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通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索数字传播如何“赋能”援疆工作宣传,即通过分析数字传播赋能援疆工作宣传面临的挑战,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为援疆信息的有效传播开辟新途径,提供新策略。本文将深入审视当前数字传播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旨在拓展对援疆工作宣传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的新理解,同时为宣传策略的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数字传播;援疆工作宣传;实践路径
引言
在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不仅重塑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更为援疆工作宣传注入了新的活力,赋予其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效的传播力量。援疆工作宣传,作为国家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的战略举措,其重要性在新时代背景下愈发凸显。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性地利用数字传播,以优化援疆工作宣传的内容与形式,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需求,成了一个待解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索数字传播技术“赋能”援疆工作宣传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为援疆信息的有效传播开辟新途径,提供新策略。
一、数字传播赋能援疆工作宣传的现实挑战
(一)内容审核与信息准确性:宣传内容质量控制的验证难题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信息传播速度大幅提升,但这也伴随着信息质量控制的复杂挑战。具体而言,数字平台的开放性和用户生成内容的多样性,虽然丰富了信息资源,提高了宣传的互动性和参与度,但同时也降低了信息发布的门槛,加大了虚假或不准确信息出现的风险[1]。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加速了信息传播,错误或误导性信息一旦被发布,短时间内难以控制其负面影响。这不仅挑战了援疆宣传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还可能引发公众对援疆工作的误解,影响其整体形象。此外,面对庞大且复杂的网络信息环境,如何建立高效、准确的内容审核机制,既能及时识别并处理不准确或误导性信息,又能保障言论自由和信息多样性,是援疆工作宣传在数字传播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受众差异与文化适应: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宣传策略挑战
中华民族有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多样性,不同民族和文化群体之间存在着深刻的价值观、信仰习俗以及信息接受方式的差异[2]。这种多元文化背景要求援疆宣传策略不仅要准确无误地传达信息,同时还需敏锐地捕捉到不同文化受众的接受习惯和偏好,以促进信息的有效传播和接受。此外,宣传形式和渠道的选择也必须考虑到文化适应性,确保各族群体均能通过他们熟悉和偏好的方式接收到援疆信息。然而,实现这一目标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宣传团队需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利用这一理解设计适应不同文化的宣传策略。同时,必须平衡不同文化需求与统一宣传目标之间的关系,避免信息的碎片化。最后,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利用新媒体和新技术手段来增强宣传内容的文化适应性和吸引力,同样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索的领域。
(三)算法优化与信息过滤:平台算法策略的可见性限制
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作为主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其背后复杂的算法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的可见性。这些平台的算法往往优先推荐用户倾向性强、互动率高的内容,而这种机制可能会不利于援疆信息的广泛传播。算法的这种工作方式意味着,即便是重要的援疆宣传信息,也可能因为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关注而在信息流中被边缘化,难以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3]。这种现象在信息量巨大的网络环境中尤为明显,援疆信息在众多娱乐、生活类内容中很容易被淹没,使目标受众难以及时获取到这些重要信息。此外,信息过滤机制还可能导致信息的同质化现象,即用户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与自己观点相同或类似的信息[4],而来自不同视角的、包括援疆工作的多元信息则被过滤掉。这不仅限制了援疆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也减少了信息交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影响了援疆宣传旨在构建的全面、客观的信息环境。
(四)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精准宣传中的伦理和法律挑战
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进行精准宣传和受众分析时,大量个人数据和敏感信息的收集、存储与处理不可避免。这一过程中,如何确保受众的隐私权得到充分保护,避免数据泄露或滥用,成为宣传活动必须面对的问题。数字宣传中涉及的数据安全问题不仅关乎技术层面的保护措施,更触及伦理原则和法律规范的遵守。在快速发展的数字环境下,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面临的挑战日益复杂。新兴的数据分析技术和算法模型能够深入挖掘受众行为和偏好,这虽然为精准宣传提供了可能,但也增加了隐私侵犯的风险。此外,网络安全威胁的日益增多也为数据保护带来了额外压力,如何防范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成为宣传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五)舆论管理与反馈机制:网络舆情的主动引导和负面信息应对
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为信息的迅速传播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增加了舆论控制和管理的复杂性。首先,网络舆情的动态多变性,要求宣传工作能够有效地把握舆论的走向,及时准确地进行信息发布和反馈,从而确保援疆信息传播的正面影响。然而,这一过程并非易事。一方面,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得负面信息和错误观点的扩散速度和范围远超过正面信息,这对援疆宣传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有效的舆论引导和反馈机制的建立,不仅需要精准的数据分析和舆情监测技术,还需依托于深入的社会学和传播学理论,以确保宣传策略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在此过程中,如何平衡信息的真实性与宣传的积极性,保证舆论引导既不失去公信力又能有效达到宣传目的,是需要细致考量的问题。
二、数字传播技术赋能援疆工作宣传的实践路径
(一)精准内容生产与审核机制
在数字传播时代,内容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宣传效果的好坏。对于援疆工作宣传而言,精确、高效的内容生产与审核机制是确保信息准确性和吸引力的关键。这一机制不仅需要适应多元文化背景,还应兼顾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和机遇。
为提升援疆宣传的准确性与影响力,应建立一个以当地文化及语言为基础、融合AI技术的综合内容生产审核流程,从而提高审核效率与内容质量。此流程应重视援疆成果与当地生活的结合,有效讲述援疆故事,传递正能量。具体而言,内容团队需由熟悉当地文化特色的文化专家、精通多种语言的语言学家以及具备先进技术知识的技术人员组成,以确保宣传材料既符合地方文化认同,又能准确无误地传递援疆工作的信息。
在内容审核方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初步筛选和审核,可以大幅提升审核效率,尤其是在处理大量信息时,AI技术可以帮助快速识别出不准确或可能引起误解的信息[5];而后由专业的审核团队进行深入审查,确保宣传内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定制化宣传策略
在全球化背景下,援疆工作宣传既是国内任务,也承载着向全世界传递新疆形象和故事的使命。宣传策略需充分挖掘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将新疆丰富的民族文化巧妙融入国家文化框架内,展现其社会和谐与进步,及其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贡献。
宣传内容生产应深入挖掘各民族文化特色与价值取向,采用故事化方式展现援疆成果[6]。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宣传的吸引力,更能够促进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例如,结合新疆民族文化元素,创作系列短视频或图文故事,讲述不同民族间的互助与文化交流,以传递援疆正面信息,增强公众认知与支持。
宣传工作的语言应使用包括汉语、维吾尔语、英语在内的多种语言进行内容创作和传播。这不仅体现了对各民族文化的尊重,也大大提高了宣传内容的覆盖面和接受度。通过精心设计的多语言宣传材料,可以确保不同民族群体都能够理解和接受援疆工作的相关信息。
内容创作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地方的语言和文化资源,邀请当地文化专家、艺术家参与,创作出贴近当地民众生活、符合地方文化特色的宣传材料。
(三)面对算法优化与信息过滤的策略
在当前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通过其算法显著影响信息的可见性和传播效率。对于援疆工作宣传而言,有效应对算法优化和信息过滤,确保正面信息能够有效传播至广泛受众,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1.建立与主流数字平台的合作关系是提高内容可见性的关键。通过官方合作伙伴关系,可以获得内容优化的指导,提升援疆内容的优先级和可见性;利用SEO优化,提高内容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吸引更多用户关注。
2.面对算法的动态变化和信息过滤机制,持续地监测和分析是必要的。实时监控宣传内容的传播效果,及时调整策略,以适应平台算法更新,确保宣传效果的最大化。此外,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受众行为和偏好,可以更精准地定位目标受众,制定更加个性化和高效的宣传策略。
3.面对网络信息环境中的负面信息和虚假消息,建立及时反应机制至关重要。积极监测、甄别负面信息,参与网络话题引导,构建正面舆论,通过发布权威信息,回应公众关切,减少误解,为援疆宣传创造积极环境。
(四)强化数据安全与受众隐私保护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安全与受众隐私保护是援疆工作宣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面对个性化宣传策略广泛应用带来的隐私保护挑战,建立严格的数据保护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这包括技术层面的措施如加密存储、访问权限控制以及法律法规和伦理标准的制定,确保宣传活动在安全合规框架内进行。特别是在处理敏感信息时,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和匿名化处理方法,可以有效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风险。此外,构建一个全面的网络安全监测系统,对潜在的安全威胁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对于提前发现并应对各种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事件至关重要。同时,加强对受众的数据保护意识教育,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采取个人数据保护措施,也是保障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的重要环节。
在实践操作中,不断优化数据保护技术和策略,根据宣传活动的反馈和数据安全行业的最新发展,适时调整和更新数据保护措施。通过与国内外数据保护机构的合作交流,引进国际先进的数据安全管理经验和技术,将进一步提升援疆工作宣传的数据安全保障水平。
(五)构建及时反馈和舆论引导机制
在援疆工作宣传中,构建综合的反馈和舆论引导机制至关重要,这对于调整宣传策略、增强互动性和时效性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复杂的网络信息环境下,有效收集公众意见和监控网络舆情,进而优化宣传内容,是提高宣传成效的核心。
在实践中,建议优先构建多渠道反馈系统,包括在线问卷、社交媒体互动和直播等,以扩大受众覆盖。这些反馈机制不仅支持宣传内容的及时调整,还促进受众参与和互动[7]。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实时监控社交媒体舆论,通过关键词跟踪发现负面信息,为宣传策略提供科学依据。针对不实信息,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发布权威澄清信息至关重要,以消除公众疑虑,避免误解和谣言扩散。同时,宣传团队应发布准确信息,正确引导公众理解援疆工作意义,形成正面网络舆论氛围。
通过这些措施,可有效构建及时的反馈和舆论引导机制,确保宣传内容与公众需求精准匹配,提升宣传的透明度和互动性,助力塑造正面的援疆形象,推动社会和谐与民族团结。
(六)实现宣传策略的动态优化
面对不断变化的信息环境和受众需求,宣传策略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以保持宣传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宣传策略的动态优化,基于对受众反馈和数据分析的深入理解。通过建立一个包含在线问卷、社交媒体互动及直播互动等多元化反馈渠道的系统,实时收集受众的意见和建议,为宣传内容的调整提供了直接的依据。同时,应用数据分析工具对受众互动数据进行深度挖掘,识别受众的兴趣点、偏好变化及对宣传内容的接受度,为宣传策略的优化提供科学的指导。
同时,根据受众反馈和数据分析结果,定期对宣传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是策略动态优化的关键一环。这不仅包括对宣传内容的吸引力、信息的传播范围、受众的参与度等关键指标的评估,还应考虑宣传活动在促进社会认知、增强民族团结等方面的长远影响。基于这些评估结果,宣传团队需灵活调整宣传内容的主题、形式及传播渠道,以适应受众需求的变化,增强宣传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结语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数字传播在“赋能”援疆工作宣传中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将数字传播和援疆工作宣传有机结合,仍需进一步的实践探索和学术研究。此外,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不断变化,未来研究需要关注数字传播新技术在援疆工作宣传中的应用潜力及其带来的新挑战,并探索更加高效、安全的宣传策略,以促进援疆信息的有效传播和深入人心,为新疆的稳定和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系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课题《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新疆南疆地区乡村文化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及脱域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231712000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邹梦瑶.城市数字治理中的信息异化与意识形态风险防控[J].长江论坛,2023(04):82-88.
[2]侯小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过程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24.
[3]余绪鹏.“热搜政治”:数字媒体时代的政治形态[J].宁夏社会科学,2023(06):69-78.
[4]张庭玮,朱沁雨,宋德凤等.过滤气泡情境下用户行为及其形成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3,67(02):64-75.
[5]刘敏.深度伪造的“智能欺骗”与数字监管[D].广州大学,2024.
[6]高祥.“党报+”讲好援疆故事的集中报道模式解析[J].全媒体探索,2022(10):48-49.
[7]倪月.受众与信息的解释水平匹配促进网络口碑个性化传播[D].浙江大学,2023.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