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24-07-02 14:36翟明晖
国际公关 2024年10期
关键词:数字时代实现路径创新创业教育

摘要:数字技术对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亟待适应数字时代的变化。本文旨在探讨数字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实现路径,以期为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数字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现路径

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创新和创业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其视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关于深化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措施。[1]当前,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一方面,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在数字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为就业做好准备,更好地了解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营销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本研究旨在探讨数字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原则、问题和发展路径,以期为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数字时代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

(一)教育资源数字化

在数字时代,教育资源数字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数字化教育资源打破了传统教育资源的局限,使学生能够更便捷地获取全球范围内优质教育资源,在线课程、电子图书、学术论文等数字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材料,使大学生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进行深入学习;另一方面,数字化教育资源也使教育更加灵活和个性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节奏进行学习,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难度,从而更好地满足个性化需求。此外,数字化教育资源还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平台与学生进行实时交流,解答学生的问题,提供指导和建议,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二)教育方式个性化

在数字时代,教育方式的个性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个性化教育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2]一方面,个性化教育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通过对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深入了解,并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和安排,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果;另一方面,个性化教育方式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提供多样化学习任务和问题解决场景,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实践,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个性化教育方式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和交流,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项目合作等活动,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为将来创业提供重要支持。

(三)教育环境开放化

在数字时代,开放化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机会,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3]一方面,开放化教育环境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创新创业机会和资源,通过与外界企业和机构的合作,学生可以了解到最新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把握创新创业机会;另一方面,开放化教育环境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通过参与实际的项目和比赛,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锻炼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此外,开放化的教育环境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学生通过与企业家交流和互动,可以了解到创业的艰辛和挑战,从而更加坚定创新创业的决心和信心。

二、数字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原则

(一)教育公平原则

在数字时代,教育公平原则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基石。[4]随着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普及和共享,每个大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公平原则的实现,不仅依赖于资源的均等分配,更在于通过制度设计,确保所有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各个环节中得到公正的评价和机会,如通过提供在线学习平台,确保所有学生能够接触相同的课程内容和辅导资源;通过设立公正的创新创业项目评审机制,保证每个团队的创意和努力都能得到客观的评价,从而激发所有学生的潜力,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

(二)学生主体性原则

学生主体性原则强调,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应作为学习和创造的主体。数字时代的工具和平台为学生提供自我探索和实现自我的空间,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协助者,而非知识的传递者。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数字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并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如创业模拟、项目孵化等方式,亲身体验创新创业的过程,从而内化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创新创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能够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原则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数字时代,这一原则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因为数字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和工具。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可以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创新思维发展。通过模拟创业游戏、在线编程挑战、虚拟现实体验等数字工具,学生可以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进行实际操作,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到营销推广等各个环节,体验创业整个流程,从而帮助大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持续性与动态性原则

持续性与动态性原则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适应时代发展,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和方法,保持其活力和有效性。在数字时代,信息和技术日新月异,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和方式也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教育机构和教师应关注行业动态,跟踪最新技术发展,将这些变化反映到教学内容中去。同时,教育也应强调学生的持续学习,鼓励大学生在毕业后继续关注创新创业领域最新进展,掌握和学习先进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通过建立动态的教育体系,可以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始终与时代同步,为大学生提供最前沿的教育资源和服务,帮助大学生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在当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教育理念的滞后性问题尤为突出。尽管数字化时代为教育带来了无数的可能性和新机遇,但不少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尚未完全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和实践仍停留在表面。[5]教育理念滞后性的表现之一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不清,将其看作附加的、非主流的教育内容,而不是教育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这种观念导致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分配不足,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此外,滞后性的问题还表现在对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设定上,一些教育机构和教师将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局限于培养企业家精神,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对目标的误解导致教育内容的单一化,忽视了学生个性化需求多样性,无法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二)课程设置与实践脱节

尽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已经得到广泛认同,但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课程设置与实践脱节。其主要表现在多个层面:一是课程内容往往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的环节,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二是即使课程中包含实践环节,也缺乏深度和连贯性,无法提供给学生真正的实践经验和技能训练;三是课程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距离。在快速变化的创新创业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导致学生在学校所学难以在毕业后迅速适应职场。课程设置与实践脱节不仅影响学生就业竞争力,也限制大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发展潜力。

(三)师资队伍能力不足

目前的教师队伍在专业背景上存在一定缺陷,许多教师虽然拥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学术背景,但缺乏实际创新创业经验,意味着在教学中可能难以提供与现实紧密结合的案例和经验分享,从而影响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过于依赖传统讲授式教学,缺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践和创新的动力,进而抑制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无法有效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此外,教师在教学资源和工具的应用上也存在不足,数字时代的到来为教学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工具,如在线教育平台、虚拟现实技术等,但部分教师可能由于技术能力和使用习惯等原因,未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和工具,使教学内容和方式显得陈旧和单一,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四)评价体系不完善

现有的评价体系往往过于侧重学生的学术成绩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实际能力和成果,导致学生过分追求学术成绩,忽视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性,影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此外,评价体系在实践环节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创新创业项目或比赛的评价标准过于主观,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导致评价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存在局限性,无法全面追踪和评价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成长和变化,进而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性和动态性。

四、数字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现路径分析

(一)更新教育理念,适应数字时代需求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现路径要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前提。教育工作者应深刻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对社会生产力的提升、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对人类生活方式改变产生了深远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应与时俱进,积极适应数字时代的新需求,这要求高校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的培育。同时,教育内容要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领域,使学生能够掌握这些数字时代的核心技能。通过改革教育方式和方法,将传统的课堂讲授与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等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应并引领数字时代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

(二)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路径。课程设置应该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市场趋势相结合,确保学生学习的内容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应用价值。课程应该包括基础的理论知识,但不应过度侧重于理论,而应该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战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创新创业案例相结合。课程设置还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如设置创新创业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项目研究和实践;与企业和初创公司合作,让学生参与实际的商业项目和创业活动。通过一系列实践经验,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提升师资队伍的数字化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具备足够的数字化素养,能够利用数字技术和平台进行教学,如在线教学、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师还应该具备创新意识,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实践。提升师资队伍的数字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一方面,教育机构可以组织教师进行数字化技能培训,如在线教育平台的使用、数字资源的开发等;另一方面,教育机构通过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创新创业实践等方式,提升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应该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成果,而不仅仅是通过学术成绩来评价学生。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多个方面,如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评价方式也可以多样,如项目报告、实践成果展示、团队协作表现等。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创造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五、结束语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分析数字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环节和提供政策支持等。未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继续深化改革,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保障大学生高质量创业和就业。

参考文献:

[1] 鲁承昊,顾云锋.数字经济时代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22):18-19,23.

[2] 彭飞,徐坤.“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2(17):124-126+133.

[3] 杨允素.数字时代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探究[J].今天,2022(12):69-70.

[4] 刘慧.民办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双创”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青年,2022(10):35-37.

[5] 卢娟娟,孙丽娟.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工作的思考[J].就业与保障,2022(9):3.

作者简介: 翟明晖,男,汉族,山东淄博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数字时代实现路径创新创业教育
我国报纸在数字时代的出版转型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数字时代室内设计中绘画作品的运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数字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观念的创新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