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摘要:中职教育担负着培养具有爱岗敬业、高素质新型技能人才的重任。作为中职学校育人重要途径的劳动教育出现了劳动教育形式虚化、劳动教育内容窄化等现象,阻碍了人才培养。本文通过分析当下本土中职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研究中职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探究如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践行崇高的劳动精神及建构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从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的多元主体参与的中职劳动教育体系。
关键词:中职劳动教育;价值意蕴;实践路向
引言
教育部于2020年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学校的劳动教育决定了职业岗位未来劳动者的劳动价值观、劳动能力水平和劳动精神风貌。中等职业学校的劳动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引下,在践行培育职业劳动者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一些中职生劳动意识淡薄,怕苦怕累不想劳动,劳动习惯也差,也不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进入新时代,作为培养高素质新型技能人才的中职教育正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职劳动教育模式。
一、当下本土中职劳动教育现状与分析
劳动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尤其是与产业联系紧密的中职劳动教育。然而笔者通过本校劳动教育实践及调研兄弟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开展成效,发现当下本土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实践问题较为突出,现总结分析如下,见图1。
(一)怕苦怕累,劳动意识淡薄
调查发现一些中职学生认为劳动就是指体力劳动,又苦又累,怕丢面子,还常随意破坏劳动成果,不尊重劳动成果。通过分析发现主要因为学生没有认识到劳动对自身发展的帮助,不懂得劳动光荣的意义,对劳动教育的主观认识不到位,没有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劳动意识淡薄。
(二)劳动教育内容单一,劳动习惯培养欠缺
调查发现学生在学校劳动教育主要体现在进行单纯卫生打扫,在家庭主要体现在个人卫生整理。劳动只停留在这些劳动日常生活劳动的简单层面,劳动教育内容单一,且基本在老师或家长提醒和催促下完成的,没有自觉劳动的习惯。学校缺乏有目的、有计划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内容,缺乏能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的教育内容,缺乏劳动品质及劳动习惯的培养。
(三)遮蔽劳动教育价值,劳动精神培养欠缺
《意见》指出劳动教育具有综合育人价值,表现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四方面[1]。但中职学校常将劳动教育等同于简单的体力劳动,甚至异化为惩罚及驯化手段,扭曲了劳动教育价值,只停留在“强体”层面。劳动情感(树德)、劳动能力(增智)、劳动精神(育美)培育仍处于遮蔽状态。
二、劳动教育的内涵
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动手实践、锻炼、磨练意志,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习惯。达到增智、强体、树德、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2]。
三、当下中职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向
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新时代劳动者的阵地,历来就是劳动教育最理想的“实验田”。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中职学校劳动教育开展的因素也较多。因此,如何系统建构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客观把握劳动教育的本体价值,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的多元化主体参与的中职劳动教育体系,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意识、良好的劳动习惯、崇高的劳动精神,笔者作了以下思考。
(一)树立劳动意识
1.科学建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根据《意见》精神,中职劳动教育课程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产业特点,以强化正确的劳动意识为宗旨,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形成具有计划性、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的劳动课程体系。其中,应包含不少于16课时的劳动专题教育。
(1)开发通识课程。进一步挖掘校内外劳动资源,打造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劳动教育通识课程阵地。系统设计包括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知识、劳动技能 (技术素养) 、劳动思维(包括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在内的多维性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体系。
(2)编写校本课程。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开发凸显学校专业、文化特色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校本课程要以传播劳动精神,培养劳动情感和意识,培养工匠精神和劳动习惯为目标[3]。校本课程要因地制宜,如增加当地农特产的栽培、嫁接;介绍一些家庭常饲养的动物饲养实用技术;现场教授烘焙糕点及制作家常菜等。探索开发“劳动+活动”“劳动+实训”等校本课程。
(3)编制职业学校劳动指导手册。劳动手册应围绕新时代劳动特质编制,包括正确选择劳动工具,注重学生如何沟通协调、开展团队合作劳动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珍惜劳动成果等内容培养,且具有明确的考核评价标准和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内容。
2.学科、专业渗透劳动教育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中职学校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实践课)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及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的重要载体。劳动教育过程中,个体会开启自我存在模式,在认同自我中发现自我价值。且朝向他人的方式也丰富、激励和形塑着个体的自我。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利用自我存在模式和朝向他人方式的正面价值,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贯穿在教学中,以工匠精神来引领新时代劳动教育,通过模拟职业岗位情境或校企合作实践学习,让学生体会、习得劳动的优秀品质和正确价值理念,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职业精神。从而积极报效国家,投身社会建设。
3.构建科学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中职学校应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学期综合素质评价中,尤其是毕业鉴定的综合素质评价。可设立德育学分银行,制定评价标准。从立足校园到走进专业,可以按年级、按专业设置劳动目标和任务体系,学生完成劳动目标和任务即可得到相应的学分。还可以举行劳动技能、劳动成果展示或劳动竞赛等活动,给优秀的学生给予优先分配的权利,从而让学生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让学生从入学时就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地位,以劳树德,将劳动意识深植内心。
(二)培养劳动习惯
1.校园劳动
结合学生管理的一日常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创设参与校园卫生保洁、食堂劳作、教室宿舍环境美化、勤工俭学等劳动实践岗位。引导学生自主形成自我管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劳动服务理念。通过组织校园劳动,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自理能力,并在劳动过程中增强学生协作能力,锻炼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形成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劳动习惯。
2.家庭劳动
家庭是劳动教育的第一重要场域。家庭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优秀的劳动品质、劳动习惯及热爱劳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可以抓住一切劳动教育时机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日常化。如:让孩子每天起床整理自己的房间,参与家庭周末大扫除,每周为家人做一顿美味的饭,分担洗碗、洗衣服、拖地等家务活。通过这些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劳动,将劳动意识融入现实生活,体验劳动过程,培养自理能力,体会劳动的快乐,从劳动行为中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从而培养优秀的劳动习惯。
3.模拟职场实践
模拟职场实践区应最大限度还原真实职业工作场景及与实际工作环境相一致的工作环境(装修、图片、文字布置等)。在学生进入体验区时必须身着相应的工作服装,完成教师提前安排的职场训练项目,以便学生快速融入职业角色进入模拟职场体验,并通过完成各种实践项目与考核内容,培养学生脚踏实地与认真负责的劳动习惯。
(三)培养与践行劳动精神
1.校园文化阵地浸润劳动精神
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成长的环境。结合新时期劳动教育的价值要求以及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现状,中职学校的劳动教育要深度融合“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劳动文化、特色文化”,打造劳动精神的浸润培养阵地。
(1)校园橱窗、文化墙、广播站。结合校园特色文化展示劳动的正确价值观,宣传优秀劳动班级先进事迹,宣传劳模先进事迹,弘扬劳模精神等。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把崇尚劳动的精神植入人心。
(2)集体劳动教育周。开展校园大扫除,清除卫生死角,进行垃圾分类,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主人翁精神。培训分专业组织学生到相应的企业单位进行生产劳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岗位内容,感受劳动,升华劳动价值,内化劳动精神。
(3)劳动教育专题讲座。学校可定期邀请全国、省、市劳动模范、优秀毕业生、优秀企业家进校园开展劳动教育专题讲座,让学生聆听他们的先进事迹,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劳动精神,树立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信念。
2.社团或志愿服务升华劳动精神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社区、企业,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团或者有效的志愿者活动,通过劳动提升个人素养,将劳动教育社会化[4]。如幼儿师范专业学生带领幼儿跳幼儿舞蹈,如学生参加社区文化宣传活动、老年公寓义演活动、交通维持志愿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过程中领悟奉献精神,学会承担责任,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等,培养劳动精神。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一些基本生活或者工作技能,让学生体会劳动带来的价值与满足,体会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学会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践行崇高的劳动精神。
结语
中职劳动教育既要解决劳动教育现实问题,推动职业教育育人模式科学化,又要聚焦立德树人,解决如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问题,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走向融入服务中职生发展的本体价值,即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践行崇高的劳动精神,进而获得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83-84.
[2]张小梅.浅析中职学校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必要性[J].职业,2017(28):59.
[3]林克松,熊晴.走向跨界融合: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认识与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19(02):57-63.
[4]林凌.学校情境中的劳动:为何与何为?——凯兴斯泰纳及其《劳作学校要义》的贡献[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8(01):98-106.
(作者单位:连云港海州中等专业学校)
(责任编辑:袁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