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视域下语文习作教学实践

2024-07-02 17:54张萌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五育融合习作学科

张萌

以“五育融合”的理念指导小学语文习作课堂的开展,可以打破各学科之间的壁垒,聚焦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学科内外与学科之间等的整合,不仅使学生获得习作表达能力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更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课程整合理念

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表述上作了较大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课程资源也从不同维度进行了分类,极大地拓宽了对课程资源界定的边界。基于此,教师要形成资源整合意识,准确掌握适用于语文课程的资源。在资源整合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尽管已经出现了“活动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融合课程”等不同概念,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融合,依据学生的学情进行“取长补短”,让内容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但是增设的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资源的融合也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没有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知识壁垒;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结合中,尚未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点。

为了更好地回到课程立人的本源和提升儿童核心素养的价值追求,名师窦桂梅在“主题教学”“三个超越”的基础上提出“1+X课程”理念。“1”从广义上说,指的是国家基础性课程,目的在于达到语文教学的基本标准;“X”是基于本校实际的校本课程,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在“1+X”课程实施过程中,为避免“X”的加入徒增学生学习负担,窦老师又提倡课程整合,即学科内整合、学科间整合和课内外整合。

二、课程整合的实践价值

(一)学科内整合的价值

学科内整合是指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在原有单元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的主题,调整课文的先后教学顺序,适当增加或者删减一些课文的教学内容,纵横连贯不同册教材的内容,使教材体系更加系统,最终形成一系列的课程,从而整体发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立德树人的功能。在教学中我对不同册教材进行大单元整合、前后对比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鉴赏,从而突出各篇课文的不同特点。在整合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还可以使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学科间整合的价值

学科间整合即以主题为统领,打破学科界限,将多个学科聚合起来,彼此成为重要的学习资源。笔者任教多门学科,在教学中我以主题为牵引,将任教的语文和道德与法治两门学科课程进行有效整合。道德与法治的教材中有两个单元涉及到“友情”的内容,部编版语文小学二年级教材《纸船与风筝》也是“团结友爱”的主题,我举行一场“手拉手”主题活动,将两门不同学科的课程进行整合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不同学科间的整合,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审美鉴赏能力有显著的提升效果,这也是培养跨学科、跨领域人才的关键。

(三)课内外整合的价值

课内外整合即在学习完课内知识后,教师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课外资源,使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这一方之地,将语文课堂从课堂内延伸至课堂外。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语文课程的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的运用与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需将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有机联系起来,让分化的知识重新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课程整合因其对学生具有深远影响而被广泛关注,基于学科内和学科间的联系对课程要素进行重组,促进了社会、生活、经验以及知识之间的有机整合,有效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和壁垒。在小学阶段围绕“大概念”对小学语文进行课程整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整合的实践路径

因以母语为学习对象以及语言本身所具有的交际性,语文课堂往往是进行课程整合的重要场所。习作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作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媒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应用情境中开展形式多样的言语活动。“五育融合”视域之下,小学语文的习作课堂也要转变新形态,结合多方资源进行课程整合。

(一)感受美好品质,加强自身修养

“德智体美劳”,“德”是第一位的,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人文性兼具的学科,因此教材中包含了大量渗透德育的内容,其也成了加强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初步感知了通过具体的事情反映人物特点的写法。单元习作的要求也是写写身边熟悉的人,写写他们身上的一两件事情。为落实“让学生学会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描写出一个完整的活灵活现的人物”这个教学目标,笔者在设计作文指导课《猜猜他是谁》时,设计了一个名为“我要夸夸他”的小游戏。学生在游戏中畅言,纷纷发现了身边同学的闪光点,并在交流后一致认为:具有“善良、诚实”等优秀品质的学生都是值得夸赞的对象。借此,笔者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身上特有的品质,结合具体的、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将人物写得更加生动鲜活,以达到教学目标。同时通过交流其他同学身上美好的品质,笔者再次引导学生见贤思齐焉,而后学之、行之,将道德教育融入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续写故事》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的习作内容,以图片和对话的形式呈现了这样一个故事:教室内,一群学生聚在一起聊着过生日的话题。有的学生说着妈妈在生日那天给他买了一个大蛋糕的事,有的学生说着上周刚和全家人过完生日的事。此时的王小明同学却孤独地坐在窗边,心里想着正在外地工作的父母与即将到来的生日。同学们也纷纷意识到了不对劲,开始讨论起了王小明的生日……故事未完待续,但是插图中的人物性格与品质可以一一洞悉。笔者在设计本单元习作课时,引导学生对王小明和讨论给王小明过生日的同学的形象进行交流。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这些同学讨论王小明的生日,一定是出于对同学的关心与爱,故事接下来的发展一定是朝着一个美好的结局进行的。至此,这个未完待续故事的主旋律有了——友情与爱。面对这群善良的同学,腼腆害羞的王小明又会怎么做呢?学生们表示:做人要懂得感恩,团结友爱是相互的。在这样的探讨中他们展开想象,合理推测,用自己的语言丰富了人物的形象,将故事推向一个“三观”正确的结局,自己也收获了良好的情绪体验与道德教育。

因此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富有内涵的德育内容,结合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找准德育切入点,引导学生加深体会、产生共鸣,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二)结合体育课程,培养体育精神

在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体系中,体育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的有效开展不仅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保障,更是对学生运动意识与体育精神的培养。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习作题目是《那次玩得真高兴》,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作文经验,对本次的写作会感到很吃力,有畏难情绪。因此课堂上笔者以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回顾交流自己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和课余生活,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学生交流最多的便是体育课上的活动,笔者便以此为契机,深入挖掘,围绕“真高兴”让学生感受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因此在“五育融合”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找准教育契机,实现有机整合,达到育人效果。

(三)开展美育实践,积累审美经验

美育是“五育融合”中的关键一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仅有丰富学生视觉体验的精美插图,还有许多引人入境的优美文章,这些都是美的事物的参照,可以帮助学生感知美、鉴赏美,从而让他们在真实的言语活动中创造美。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猜猜他是谁》这篇习作,需要学生细致观察人物形象的外貌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出来。对于外貌的描述,一、二年级时学生就有尝试,但都停留在比较简单的层面,三年级后,学生的形象思维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他们能在写作时,插上想象的翅膀,相信会将人物的形象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基于此,笔者设计了名为“我来画画他”的教学活动。课堂上学生拿起画笔和白纸,仔细观察自己的写作对象,进行细致记录后便开始作画。为了突出写作对象的特点,笔者提出要求:先画出人物最具有特点的地方;并补充了“作品需美观整洁,符合大众审美,不可恶意涂画”的评价标准。作画结束后,学生一一上台用画介绍自己写作对象的外貌特点,其他同学则作为评委,围绕“是否贴切、美观”进行评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绘画、展评等学习活动不仅是审美经验的积累方式,更是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这样的语文教学过程充分渗透了美育。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围绕祖国壮美的山河这个专题,编排设计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三篇课文,培养学生发现、观察、喜爱身边美景的意识。本单元习作《这儿真美》聚焦“美丽的地方”,教学目标要求重点指导学生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介绍身边的美景。笔者在指导本节课教学时,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但阅历和体验较少。因此,笔者依托多媒体技术,以播放图片、视频等方式,将我国的壮丽山河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或惊叹于巍峨壮观的长城,或陶醉于四季如春的彩云之巅,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因此,教师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每门学科都有独特的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里处处是美的元素,教师要善于从多角度、多层面挖掘美,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方法体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掌握劳动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

指导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健康的劳动观念,激发学生的技术意识,培养创造性劳动意识,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劳动教育要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要求为:写日记。对于学生来说,日记就是平常生活中精彩瞬间的记录,日记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因此,在设计《习作:写日记》这篇作文指导课时,我聚焦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他们从身边小事记录起。在回顾中他们发现:帮妈妈一起包饺子、和爸爸一起洗车、帮助爷爷擦桌子等看似平常的劳动琐事,竟都是幸福生活的一个小缩影,也都是值得记录的一则日记。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习作课堂中融入“五育”元素,进行课程整合,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作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改变教学观念,优化教育行为,打破学科间壁垒,真正实现生态课堂。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习作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①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