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的教学路径

2024-07-07 04:33:32吴丽芳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4年6期
关键词:习作单元教学策略

吴丽芳

【摘   要】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有其独特的作用。教师要明确这类课文的定位,探索有效的教学路径,帮助学生明了课文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并通过小练笔进行方法的迁移巩固,从而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实现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习作单元;精读课文;教学策略

统编教材单独设置习作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其中,精读课文除了具有阅读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形成习作思维,掌握表达方法。其在整个单元教学中起到奠基作用。但教师在教学此类文章时,容易存在一定的偏差:导向模糊,习惯逐句、逐段教学;策略不当,影响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那么,应该如何教学习作单元中的单篇精读课文,让学生有效地阅读和表达?笔者结合五年级下册习作单元中的《人物描写一组》,进行具体阐述。

一、把握内容,初步感知写作方法

《人物描写一组》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为“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清晰明了地指出本文的教学取向。因此,在落实单元习作任务前,教师要先引导学生赏析本文三个片段中塑造人物的方法,凸显单元语文要素。

(一)凸显重点写法

描写人物有多种方法,但作家在写作中往往会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写作目的,重点选择其中一种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使读者深入地感受和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比如,如果要展现人物的机智和幽默,那么语言描写就可能成为重点。如果要展现人物的坚韧和毅力,那么动作描写就可能成为重点。

《人物描写一组》也是如此。三个片段的描写手法各有侧重。《摔跤》重在通过动作描写,突出小嘎子的机灵和小胖墩儿的沉稳;《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重在通过外貌描写体现祥子的健壮和活力;《两茎灯草》重在通过典型动作,凸显严监生的吝啬鬼形象。三个片段展示了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二)融合多种写法

作家在重点使用一种人物描写方法的同时,还会根据写作需要,综合运用其他描写方法。这样注重多种方法的融合,既充分体现人物特点,又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从而成功刻画人物。

比如,《两茎灯草》写了数次严监生的经典动作——摇头,在描写这个动作时,适时借助了神态描写“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眼闭着”,将严监生断气前的心情隐藏其中,让动作更传神,同时又凸显了变化。由此,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再如,《摔跤》一课在主要采用动作描写的同时,兼用语言和心理描写。又如,《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中,除了外貌描写,还有神态和心理描写。

学生要充分认识到描写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助力的。这样在描写人物时,就可以选择合适的写法打好“组合拳”。

二、多元比对,深入探究方法运用

《人物描写一组》一课包含三个片段。因此,在教学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篇内比对和篇间比对的方法,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为学生之后的迁移运用做好铺垫。

(一)篇内比对

篇内比对,旨在聚焦单篇文本,分析其表达的独到之处。

1.比对不同人物的动作,体会差异

在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之后,教师要直指单元语文要素——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品味,加深对单一写作手法的理解,继而清晰把握人物的特点,明白写作手法的使用要服务于人物特点的表达。

比如,《摔跤》写的是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教学中重点研究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动作。为此,可根据比赛的进程一一比对,从“比赛前”“起初”“中间”“结果”四个维度看两人不同的动作描写,通过对比“蹦来蹦去、塌着腰、合了裆”等动作,看出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个性。

2.比对同一人物的动作,体会精准

精准表达对凸显人物特点至关重要,能让人物形象立体可感。

比如,《两茎灯草》一文中,多处使用动作描写,鲜明地展现了人物性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严监生奄奄一息时头和手的动作,通过对比“把头摇了两三摇、狠狠摇了几摇、把眼闭着摇头、点一点头”和“伸着两个指头、越发指得紧了、指着不动、把手垂下”,感受作者是如何精准地刻画严监生吝啬的形象的。

3.比对人物描写的顺序,体会有序

在描写人物时,无论采用哪种描写方法,都要考虑表达的条理性。以外貌描写为例,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了人物的哪些部位,关注表达的顺序。

围绕“有条理”解密《他像一棵挺脱的树》,就会发现老舍先生的表达秘妙: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身材到相貌,通过对身形、装束、脸部的具体描写,塑造了自信乐观、身体硬朗的人物形象。除了整体感知人物形象,还要关注具体部位的写法。教师可以将部分句子打乱,让学生通过对比,明白作者“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进而理解如何做到“有条理”,习得外貌描写的精髓。

(二)篇间比对

篇间比对,主要指从题目、内容、写法三个维度加以比对,让学生发现正文与题目的关系,知道内容、写法的选择受主题的牵引,要有详略安排。

1.比对题目,彰显主旨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题目往往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同时概括文章的核心内容,体现文章的主旨。

对比《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三个题目发现:《摔跤》看起来是写事,实际上是写人,通过“摔跤”这件事情体现小嘎子的机灵;《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这个标题用形象的手法写了祥子的外形,“挺脱”一词由表及里,反映祥子高大健壮、充满活力;《两茎灯草》则选取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物件,体现严监生的人物特点。通过对比,学生明白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给文章取一个合适的题目。

2.比对内容,文以载道

文章选材要典型,这在写作中极其关键。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研读内容,使其了解典型的材料能突出文章的主题。为此,可以联系原著,和选文结合起来,以此窥见选材的内核,即明白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摔跤》中的典型事例是摔跤,人物形象生动鲜活,但这还不够,要回归小嘎子作为抗日小兵的身份,以此探究内容背后隐藏的写作之“道”。《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描写了祥子初来北平时精干、有活力的外在形象,这与他之后的形象形成反差,文字背后直指黑暗的旧社会。《两茎灯草》亦然,人物描写的背后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

综合三篇文章进行比对,学生会发现,选材要具有典型性。作家之所以如此选材,是为了表达文章的主题。

3.比对写法,详略有度

动作描写在《人物描写一组》的三个片段中都有所涉及,但各有特点,各有作用。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其不同之处?在学生学习《两茎灯草》时,教师可将《摔跤》与《两茎灯草》进行比较,提出问题:两个片段中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不同?两种方法能不能交换?为什么?

《摔跤》中,短短三百来字居然用了二十多个词语写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一连串动作。《两茎灯草》则侧重反复描写严监生的两个指头。学生对比文本后很快就发现了本课的写作密码:人物的性格特点不同,选用的动作描写方法也就不同。根据需要,有的动作要详写,有的动作可略写。

三、学练一体,迁移运用写作手法

课堂上学和练是一体的,它们相辅相成。学习是为了获取知识,而练习则是为了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要时刻把握“练”的意识,让练紧紧围绕学展开。

(一)选择合适方法,精准描述

在学生知晓了描写人物可以聚焦一种手法,同时适时运用其他描写方法的奥秘之后,教师布置了练笔活动,并出示了评价标准(如表1)。

仔细观察图片中的小朋友,抓住动作、神态进行细致描写,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打针图略)

在学生明白运用同一手法时要同中有异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精准描述。学生在写作和交流中发现,同样通过神态描写表现表演前的紧张,可以写嘴唇紧闭,也可以写额头汗珠淋漓……精准地描摹能让人物立体起来。

(二)拓读课外资料,巩固写法

教师应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拓展阅读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突破教材的局限,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比如,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每篇课文的侧重点,略作补充,帮助学生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比如,在教学《两茎灯草》时,教师可以关注同样是吝啬鬼的葛朗台,从原著中截取描写其临死前行为的片段,设置情境拓展支架。片段中预留两处空白,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圣水壶一出现”和“骇人的姿势”这两个提示进行填写,在语言运用中巩固写作方法。

再如,课堂上可以引入《儒林外史》中描写严监生家境的片段,让学生对比家产的富足和灯草的廉价,体会人物的吝啬特点。由于学生无法感知严监生的富有,教师让学生将银子换算成人民币,进而明白严监生家财万贯。之后,教师又引入相关资料,让学生明确灯草的价格不足一提。学生借助拓展资料明晰作者选取“两茎灯草”的高明之处。据此,教师可设计相应的小练笔,让学生尝试仿写。

综上,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有其独特的作用。教师要明确精读课文的定位,优化教学策略,让阅读为写作服务,助力学生习得写作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汤继强,吕钊聚.比对:激发学生高阶思维的群文阅读教学探索: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1(12):26-28.

[3]柯晓珊,傅结龙.精准教学,助力习作单元精读课文语文要素软着陆[J].天津教育,2022(2):147-149.

[4]倪宗红,韩文杰.指向习作能力的习作单元“教学评一致性”设计:以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2(6):41-45.

猜你喜欢
习作单元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0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2
树立整组观 凸显单元要素 关注联结点
找准定位、举重若轻,实现例文价值
聚焦“观察”,学习表达
“依标扣本” 精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