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通过回顾“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历程,分析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阐明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之需,指出其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指导意义。同时,通过对立德树人思想的认知、文化自信的理解、教育观念的培养3方面的分析研究,探索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优化路径,以期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性,为当前大学 英语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范式。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学英语”课程;课程思政;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7-0087-04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阐述了一系列具有深刻理论内涵和重大政治意义的命题,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的科学理论,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国际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精神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教育和塑造新时代学生指明了方向,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思想基础。而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入行的有效渠道[1]。课程思政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入高校各门课程,通过在不同学科领域内渗透党的理论与方针政策,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坚定接受,并在实际行动中践行党的指导思想,进而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和高尚的道德观。课程思政的核心目标在于多维度培养学生的素质,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新时代人才,同时也有助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使命。2020 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及内容要点[2],特别强调了科学而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性,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3]。此外,“纲要”也明 确呼吁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深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在潜移默化中巩固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爱国情感、强化道德修养、拓宽知识眼界及培养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在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拓展国际视野和提升综合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外语教育也愈加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4]。在当前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语言技能的培养平台,更是塑造学生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的桥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中,使语言学习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这种跨学科融合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传承国家文化及强化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回顾
近年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已成为教育领域备受瞩目的研究热点之一。学者致力于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 质和社会责任感。该领域研究展现出多元化的内容和方法探索,涵盖教学内容、研究动机、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及 效果研究等多个方面。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通过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精神和传统文化的素材、话题和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伦理和价值观问题,以丰富课程内涵。同时,借助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参与度,提高语言学习的质与量。然而,就当前研究而言,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研究多集中于对思想理论的传递与引导,较少涉及对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和政策方针的研究。国家对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创业精神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大部分研究尚未在英语教育中深入探讨使之贴近学生学习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其次,尽管一些研究关注课程内容设计,但在实际教学中落地生根还面临难题。很多“大学英语”课程仍集中在语言技能的培养上,缺少充分的思政元素融入。在课程内容设计中融入国家大政方针,需要充分考虑如何让这些政策在英语课堂中得到具体体现,而不仅仅停留在书面宣传上或零散的教材内容中。党的二十大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全面的政策指导,需要在教育、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得到深入解读和传播。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不仅要着眼于学科本身,更需要考虑如何贯彻国家战略部署和政策方针,如要深入探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以应对诸如保持客观性和科学性、避免单一政治灌输、平衡英语语言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等挑战。
三、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教学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之需
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凝聚着党的智慧和实践,深刻体现了党的政治底蕴。第一,党的二十大精神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切自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第二,党的二十大精神彰显了改革创新的坚定决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而坚持与时俱进最根本的是要有创新精神。第三,党的二十大精神强调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坚定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党的二十大精神所凸显的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反映了党的政治底蕴在人民中的深刻根基。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其充分展示了党的初心始终不变,一切从人民群众出发,将人民的利益置于核心地位,倡导人民民主、人民主体的观点。第四,党的二十大精神体现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要求,体现了党的政治底蕴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上的显著特点。这些政治底蕴不仅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南,也为“大学英语 ”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障。
充分挖掘党的二十大精神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养成崇高的价值取向和广博的人文情怀,培 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5],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要求。自2020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修订出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 版)》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已经逐渐渗透出浓郁的“思政味儿”。这种具有“思政味儿”的教学氛围成为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紧密关联的纽带,也体现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之需。第一,在立德树人思想认知方面,党的二十大精神将落实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这一精神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在课程内容、课堂互动和课外活动中全面贯彻德育理念。第二,关于文化自信的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强调坚定文化自信,这对于新时代青年尤为重要。大学英语课程通过选取体现中华文化的英语读物,比较中西文化,模拟跨文化交际场景等方式,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自豪感。第三,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要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模式。通过对教育观念的培养,大学英语课程通过项目式学习、案例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培养其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意识。通过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能够在英语学习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此外,这一融合还可以推动思政教育和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学效果,实现育人目标的全面落实。
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教学的优化路径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是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讲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精神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有着明显的现实指导意义,尤其是在学生理解立德树人思想、文化自信、教育理念等方面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党的二十大精神是立德树人的理论指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5]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通过深入讲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学生分析历史背景、政策演变,培养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使学生建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责任的认知,从而激发学 生的历史责任感。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是培养具有历史责任感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之一,体现了党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切。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在课程中融入有关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思考人与社会、个体与国家的关系,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明确强调,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指明了方向。“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不仅强调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文化角度审视世界,拓展国际视野。这种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文化包容性的人才,正是党的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强调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等内容,凸显了教育在国家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性,这也为“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教学培养新时代人才带来了契机。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选取经 典诗词、故事、文化元素等,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使思政元素与语言学习相互融合,实现历史责任的协同融入,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一过程与历史责任感的培养紧密相连,通过课程内容传达党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例如,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引入雷锋、焦裕禄等一些英雄人物事迹,通过对故事的思政解读,让学生了解人物的崇高品德和为人民、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引导学生认识个人价值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在大学英语课程中,通过阅读材料、写作练习和讨论环节融入雷锋精神。选择关于雷锋生平事迹的英文文章,如“Lei Feng: A Hero of Selflessness”,让学生阅读并总结内容,关注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指导学生撰写与“Learning from Lei Feng: The Importance of Selflessness and Helping Others”主题关联的论文,描述雷锋的具体事迹,并讨论如何在现代社会践行雷锋精神。以“What Can We Learn from Lei Fengs Spirit in Todays World?”为主题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雷锋精神对个人价值观的影响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高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还可以反思个人价值观,认识到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此外,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料、角色扮演和专题讨论融入焦裕禄精神。如播放关于焦裕禄生平事迹的英文纪录片片段,“Jiao Yulu: The Model Official”,让学生观看并撰写英文观后感,表达对焦裕禄精神的理解和感受。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情景剧表演,重现焦裕禄在兰考县治理风沙、盐碱地的事迹,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英文资料,撰写剧本并用英语对白。同时,以“The Legacy of Jiao Yulu: Dedication and Responsibility”为主题,开展专题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焦裕禄的事迹对现代人的启示,并思考如何在生活和学习中践行这种精神。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提高英语表达能力,还能深刻理解焦裕禄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因而,党的二十大精神是立德树人的理论依据。通过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党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培养其社会责 任感、国际视野和文化传承意识,使其成为有价值和使命感的新人。
(二)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对文化自信的传承指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5]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自信自强为实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前进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文化的论述,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基础、理论开拓、发展方略及发展部署,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这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新机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文化交流与融合愈发重要。“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尊重本国文化,同时也需要理解他国文化。通过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古代诗词、杰出人物等,讲述多个成语故事[6],引入中国习俗、社会制度 等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中外文化比较,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进一步培养文化自信,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展现开放的态度和豁达的胸怀。
例如,在文化名人和作品的学习中,可让学生体会到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取向,激发对异质文化的兴趣和理解。通过学习中国古代诗人杜牧的诗歌,深刻领会中国古典文化的内涵。通过学习英国著名作家W.莎士比亚(W. Shakespeare)的戏剧作品,认识西方文化的精髓。通过分析这些作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领略异质文化的魅力,从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以学习国际节日与文化交流为例,通过介绍西方感恩节、圣诞节等与中国新年、七夕等节日之间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比中西方节日交流的庆祝方式,学生领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深刻理解不同文化的生活方式,加强对中华文化历史发展的再度认知。此外,引导学生研究儒家、道家等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现代诠释问题,深入了解本国文化,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自信。还可通过分析中国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庆祝方式,如春节在全球范围内的庆祝,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活力,形成对自我文化的理性反思,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总而言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文化的论述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
(三)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教育思想的科学指导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以及“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5]等内容,体现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将教育工作作为国家和党的重要战略之一,为建设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提供了科学指引。因而,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将陶行知、蔡元培和叶圣陶等教育家的精神有机地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在学习通线上平台,上传与陶行知相关的英文文章或视频资料,例如“Life and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Tao Xingzhi”,让学生自主学习和了解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通过在线讨论区分享学生个人的理解和感悟,共同探讨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当代教育中的意义。在线下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进一步深化学生对陶行知教育理念的理解,例如讨论如何将陶行知的教育理念运用到现实教学中去。针对蔡元培的教育改革思想,通过学习通平台相关的英文视频资料,例如“Cai Yuanpei: Pioneer of Modern Chinese Education”,让学生通过在线观看任务,深入了解蔡元培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并根据学习情况,布置线上演讲任务,要求学生以“The Impact of Cai Yuanpeis Reforms on Modern Chinese Education”为主题,通过学习通平台上传演讲视频。学生之间在平台上进行观看、点评和提问,从而促进交流和思想碰撞。同时,在线下课堂上,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蔡元培的教育改革事迹,深刻理解其教育理念的核心。针对叶圣陶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围绕“Ye Shengtao: The Advocate of Pragmatic Education”主题进行线上案例分析。通过分组讨论和分析叶圣陶的教育实践,在学习通平台上提交英文学习报告。通过线上和线下活动的结合,能够有效地将教育精神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与党的二十大根本任务是一致的,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五、结束语
在全球化时代,“大学英语”课程被赋予了新特征和新使命[7]。作为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大学英语”是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阵地[8]。“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9]。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二十大精神蕴含着强大的前进动力,为“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入提供了深刻内涵和重要价值。“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是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讲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必然要求。通过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党的传承理念,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使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国家使命感和家国情怀,使学生成为具有国家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通过对学生历史责任感的培养、历史路径的理解、历史使命的担当等方面的探讨,进一步让学生群体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品德塑造和时代使命的实践,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技能,更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对历史路径和历史使命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为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新方向。
参考文献:
[1]蒲清平,黄媛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28(6):286-2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2023-08-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 厉彦花,解华,段梅青,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支架式 教学模式探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2(3):12-15;103.
[4] 房洁.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的国家意识培养[J].外语电化教学,2021(6):51-56;8.
[5]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2).
[6]汤玲玲.基于 TPRS 教学法的大学英语口语故事互动教学方法实践调研[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75(1):90-92.
[7]岳豪,庄恩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探索:用跨文化方式讲好中国故事[J].外语教学,2022,43(5):55-59.
[8]陈雪贞.最优化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实现[J].中国大学教学,2019(10):45-48.
[9] 毛和荣,杨勇萍,周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6):46-48.
作者简介:汤玲玲,女,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翻译研究。
基金项目:2023 年度安徽省质量工程教育教学研究一般项 目“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基于 2018— 2023 年 CNKI 文献的统计分析”(2023jyxm1051);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攻关项目“安徽‘老字号文化外 译理路研究”(2022CX121);2022年巢湖学院 校级质量工程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后疫情时代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 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研究”(ch22jxyj08)、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大学英语 4”(ch22kcsz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