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腾辉?罗钊
摘要:近年来,高校校园危机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甚至给校园安全稳定带来隐患。导致高校校园危机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外在环境因素和内在主观因素。针对这些原因,在危机事件发生前,从注重教育引导、加强交流沟通、强化辅导员队伍培训、建立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等方面下功夫,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从积极应对、降低影响和总结经验等方面正确处理,降低危机事件影响。切实保障高校校园和谐稳定,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
关键词:高等学校;辅导员;危机事件;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日益重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不菲的成绩。但同时,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国际交流的增加所带来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倾向等问题,也在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原来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办法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各类校园危机事件开始显现,并呈逐渐发展和延伸态势,冲击着高校的安全稳定防线。因此,研究高校校园危机事件的成因及对策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 [1],在学生管理与教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及时准确地预判、干预和解决校园危机事件,并在危机事件处理完成后对工作进行提炼总结,形成完善的工作体制机制,是高校辅导员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做好学生工作必须解决的难题。
一、高校校园危机事件的概念与特点
危机事件,也叫紧急事件或突发事件。高校校园危机事件是指“在高校内部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等原因引发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 [2]。校园危机事件不同于其他场域内发生的危机事件,其爆发的场所、涉及的人群、传播的途径及后果的严重性均有其特殊性,概言之,校园危机事件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事件爆发的突然性
高校制定了严格规范的校规校纪,但由于校园面积大,宿舍众多,人员密集且自由度高,多种因素综合起来容易产生校园危机事件。高校校园危机事件往往是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爆发的,一旦发生,往往给教育管理者留下极少,甚至完全为零的反应和应对时间,也给危机事件的解决和处理带来了重重困难。
(二)事件主体的特殊性
不同于社会人员,高等学校在校生往往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远远未完全成熟的状态,容易受到校园危机事件等外在事件的影响,造成较大的心理创伤或价值观影响,甚至会由于自身不成熟以及易受诱导等特点,成为危机事件的本源。
(三)事件影响的扩散性
高校人员密集,作为高校信息传播系统主体的在校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建立,对待某些事情的看法极端、不够全面和透彻,往往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和盲从性,且宿舍居住紧凑,短时间内容易大量聚集并情绪激动。这就导致高校信息传播往往更混乱、更容易产生传播隔阂,而“以讹传讹”的信息传播过程,必然加剧校园危机事件本身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造成严重的、扩散性的不良影响。
(四)事件后果的严重性
校园危机事件一旦发生,一方面容易使学生长期处于恐慌状态,严重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另一方面,危机事件本身也会在学生的口传耳受中传向下一届,造成长期的、持久性不良影响。
(五)事件处置的特殊性
对于社会性危机事件的处理而言,惩罚危机事件造成者、消除危机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往往是其首要原则;但是对于高校危机事件的处理,由于其主体往往涉及学生,因此在处理的过程中,更多遵循的是教育转化为主,惩罚惩戒为辅的原则,这也给高校校园危机事件的处理增加了一定难度。
二、高校校园危机事件的类型与诱因
在高校校园管理中,要想有效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就必须对危机事件发生的类型与诱因有所了解。高校校园危机事件的诱因可以分为不可控的外在客观因素和可控的内在主观因素,根据两种诱因,我们可以将校园危机事件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外在因素导致的校园危机事件
所谓外在因素,一是指不可控因素,如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导致的校园危机事件,或传染病疾病导致的公共安全卫生危机事件。此类危机事件往往无法人为预测、干预和控制,其带来的影响往往也是毁灭性的、持久性的。二是指意外因素,如交通肇事等导致的危机事件,相较于前者,此类事件的危害性和影响性往往较小,也更容易控制和处理。外因所导致的校园危机事件,以学校的人力物力和学生的主观重视,往往很难甚至无法避免,因此,对于学校而言,通常只能在危机事件发生后迅速反应,及时处置,争取将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因此,在校园管理中如何有效控制外在因素导致的校园危机事件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内在因素导致的校园危机事件
与外在因素的不可控性不同,内在因素所导致的校园危机事件往往与学校的管理、学生的心理、人际关系等因素息息相关,具体而言,内因导致的危机事件可包含以下几类:一是校园管理不完善所导致的危机事件,如因管理不善导致的用水用电安全等危机事件。二是学生个人因素导致的校园危机事件。首先,大学生处于成长和发展阶段,他们在性格上、思想上和能力上都尚未成熟,这就导致他们的生活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性格差异容易引发矛盾冲突、思想不成熟容易受到他人诱导走上弯路、行为能力欠缺导致容易上当受骗;其次,大学生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自我保护和应对危机的能力较弱,容易实施和遭受各种外来侵害[3]。再次,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甚至频频爆出学生因各种原因自残、轻生的负面消息,此类校园危机事件是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一种类型。最后,学生情感与人际关系危机事件。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同时也是从家庭的庇护走向独立自主的过程,这种骤变,极易导致情感的失落和人际关系的不和谐,从而导致学生情感和人际关系危机事件,此类事件也是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中最为常见的校园危机事件。
三、高校辅导员对校园危机事件的应对策略
如前所述,高校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外在客观因素导致的,另一方面是内在主观因素带来的结果。外在因素导致的危机事件虽难以预测、难以干预,但内在因素导致的危机事件却是可防可控的。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积极加强应急处置能力的建设,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警、早期处置,确保校园安全。
(一)危机事件发生前
1.注重教育引导,培养规则认同感
作为教育活动中一对互相影响却站在不同立场的关系,教师、辅导员等教育管理者和学生之间有着天然的“矛盾”,但这种“矛盾”归根结底来自彼此诉求的冲突——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往往渴望摆脱中小学时所受到的制约,实现个体活动的自由,而教育管理者希望学生遵守规则,在规章制度的要求内正常开展学习生活等活动。因此,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培养其对于规章制度的认同感,是预防校园管理危机事件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认同的最好方法莫过于让他们参与部分规章制度的制定,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学院、学校的主体地位,建立起重在保障学生权利而不是惩罚学生的管理制度[4]。把危机与学生联系起来,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只有如此,方可降低校园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加强交流沟通,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辅导员不仅仅是教育者、管理者,更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真正做到了解学生、关爱学生、以学生的需求为工作导向,以学生的满意为工作目标。定期指导学生提高对危机发现、报告及应急处理的能力,召开学生座谈会,收集学生意见,及时给予反馈。同时,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辅导员要做到平等交流,不能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架势,要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要做到平和、有耐心。如此,才能成为学生愿意信任的知心朋友,愿意追随的人生导师,才能降低学生因心理压力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困扰而走上极端的可能性,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
3.加强队伍培训,提高危机应对能力
在危机事件处理中,辅导员队伍往往是站在一线的,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培训,重点要放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高辅导员队伍对校园危机事件的预防和辨识能力。尽管外因导致的校园危机事件往往难以预料,但诸如学生的心理问题、适应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等内因导致的危机事件往往有着不同的预兆,对于辅导员而言,及时捕捉到这些信息并进行正确的解读,对于将此类校园危机事件化解于无形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学校层面应加强对辅导员的常态化培训,帮助辅导员,尤其是工作经验不足的年轻辅导员提高对校园危机事件的预防和辨识能力。二是要提高辅导员队伍对校园危机事件的应变和处置能力。发生危机事件后,时间要素非常关键,减少损失将是主要任务,因此,应不断加强对辅导员队伍危机事件处置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高校危机事件的类型多样,且会因学生主体的变化而反映出明显的个体化特点,辅导员如何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因人因时因势地运用好,也是亟须培养和加强的。要提高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能力,应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加强校园安全防护,完善校园安全教育,加强校园安全人员的培训。
4.建立应急处置预案,防患于未然
校园危机事件是不可预料的,针对高校校园中常见的危机事件,尤其是内因导致的危机事件,辅导员应当加强应急准备,充分考虑事件的诱发因素及其出现的可能性,防患于未然,提前建立并不断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和紧急处理措施,并在思想上、物质上和人员上进行提前准备,以确保一旦发生危机,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干预和处理,从而将危机事件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二)危机事件发生后
1.积极应对,妥善处理
正确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是高校辅导员最基本的能力素质。在危机事件发生后,辅导员一是要沉着冷静,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方案,迅速判断危机类型及伤害程度,调动可用的人力和物力,尽量减少时间的损耗,将危机事件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二是要及时汇报,寻求上级部门和领导的支持,及时向上级部门和领导报告事件发生的过程、范围及影响,以便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处理。以更大的力量做好危机事件的处理和善后工作;三是要降低影响,高校校园危机事件的传播有着极强的扩散性,因此,辅导员要及时作出正面、准确、积极的回应,引导舆论,及时发布危机情况等舆论传播工作,与外界保持良好互动,避免不实消息给学校形象带来不良影响,给学生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2.做好善后,降低影响
危机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不仅体现在事件爆发时的直接影响,更渗透于事件结束后对事件亲历者所带来的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影响。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做好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及时处理,更要积极参与到善后工作中去。统计好危机事件影响到的人员,尤其是在事件中受到威胁或伤害的人员,注重受伤害群体的心理恢复,在不同层面上多给予关心和爱护,并在事件结束后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可通过个别谈话沟通进行安抚,对受危机事件影响较大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促使心理快速愈合,避免学生身心发展埋下隐患。
3.及时归纳,总结经验
危机事件结束后,辅导员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工作台账,分析在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归纳有益的经验,同时进一步完善原有应急处置预案,为将来的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促使高校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寻找处置危机的成功经验,总结经验教训,为日后的预防与应对工作带来新的启发,应深入研究可能引发危机事件的原因及规律,对各类危机爆发的过程、性质、后果逐一梳理,并依此建立学校预防、控制、决策的管理体系,以期在将来的学生管理和校园管理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结语
综上,高校校园危机事件有着爆发的突然性、主体的特殊性、影响的扩散性、后果的严重性、处置的特殊性等突出特点,对在校大学生的正常校园学习生活影响重大,对于校园危机事件及时正确地处理是学校全体师生,尤其是辅导员队伍的重要职责。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为应急管理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应急管理制度,细化应急管理程序,以便在出现校园危机时能够迅速做出应急反应,保证学生的安全。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做到未雨绸缪,尽量早预警、早发现危机事件隐患,并不断提高危机事件的辨识和处置能力,同时加强自身心理建设和能力提升,在危机事件发生后,及时、正确处置,以最合适的方法、最快的速度将危机事件化解,尽可能减少危机事件对学校、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在高校校园危机干预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帮助学生在危机中成长,保障校园和谐稳定,确保学生正常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方兵.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愿景与建设路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解读[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02):102-108.
[2]孙中华,沈慧娟.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对课堂教学辅助的优势及途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30(08):56-57.
[3]李晓明.高校校园危机的新型特征及归因剖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18):8-10.
[4]董豪.高校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研究与探索[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3,5(02):88-91.
(作者单位: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2.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袁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