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教育部印发相关文件,要求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校专业课教师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力量,其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认识逐步提升,但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校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校可考虑构建专业课教师与各参与方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开展课程思政的支持力度、建立课程思政绩效考核机制等建议,从而形成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工作新局面,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更上新台阶。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能力;专业课
一、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表现
(一)拓展延伸专业知识的能力
互联网信息泛滥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更容易受到新思潮、新文化影响,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校专业课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具体实施者,除传授专业知识外,应拓展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融入更多家国情怀、职业道德、遵纪守法等“思政元素”,从知识、技能到思想、道德应全面融入专业课课堂教学中,增强专业课德育功能[1]。因此,新时代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应包含师德修养、思政知识、语言魅力、教学方法以及创新思维等方面内容,在专业课教学中要善于挖掘专业课知识背后“思政元素”,真正实现思政教育“盐溶于水”。
(二)掌握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能力
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处于主动地位,教学方法多以讲授法为主,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讲台下昏昏欲睡。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效率比较低,培养的学生只是知识的复制者,缺少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无法适应新时代需求。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不仅是在专业课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更要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认知信息的传递,成为学生构建新的认知图式的合作者、引导者、辅助者。具体而言,高校专业课教师不应只采取“满堂灌”“填鸭式”式的讲授方法,而应与时俱进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例如线上线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既保留教学中教师的主动性,又让学生参与进来、动起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探索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三)提升教书育人效果的能力
专业课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课程思政能力反映在教师向学生输出的信息及呈现方式上,而提升教书育人效果的思政能力就是充分利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潜能,达到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协调统一的能力。一般来说,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效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二是学生个人修养和情操的提升。前者可以通过专业知识测验、职业技能评价来检测,而后者则是情感为主,主要是美好情感和高尚品质,是一种软实力。特别是后者,应该成为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最重要体现。因此,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知识传授和情感交流并用,形成积极有效的良性互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进而影响学生职业道德、理想信念、人文精神及心理健康等。
二、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情况——以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为例
(一)高校教师人数统计
通过调查可知,2023年度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在校学生约12000人,共有教师535人,其中专任教师485人(包括自有教师和主办高校教师)。专任教师中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部教师39人,专业课教师446人。
(二)学生对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反馈
1. 学生对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兴趣程度
通过表1可知,被调查的学生中,18.32%的学生对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非常感兴趣,46.27%学生比较感兴趣,只有30.43%的学生表示兴趣一般,4.97%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总体来说,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比较受学生欢迎,占比约64.59%。
2. 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对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素养的影响
通过表2可知,28.57%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对自己影响深远,61.18%学生认为对自己有一定的影响,只有10.24%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对自己影响不大或者没有影响。可以看出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能够促进专业课和思政课有机融合,真正实现“三全育人”。
3. 学生认为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情况
通过表3可知,27.95%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非常有必要,50%学生认为有必要,只有19.25%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必要性一般,9%学生认为完全没必要。总体来说,学生比较认可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77.95%学生认为很有必要。
(三)高校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情况
1. 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频次
观察表4,可知目前该学院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的讲授中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但是68.01%学生反映专业课教师只是偶尔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23.6%学生反映经常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师比较少,8.39%学生反映专业课教师很少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2. 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融入方式
通过表5可知,目前该学院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而在课前、课后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较少。
3. 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受欢迎程度
通过表6可知,目前该学院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方法很多,例如讲授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线上线下结合教学、视频教学、社会实践型教学。但是学生比较喜欢讲授式教学、视频教学、社会实践类教学等方法来讲授课程思政的内容。
三、高校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面临的困境
(一)对课程思政教育主体认识存在障碍
高校教师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就专业课教师来说,深耕专业领域,擅长教书,但往往忽视育人职能。大部分独立学院专业课教师思想认识不足,认为学生思政教育由思政课老师和辅导员来完成,与专业课老师关系不大[2]。因此,在平时专业课教学中,专业课教师关注更多的是专业知识讲解是否深入透彻,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而忽视教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人格魅力、语言行动、师德修养、创新思维等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专业课课程思政投入时间不够、思政元素挖掘不深
在高校,学生课程超过80%是专业课程,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对其影响比较深远。专业课教师可利用该优势,在课堂、课外通过渊博知识、人格魅力、道德品质影响学生,潜移默化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但是独立院校专业课教师存在课程思政投入时间不够、思政元素挖掘不深的问题。据统计,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师生比是1∶22,师资略有不足。在投入时间上,专业课教师承担较多教学任务,同时兼顾科研任务,因此投入课程思政教育上的时间有限,一周内与学生交流时间超过2小时的较少,关注学生思想动态的时间更为有限。在思政元素挖掘上,学生反映专业课教师偶尔会在课堂上融入爱国意识、社会责任、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思政元素,但频率不高,同时学生希望能多融入一些生活学习经验、为人处事技巧、专业发展动态等相关内容。
(三)课程思政绩效考核机制匮乏
建立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绩效考核制度,能有效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督促专业课教师落实教书育人根本任务,防止专业课课程思政流于形式。专业课课程思政考核目标需正确适当、明确具体,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充分到位、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课程思政效果达成度等方面皆是考核关注点[3]。据了解,被调查学校定期举办全体教师课程思政培训,督导定期听课并对课堂教学进行打分和评价,但并没有明确的教师课程思政绩效考核标准,只是在督导考核、教务考核以及年底考核细则上提到关于教师授课是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四、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路径
(一)构建专业课教师与各参与方的协同育人机制
首先,搭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交流学习平台,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新局面[4]。高校应将思政教育的要求和内容贯穿于各门课程中,摈弃过去思政课干巴巴的说教模式,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专业课教学内容中,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增强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其次,加强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班主任的沟通协调[5]。专业课教师可以和辅导员、班主任加强沟通,更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习惯和特点,在专业课教学中潜移默化做好思政教育。同时与辅导员、班主任一起深入大学生每周晚点评、主题班会、班级聚会等活动,融入学生,利用自身优势去感染和引导学生。第三,畅通专业课教师与学生互动渠道。鼓励专业课教师与学生加强互动,例如每个新生班级配备一个专业课教师作为学业导师直至毕业,定期深入班级进行学业指导,不定期开展QQ、微信、邮箱等在线指导;以学院为单位,成立学生专业社团,由专业课教师进行定期指导、组织比赛等。
(二)加强开展课程思政的支持力度
首先,增加专业课教师培训经费,多渠道多方式提升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独立学院经费主要来自学生学费,为节约成本,在教学投入上有限。为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应增加相应经费投入,通过定期开展讲座、培训、外出学习、网络资源丰富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鼓励支持专业课教师申报建设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其次,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独立学院由主办高校和社会力量共同举办,内部管理架构比较特殊,存在制度缺失、混乱等问题。因此,为保障课程思政的贯彻落实,应细化课程思政任务和实施细则,完善教学管理工作制度,明确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地位与职责,制定好工作分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三)建立课程思政绩效考核机制
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完善与专业课教师相关规章制度,将师德师风作为考核第一标准,对违反师德师风要求的教师考核、评优评先实行“一票否决制”[6] 。建立同行互评制度,完善督导听课和反馈制度,明确教师行为和语言规范。其次,细化专业课教师绩效考核评分表,融入课程思政考核要求。目前,独立学院专业课教师绩效考核评分表包括完成课时量、教学质量得分、发表论文数量、课题数量、指导学生活动等,并未体现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方面。因此,应将育人成果、学生思想品德提升等方面作为考核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结语
全面推进高校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措施,是实施三全育人的战略举措。本研究根据问卷调查,剖析当前高校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存在课程思政教育主体认知障碍、投入时间不够、思政元素挖掘不深、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机制匮乏等问题,并提出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三大提升路径,以期为新时代高校全面推进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三全育人目标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何源.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表现及培育路径[J].江苏高教,2019(11):80-84.
[2] 张彧凤,孟晓萍.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21):33-35.
[3] 谭红岩,郭源源,王娟娟.高校课程思政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改进[J].教师教育研究,2020,32(5):11-15.
[4] 杨娇娇.高校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9:1-76.
[5] 张宏.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困境、要素与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10):31-36.
[6] 罗仲尤,段丽,陈辉.高校专业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1):137-143.
基金项目: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2022年院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22J13)
作者简介:汪星星(1986- ),女,湖北枣阳人,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