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绮璇 方圆 张笛佳
【摘要】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人口迁移,空巢青年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现象。高房价、晚生育等现实压力叠加作用,使得空巢青年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通过对空巢青年的生存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空巢青年在经济、就业、自我实现和社交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并针对现状问题从社会、学校和个人角度提出优化路径。
【关键词】空巢青年;生存现状;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13-0090-04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13.02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项目“空巢青年的生存现状与优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11460023Z);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暨2023年度校级党建工作研究课题“新时代高校‘国之大者铸魂育人工程研究”(项目编号:2023DJKT18)阶段成果。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独居达1.25亿户,占总户数的25.40%,较前两次普查呈明显上升趋势。《新独居时代报告》显示,中国独居人数占比非常庞大,超5800万人选择独居,占全国总家庭数14%,其中20到39岁的独居年轻人数量接近2000万。预计2030年,我国的独居人口数量将达1.5至2亿,独居率将超30%[1]。
本文将基于“空巢青年”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对当代空巢青年的生存现状和优化路径开展研究,可以增强社会公众对“空巢青年”的了解度和关注度,有利于科学引导“空巢青年”适应与融入内外部生活环境,总体上提升新时代社区治理能力,更好地挖掘人才、留住人才、提升人才。
一、空巢青年的研究设计、定义与特征
(一)研究设计
本调查涵盖空巢青年的工作、生活、社交和心理状态四个方面。
工作状态包括工作天数、时长和压力;生活状况涉及休闲方式和饮食途径;社交状态包括与父母、同事、朋友的社交现状及受限原因;心理状态则从多个角度展开。
在设计问卷,项目组成员通过前期访谈深入了解空巢青年生活状况,并依托问卷星向江浙沪地区的青年发放网络问卷。
(二)空巢青年的定义与特征
文中将“空巢青年”定义为:“年龄在18-38岁、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工作、远离亲人、独自居住的年轻人。”其中缺乏情感交流和寄托及在大城市租房居住不能作为“空巢青年”的概念范畴,仅是“空巢青年”可能存在的生存状态。具体特征表现为:
1.以低收入高学历人群为主
大多数“空巢青年”的文化教育程度高,多为本科以上学历,较高的文化素养使其独立自主观念较强,并且自信、有拼搏意识,他们往往会选择到一、二线城市追逐梦想,其中“空巢青年”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普通青年,但他们的平均月收入却显著低于普通青年。
2.追求独立与自我价值实现
“空巢青年”往往更加独立,更加享受与追求独处生活,他们对于独居的态度及情感体验往往是积极的、正向的。“事业开创的奋斗者”一词描述“空巢青年”,可以认为“空巢”是一种充满斗志的奋斗阶段,选择“独”生活是在大城市站稳脚跟的基础,也是青年奋斗必要的信念与决心[2]。
二、空巢青年的生存现状分析
(一)“空巢青年”备受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
国家卫健委统计的“流动人口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合”在比较不同类型青年的工作收入与生活满意度,结论表明空巢青年的工作收入和生活满意度均显著低于普通青年。检验空巢青年的健康状况与生活状况,研究发现尽管有部分空巢青年的收入水平比普通青年要高,但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外来劳动力难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资源与服务,空巢青年对自身经济地位的评价普遍低于普通青年,这种落差感也不利于他们的精神健康与生活状态[3]。
通过收集不同类型青年的工作时长、工作天数、工作焦虑程度等数据,描述空巢青年在工作方面的状况,调查发现:
34.09%的受访青年每天工作0-8小时,18.18%的受访青年每天工作9-12小时,2.27%的受访青年每天工作13-16小时。45.45%的受访青年无业,40.91%的受访青年每周工作5-6天,6.82%的受访青年每周工作3-4天或7天。22.73%的受访青年工作时符合焦虑,36.36%的受访青年工作时不确定焦虑,11.36%的受访青年工作时非常符合焦虑,18.18%的受访青年工作时非常不符合焦虑,详见图1。受访青年工作时的焦虑情绪多不明显或中等。
在工作时长方面,近半数的空巢青年每天工作时长为9-12小时,而普通青年更多地集中在8小时内。至于工作天数,大部分的空巢青年更倾向于选择每周5-6天,而普通青年更多选择周末不工作。调查结果显示,普通青年群体和空巢青年群体在工作中感受到的压力都非常大。然而,空巢青年群体处于高压的工作环境更久,面临的生存压力相较于普通青年群体更大。虽然两者都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但普通青年群体相较于空巢青年群体,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二)“空巢青年”社交需求一定程度上受限
通过比较分析不同青年的闲暇活动,发现与普通青年相比,“空巢青年”的休闲活动更具有单一性,呈现出自我封闭性。为深入研究空巢青年的生活方式和社交状态,通过考察其休闲方式和饮食途径,还原其日常生活,通过考察其家庭同辈关系,以刻画其社交关系,调查发现:
被调查者最常用休闲方式是上网聊天,得分9.66,占比65.71%。其次是听歌,得分9.2,占比51.43%。睡觉、看电影和阅读也是常用方式,得分分别为7.07、7和6.27。上网聊天是休闲主流,听歌、睡觉、看电影和阅读也普遍。外卖是最常见的饮食选择。41.03%的人选择外卖,31.33%的人选择公司食堂,29.41%的人选择自己做饭,20.83%的人选择快餐店,12.5%的人选择集体订饭,10.26%的人选择其他餐馆,2.56%的人选择其他方式。
调查中36.36%的人与父母相处很好,27.27%的人相处还行,22.73%的人相处不清楚,9.09%的人相处不太好,4.55%的人相处很差。大部分人与父母关系好,少部分人关系不好或不确定,详见图2。数据还显示,29.55%的人与同事相处不清楚,27.27%的人相处很好,27.27%的人相处还行,9.09%的人相处不太好,6.82%的人相处很差。大部分人与同事关系好,小部分人关系不好或不确定。问卷中,47.73%的受访者与朋友相处非融洽,29.55%的受访者有些融洽,13.64%的受访者不确定,4.55%的受访者有些不融洽,4.55%的受访者非常不融洽。绝大多数受访者与朋友关系良好,少数受访者关系不佳或不明确。
多重响应分析显示,本问卷47.7%的受访者社交无限制,36.4%的受访者工作繁忙限制社交,31.8%的受访者无社交需求,27.3%的受访者缺乏社交方式,20.5%的受访者心理问题限制社交,详见图3。多数受访者社交无障碍,少数受访者因工作、社交方式或心理问题社交受限。
(三)“空巢青年”对于城市空间的归属感较低
通过“特大城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数据探究独居和客观融入因素对独居青年孤独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非独居青年,独居青年的社会网络融入较差,也更容易感受到孤独。对空巢青年的身份认同与剥夺感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空巢青年”的城市居留意愿显著低于普通青年,户籍制度和未成家立业作为屏障,制约着外来青年的本地人身份认同[4]。
从城市归属感、难以克服困难、情感寄托、心情偏向、压力来源五个方面来分析空巢青年的心理状态。调查发现:
关于所在城市的归属感,34.09%的受访者无法确定,29.55%的人非常同意,29.55%的人有些同意,4.55%的人非常不同意,2.27%的人有些不同意,详见图4。大多数人对所在城市有强烈的归属感,少数人持消极态度,一部分人存在疑虑或不确定。这些结果可能受个人经历、社会环境等影响,需进一步研究其原因。
对于感到困难的事情是否堆积如山,29.55%的受访者无法确定,27.27%的人有些不同意,20.45%的人有些同意,18.18%的人非常不同意,详见图5。大部分人对此问题持否定或不确定态度,少数人持肯定态度。
对于是否渴望情感寄托,受访者的选择分布如下:11.36%非常同意,22.73%有些同意,31.82%无法确定,18.18%有些不同意,15.91%非常不同意,详见图6。无法确定的人数最多,非常同意的人数最少。大部分人有情感寄托的需求,少数人反对这一观点。
参与者的心情,34.09%平缓,29.55%积极偏多,20.45%非常积极,11.36%消极偏多,4.55%非常消极,详见图7。总体而言,参与者心情偏积极,消极情绪少数。“压力来源”多选问答的分析结果如下:68.2%的受访者选择工作压力,63.6%选择生活压力,56.8%选择经济压力,36.4%选择家庭压力,34.1%选择情感压力,9.1%选择其他压力。大多数受访者的压力来自工作、生活和经济。
三、空巢青年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现实高消费水平的制约
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青年群体生活压力逐渐增大。他们面对高昂的教育、医疗、交通等费用,不得不选择独立生活,以减轻经济压力。其中空巢青年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类,被动的空巢青年正是由于高物价导致成家门槛高而产生的。空巢青年为实现自我价值往往选择大城市拼搏,大多数年轻人没有本地户口和房子,只能选择租房,承担高昂的房租或房贷,以至于难以有足够的积蓄来应对突发情况或满足其他生活需求[5]。
(二)就业压力与归属感的胁迫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年轻人面临找工作困难、收入不稳定、工作条件不理想等问题。结合社会形势来看,城乡对立结构造成了城乡贫富差距加大,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和工资待遇要远远高于农村,一些青年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只能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拼[6]。在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其心理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一方面,他们希望能在大城市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拥有立足之地,得到他人的肯定;另一方面,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得难以发展,例如生活习性、语言沟通等,进而影响其正常的社会交往。
(三)内心渴望追求自我价值实现
年轻人对个人生活的强烈追寻,是努力向上流动、塑造自我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年轻人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更加注重自我实现和追求个人价值。这种自我意识强化使得他们更加倾向于选择独立生活。同时,年轻人希望通过独立生活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单身青年背井离乡为事业奋斗打拼,既是为了获得成就、独立、自由等自尊,也是为了获得承认、接纳、名誉等他尊[7]。“空巢”生活使得青年人有机会对自我进行发掘与投资,帮助他们探索并认知自身生命的意义与目的。
(四)受到传统价值观念影响
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年轻人需要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如照顾父母、抚养子女。然而,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年轻人的家庭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当今社会已形成了新型的代际和伦理关系,即强代际责任和弱代际关系,父母为子女提供经济与心理上的支持,对子女赡养的期望不强烈,促进了“空巢青年”的产生[8]。现代的社交网络发达,年轻人可以通过社交平台结交朋友,形成自己的社交圈子。网络通信理所应当成为“空巢青年”与原生家庭及同辈互动的主要方式,对互联网的高度依赖一定程度上缩减了线下交往的执行力和动机。
四、改善空巢青年生活现状的路径
(一)勇挑大梁,强化政策保障体系
首先,当地政府应当设立专门的住房贷款计划或提供租金补贴,及时制定并完善住房租赁政策,利用集体用地建设廉租房,优化保障性住房供应。其次,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扩大公共服务对外来劳动力的覆盖范围,以便空巢青年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并提高他们的城市适应力。再者,鼓励社会各界提供创业培训和资金支持,以促进空巢青年积极参与创业,拓宽其收入来源。最后,研究并形成具有高度吸引力和高度可行性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制度。在合理管制的基础上,逐步有序地推进城市落户政策放开计划,增加落户规模,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完善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以降低空巢青年“筑巢”成本,增加其城市融入感和归属感。
(二)多方助力,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首先,用人单位应当更加注重工作时效的灵活性,实施支持远程办公和弹性工作时间的具体措施,例如制定相关法规,鼓励企业实行灵活的工作制度。其次,社会团体可以整合资源,激励企业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为空巢青年提供实际工作经验,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职场。加大力度提供职业培训机会,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职业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可以积极引导和支持创业,提供创业指导和资源,为空巢青年提供更多发展的机会。
(三)家校携手,加强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应当加强职业规划和生涯发展课程,帮助即将踏入社会的毕业生更深入地了解自我,明确职业目标。在多元的社会实践和实习机会中,使得空巢青年进行自我反思,让他们能够深入了解个人兴趣、价值观和潜力,明确个人发展方向。同时发挥好家庭教育的作用,让全方位的家庭观念教育来加强代际沟通,使父母更好地理解年轻人选择独立生活的渴望,帮助他们制定清晰的职业和生活目标,并减少家庭观念冲突的发生。从而真正为空巢青年创造一个更为宽松、理解和支持的社会环境,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支持和引导。
(四)调整自我,参与多样社交活动
对于空巢青年而言,积极主动参与社交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考虑加入兴趣小组或参与志愿服务,主动拓展社交圈。同时,在遇到生活困惑时应该学会向朋友、家人或专业心理健康机构寻求支持,以维持积极的社交关系。在个人层面上,空巢青年也应主动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在工作、学习中主动提升自身抗压能力,不断拓展各类专业技能,以增加在职场中的竞争力。全方面进行自我调适将有助于空巢青年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的挑战,全面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郑晓冬,周如茵,方向明.“空巢青年”的健康状况与生活状态研究[J].南方人口,2018,33(04):1-11.
[2]贺武华,雷姝.“空巢青年”的特征、成因及其“实心”化引导[J].江西社会科学,2020,40(06):225-232.
[3]聂伟,风笑天.空巢又空心?——“空巢青年”的生存状态分析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7(08):57-63.
[4]张军,杨倩云.空巢不空心——基于自我适应性规训的“空巢青年”群体样态分析[J].新视野,2022(04):91-98.
[5]逯改.城市化视域下“空巢青年”的归因分析与理性审视[J].当代青年研究,2021(04):84-89.
[6]张文宏,韦淑珍.特大城市独居青年的本地化社会网络分析[J].学术研究,2022(05):37-45+177.
[7]韦淑珍.特大城市独居青年的孤独感及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2022(04):55-62.
[8]何绍辉.“空巢青年”群体的多维解读[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36(03):40-45.
作者简介:
朱绮璇(2000-),女,江苏南京人,南京晓庄学院本科生。
方圆(2001-),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审计大学硕士研究生。
张笛佳(2002-),女,江苏南京人,南京晓庄学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