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发展的变革,云南省江城县哈尼族的“嘎尼尼”舞蹈面临着严重的文化传承问题。无论是短视频APP的兴起,还是生活所带来的压力,导致江城县的人民不再热爱“嘎尼尼”舞蹈。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本文以哈尼族民间舞蹈《嘎尼尼》的基本内容为出发点,阐述了哈尼族“嘎尼尼”舞蹈的缘起与发展,探讨了“嘎尼尼”舞蹈的意义,从表演形式、形态特征、动作特征三个方面对“嘎尼尼”的艺术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嘎尼尼”舞蹈面临的现状与困境,提出了如何传承与发展“嘎尼尼”的对策,期望能够对哈尼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有所贡献。
【关键词】哈尼族舞蹈;嘎尼尼;艺术特点;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13-0053-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13.016
在哈尼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舞蹈是不可缺少的娱乐元素。在各种大型活动当中,能歌善舞的哈尼族人民都会通过各式各样的舞蹈表演形式,来传递喜悦的情感。而“嘎尼尼”则是哈尼族具有传德布道文化功能的代表性舞种[1]。该舞种流传空间大、分布范围广,是一种具有持久性、普适性、文化渗透性和历史传承性的舞蹈文化现象[2]。通过深层次研究哈尼族“嘎尼尼”舞蹈的艺术特点与文化传承有助于感受这个民族的民族性、民族精神,更好地发展与传承哈尼族的舞蹈文化[3]。
通过研究云南省江城县哈尼族舞蹈“嘎尼尼”,首先,可以更为深入全面地了解江城县风土人情及民俗习惯,其次,可以全方位理解哈尼族舞蹈知识体系,探索哈尼族舞蹈“嘎尼尼”的民族性、功能性和艺术特性,从而让民族民间舞蹈在新时代的今天发扬光大。
一、江城县哈尼族舞蹈“嘎尼尼”的缘起与发展
(一)江城县哈尼族“嘎尼尼”舞蹈的缘起
哈尼族,一个具有独特民俗特性的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哈尼族人数达163万,在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中位居第二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州、普洱市、玉溪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方。其中,江城县是哈尼族中具有代表性的聚集地[4]。
“嘎尼尼”,在哈尼语语境体系中即“跳舞”的含义。查阅哈尼族舞蹈历史可知,“嘎尼尼”是哈尼族原始祖先流传而来的舞蹈,它源自宗教祭祀。由于过去,哈尼族祖先所聚集的区域很久未下雨,哈尼族人民为了祈求上天降雨,便在竜树下举行了祈求降雨的祭祀性仪式,女性直面竜树站立,双手在膝部的律动下上下进行摆动,手随膝盖的颤动而随动,一拍一次,一直重复动作以及动律不变,直至结束;而男性的动作则是双手持竹筒的重点配合着女性剁地而奏,起到烘托的作用。在祭祀仪式结束之后,真的天降大雨,保住了哈尼族所种植的庄稼,也让哈尼族人民幸免于难。自此,类似于祈雨的祭祀活动便逐渐成了哈尼族人民的生活习惯。随着舞蹈内容与文化内涵的增加,逐渐也有男性加入了舞蹈之中,并创建了一些全新的舞蹈种类,同时也不仅仅局限于求雨祭祀时才跳,在各种传统节日上,哈尼族人民都养成了表演“嘎尼尼”舞蹈的习惯。由此可知,“嘎尼尼”最早出现于母系社会的年代,而目前,“嘎尼尼”已经由单纯的宗教祭祀活动表演形式转化为自娱自乐型的舞蹈和习俗假日表演的舞蹈。最为重要的是,随着社会审美水平的逐渐改变,“嘎尼尼”获得了更多群众的喜爱,呈现出顽强的表现能力。
(二)江城县哈尼族“嘎尼尼”舞蹈的发展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能够代表自身民俗文化的传统舞蹈。由于地域以及文化认知的差异,也便造成了各式各样的舞蹈风格,而“嘎尼尼”是云南省江城县哈尼族人民代表性舞蹈,承载了江城县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还体现了哈尼族人民的生活经验。“嘎尼尼”舞蹈一般在重要的节日或场合中出现,例如丧葬祭祀活动、哈尼族传统节日、喜庆的节日之中等,这些歌舞的表现形式无疑是哈尼族人民真情实感的一种体现。虽然哈尼族的历史文化在不断进行变革,使“嘎尼尼”舞蹈随之发生变化,但这些舞蹈动作中蕴含的艺术特质和文化内涵并没消失,仍保持着哈尼族民间舞蹈的自然性、淳朴性[5]。
自此,“嘎尼尼”舞蹈的意义,便是在于它汲取了哈尼族所具备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在舞蹈改进过程中,吸收了与时代贴合的文化元素,从而成为哈尼族人民所喜爱的传统民族舞蹈,得到了其他民族群众的认可,获取了深深的“哈尼族”烙印,是哈尼族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江城县哈尼族舞蹈“嘎尼尼”的艺术特点
江城县哈尼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工作中积累建立了“嘎尼尼”舞蹈,从而体现江城县哈尼族对于生活的思考以及对于艺术的追求。“嘎尼尼”舞蹈是江城县哈尼族流传最广泛、最为经典的舞蹈艺术,也是最能体现江城县哈尼族舞蹈审美和艺术价值的舞蹈种类[6]。为了进一步分析云南省江城县哈尼族的艺术特点,笔者从表演形式、形态特征和动作特征三个方面探讨“嘎尼尼”舞蹈。
(一)表演形式
云南省江城县“嘎尼尼”舞蹈分为有日常自娱性舞蹈、节庆活动这两种类型。其中,日常自娱性的舞蹈具有较强的随意性,日常自娱性的舞蹈其舞蹈动作难度较低,动作简易,多是舞者动作伴随着音乐的节奏而舞动。反之,在哈尼族的特有隆重的节庆节日及活动中,“嘎尼尼的”的表现形式就有了专业性以及技巧性,舞蹈的动作有了其自身特有的艺术特色,而这些动作主要是源自对生活中鸟兽的生活习性及动作形态观察,并且提炼出舞蹈动作加以模仿。在舞蹈过程中哈尼族人民常用到道具就是铓和鼓,这两种乐器在哈尼族人民的心中是神圣的存在,具有很高的艺术地位。铓和鼓的存在也体现出了哈尼族人民的生殖崇拜、对神明的敬畏以及对哈尼族祖先的崇拜。哈尼族人民在舞蹈表演中加入了铓和鼓也是期望在敲击这两种乐器的时候可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并且保佑他们以及子孙后代幸福安康。
云南省江城县“嘎尼尼”舞蹈的演出形式目前主要分为自我娱乐型和技巧表演型。自我娱乐型一般是以村寨为单位,在广阔的表演场地上一起跳“嘎尼尼”舞蹈,若是较为大型的庆祝活动,则不再拘泥于村寨为单位,而是大伙一起围成一个大圆圈,共同前行。在“嘎尼尼”舞蹈中,领舞者一般为“嘎尼尼”舞蹈造诣较高的老者,或是村寨里有声望的传承人,没有单独指定领舞者。当跳至高潮处时,“嘎尼尼”自由自在的舞蹈特性便展示得淋漓尽致,大伙不再拘泥于一个大圆圈,而是在同一舞蹈节奏下,按照各自的想法而舞,有两人对跳,有多人共舞,丰富多样,非常生动有趣。技巧表演型则一般由单人或者双人表演具有较高难度的舞蹈,比如“鼓舞”“毛巾舞”等,一般由村寨舞蹈队的舞者完成这一表演。若是几个村寨聚集在一起,则此时的技巧表演型“嘎尼尼”舞蹈还带有同台竞技的意味。
(二)形态特征
“嘎尼尼”舞蹈的基本形态特征动作简易,具有较强的舞蹈自由性[7],但在举手投足之间又充满哈尼族的独特风韵,形态特征重点在于舞者的下肢舞动,上肢摆动的幅度较小。云南省江城县“嘎尼尼”舞蹈表演者的一举一动都体现了哈尼族人民热爱生活的特点,因此“嘎尼尼”舞蹈常常引起观看者的称赞连连,让观看者在观看舞蹈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古老哈尼族人民在求雨时那股坚忍不拔的强劲。
云南省江城县“嘎尼尼”舞蹈可按性别分为男子舞蹈和女子舞蹈两种形态特征。女子“嘎尼尼”舞蹈比较内敛,舞动起来动作较小,主体动作在于上身的拧肩配合上双手的向下律动,下身保持膝部动律不变,双膝动律往下。常常是上肢动作不变,膝部动律保持直至音乐结束,保持了哈尼族最为传统的“嘎尼尼”舞蹈形态特征。而男性“嘎尼尼”舞蹈除了与女性“嘎尼尼”舞蹈具有基本的特性外,衍生出了许多全新的形态特征。这些舞蹈表演模式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有的强调大幅度的身体摆动,有的需要极强的鸟兽模仿能力,有的前俯后仰,再加上每个“嘎尼尼”舞者在体型、动作习惯方面的差异,以及跳舞思路的不同,形成了风格迥异、各式各样的云南省江城县“嘎尼尼”舞蹈形态特征。
(三)动作特征
哈尼族与彝、普米、羌等民族同源于古代的氐羌族群,有着氐羌族群民间舞蹈的共性特征,膝部屈伸与微颤是其基本动律特点[8]。伴随民族的不断迁徙及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哈尼族舞蹈文化特征既富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又富含该民族独特的个性特质。
作为农耕稻作文化形态的“嘎尼尼”舞蹈,对大地之间有着浓厚的依恋之意,舞蹈节奏沉稳,舞蹈动势呈“下”趋向,下肢屈蹲姿势较多。哈尼族民间舞蹈的整体风格特征为“下稳上活、外柔内刚、古朴有力”。动律特征为重拍向下,弯膝呈半蹲状的上下运动。其中“下稳”,指在舞动时腿部动作的稳沉性,且具有“稳中有活”和“稳而不僵”的特性。“稳”,凝聚着哈尼族人们长期的跋山涉水与艰辛的劳动。“上活”,指在即有规律和力度的状态下,上身动作的运动和手臂舞动的自如融合,具有“活而不浮”的动作特质。“外柔内刚与古朴有力”,指肢体的外在表现形式给人以柔和、质朴之感,内在则充满刚正与苍劲之风。它不仅是哈尼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也象征着哈尼人朴实委婉的民族性格与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三、江城县哈尼族舞蹈“嘎尼尼”的文化传承
云南省江城县“嘎尼尼”舞蹈的发展与传承离不开哈尼族自身的支持,因此,云南省江城县“嘎尼尼”舞蹈如果需要传承下去,需要各界的支持。在通过阅读相关文献[9],笔者发现江城县哈尼族舞蹈“嘎尼尼”的文化传承存在以下现象:
目前来看,关于“嘎尼尼”的文化传承现状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值得高兴的是,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渐实施,“嘎尼尼”舞蹈的文化艺术发展有了基本的政策保障,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工作会议上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在云南哈尼稻田所在地,农村会唱《哈尼四季生产调》、会跳哈尼乐作舞的人越来越少。不能名为搞现代化,就把老祖宗的好东西丢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哈尼梯田的关注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哈尼族传统文化的重视。江城县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开始推行一系列保护措施提升“嘎尼尼”舞蹈的存在价值,比如在学校开设“嘎尼尼”舞蹈的课程,在江城县各旅游景点设置“嘎尼尼”舞蹈的表演节目,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嘎尼尼”舞蹈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然而,值得深思的是,政府只单纯响应上层指导,推出部分改进措施,并未将该项措施执行到位。另外,随着短视频的发展,许多江城县年轻人开始追求所谓的时髦,而对江城县传统文化嗤之以鼻,这造成“嘎尼尼”舞蹈失去了最为重要的群众基础,导致“嘎尼尼”舞蹈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江城县文化生存的土壤几乎不再存在。
首先,传承环境的变迁使得传统非遗的传承面临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遗舞蹈的传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传统的村落社区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方式,这使得非遗舞蹈传承的场所和环境受到了限制。另一方面,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冲击,也使得年轻一代对于非遗舞蹈的兴趣和认同度下降,导致传承的困难。
其次,非遗舞蹈传承中存在着人才断层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传承人的数量逐渐减少,传承人的年龄也逐渐增大。这使得非遗舞蹈的传承面临着人才断层的问题,后继者的培养和选拔变得十分重要。由于非遗舞蹈的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很多年轻人对于非遗舞蹈的兴趣和投入度不高,导致后继者的培养困难。
四、江城县哈尼族舞蹈“嘎尼尼”的文化传承策略
江城县哈尼族舞蹈“嘎尼尼”具有原生态的艺术魅力,是人与自然紧密结合的体现,通过观看其舞蹈能获得不同的视听享受[11]。为了传承与发展云南省江城县“嘎尼尼”舞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注重创新与融合也是保护哈尼族“嘎尼尼”舞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创新哈尼族“嘎尼尼”舞蹈编排和演出形式,使其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提高其传承的活力和吸引力。同时,可以将哈尼族“嘎尼尼”舞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融合,创造出更多的表演形式和场景,丰富其艺术内涵和表现力。
其次,加强国际化与文化交流。国际化与文化交流是民族民间舞蹈发展中的重要因素条件,它可以促进文化艺术的传播与交流,还可以丰富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多样性与创造性。正因全球化的加速,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变得愈加频繁,这无疑给艺术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交流机会。舞蹈不再受传播限制,相反舞蹈可以超过国界,获得更多国家、观众的欣赏与认可。这种跨文化的融合有助于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与传播,更是将民族民间舞蹈推向了更大的舞台,推向了世界。
五、结语
虽然从目前来看,云南省江城县政府对于“嘎尼尼”舞蹈的文化传承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是相关部门已经开始了行动。众所周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一步一步脚印,才可以重新让民众喜爱“嘎尼尼”舞蹈形式,相信只要我们保持当前的推进节奏,并且不断改进在“嘎尼尼”舞蹈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哈尼族“嘎尼尼”舞蹈一定可以为我国的舞蹈文化留下更多样性的资源。
参考文献:
[1]杨维佳.浅议哈尼族丧葬舞蹈——以“木雀舞”为例[J].科教文汇,2020(02):168-169.
[2]蒋海冰.云南哈尼族代表性民间舞蹈教学组合编排与应用探析[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20.
[3]刘燧.刘燧:对哈尼族、蒙古族“筷子舞”的比较研究[C]//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建校60周年暨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577-583.
[4]白云武.浅谈红河州哈尼族原生态芒鼓舞的保护与传承[J].大众文艺(理论),2009(16):216.
[5]石裕祖,额瑜婷.哈尼扇舞 传德布道——哈尼族棕扇舞的文化传承[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20,5(Z1):30-39.
[6]杨晶晶,李海燕.哈尼族舞蹈基本特点及艺术成因探究[J].艺术大观,2019(20):1.
[7]王美佳.元江哈尼族歌舞的当代转型发展[J].戏剧之家,2019,307(07):58-59.
[8]林角嵘.浅谈哈尼族自娱性舞蹈《同尼尼》的源流[J].大众文艺,2018(03):36.
[9]施懿珊.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及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北方音乐,2018,038(006):196.
[10]陈珊珊.试论云南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保护——以哈尼族棕扇舞的传承和发展为例[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8(01):151.
[11]郭田.云南白族哈尼族舞蹈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孔子玙(1999.3-),女,云南普洱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