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童谣教学游戏化的开展措施分析

2024-07-02 03:37熊志熠
求知导刊 2024年13期
关键词:游戏化幼儿园

摘 要:近十年,教育部多次强调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均提及。游戏不仅能吸引幼儿,还是他们学习和发展的主要途径。童谣作为一种儿童喜爱的文化形式,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愿。因此,将游戏和童谣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更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

关键词:幼儿园;童谣教学;游戏化

作者简介:熊志熠(1984—),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遥观中心幼儿园。

在儿童的早期成长过程中,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手段,能有效促进他们的认知、情感和社交发展。特别是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他们天真无邪,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因此,在幼儿园童谣教学中融入游戏元素,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还能在游戏中传递价值观和生活常识。幼儿园童谣教学游戏化,旨在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感受童谣的韵律美,理解其中的教育意义。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仅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也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对于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教育方法的不断创新,幼儿园童谣教学游戏化的实践也在不断深入。本文分析了当前幼儿园童谣教学游戏化的开展措施,以期为广大教师的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一、研读童谣内容,匹配游戏类型

在幼儿园教育中,童谣教学游戏化对于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升幼儿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读童谣内容,挖掘其中适合用于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的元素,并匹配相应的游戏类型,教师能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一)创造性游戏

幼儿园童谣教学游戏化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在游戏过程中提高幼儿的语言、社交和认知能力。为了实现童谣教学和创造性游戏的有机结合,教师需要深入研读童谣内容,理解其词汇、结构、情节、韵律、节奏、表现形式、文化背景和教育价值等,挖掘适合创造性游戏的元素[1]。在研读童谣内容时,教师应注重选择那些与幼儿生活实际紧密相关、语言生动形象、易于学习和记忆的童谣。针对小班幼儿,可以选择结构简单、词汇量少的童谣,如《小星星》《小兔子乖乖》等,这些童谣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也便于他们学习和记忆。针对中班和大班幼儿,可以选择篇幅稍长、结构稍复杂、有利于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童谣,如《小老鼠上灯台》《拔萝卜》等。在匹配创造性游戏时,教师应根据童谣的内容和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游戏类型。例如,那些涉及多个角色、情境性较强且表现性行为较为明显的童谣,适合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如《搬鸡蛋》就可以设计成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扮演小老鼠、鸡蛋等角色,进行互动和表演。那些有一种或多种鲜明物态化形象的童谣,适合开展结构游戏,如《大骆驼》就可以设计成搭建骆驼房子的结构游戏,让幼儿通过搭建、拼搭等动作,建构出自己想象中“走沙漠、运盐巴”的大骆驼形象。总之,在幼儿园童谣教学游戏化实践中,教师需要认真研读童谣内容,挖掘适合创造性游戏的元素,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游戏类型和方法,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愉悦地学习和成长。

(二)规则性游戏

规则性游戏强调幼儿在游戏中遵循一定的规则,这类游戏包括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等。智力游戏着重培养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能力,体育游戏着重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音乐游戏则着重提升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素养。在幼儿园童谣教学中,对于智力游戏,教师应选择内容富有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挑战性的童谣,如《小云骑牛去打油》《盆和瓶》等,这类童谣通常具有开发幼儿智力的功能。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猜谜活动,引导幼儿积极思考,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对于体育游戏,教师应选择节奏明快、动作性强的童谣。教师可以通过创编体操、设计动作口令等方式,将童谣与体育活动相结合,提升幼儿的肢体协调性和身体素质。例如,在《小白兔》这首童谣中,教师可以根据歌词编写“跳、跑、拍手”等动作,让幼儿跟随童谣锻炼身体。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确保幼儿的安全,合理安排运动强度,使体育游戏既有趣又有益。对于音乐游戏,教师可以通过伴奏或伴唱的方式,引导幼儿感受童谣的韵律美,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有趣的音乐活动,如模仿唱歌、拍打节奏等,使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总之,规则性游戏不仅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还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通过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幼儿可以在快乐中锻炼思维能力、身体素养和音乐素养。教师应巧妙运用童谣,设计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二、紧扣教学原则,甄选实施途径

紧扣教学原则,甄选实施途径,是提升幼儿园童谣教学游戏化效果的关键。通过精心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童谣,确保其内容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愉悦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这样的教学实践不仅能增强幼儿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游戏与教学活动的融合

教学游戏化不仅是一种教育创新,更是一种对幼儿全面发展的追求。将游戏元素与童谣教学紧密结合,能在寓教于乐中实现高效教学,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在幼儿园童谣教学游戏化实践中,教师应牢牢把握教学原则,确保游戏与教学活动的融合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有机地结合。发展性原则要求教师在选择童谣和游戏形式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保游戏内容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性[2]。例如,在进行“识数”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数字歌》“1什么1,棍子1。2什么2,鸭子2”,让幼儿将抽象的数字和形象的实物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游戏化教学还强调幼儿的主体性,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始终以幼儿为中心,尊重他们的选择,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和探索空间。教育性原则是确保游戏化教学不偏离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在设计游戏时,教师应注重游戏的引导性,鼓励幼儿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例如,童谣《小镜子》将镜子、宝宝的笑脸、月亮三个物象联系起来,教师可以让幼儿思考它们的相同之处,从而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总之,游戏与教学活动的有机融合不仅促进了幼儿全面发展,也提升了教学质量。

(二)游戏与一日活动的融合

在幼儿园童谣教学游戏化实践中,为了更好地融合游戏与幼儿的一日活动,教师可以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童谣内容,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引导幼儿深入理解童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例如《穿衣歌》“小胳膊,穿袖子;穿上衣,扣扣子”,通过朗朗上口的童谣,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游戏化童谣教学活动时,必须明确幼儿是活动的“主人翁”,应尊重他们的选择,鼓励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童谣内容相关的小游戏,以此来丰富和延伸幼儿的经验。例如,在学习童谣《睡午觉》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跟随童谣“枕头放放平,花被盖盖好……”表演午睡,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三、科学分析学情,创新方式方法

在幼儿园童谣教学游戏化实践中,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以便为他们量身定制适合的游戏化童谣教学方式。通过观察、交流和评估,教师可以掌握幼儿的学情信息,从而为游戏化童谣教学活动提供有力支撑。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阐述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说童谣

说童谣可以诵读、故事、对歌、接龙、填词、仿编、创编、猜谜等形式进行。在幼儿园童谣教学游戏化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集体诵读、分组诵读、个别诵读等活动,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故事形式是将童谣内容改编成小故事,通过讲述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童谣内容,增强记忆。对歌形式则是教师与幼儿或幼儿与幼儿之间以对歌的形式唱童谣,既能增加互动性,又能培养幼儿的听力。接龙形式是指每个幼儿依次接上一个幼儿说的童谣词句,形式灵活多样,既可以集体参与,也可以个别轮流进行[3]。例如,在学习童谣《蚂蚁搬虫虫》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接龙游戏。教师先说出第一句“小蚂蚁,搬虫虫”,然后让幼儿依次接下去,第一个幼儿说“一个搬,搬不动”,下一个幼儿说“两个搬,掀条缝”,再下一个幼儿说“三个搬,动一动”,以此类推。这样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游戏中去,从而很好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二)跳童谣

跳童谣是指将童谣与动作、体操、舞蹈和律动相结合,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他们的身体,培养他们的肢体协调能力和音乐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一些适合幼儿的童谣,这些童谣通常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容易让幼儿理解。然后,引导幼儿跟随童谣的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如摇摆身体、拍手、跳跃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将体操和舞蹈元素融入童谣教学中,让幼儿在快乐的舞蹈中感受童谣的魅力。以童谣《做早操》的学习为例,当唱到“伸伸臂,弯弯腰”时,幼儿需要跟随童谣做出相应的动作,从而有效提升身体素质。

(三)画童谣

画童谣是指将绘画、手工制作、拼贴等形式融入童谣教学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以童谣《小鸭子》为例,童谣中通过“黄”“红”“扁扁的”等形容词刻画了一只憨态可掬的小鸭子形象。在学习童谣后,教师可以给幼儿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让幼儿进行绘画创作。当幼儿把自己心中的“小鸭子”画出来后,教师可以鼓励他们与同伴分享交流,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在学习童谣《小白兔》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制作小白兔的手工模型。教师可以先展示一张小白兔的图片,然后指导幼儿用白色的纸张剪出小白兔的身体,将棉花球粘上去作为小白兔的尾巴,用黑色或棕色的纸剪出小白兔的耳朵和眼睛,用红色的纸剪出小白兔的鼻子和嘴巴。完成后,每个幼儿都拥有了一只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白兔,这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增强了他们对童谣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不仅可以在游戏中学习童谣,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更加喜欢参与集体活动,与同伴分享和交流[4]。

(四)演童谣

演童谣也有很多种形式,如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木偶戏、皮影戏等。在幼儿园童谣教学游戏化实践中,教师可以选择适合的形式丰富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童谣《小汽车》(小汽车,嘀嘀嘀,开过来,开过去。小宝宝,当司机,送妈妈,上班去)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一场简单而又富有创意的角色扮演游戏。由一名幼儿扮演小汽车司机,其他幼儿则扮演乘客,包括小宝宝和妈妈的角色。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童谣的歌词做出相应的动作和发出相应的声音,如小汽车司机可以模仿开车的声音和动作,乘客们可以模仿坐车的情景,而小宝宝和妈妈则可以模仿上车的情景。为了让游戏更加生动有趣,教师还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道具,如用纸箱做成的小汽车模型、方向盘等,让幼儿更好地投入游戏中。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游戏,幼儿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童谣的内容,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表演能力和协作能力,提高对童谣的兴趣和喜爱度。

(五)变童谣

在幼儿园童谣教学游戏化实践中,变童谣是指通过实验探究、环境装饰、影视制作、卡片、书签、图书创作等跨媒介展示童谣。在实验探究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与童谣主题相关的简单科学实验,如通过种植植物来感受童谣所描述的植物生长过程,或利用简单的物理原理来模拟童谣中的场景。例如,在学习《小青蛙》这首童谣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观察小青蛙“水里游,岸上爬”和“吃害虫,保庄稼”的习性,以更深入地理解童谣的意境和内容。在环境装饰上,教师可以运用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案和装饰物来创造童谣中的场景,如用彩纸、气球、布艺等材料制作童话森林、动物乐园等,让幼儿在走进这些装饰空间时,仿佛置身于童谣的世界中。影视制作则是通过制作与童谣内容相关的动画片、短视频等,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现童谣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让幼儿在观赏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童谣的魅力[5]。此外,通过设计有趣的卡片、书签,以及制作创意图书等方式,也能让幼儿在游戏中更加快乐地接触和学习童谣,激发幼儿对童谣的兴趣和热爱。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童谣教学游戏化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在游戏过程中提升他们的语言、社交和认知能力。通过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的结合,以及游戏与教学活动、一日活动的融合,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同时,科学分析学情、创新方式方法,如说童谣、跳童谣等,能让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童谣的魅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刘幼玲,颜桂,郑静婉.幼儿园地方童谣教学的游戏化策略[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1,37(2):87-92.

刘圆月.幼儿童谣游戏化课程创设策略研究[J].湖北农机化,2020(7):106.

蒋明芳.园本课程视域下童谣的开发与实践:以上海市嘉定区马陆智慧幼儿园为例[J].教育,2022(22):37-39.

何珍,向亚玲.民间童谣游戏课程开发:基于湘西地区幼儿园的调研[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36(6):98-102,108.

谢萌.基于游戏化的闽南童谣教学表演实践研究[J].家长(中、下旬刊),2020(21):138,140.

猜你喜欢
游戏化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游戏化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作用研究
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游戏化语言:幼儿园活动游戏化的支柱
幼儿音乐课程教学游戏化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