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孙中华
摘要:人际交往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补充,与师范生专业认同关系有待研究。师范生职前专业认同对未来发展、长期规划有一定影响。对师范生培养而言,培养良好的教师专业认同是促进教师专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前提,师范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一类人,由于其未来职业具有指导学生发展的特点,在人际交往各种活动中,更加重视学生品格塑造过程和未来职业道德发展。
关键词:师范生;专业认同;人际交往;职前教师专业认同
引言
首先,师范生专业认同对教师教学水平有影响。良好的专业认同与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质量呈正相关。人际交往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补充,与师范生专业认同关系有待研究。师范生职前专业认同对未来发展、长期规划有一定影响。这是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启示,对师范生培养而言,培养良好的教师专业认同是促进教师专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前提。2018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明确了我国教师教育的目标任务,并在主要措施中提出:“着力培育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和社会责任感”。(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
职前教师在校园学习与实践过程中,人际交往活动是其培养专业认同的重要途径,而人际交往活动对专业认同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与挑战。目前我国教师专业认同的研究相对完善,但职前教师专业认同与发展还需进一步探究,因此有必要对职前教师的专业认同与发展进行研究,有助于增强师范生专业技能学习动力,培育教师职业认同感,树立教师职业理想。研究表明,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会显著影响他们的专业自信、学习投入与长期从教的动力[1],师范生是未来教师行业的主力军,也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和参与基础教育实践的重要人才。因此,研究师范生的专业认同与发展是教师教育领域中的重要选题。
一、人际交往活动与专业认同的问题与挑战
(一)人际交往活动与专业认同发展呈正相关关系有争议
有学者认为只有在浓郁的教师教育文化生态中,对师范生开展长期的潜移默化、涵濡浸渍、主动发展、自我生成的养成教育活动,才能促进其教师品格的形成,造就未来优秀教师。2011年教育部下发文件中,对于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了意见,第7条为加强教师养成教育:“注重未来教师气质的培养,营造良好教育文化氛围,激发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兴趣,树立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信念,开展丰富多彩师范生素质培养和竞赛活动,重视塑造未来教师人格魅力。”作为高校学生主要交往方式的人际交往,同样也是师范生培养的途径,是对“教育类课程”的有益补充,也是加强师范生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阵地。它以学生之间交往为主体,包含朋辈人际交往、师生人际交往、课外兼职人际交往、校外导师人际交往等多种人际交往内容,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打开了视野,也可相应提升师范生的教师专业能力,如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此外师范院校开展的例如相关讲座、活动、竞赛等养成教育活动作为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激励学生不断进行反思的重要途径也值得研究者进行讨论。
然而,师范生人际交往与专业认同这部分的研究还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首先,相比较于教育活动和专业认同的关系,人际交往活动对专业认同的影响存在争议,对人际交往和专业认同正相关既存在肯定态度也存在怀疑态度,交往中的其他因素是否对教师专业认同产生影响,理论课程对教师专业认同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在师范生交往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人际交往活动对专业认同缺乏长期、可持续发展动力
师范生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可缺少高质量人际交往活动、良好氛围交往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动力。再次要善于培养勇于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再次要确立高尚的人格取向,注重人格陶冶。职前教师主要交往活动在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课程结束后少有学生继续本课程领域的研究,对教师专业认同缺乏可持续发展动力。大学的通识教育承担了提高师范生的道德责任感和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职责。一个社会或是一所学校究竟推行何种共同道德可以依该社会或校园中人们的意志而转移,是主观的、可选择的。因此,师范生自主负责的道德习惯的养成并非不可能,但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社交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通过人际的良性交往与互动,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一需要。其次,良好的人际交往活动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卡内基曾对10000个名人案例记录进行过分析,发现“智慧”“专业技能”只占成功因素的15%,其余8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善于处理人际交往活动,长期、可持续促进专业认同。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它的动态活动形式是一个发展人、改造人的过程[2]。社会上任何一种培养人、发展人的因素,只有统整到教育过程中,才能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三)人际交往活动对专业认同缺乏及时性、直接性特点
人际交往作为影响师范生专业认同的微观环境因素,是除个体自我因素外,正相关系数第二大的影响机制。师范生在校期间主要分为以下五类人际交往:同学人际交往、家庭人际交往、师生人际交往、课外人际交往、网缘人际交往。其中,同学、师生人际交往与专业认同的关系主要受到宿舍生活氛围、教学环境、教师授课方式、教师指导反馈、学校学习氛围等的影响;家庭人际交往受是否自主选择专业、生源地、与家庭沟通频率以及家庭生活氛围的影响;课外人际交往受师范生个人学习经历、教学实践经验、与同事之间的交流经验、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人际交往的影响;网缘人际交往受维护现有人际关系、自我表现行为、网络交友行为、网络游戏行为的影响。杨清通过师范生专业认同调查研究发现,对师范生专业认同的影响作用从高到低分别为:个体自我因素>人际关系>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预期职业前景>专业的社会评价,具体的专业学习环境尤其是人际关系、课程设置与教学对个体专业认同影响也会比较大,良好的专业学习环境对提高师范生专业认同具有重要意义[3]。课堂是师范生培养专业能力的主要阵地,课堂人际交往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充分尊重师范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以达到教学相长的促进作用。当前职前教师培养中,师生人际交往主要采取课堂讲授式教学,缺乏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反馈,缺乏及时性、直接性特点,人际交往活动实际投入与对专业认同的作用未达到最佳效率,缺乏常态化保障。
二 、人际交往活动与专业认同的改进策略
(一)增加校内课程、校外实践人际交往活动丰富性
当前,人际交往活动主要包括校内师生、生生交往,校外导师、兼职人际交往。校内课程的及时更新与丰富对校内人际交往有正向促进作用,进而影响职前教师专业认同。及时完善课程体系,扩大学生知识储备,培养学生从理解知识,到教会别人理解知识的转变,是校内课程改进的重要举措。校外实践活动的及时性和反馈反思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教育实习主要集中在大四阶段,前期学习中学生理论课程专业认同和实践认同的联系有所间隔,而大四实践后学生缺乏反馈反思,对于专业认同关系的塑造不够及时。职前教师认为,通过进入教学行业,可以为他人提供服务,帮助弱势群体,对社会产生影响,通过校内校外人际交往活动的影响,更有决心成为教师,其选择教书受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共同影响。这种工作态度应该在这个职业中得到推广,因为内在动机可以为任何给定的任务提供一种能量和承诺感[4]。于此,内在动机的教师被发现比外在动机的教师更致力于教学。所以教师教育者首先要专业情感认同本身对师范生从教动机产生重要影响的意识,增加校内课程、校外实践人际交往活动丰富性,深化师范生专业情感认同,稳定职业发展动机。职前教师进行的校外实践活动以教育实习,课外兼职等为主,将专业理论认同落实到课程教学、班级管理、与学生沟通技巧等实际操作层面。当前,我国提倡全方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传统文化与国际视野,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规划。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和品行的引导者,要在职前阶段开阔视野,坚守本心,对专业认同进一步提升和凝练。
(二)增强专业课程阶段性衔接,过程性考核
高校可以加强对大学教师的相关培训,加强大学教师之间以及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交流,共享彼此的教学经验与教学心得,使师范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当中从而为自身积累理论基础,为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做好充分准备。此外,师范生在接受教师培养课程时,教师要有榜样示范意识,举出恰当的教学案例或教师模范,帮助师范生在学习教学过程中学会“学”与“教”的转变[5]。教育者要运用语言强化教学效果,补充学生难以直观理解的内容,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深入思考。
与此同时,应进一步增加过程性考核,在课程开始、课程中、课程后分别进行开课学情调研、课中进行师生、生生交往活动反馈和阶段性考核,以便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深化专业认同,课后进行总结反思,对本专业课程学习的优点与缺点及时反思并更正,优化课程结构并保障活动与课程的同步性。加大专业课程改进措施,营造课堂教学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环境。教师的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执行教案的过程,还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互动过程,让学生也成为课程建设的主人[6]。通过专业课程师生人际交往互动的反馈结果,对下阶段专业课程衔接及时作出调整与改进,为深化学生专业认同提供保证。学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是引领队伍前进的逐梦人,教师要坚守本心、更新课程、开掘新知、探索未知,做学生学习知识的领航人、思维创新的激励人、专业认同的促进者、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三)完善教育实践活动反馈机制
完善教育实践活动反馈机制,增进社会、学校、学生之间联系,及时学习,反馈和再学习。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互为主体、客体的特性决定了教育过程是一个施教与受教的双向活动课程。教师教育者不再仅仅是信息、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者,而是参与了一种合作和互动的关系[7]。通过平等的交流与合作互动增进教师教育者与师范生之间的师生关系,从而为提升师范生学习效率与质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打下良好基础。针对校外实践导师,增加教学活动经验与专业理论的结合,促进学生“做中学”[8],结合随堂听课、授课的优势,将实践活动与专业理论结合,对个人发展规划进行深度思考,逐步对本专业认同有进一步理解。各高校在逐步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以期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此,高校应该做到:(1)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反馈活动的比重。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学情,进行针对性批阅作业、设置不同难度实践活动,了解学生课堂反馈。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和未来发展扩展知识,采取鼓励式教学,提升学生发展内驱力;(2)在理论教学中增加社会实践环节,例如,名师课程解析,以教师角度解读专业发展前景与专业规划,以榜样示范作用引领学生学习能力,对当前阶段学习有明确规划,掌握必备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对未来发展方向有明确规划,前瞻性看待专业发展道路与职业发展道路,以参与者的身份进行实践;(3)更新人际交往活动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帮助学生自立自强,勇于创新,坚韧不拔,执着探索,向多方位发展道路前进。实践活动突破课堂教学所受时空和形式的限制,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今后专业发展与职业选择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结语
本文以人际交往活动与教师专业认同关系为切入点,大量梳理文献,全方位、多领域调查学生学情,结合大学生校内、校外人际交往活动特点,深入分析人际交往活动与专业认同的关系,现存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人际交往活动具有动态、发展、开放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了解自己,培养个人专业特长与未来发展规划。人际交往活动与专业认同的反馈机制应进一步加强,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与检测,有益于长期稳定的专业发展。人际交往与专业认同关系的研究应当更加直观地解决职前教师培养质量,以人际交往活动为学生学习质量检测的切入点,深化相关方面的研究,从而为师范生职前教育这一关键时期提供有力支撑,更有效为师范生专业认同进展提供证据支持和优化建议。
参考文献:
[1]胡维芳,黄丽.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1):82-86.
[2]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修订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234-240.
[3]杨清.师范生专业认同调查研究——以北京地区两所师范院校为例[J].大学(研究版),2015,(08):63-71+52.
[4]唐智松.教育原理[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5]王项明,刘永存.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07,(8):18-22.
[6]王秀阁.大学生人际交往理论与方法[M].人民出版社,2010 (08):266-270.
[7]石佩臣.教育学基础理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01):297-298.
[8]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01):176-179.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