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重构了课程内容体系,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虽然没有按照学习任务群的形式组织教材内容,但是其语文知识体系具有内在逻辑。本文尝试在“学习任务群”的视野下,重新整合七年级记叙文写作知识,建构知识图谱,明确学习内容,创设真实情境,搭建学习支架,对七年级记叙文写作教学作初步探索。
(一)提取记叙文写作知识
1.新课标
新课标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因此,所有大概念的提取都要参照新课标。笔者从新课标中梳理出以下关于记叙文写作的条目。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6)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修改加工等环节。
2.教材分析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关于记叙文写作的具体要求主要集中在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比如,“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写出人物的精神”“抓住细节”“思路清晰”“突出中心”“怎么选材”等。
3.专家思维
笔者从叶黎明教授的《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中提取了她对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认识,她认为记叙文写作可分为文体知识和篇章做法,这对梳理碎片化的记叙文写作知识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绘制知识图谱
知识图谱有助于教师理解核心知识的内在逻辑。笔者结合新课标、教材分析、学习难点和专家思维,制作了“七年级记叙文写作知识” 知识图谱。在图谱中,记叙文写作知识分为文体知识和篇章做法知识,其中文体知识按照“写作对象和目的”“叙述视角”“叙述顺序”“人物与行动”四个方面进行了细化;篇章做法知识比较清晰,分为“思路清晰”“突出中心”“怎么选材”三个方面。
(一)调整教材顺序
具体来说,“思路清晰”“突出中心”“怎样选材”是记叙文篇章做法的写作策略,在每一篇记叙文写作中都涉及了,因此可作为记叙文写作的程序性知识将其放在每次写作训练中,让学生在写作中进行反复实践,不必将其分别排列到七年级上下册教材中。
(二)确定教学顺序
“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写出人物的精神”“抓住细节”是记叙文文体教学的具体方法,包含了“七年级记叙文写作知识图谱”的记叙文文体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 “学会记事”,掌握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再让学生聚焦人物,将“人物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然后让学生由形到神,运用多种写作方法“写出人物的精神”;最后让学生突破记叙文写作的难点“抓住细节”。这样的教学顺序,既符合记叙文知识的内在逻辑,也兼顾了学生记叙文写作的重点和难点,顺应了学生的学习规律。
(一)情境进阶
情境是揭示问题发生的时空场景,连接学生的经验,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困惑。针对“学会记事”的写作教学,教师设计“在教师节回母校发表感言”的情境,贴近七年级学生的生活,能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七年级上学期,学生还处在互相熟悉的过程中,针对“写人要抓住特点”的写作教学,教师设计“装点展示墙”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介绍“班级牛人”,学习描写人物特点的写作技巧。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已适应初中生活,教师可以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创设“学校微信公众号发布冬奥会运动员推文”的情境,以冬奥会运动员为写作对象,训练学生“写出人物的精神”。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对班主任越来越熟悉,教师可以创设“班主任风采集”的情境,以班主任为写作对象,训练学生“抓住细节”的基本方法。这几个真实的情境,立足七年级学生的经历,不断打开情境发生的时空场域,使情境不断进阶拓展。
(二)人物进阶
在“学会记事”的写作情境中,学生的角色是毕业生,听众是和他们有共同回忆的教师和同学,这样的角色和对象是学生熟悉的。在“写人要抓住特点”的写作情境中,学生作为班级代表向其他班的同学介绍本班的同学,就要考虑如何让别人通过阅读文字了解本班同学的特点。“写出人物的精神”进一步升级了学生的角色和对象,让学生变身成为学校微信公众号的编辑,读者对象扩大为所有阅读公众号的家长、教师。最后,在“抓住细节”的写作情境中,学生变成了《班主任风采集》这本小册子的编辑,要用作品打动读者,颇具难度。在这几个真实的情境中,学生所写的记叙文的阅读对象不断扩大,实现了人物进阶。
(一)范例支架
在进行“抓住细节”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细节描写范例,让学生总结刻画细节的具体方法。
(二)评价支架
评价支架发挥着引领写作方向、支撑学生写作过程、促使学生自主积累写作知识经验的作用。
(三)反思支架
反思是学生习得关键知识的重要步骤。提问是一种很好的反思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策略,引导学生在反思中进一步习得或巩固写作知识。
申宣成教授认为,学习任务群的课程内容是由语文范本、语文经历和语文知识三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之后而形成的“合金”。语文范本和语文经历是具体的课程内容,语文知识是抽象的课程内容,三者叠合交融的部分则构成了语文课程内容的“合金”——学习任务群。
由此可见,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既要基于教材文本,又要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情境,还要梳理结构化的语文知识,三者之间的完美搭配才能真正构成学习任务群。
笔者对七年级记叙文知识进行了内容重构,对记叙文写作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如何有效利用教材的文本落实记叙文写作教学,如何使记叙文写作知识的图谱更加系统化,如何设计适切的学习支架引导学生自主习得写作知识,这些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究。
作者简介:浙江省杭州滨文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