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坚持把法治教育融入治校办学全领域、全过程,形成“普法‘大先生’+学法‘大课堂’”的依法治校模式,让学校治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学校高水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建强师资,培育普法“大先生”。学校坚持依法治校,着力培育具有丰富法律知识储备和专业普法教育能力的普法“大先生”。法治学习制度化,把依法治校理念贯穿治校办学全领域。学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依法治校领导小组,研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领导班子带头学法,自觉提升依法治教、依法行政的工作能力;全体教师以集体备课为抓手,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各党支部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抓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教育课程化,把依法治校内容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在课堂上充分挖掘各学科法治教育功能,在课堂外充分发挥活动育人功能,让学生真懂、真信、真行。“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优秀辅导员”刘秀军老师创新普法教学模式,带动学生父母双方的家庭成员学法、守法、护法;全国人大代表张琼丽老师将普法教育融入“大思政”课程,坚持以亲身经历宣讲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巨大生命力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法治讲座专业化,把法律知识和案例深植全体师生心灵。学校聘请法治副校长、法律顾问,开展专业化法治教育宣传,指导学校全面践行依法治校理念,通过国旗下讲话、法治讲座等渠道,坚持把法律制度讲透讲清,使法治意识入脑入心。
搭建平台,激活学法“大课堂”。学校打破“孤岛化”普法模式,组织师生走进法庭、食堂、社区等学法“大课堂”,将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积极探索依法治校的新路径和新境界。走进法庭,沉浸式体验“罪与罚”的世界。为深入传播法治理念,引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习惯,学校组织学生走进恩施龙凤法庭,零距离了解法院职能。学生在法庭内扮演“审判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证人”“法警”“书记员”等角色,模拟开庭“审理”案件,展现违法犯罪活动的巨大危害及所要承担的严重后果。走进食堂,情境式体验“舌尖上”的安全。为深入落实食品安全最严谨标准、最严格监管、最严厉处罚、最严肃问责等要求,学校组织学生走进食堂“后厨”,担任食品安全“把关人”。经过全面排查,学生对原料采购、消毒保洁、加工制作等管理流程更加了解,对每日饮食的安全更加放心。拓展格局,融合性汇聚“家校社”的合力。学校坚持开展学生军训,切实加强国防教育和消防演练;邀请高校专家进学校,专题介绍知识产权、法学、司法警察学等专业知识;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突出家风熏陶、榜样示范;运用新媒体增强传播力,着力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育人“大格局”。
法治护航,赋能高水平发展。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普法‘大先生’+学法‘大课堂’”赋能学校高水平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办学行为更加规范。通过制定学校章程,完善管理制度,坚持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共同推进,逐步构建了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学校领导班子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党委会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严格按程序决策、按规矩办事。坚持推行校务公开,定期召开教代会。学校获得“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湖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法治意识明显增强。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法治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学校一名学生面对客车司机驾驶车辆时屡次玩手机的行为,果断拍下照片并举报,其强烈的交通安全意识受到警方和网友的高度肯定。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从这里走向社会。如今,学校积极创建“全国文明校园”,正以崭新姿态向“全省一流、全国示范”的优质品牌示范高中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