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方言程度副词“焦”

2024-07-04 20:03段林玉
新楚文化 2024年14期
关键词:程度副词语法化

【摘要】四川泸县方言中存在着较多的程度副词,“焦”就是其中之一。它在泸县方言中常见的副词用法有“焦干”、“焦湿”、“焦咸”等。然而“焦”作为程度副词是逐步虚化而来的,其间经历了好几个阶段。它的语法化路径为动词>形容词>副词。此外,在整个过程中,它的词义也发生了变化。通过不同词义出现的顺序可知它的演变过程为“烧焦—干燥—竭尽—心情忧虑—很”。

【关键词】泸县方言;程度副词;“焦”;语法化;词义演变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14-0094-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14.027

《四川方言词典》中有关于“焦”用在形容词前面的记载,词典中所记载的“焦”一词表程度深,意思相当于“很”[1]180。蒋宗福在《四川方言词语考释》中认为副词“焦”和它的同音词“潐”都有“很,极”的意思,且“潐”也可以用在形容词前面,如“秧田头潐干”[2]317。因此,作为副词“潐”和“焦”在四川话的使用中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此外,鲁科颖在《四川方言程度副词研究》中对程度副词“焦”的虚化轨迹以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3],罗韵希在《成都方言程度副词研究》中探析了副词“焦”的程度以及感情色彩[4]。虽然已有关于四川地区程度副词“焦”的研究,但是总的研究成果较少。因此本文拟从“焦”一词的用法以及它的语法化、词义演变等方面进行探究。

一、“焦”在方言中的使用

“焦”一词不仅用于汉语普通话,而且在一些汉语方言区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由于“焦”使用的广泛性,在使用过程中词义不断得到延伸与扩展,因此它逐步虚化为了程度副词。下文将对“焦”在方言中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探究。

(一)“焦”在泸县方言中的使用

“焦”在泸县方言中的读音为[t?iau44],它可作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当“焦”作动词时通常为心理活动动词,例如:

(1)一说起这些事,讷就焦得很。

(2)我焦我嘞菜卖不脱。

(3)看倒讷做嘞这些事都焦人得很。

(4)我硬是心焦得很。

(5)焦半天还不是讷个格式。

以上五个例子中的“焦”虽然用法有差别,但是词义相同,都表示心情忧虑。例(1)和例(4)中的动词“焦”后面都为程度补语,表示“心情忧虑的程度”。例(2)中的动词“焦”后面是主谓短语,该主谓短语在这里作该句的宾语,表示“说话人所忧虑的事情”。例(3)中的“焦”为使动用法,义为“使……焦虑”,在句中指“使说话人忧虑”。例(5)中“焦”后面接的是时间补语,在句中表示“忧虑的时长”。

当“焦”作形容词时通常为状态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情状,例如:

(6)树高头嘞叶叶儿晒得好焦。

(7)酥肉就是要炸焦才好吃咹。

(8)这饼干还是泯焦的。

(9)红苕都着烧焦喽。

例(6)中的“好焦”义为“很焦”,在句中作补语,其中“焦”为形容词,表示叶子被晒后的状态。例(7)的形容词“焦”在句中作动词补语,表示油炸过后的状态。例(8)中“泯焦”在句中为宾语,副词“泯”修饰形容词“焦”,义为“很干、很酥”。例(9)中的“焦”作动词补语,在句中义为“糊的”。

而词语“焦”在“焦干”“焦湿”“焦黄”等词组中时,“焦”的词性为副词。当它作副词时通常是放在形容词的前面,表示某种状态的程度很深。虽然“焦”可以作副词,但不是所有形容词前面都能加副词“焦”,在泸县方言中“焦”和一些形容词有着固定的搭配。例如:

(10)太阳把谷子晒嘞焦干。

(11)我嘞衣裳遭雨打嘞焦湿。

(12)今天嘞菜焦咸。

(13)白衣服放嘞焦黄。

例(10)中的“焦干”类似于“很干”,指“某物已经干到了极点”。泸县方言在形容某物很干的时候,往往会在形容词“干”的前面加上程度副词“焦”。例(11)的“焦湿”也类似于“很湿”,在形容某物被弄得很湿的时候,往往会用副词“焦”和形容词“湿”组合。例(12)和例(13)中的副词“焦”也是“很、非常”的意思,因此在表达某物味道很咸或者颜色很黄的时候,也常常会用程度副词“焦”来表示此种味道或此种颜色的程度。

(二)“焦”在其他方言中的使用

除了泸县方言中有将副词“焦”用在形容词前面的例子外,四川省内的其他汉语方言也有将副词“焦”用在形容词前面作副词的情况。例如《成都话方言词典》中指出“焦”在“盐巴焦咸”和“衣服焦湿”里为副词,表程度很深,相当于“很”“极”[5]104。

此外,北京官话、冀鲁官话、晋语、东北官话等方言也有将“焦”作为副词使用的例子[6]6207,例如:

(14)你看看,这是什么货?焦[t?iau55]干的,烧起来点亮皮子一样。(北京)

(15)这堆柴火焦[tsi?213-24]干。(山东郯城)

(16)我们这里是焦[t?iau445]干的杂柴,每担两块五,出不起价的就不要过来。(湖南衡阳)

上述三个例子均摘录自《汉语方言大词典》[6]6207。例(14)中的文字来源于老舍的小说《二马》,反映的是北京话中副词“焦”的用法。例(15)为山东郯城方言中副词“焦”的用法。例(16)中的文字来源于罗欣荣的《青山绿水人家》,反映的是湖南衡阳方言的用法。以上三例中的“焦干”虽然读音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它们的意义都是相同的,且“焦”在这里都是作的程度副词。在多地其他方言中程度副词“焦”除了修饰形容词“干”以外,还可以修饰其他形容词。例如在东北官话中有“焦苦”的说法,在浙江永康有“焦臭”的说法,在江苏徐州有“焦脆”的说法等[6]6208。可见副词“焦”的用法是比较广泛的。

二、“焦”的语法化过程

根据“焦”一词在史料中出现的时间次序可以判定“焦”的语法化过程为动词>形容词>副词。在语法化的过程中,“焦”的词义不断得到虚化与延伸。从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的检索结果可知,“焦”一词最开始除了表示地名外,就是用作动词,表示“烧焦”之意,例如:

(17)晋车千乘在中牟,卫侯将如五氏,卜过之,龟焦,卫侯曰:“可也!卫车当其半,寡人当其半,敌矣。”(《春秋左传》)

(18)若夫以火能焦木也,因使销金,则道行矣。(《淮南子》)

上述两例中的“焦”都是动词,有“烧焦”之意。随后“焦”一词在使用的过程中又延伸为形容词。例如:

(19)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吕氏春秋》)

(20)出,日中晒,令粟肉焦燥,可不畏虫,得至後年春夏。(《齐民要术》)

例(19)的“苦”在此句中是形容词,而“苦”和“焦”是句中相互对应的成分,因此“焦”在此句中也相应地为一个形容词。例(20)中的“焦燥”是由形容词“焦”和“燥”并列组合而成,为联合结构,此时“焦燥”的词义还未向后一词偏移。

但是随着“焦”一词组合而成的联合结构不断地在句中充当谓语,且词义向后偏移,在这个过程中“焦”不断地虚化,逐渐成为一个副词。例如:

(21)东海之外,荒海中有个山,山无草木而焦干炎热。(《夏商野史》)

(22)你的脸都焦黄土褐色的,多因路上冒了风寒。(《醒世姻缘传》)

(23)脸又焦黄,依旧恶心,仍是头晕。(《醒世姻缘传》)

例(21)中的“焦干”的词义已经向“干”一词转移,而“焦”在此时已经虚化为了一个程度副词。例(22)和例(23)中“焦黄”也是如此,词义已向“黄”一词转移,“焦”在句中为副词。对于此种虚化现象,已有学者指出“谓词性的联合结构在充当谓语的过程中,其词义偏向后面一词时,并列成分就会形成后主前次的格局,这样,前一谓词就会逐渐虚化,其结构关系也会由联合转向状中[7]”。因此“焦干”和“焦黄”作为谓词性的联合结构,其内部关系不断发生变化,“焦”在使用的过程中就逐步虚化为了程度副词。

三、“焦”的词义演变

《说文解字》中对“焦”的解释为“焦,火所伤也,从火雥声”[8]484。从该解释以及“焦”的甲骨文字形可推知,它最早的意义来源于古人观察群鸟被火所烧这一场景,因此它的本义与“被火所烧过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随后“焦”的词义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延伸和扩展,词义出现的先后顺序为“烧焦—干燥—竭尽—心情忧虑—很”。

在春秋战国时期“焦”除了表示地名或用在人名中以外,它主要的词义是“被火所烧过度后的变化”。此时期“焦”一词常用在表物的名词后面作谓语,这个谓语通常是动词性的,表示被火烧过度后事物的变化。例如:

(24)桑炭炙之,肉红白而发不焦,是臣之二死也。(《韩非子》)

(25)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庄子》)

例(24)的“焦”是一个动词,在这里是指烤肉上的发丝没有被火烧干变成灰烬。例(25)的“焦”同样是一个动词,指的是虱子和猪被火灼烧后的变化。

第二阶段“焦”的使用范围扩大,不只用于被火烧过度后的变化。由于物体被火烧是一个水分流失逐渐变干的过程,且物体会由原来的面貌变黄甚至变黑。而物体的水分在其他外力作用下也会流失,最后导致物体变干、变黄。这两个变化的过程很相似。所以后来“焦”的使用范围扩大,它不仅仅用于物体被火烧过度后的变干甚至变黑,还可以用于某物在其他外力作用下水分流失过度而引起事物变干。例如:

(26)日月不时,寒暑杂至,五谷焦死。(《墨子》)

(27)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晏子春秋》)

(28)儒者传书言:尧之时,十日并出,万物焦枯。(《史论.论衡》)

例(26)中的“焦”是一个动词,是指由于白天和黑夜不定时出现,季节也变得混乱而引起谷物水分流失,最后直至枯死。例(27)中的“焦”是一个形容词,是指由于天太久不下雨而引起的草木干枯。例(28)的“焦”是一个动词,在这里是指十个太阳一起出来而引起万物水分流失最后变得干枯。可见此时“焦”一词已经产生了“干燥、干枯”之意,它使用范围变大的同时,词义也得到了扩展。

在战国时期“焦”的词义继续扩大,已经有了“费尽、竭尽”的意思。因为“焦”的本义为被火烧过度后水分逐渐流失,最终物体变得干燥且黄黑;而要使物体变得干燥且黄黑,那么水分肯定会完全竭尽;所以后来“焦”的词义被引申为“费尽、竭尽”。在这个阶段“焦”通常为动词,并且会和名词搭配在一起使用,可以出现在名词前,也可以出现在名词后。例如:

(29)穷困无以图之,布唇枯舌,焦心热中,今君不辱而临之,愿君图之。”(《晏子春秋》)

(30)既以伐其本,竭其原,而焦天下矣。(《荀子》)

(31)思焦面如病,尝胆肠似绞。(《春归昌谷》)

例(29)的“焦”是一个动词,义为“费尽”在文中指费尽心思。例(30)的“焦”意思是“耗尽、竭尽”,也是一个动词。它和该句中的“竭”是同义词,在文中指的是使天下的财物都耗尽。例(31)的“焦”义为“费尽”,在文中指的是费尽忧思,因而从脸上看起来像是生病了一样。

随后“焦”的词义继续得以扩展,东汉时期就已有指人心情急切,形容人内心忧虑的用法。此时“焦”一词开始作心理动词,用于指人的内心活动。然而“焦”一词的“急切、忧虑”之意是由“干燥、干枯”之意引申而来。“焦”的词义为“干燥”时,不止指物体干燥,还可以指人的嘴唇、肌肤等干燥,例如“故民至于焦唇沸肝,有今无储”。而当人感到干燥、燥热时内心则会急切、忧虑,因此“焦”一词后来又引申为指人心情急切、忧虑。例如:

(32)往者,昭帝即世而无嗣,大臣忧戚,焦心合谋,皆以昌邑尊亲,援而立之。(《尚德缓刑书》)

(33)心计焦迫,进退罔踬。(《请假启》)

(34)虽尚视息,忧惕焦灼,未知躯命,竟在何时。(《三国志》)

例(32)中的“焦”义为“急切、忧虑”,在该句中指的是大臣们怀着急切的心情一起筹谋。例(33)中的“焦”意义为“忧虑”,在该句中指心情忧虑迫切,进退两难。例(34)中的“焦”义为“急迫、着急”,在句中指的是非常忧虑和着急。“焦”一词除了在东汉、六朝时期表“急切、忧虑”之义外,在之后的唐宋等时期直至今日也有此义。

后来“焦”一词的词义又引申为“很、非常”,通常放在形容词前面作程度副词,表示程度高。但“焦”一词最开始用在形容词前面时,并不作修饰形容词的副词,而和该形容词是并列关系且词性相同。明代用在形容词前面的“焦”就有作副词的现象。例如:

(35)他把我的杨柳枝拔了去,放在炼丹炉里,炙得焦干,送来还我。(《西游记》)

(36)焦黄头发髭须卷,捷足不辞千里远。(《水浒传》)

上述两例中的“焦”都是副词。例(35)中的“焦干”义为“很干、非常干”,在句中指杨柳枝被烤得很干。例(36)中的“焦”修饰形容词“黄”,表示程度深,因此“焦黄”在句中用于指人的头发很黄。

四、结语

泸县方言中“焦”一词在当地的使用较为频繁,不仅用作动词、形容词,还可以用作副词。然而“焦”用作程度副词是逐步虚化而来的,它的语法化路径大致为动词>形容词>副词。且当它作副词时有着自身的习惯用法,不能随意用于修饰其他形容词。此外“焦”一词词义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得到延伸和扩展,词义的演变过程为“烧焦—干燥—竭尽—心情忧虑—很”。由此可见“焦”演变为程度副词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文虎,张一舟,周家筠.四川方言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2]蒋宗福.四川方言词语考释[M].成都:巴蜀书社,2002.

[3]鲁科颖.四川方言程度副词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4]罗韵希.成都方言程度副词研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2):56-59.

[5]罗韵希,冷玉龙.成都话方言词典[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6]许宝华.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

[7]张谊生.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兼论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分类与范围[J].中国语文,2000(01):3-15+93.

[8]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作者简介:

段林玉(1999.1-),女,四川泸州人,云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

猜你喜欢
程度副词语法化
程度副词“生”的来源与发展特点研究
从文学作品看中日程度副词的使用特点
汉韩程度副词对比及偏误分析
介词“依据”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贵港方言“爹”的多功能用法
上古汉语“之”的词性及用法
河南信阳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可”
《汉语史论集》述评
《百家公案》的程度和范围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