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思本课堂”的建构要素及实践策略

2024-07-07 08:55伍晓慧
当代家庭教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小学语文

伍晓慧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注重“思本课堂”的构建,为学生创造更多深入思考的机会,这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有积极作用。教师通过思性解读教材、谋划思性教程、呈现思性认知、组织思性活动,展开思性评价,能让学生在充分参与过程中建立学科认知能力,促进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师则致力于“思本课堂”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支持,创造丰富的学习发展机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 思本课堂 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6-0100-03

所谓“思本课堂”,是指把课堂打造成学生思维活动的舞台,专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由此可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目标,教师要有融合创新的意识,在教材思性解读、教学思性谋划、学习思性呈现、课堂思性评价等环节作出积极探索,以落实思维训练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集体思辨能力。

一、教材思性解读,创设思维环境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是基础。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整合相关资源信息,并设计完善的思性策略,为学生创造更多锻炼思维的机会,这对全面塑造学生的思维品质有积极的影响。

(一)整合思性内容

语文教材精选经典文本内容,其思想性和先进性毋庸置疑,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内涵,研究教学资源和素材,提炼出阅读思考问题,并设计研究性学习任务。通过组织学生广泛讨论以建立学习共识,这些都属于思性学习的一部分,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科思维,在拓展性学习中建立学科认知。为激发学生学习思维,教师可以利用多种信息渠道搜集课外教学内容,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为“思本课堂”注入更多内在动力。

例如,在教授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时,由于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作者的童年生活,回忆祖父的园子,涉及的事件比较多,教师可要求学生开展自主阅读,说说作者祖父的园子给人留下怎样的印象。接着学生进入阅读思考环节,总结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在展示环节,学生踊跃发言,逐渐营造出积极的课堂氛围。“这是大花园,里面有不少动物。如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等。”“这里有不少植物,鲜花、小草、蔬菜等。”“除草、浇水很有趣,也有不少游玩的机会”……学生通过介绍自己的见闻,获得了独立思考的机会。从学生反馈情况能够看出,教师的阅读教学设计针对性较强,学生纷纷参与交流,介绍自己的阅读体验,呈现出活跃的学科思维。

(二)设计思性方略

在设计“思本课堂”方案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学情,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需求开展教学设计,以提升教学的契合度。情境创设、课堂引导、任务设计、活动组织和课堂评价等都属于课堂的基础环节,教师通过赋予教学环节更多的思考性,不仅能增加学生的思考机会,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在阅读鉴赏学习中,教师提出更多探索性的问题和要求,对学生产生多方面的触动,引导他们顺利进入阅读研学环节。

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教师与学生一起梳理故事情节,并围绕诸葛亮这一核心人物进行重点分析。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由于学生已有阅读经历并对相关情节比较熟悉,他们能够快速进入故事讲述环节。为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师可示范讲述故事,利用大屏幕设计故事背景,带领学生进入特定学习情境。学生分组合作,轮流讲述故事情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互动评价活动,总结分析学生讲述的优点和不足。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习到更多知识,并有效锻炼其表达能力。教师的任务设计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回应,说明任务设计高度适合学生,学生清晰地理解了故事情节,思维调动非常成功,他们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锻炼了语文能力。阅读、讲述、应用和评价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手段,它们的思考性特征鲜明,通过精选阅读材料,找准阅读突破口,学生的学科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教学思性谋划,触发思辨高质进阶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渗透思性内容,组织开展思性活动,利用思性问题进行活动导入,都能够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深入探究和思维交流中达成学习共识。

(一)思性活动策划

教师通过深入分析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思性活动,可获得让学生积极反馈的效果。学生对思辨性阅读、话题辩论、读写展评、竞赛朗读、故事讲述、方法交流等课堂思性活动形式都比较熟悉。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做好学情分析,针对学生学习需求开展方案设计,引导学生顺利进入到思性状态之中,在主动思考和互动中形成学科认知。

由于小学学生思维相对比较单纯,在解读文本存在一些认知短板,教师在设计思性活动时,要给予学生更多具有针对性的提示,确保思性活动顺利开展。例如,在教授《青山处处埋忠骨》时,教师可设计读写任务:毛主席将儿子埋葬在朝鲜,表现出毛主席什么样的胸襟和精神?阅读这篇课文后有哪些感受和触动,请写读后感并参与课堂展评活动。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内容,开始思考课文主题内涵,并进入读写环节。教师此时可深入观察学生进行读后感写作的情况,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以确保学生读后感写作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展评环节,学生踊跃发言,介绍自己的阅读体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评价活动,并对课文主旨进行深入挖掘,逐渐达成学习共识。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组织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内容,撰写读后感,并互动交流,集体研讨课文内涵,将学生阅读思维推向深度研究环节,使学生得到高阶思维训练,学习感悟也得到进一步深化。

(二)思性问题追踪

利用阅读问题开展活动导入,是最为常见的教学手段之一。在设计并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精心筛选,对学生的关注点和思维基础有客观判断,以提升问题的导入效果。教师通过设计问题性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开展独立的思辨性阅读,能够为“思本课堂”注入丰富内在动力,也能够提升教学互动效果。学生进入问题追踪环节后,教师应利用阅读问题进行活动整合和优化,及时作出教学调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训练机会。

例如,在教学《军神》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刘伯承将军拒绝使用麻醉药,这是常人做不到的,你如何看待刘伯承将军的行为?”学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给出自己的见解。如:“刘伯承将军有超人的意志,能够承受常人无法承受的痛苦,所以才有军神的称号。”“刘伯承将军不使用麻药,已经超出一般人的认知,这是革命精神的体现。”教师应对学生的个性化回答给予积极评价,引导学生开展深入讨论,逐渐达成学习共识。教师利用问题追踪进一步拓展学习活动,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情境中,从学生的思维表现可以看出,教师问题设计符合学生学情,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感知体验也更为深刻而多元。如有需要,教师可让学生开展自主阅读,自行提出一些阅读问题,在思辨性阅读活动中进一步提升学科认知。

三、学习思性呈现,促进思维多元增值

学生进入思维训练中,其思维被充分激发,此时,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独立思考和集体思辨活动,都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启发,调动学生学科思维,使其在探索体验中凸显思维价值。

(一)自学独思设定

教师设计阅读思考问题并围绕阅读片段设定鉴赏任务。他们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基础上提出质疑性问题,这能够及时唤醒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思维训练环节,在主动探索中锻炼思维。由于小学生大多没有主动自学的习惯和意识,教师可以以学习任务单形式来设定具体的阅读、讨论、读写等任务,并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让学生主动开展学习思考。这对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学《摔跤》这篇课文时,这是电影片段呈现,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片段,让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内容,自行设计阅读问题,并准备参与课堂展评活动,看谁能设计出更具含金量的问题。学生对质疑性阅读学习最为熟悉,很快就能进入深度思考之中。在问题展评环节,学生问题众多,教师精心筛选问题,形成经典问题集锦。例如:“小嘎子和胖墩儿斗智斗勇,谁更胜一筹?摔跤场面描写很精彩,特别是动作描写更出色,如何鉴赏这些精彩描写?小嘎子力气不如胖墩儿,却凭借智慧与胖墩儿周旋,为什么最终落于下风,被摔个仰面朝天?”我们阅读这样的文本,如何深入挖掘课文主旨?教师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集体研讨,让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使教与学更和谐。

(二)组学辩思组织

学生对互动性学习比较感兴趣,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具有思辨性的阅读问题,并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活动,围绕阅读问题进行课堂辩论活动,这对锻炼学生学科思维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鼓励学生先阅读教材内容,提出一些质疑性问题,对相关问题进行筛选和优化处理,为课堂辩论学习提供重要素材。这也能够提升问题设计的合理性,成功激活学生的思辨主动性,让学生在主动辩论讨论中达成学习共识。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交流活动时,要提出具体的要求,以便让学生顺利启动学习思维,并在广泛交流中解决学习任务。例如,在教学《两茎灯草》时,教师要求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内容,厘清主要情节,并设计辩论话题:《两茎灯草》成功塑造了严监生的吝啬鬼形象,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片段的描写?学生有阅读经历,对小说人物和情节有更多了解,其阅读意见呈现差异性。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都有涉及,学生阅读赏析进入专业研究阶段。教师对学生阅读见解给予更多正面评价,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并归结出阅读鉴赏的应用方法。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设定话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为学生创造更多交流讨论的机会,由于阅读答案没有唯一性,学生阅读思维更为活跃,会给出个性化解读,使其见解呈现差异性,教师适时进行专业评价,引导学生逐渐达成学习共识。

四、课堂思性评价,关注思维目标落实

在“思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学评价方法丰富多样。教师从教学和学习的双重视角出发,进行评价设计,这不仅为“思本课堂”建设提供了更多宝贵的参考,而且有效促进了学生认知内化的学习过程。

(一)教学思维评价

教学评价涉及多个方面,教师要深入分析教学现状,并对教学目标设定及其执行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同时,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多角度分析,对课堂互动和交流氛围作出客观判断,并准确评估对教与学的和谐程度。传统教学中往往只是注重以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而新课程标准则强调过程评价,包括对教学目标落实、教材解读、学生学情等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确保“思本课堂”思维目标得到全面落实。

例如,《跳水》一文介绍了一位老船长为救自己的孩子而向孩子开枪的独特故事,这个故事虽然情节独特,却鲜明地展现了父爱的主题,具有代表性。教师鼓励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内容,梳理故事情节,并阐释情感主题。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深度阅读和广泛讨论达成学习共识。教师还组织学生讲述故事,并深入解析其中蕴含的哲理和内涵,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使其学习思维更趋活跃。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表现和鉴赏思考给予专业点评,肯定学生的个性见解,推动课堂互动学习达到高潮。为了加强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向父母讲述故事。这一亲子活动不仅建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也帮助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阅读设计,在课外阅读中完成学习任务,获得更深刻的感知体验。

(二)学习思维评价

在传统语文学习模式中,学生通常聚集于对文本的解读、精彩片段的鉴赏或是读写结合训练的成效,较少将思维发展纳入评价指标。当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有意识地加入思维评价要求时,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自我评价和互动评价,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还能够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的培养。无论是阅读鉴赏、读写训练、课题研究还是延伸阅读,都涉及对学习思维的应用。教师通过设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学习评价,可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悟,显著提升学习成效。

五、结语

小学语文“思本课堂”构建策略的研究为学科教学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教师通过深入解读思性内容、规划思性方案、组织思性活动和开展思性评价,能够深刻触动学生,激活他们的学科思维,并在积极探索中建立学科核心能力。“思本课堂”以学生思维开发为中心进行教程设计,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深入分析教情和学情,结合学生思维实际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并组织开展更多的思维训练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

(责任编辑:谢蓓)

参考文献

[1]舒雅.真教真思“:本真语文”课堂之“髓”[J].江西教育,2023(06):55-57.

[2]潘艳.新课标导向下的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路径分析[J].华夏教师,2023(36):67-69.

[3]施茂枝“.思本课堂”:瞄向语文教学的准星[J].小学语文教学,2023(33):65-69.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小学语文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探索与研究
浅析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