换分析(见图3)。通过分析可以清晰看出话轮的逻辑推演与双方的观点、理由,也能感受到双方的态度和情感。从话轮转换的角度,学生能从理性和感性两方面理解对话。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展推理和解释能力,将理论付诸实践,教师设计了以下听后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要求:

小组成员职能分工如下:

Group leader (1 student): Organize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onversation and help the partners finish the dialogues.

Secretary (1 student): Take notes of all important details of the preparation.

Think tank (1 student): Think of all lovely ideas and reasonable explanation from different roles and put these into the conversation.

学生用本课的语言和话题开展小组活动,推理和模拟发展情节。其中一组学生讨论初中生智能手机使用的话题。学生认为初中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因为手机已成生活必需品,也是初中生紧张生活的放松途径。但是父母认为初中生使用手机会造成视力下降,同时也影响学习。最终,经过商量决定,初中生每周五晚上到周日下午可使用智能手机,每天不超过一小时。

【设计意图】分角色创编对话以学生与父母之间的真实问题为基础,参考听力材料中的话轮转换。选择一个真实的话题,其实也是选择了他们对于“What’ s important in the life?”的真实答案。教师的活动设计只给出了步骤提示,没有过多限制,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从活动表现可以看出,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达成了对语言的吸收和内化,也对听力材料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迁移与转化。学生根据话题进行情节推理,为双方观点作出充分的解释,活学活用了批判性思维。

4. 第四链:自我监控,同伴评价

评价是规范学习的一种途径。教师在听说教学中要科学利用评价工具,让学生自我监控,在评价的指导下开展听后输出活动。教师可借助提问、量表、思维导图等,驱动学生把握多维评价方向。在正确的评价方向下,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自主确定评价的细节。在高效的课堂中,学生之间还可进行同伴评价,让不同的学生关注不同的评价重点。

课堂案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监控和评价的导向作用,培养学生优秀的表达习惯,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对于如何在听说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同伴评价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Step 1:用问题驱动学生给出评价对话的关键词(见图4)。

Step 2:补充细节。

引导学生围绕关键词讨论如何完善具体评价细节和维度(见图5)。

Step 3:分工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形成的评价关键词、评价细节和维度,引导学生进行分工评价。Secretary负责评价小组活动是否clear;Group leader负责评价小组活动是否helpful;Think tank 负责评价小组活动是否impressive。同时,全体小组成员评价他们对于学生和父母人生重要事情的看法。

教师设计的评价表包括三个维度:表达维度、内容维度和情感维度(见图6)。be clear属于表达维度,包含观点意见、逻辑条理、语言表达是否清晰;be helpful属于内容维度,主要考查内容是否有助于做决策;be impressive属于情感维度,考查学生在表达过程中是否关注语音语调、情感语气等。评价过程中,小组就学生和父母对于“What’ s important in the life?”的观点进行点评,发表对于这一关键主题的看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与其说是评价,不如说是一种自我监控和正向引导。教师让学生分工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把评价的标准和细节转化为自己运用语言的提醒,有效提升学生听说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引发批判性思考,强化自我监控和评价意识。

三、体会与思考

1. 创设真实情境,搭建思维支架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建立在真实语境的创设基础上,学生借助真实话题才能更好地激活批判性思维,两者相辅相成。解决真实情境问题又需要思维工具,教师设计听说教学活动,要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利用不同的思维工具为学生搭建思维支架。

2. 打破单一理解,促进个性表达

教师要重塑英语听说课的形象,打破单一、传统的授课模式。在设计教学活动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操练外,应安排更多时间和活动来激发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开展解读、分析、评价、推理、解释和自我监控活动,最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表达。

3. 优化认知过程,推动思维爬坡

教师在听说教学过程中,借助实际主题,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习渴求,唤醒质疑思维,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借助新的认知过程和批判性思维,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逻辑性和创新性发展,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爬坡,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听说课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阵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研究批判性思维的特征要点、培养策略,注重发展学生解读、分析、评价、推理、解释和自我监控六项认知技能十分必要。教师要通过听说教学帮学生唤醒、聚焦、活用、提升批判性思维,结合理论知识加强教学实践,探索更多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 程晓堂,谢诗语.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分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8):1-7.

[2] 丁思羽.“四维”建构: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策略研究[J].英语教师,2021(18):102-109.

[3] 曹铭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品质的途径探索[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6):53-57.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惠兴中学)

责任编辑:赵继莹

猜你喜欢
听说课批判性思维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38
高中英语听说课中听与说的结合
东方教育(2016年18期)2017-01-16 12:25:49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在美国高校英语课堂中的体现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09:26:27
将批判性思维融入英语专业阅读课程的教与学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12期)2016-05-09 20:01:39
让初中英语听说课在高效课堂活动中绽放精彩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