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摄影摄像类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2024-07-10 19:20刘通
公关世界 2024年11期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刘通

摘要:军校选修课或第二课堂是军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拓展军校学员知识面,掌握一技之长,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因此更需要“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摄影摄像类课程是军校常见的选修课程,其宗旨在于培养学员视频制作能力。本文重点阐述该类课程思政教学策略的具体内容,为此类课程或其他军校选修课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成果导向教育

引言

教育部于2020年5月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艺术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视频拍摄基础》作为拓展军校学员技能与提升综合素质的一门艺术选修课,一直深受广大学员的追捧。学员通过此课的学习可以掌握视频制作各环节的基础概念、基本技能与方法技巧,并获得真正拍摄、制作视频的机会。军校学员毕业进入基层部队,掌握视频技能的学员会比一般学员更具优势。

军队院校“要建立起为战育人鲜明导向”,选修课也不应例外。《视频拍摄基础》不应要求学员只掌握知识与技能,还要在课上树立强军兴国的历史重任,其思想引领至关重要。选修课不同于主课,学员都会抱有“调节、放松”的情绪来上课,如果将思政元素“生搬硬套”加入课堂,学员可能会逐渐失去上课的兴趣。如何做到课程与思政的巧妙融合,这就需要教员自上而下地对教学大纲、教学设计、评价体系各个环节进行重新设计。此文选择《视频拍摄基础》课程“视听语言简介”章节中“景别分析”一课进行策略研究。

一、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概述

《视频拍摄基础》课程,目的在于学员掌握视频的基本概念、流程与拍摄、制作方法。课程内容包括视频定义与制作规范,视听语言简介,常用器材介绍,曝光、构图、色彩,摄像机实际操作,优秀影视作品鉴赏和最终学习成果展示等。大多数选择此课程的学员对视频的专业知识不是很了解,但又有着浓厚的兴趣,只有少数曾有过拍摄或制作抖音等微视频的经验,因此调动学员的兴趣和解答他们的疑惑成为引导学员学习此课的重点。在整体设计课程中,教员以“学员为主,教员为辅”的教育思想,依托“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课下先把学员想要了解的问题汇总分类,依靠大纲分阶段、依据类别分课次逐一讲解。讲解过程依托优秀影视作品,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要把其作品的思想与内涵传播给每位学员,做到课程思政“紧密衔接”。

(二)教学过程

以“视听语言简介”章节中“景别分析”一课为例,详细介绍本堂课与课程思政教学的整体思路。

1.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熟知各类景别(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定义,认识景别的拍摄手法。

(2)能力方面。快速辨别不同景别;掌握不同景别拍摄手法或实现方式;能基本洞察出影视作品使用不同景别所表达的含义,抑或体会导演的企图。

(3)课程思政方面。围绕国产优秀影视作品,既选取《高山上的花环》等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的片段,也选取《长津湖》《战狼》等新电影片段,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

2.教学重点

辨析不同的景别,掌握实现不同景别的方式方法。

3.教学难点

理解影视作品中导演选择景别的考量,发现使用其背后的深意。

4.教学方法

问题导入,理论讲解,案例赏析与课堂讨论。

5.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环节(约5min):首先依据学员课前提出的问题确立本节课教学目标,然后播放《战狼》影片片段,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引导学员思考画面景别变化。理论讲解环节(约15min):通过带有思政元素的画面讲解景别的定义,景别的分类,景别的作用。案例赏析与课堂讨论环节(约20min):观看《高山上的花环》《战狼》影片片段,辨析片段中使用的景别,讨论导演使用景别的考量与所呈现效果的含义。课堂总结环节(约5min):讲评学员发言,布置课后作业和预告下节课知识[1]。

二、课程思政元素提炼

“景别分析”一课,主要采用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 OBE)理念。此理念最初由斯帕蒂于1981年提出,随后广泛传播,并作为美国工程教育认证使用。成果导向教育核心在于以学员为主体,教员为主导,课堂设计围绕学员开展,教员在布置任务后适时地加以规范引导,通过学员的课堂表现来分析、评价学员的学习效果,促使学员能力提升[2]。

课堂导入环节。首先通过弹幕呈现学员课下提问的问题,接着汇总为一个问题:景别是什么?阐释景别是影视作品中镜头表现方式的其中之一。然后播放《战狼》作品中的一段,提问学员看完影视片段后对于画面的直观感受有哪些,引导学员向景别方向思考,并对景别作用在学员的潜意识预留思想“伏笔”。

理论教学环节。(1)讲解景别的理论知识需要大量的画面,那么选择画面首先要从赏析的作品里选择,一以贯之;其次画面必须以“为战育人”作为鲜明导向,也就是说画面的内容必须展现新时代革命军人形象,引导学员在看到画面后就立即树立正确的主观形象;(2)在介绍不同景别的理论知识时,不仅要告诉学员“远、全、中、近、特”是什么,还要梳理它们的作用是什么,更要阐释这些景别在不同作品中所隐含着不同蕴意。比如《战狼》中吴京与反派搏斗,画面以近景与特写为主,这是紧张刺激的打斗惯用景别,但是仔细分析对于吴京的特写居多,且把吴京的眼神、动作捕捉到位,体现出男子汉的勇气,更是映射出中国军人血性与胆气。紧接着臂章国旗特写出现,吴京彻底击败对手,彰显出我们祖国的强大,更是广大官兵在面对敌人时迸发出必胜的信念与打赢的决心。这些分析让学员对特写镜头有更深入地理解[3]。

案例赏析环节,选择《高山上的花环》《战狼》两部影片片段进行赏析。《高山上的花环》讲述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战士们保卫国家和人民血洒疆场的故事。此片由我国第三代著名导演谢晋执导,曾获1985年金鸡、百花双奖,2022年被评为“百年百部优秀电影”之一。《战狼》呈现了一场现代化的中外边境战争,体现一名普通士兵为拯救国家和民族命运成为一名孤胆英雄的传奇故事,其票房累计高达3亿2000万。这两部作品都是经典之作,而其所表达的精神内涵更是课程思政元素的有力范本。两部电影讲述都是国家危难之际,为了祖国边境的安宁解放军战士一往无前,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经受考验。故事主题方面与学员的使命重合,学员通过影片体会自身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人物塑造方面《高山上的花环》梁三喜连长,他的大公无私与平易近人深受连队战士爱戴,家属即将分娩却接到开往前线的命令则毅然决然奔赴战场,最后为拯救战友赵蒙生而不幸牺牲。他的形象平凡且真实,其革命军人优秀的品格可以为学员们树立起精神的榜样,一旦看到他的形象出现,学员内心自然会认同这位“梁连长”。观影中影视元素化为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员,逐步内化为学员追求的精神价值。

课堂讨论环节,教员提出两部作品中景别相关的问题,学员分小组思考讨论。景别本身就是一种镜头语言,有其表达的含义。使用景别背后蕴含的深意是学员讨论的重点。例如《战狼》后期吴京站在高岗上面对无数举枪的敌人,导演剪辑画面时选择景别的考虑等。学员在讨论的同时教员积极引导学员向思政方向考虑,同时也会追问:两部电影跨越30年,同样是边境作战,能看出30年来我国军队哪些变化?有哪些值得骄傲?通过这些追问引起学员反思,思考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力不断强盛,军队建设不断取得辉煌成就,学员们的军旅生活不断发生变化。激发学员作为一名中国军人的自豪感,献身国防更加凝神聚力。

三、课程思政方法总结

(一)优化教学内容,夯实课程基础

此类艺术选修课对于军校学员来说起到调节自身学习和生活的作用,教员不能因为放松而懈怠,更应该重视课程的教育与指导意义。教学内容的选定,关乎人才培养的导向。社会上,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视频,各类社交或媒体平台都有视频页面。其中既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也有消极颓废的“负能量”,更有庸俗低俗的“坏风气”,甚至有传播西方错误价值观的“毒思想”。所以,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能够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弘扬新时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视频是选择的重点对象。教员在备课时应该建立“思政”片库,更可以将众多影视作品进行“混剪”,让学员在欣赏视频的同时接受先进文化的洗礼,激发自身的爱国、爱军热情。

当今的学员大多为00后,接受新鲜事物与潮流文化较多,接受历史资料与传统文化较少。传承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特别是红色军事题材作品对于新时代军校学员尤为重要。课上了解,大多数学员对于红色经典影视作品只知其名,从头到尾看过一遍的都很少,像《永不消逝的电波》《高山上的花环》《冰山上的来客》等这些曾获极高殊荣的作品更是鲜有耳闻,将这些红色经典作品搬上课堂已是刻不容缓。教员上课选择这些电影史上叫好又叫座的影视作品作为案例分析,既能达到课堂本身的教学目标,又能使学员认识到作为一名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所以经典影片优化教学内容可以为学员更好地践行“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打下思想的“奠基石”。

(二)以成果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着浓厚兴趣的学员会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实践,这就需要教员改变以往“选修课只是副课,选修课就是拓展”的观念,从备课开始就要彻底变革“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主动迎合学员的具体诉求,以诉求为线索去整体设计。选择近年来盛行的“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模式”是较为理想的教育模式之一。

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模式适宜于摄影摄像类课程教学。(1)学员上课时间有限,大量的视频资料需要学员在课下主动观看,然后带到课上讨论;(2)艺术鉴赏需要各抒己见,学员不同观点,不同思维的碰撞可以让大家共享丰富的思想成果,教员只需把握课堂进度和教学目标,在需要提醒和规范时指明教学方向,即能做到 “学员主体,教员主导”;(3)选择本课程的学员其自身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只是凭借着浓厚的兴趣,有的只是有过简单的拍摄与制作经历,鲜见对摄影和摄像有一定的动手能力的学员。每位学员影像素质不同,教员就需要差异地对不同学员进行指导,依靠课前大家提出的不同问题,找到所有问题的共性知识点在课堂上分课次解答,如果不是共性问题则单独解答,做到让每个学员都充分参与进来。四是部分军校学员因本身就从事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其选择此课就带着明确的目的。教员需要提前了解这类学员的所需所求,充分沟通,并让他们主动尝试各类新潮的拍摄工具与制作技巧,帮助他们达到“学有所成”,回去为单位服务[4]。

课程思政融入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中。以成果为导向,聚焦成果。《视频拍摄基础》课程要求学员在期末分组完成一部围绕强军主题,反映新时代军校学员风貌的短视频,这一最终成果的产出需要教员改变以往的教学设计思路,每堂课都要围绕此最终成果展开设计,首先依据学员的问题设立课堂的阶段性目标,反向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思政元素不断细化到每堂课。学员完成每一个阶段性目标(也就是得到了问题的答案),都与整体的学习目标相联系,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在不断促进思想素质的提升。随着学习进程的持续,学员可以将所有知识点系统化、整合化,不断地学习和掌握与最终成果相呼应的知识和能力,容易达成教学最终目的,同时也会大幅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

(三)提高教员能力,提升思政意识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深入贯彻新时代强军思想,结合课程特点,树立“为战育人”的鲜明导向,突出影视作品的正面引导力量。作为拓展技能与提高学员综合素质为初衷的课程,教员首先要增强自身的思政意识,把培育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品德作为使命担当,潜移默化地提升学员的政治自信和文化自信,润物无声地铸牢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军魂。其次教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影视作品包容天地万象,信息时代更是方便人们触手可及。虽然学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学到关于视频基础与制作的课程,但是作为军校的选修课绝不能只是简单地讲解知识。教员应该不断吸取我国丰富的历史传统,博览世界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扩充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也要向地方高校学习,了解高校中摄影摄像专业老师如何把思政元素融入课堂。通过教员自身素质的提升,努力做到把思政元素讲清楚,讲丰满,讲生动。

结语

摄影摄像类课程是课程思政很好的载体。军校教员应该探究和深挖思政元素,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精准融入课堂内外的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员达到技能掌握与思想升华的“双赢”,真正实现“立德育人”“为战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文系江苏省202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课程思政理念下影视创作类课程教学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1SJA231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金凤.探索大数据时代军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N].山西科技报,2023-11-06(B03).

[2]吴竞子,袁福.军事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思政的若干思考[J].大学教育,2022,(12):161-163+198.

[3]曾环.关于军校音乐通识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点思考——以国防科技大学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20,43(02):111-114.

[4]袁佩芬.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高校实操类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探析——以“短视频创作”为例[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20,42(12):39-42.

(作者单位:陆军工程大学训练基地)

(责任编辑:豆瑞超)

猜你喜欢
成果导向教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协同育人理念引领下成果导向式教学在“旅游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电子商务》教学探讨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高校人才培养探索及研究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