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标的实施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不应局限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还应对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使学生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促进个人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基于此,分析了当下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就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英语;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沈俐(1994—),女,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北桥中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要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对学生学习品质、学习能力的培养;调整师生角色,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促进“教—学—评”一体化,凸显教学评价的重要性。英语是初中重点课程之一,落实新课标要求,积极调整和优化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该积极研读新课标的内容,明确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探索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
一、当下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背景下,了解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是完善教学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前提。总体来看,当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一些初中英语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仍旧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英语课堂氛围比较压抑,学生容易感到乏味。长时间进行方法单一的教学,会对学生深层思考能力和探索兴趣的提升产生消极的影响,不利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部分教师忽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部分初中英语教师仍旧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所以出现这一教学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认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就是在学校安排的有限课时内向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的灌输,提高学生的英语考试分数。然而这样的教育观念与新课标的理念不符合,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部分教师不重视评价
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将主要精力用于课程知识讲解方面,并没有意识到评价的重要性,习惯于将学校安排的常规性考试作为评价的方式。然而,学生的英语考试分数不足以全面反映他们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综合能力的发展情况,也不足以全面反映教师的教学成效。不重视评价,不但不符合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评”一体化要求,而且会阻碍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高质量推进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1]。
二、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路径分析
(一)开展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指将具有关联性的内容整合到一起,组成一个大单元进行教学。该教学方法能够避免教学单一化,使英语课堂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对于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具有积极的影响。比如,教师可以将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的“Unit 2 Let's play sports!”和“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整合成一个大单元进行教学。上述两课的主题具有一定的关联,大单元教学可以丰富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在该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教师对上述大单元课程知识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讲解,使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系统认知。在第二阶段,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围绕“运动与饮食”这一主题,使用英语进行课堂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且在阐述观点的过程中使用walking、time、play sports、swing、football、come from、a lot of、sweets、have too much sugar、fruit、foods fish等词汇和词组,以及课程的重点句型。此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做到发音标准,或者鼓励学生以两两合作、多人合作的方式展开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2]。
在上述大单元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在激烈的讨论中进一步认识到运动与饮食之间的关系,以及合理运动与健康饮食的积极作用。此外,引导学生运用重点词汇、句型、语法知识进行讨论,其实就是让学生逐步内化课程知识,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方法,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开展游戏化教学
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若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此,教师应注重备课环节,除了丰富教学内容,还应采取新颖的教学形式,其中,游戏化教学方法就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将游戏活动融入课堂教学中,有助于优化课程结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师生双方都能发挥自身的作用,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而这对于新课标的落实以及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重视游戏化教学的运用。
例如,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将游戏运用到词汇教学中。词汇是构成英语句子、段落、文章的基础,引导学生开展高效的词汇学习十分重要。但是,从教学现状来看,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词汇学习,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即便能背下相应的词汇,也缺乏灵活运用词汇的能力。对此,初中英语教师不妨采用游戏化教学法来改变这种教学困境。在具体的实施中,初中英语教师可以适当减少学生背单词的时间,先要求学生完成初步背诵,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你比画我来猜”游戏。游戏中,教师可要求某一名学生对照单词表,结合单词的含义,用肢体进行比画,其他学生则根据该名学生的比画猜词,在猜出相应的单词后,还要进行拼写。教师可以要求班内学生轮流担任比画者,或者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你比画我来猜”游戏,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不论比画者还是猜词者,都能够对英语单词形成比较深刻的印象,深入理解词汇的含义,进而在后续的学习活动或者日常生活中使用所学的英语单词。
(三)采用读写结合教学法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教师较少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写作方面的指导,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有限,这不利于初中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开展读写结合教学,促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启发,以此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比如,在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8 Natural disasters”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并剖析教材文本内容时,可以重点讲解wash away、be all wet、star big fire、fall from the tree、start to shake、calm down、nothing but等词组的含义及用法,而后结合本文内容,分析重点句型,讲解一般疑问句和选择疑问句,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句式的语法规则。在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造句,帮助学生扎实掌握课程重点词汇和句型。在上述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自然灾害”为主题,结合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写一篇短文,尽可能使用在该课学习到的新词汇和新句型。在初次的写作训练中,一些学生可能会直接套用刚学到的句型、语法知识,导致作文内容比较生硬,因此,针对学生提交的作文,教师要根据学生想要表达的观点进行适当的修改、点评,指导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紧密联系教材内容,合理设置写作活动,使学生通过阅读与写作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内容,提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3]。
(四)创设英语教学情境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关的英语教学情境,使英语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此促进学生学习。在传统模式的课堂中,一些英语教师虽然会使用情境教学法,但主要表现为安排少数学生进行分角色对话,这并不能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价值。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要创设比较丰富的情境,优化英语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以充分发挥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促进新课标要求的有效落实,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比如,在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8 Fashion”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按照传统的阅读教学思路,让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初步了解该课的重要知识点。其次,考虑到学生比较喜欢看电影,英语教师可以选择与追求时尚有关的英语电影来创设英语教学情境。对此,教师可对所选电影进行剪辑,将该课的部分词汇、句型融入电影对话中。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播放剪辑过的电影片段,鼓励班内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对电影中的情节进行演绎。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英语发音、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及时指导。这一教学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在不断地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教材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五)开展短视频互动教学
在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融合的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借助当前比较流行的短视频进行教学,并在这一过程中与学生进行高效互动,避免英语教学方法的单一化,从而促进教学模式的优化。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将短视频运用到重难点知识的讲解中。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可以将一些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录制成短视频,然后发送给学生家长,要求学生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可以随时暂停短视频的播放,也可以反复观看短视频,以强化记忆,更好地掌握重难点知识。此外,初中英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录制各类教学视频,同时设置师生互动环节,以此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4]。
(六)加强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进行教学优化的重要辅助手段,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对该项教学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提升教学评价的实效性,初中英语教师要将新课标要求是否得到落实、学生英语知识运用能力是否提升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在这类指标的指引下,以初中生的各项学习表现为主要参考,在阶段性教学工作结束后定期开展评价。在此基础上,初中英语教师还可以要求班内学生开展自主评价,即要求学生对自己在特定阶段的学习收获及学习中的不足进行评价,而后将评价信息反馈给教师。初中英语教师获取评价反馈信息后,可以进行综合分析,明确自身教学的不足,而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以此推动英语教学的高效实施。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下,基于英语核心素养培养开展的初中英语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初中英语教师要对新课标要求进行系统认识,同时客观分析当前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而后从不同的层面入手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与优化,在有效落实新课标要求的过程中,提升初中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左小玉.探究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活动设计:问题及建议[J].英语学习,2023(10):17-22.
邹晓玲.初中英语课内外阅读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J].学苑教育,2023(28):43-45.
王静,崔海英.新《课标》实施前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差异的调查研究: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英语专业两届大一新生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23(9):117-122.
陈佩瑶.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3(4):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