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结构化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

2024-07-01 15:28庄舒雯
新教育·科研 2024年6期
关键词:结构化教学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庄舒雯

【摘要】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放远发展眼光,拓展学生的阅读量,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要领。教师采用结构化阅读法,通过准确选择学习内容、突出课文单元主题、推出个性学习活动、组织分组交流讨论、注重学习方法传授等策略,不断拓展和加深学生的阅读范围,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结构化教学;阅读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结构化教学机制,能够加强学生的思维逻辑方式,强化小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考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以有效、合理的方式展开结构化阅读教学工作,充分发挥结构化阅读的特点和优势,在学习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充和拓展,进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在进行结构化阅读活动时,教师可以将课外的拓展知识与课内所学知识进行融合,或是引入一个主题来展开阅读活动,切实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一、准确选择学习内容,调动生本阅读热情

过去的阅读方法比较注重对文章的分段解读,却没有意识到课文中蕴含的知识都是互通的,而结构化阅读的优点就在于其主张将不同课文中的知识联系起来,这种阅读模式可以转变学生的阅读习惯,拓宽学生的思维方法,使学生习得良好的阅读方法。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学生在学习一篇新的文章或者是某一个新的主题时,教师可以将多篇同样类型的文章结合在一起,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达到一种融会贯通的状态,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采用分层递进的方法选择文章类型,这也是结构化阅读教学工作开展的关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结构化阅读的质量。

如教师在进行“具有反复性的童话故事”教学时,先带领学生进行《青蛙卖泥塘》这一课的阅读,了解青蛙分别向老牛、野鸭和小鸟卖泥塘的具体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该描绘出故事环节的架构图。然后再逐步引导学生对《蜘蛛开店》《小毛虫》等一组文章进行阅读赏析,让学生独立描绘出故事的情节架构图,学生能够在文章故事的情节变化中理解“文章结构反复性”的特点。再如,在对《清明》《元日》等古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和视野,再引导学生学习与“节日”有关系的诗词,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加强,也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美,感受到古诗词所表达出的情感。

结构化阅读的教学方式,能够清晰地展现不同文章的不同点和相似点。小学开展结构化阅读教学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该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教师也需要改变教学思路,借助一些相似的文章作为支架来引导学生进行细致阅读和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也会进行大量的阅读,其阅读质量也会有质的飞跃和提高,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升。

二、突出课文单元主题,触动生本阅读思维

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单元形式编写的,每个单元都有中心主题。这些主题都是依据该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而设定的,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因此,教师在进行结构化阅读时,要把握课本上的单元主题,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更好地锻炼学生对文本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展开分析和理解,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从中产生独特的意见和想法,不断提升阅读能力。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为例,通过课本目录可以发现,这一单元的中心主题是“叙事文”,强调用文章以及描写手法来体现作者的真实情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单元朱自清的《匆匆》以及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展开结构化阅读,学生在对同类文章进行归纳总结时,能够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间中所要表达的真挚感情,并且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语句写出其表达的思想情感。

结构化阅读注重语文课堂教学实际,通过教师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对不同文本内容的分析与掌握,全方位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由于每个学生都经过自己的探究与学习,学习范围也得到了扩大化,其能够在更加宽松快乐的学习气氛中进行沉浸式读书。结构化阅读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适时进行反思、追问,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地爱上语文阅读。

三、推出个性学习活动,培养生本阅读习惯

充分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课堂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场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必须在平时的课堂上,让学生学会运用正确合理的阅读方法,提高其阅读能力。教师依据文章内容,恰到好处地进行创设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交流,促进彼此间的思维碰撞,进而使学生在阅读感悟上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学生对个性化学习活动有特殊期待,教师科学研究学情,针对学生学习需求展开教学设计,组织丰富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成功调动学生参与热情。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夜间飞行的秘密》为例,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了解本班学生的学情,即把本班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学习情况和探索能力情况了解清楚,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对大自然的一些事物缺乏具体的了解,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教师在讲授该课时,提前准备好了有关蝙蝠和超声波知识的素材。当学生对教师准备好的素材学习完后,教师再引入课文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教学也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课堂学习气氛活跃起来,教师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学生学习效率大幅提升。

教师开展结构化阅读的目的之一是能够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阅读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学无止境,通过阅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内在品质。小学生正处于阅读积累的关键时期,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可以从书本中学习和感悟到一些实用的知识,在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解决日常问题。学生也能够充分地意识到阅读对于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塑造的重要作用。随着时间的慢慢积累,学生也会对阅读产生足够的兴趣,不管是其逻辑思维能力还是阅读能力,都会得到明显提高。

四、组织分组交流讨论,引导生本有序发言

学生是有个体差异性的,不同的学生由于其成长环境和学习习惯的不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也有不尽相同。由于课堂时间十分有限,教师无法逐一让学生进行自我表达,不能听取每个学生的想法。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分组的方法,让每位同学在各自的小组里畅所欲言,之后每个小组再派出代表来整合本小组的观点,最后由各小组代表来进行全班的交流和探讨。通过不同的小组对阅读知识的相互整合和交流,可以提高学生课堂阅读水平。

譬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课文《桂林山水》教学时,教师整合《壶口瀑布》《石林》《七月的天山》这几篇文章,引导学生对祖国的秀丽山河产生深厚的印象。结构化阅读教学就是从学生对一篇文章的阅读延伸到对多篇有联系文章的阅读,并在阅读时对其中蕴含的知识进行探究。在具体开展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地方的景色特征分别是什么呢?”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彼此畅所欲言分享想法,相互激发灵感,促进思维碰撞。之后各组再选派代表发言阐释,进行全班交流,以此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有秩序的发言带动学生的阅读学习。结构化阅读可以将多篇文章进行整合,利用不同文章的异同点,提出能够起到类比作用、迁移作用和矛盾性的问题,通过问题把不同文章中具有联系的知识串起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学生的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也能够有所提升。具有比较性的问题设置对结构化阅读教学工作的落实十分关键,而比较的类型包括横向和纵向对比法、内容和方式比较法、相同和差异的比较法以及细化和粗略的比较法等。

五、创新思维导图融合,提高生本学习效率

教师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思维导图可有效打开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顺应结构化阅读的趋势,在阅读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研究思维导图和结构化阅读教学之前,应了解思维导图的具体使用价值。小学生整体的学习时间较短,学习的思维意识并没有完全定性。大多数小学生对于学习都缺乏自己的看法,对一些知识尚处于好奇阶段。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和发展,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来制定合理的培养策略。思维导图在拓展思维的基础上,也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具体来说,教师先为学生提供一个主题或问题作为引导,然后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梳理知识点并形成自己的思考框架。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此外,思维导图还可以用于辅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在学习送别诗时,引导学生联想《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通过思维导图把有关送别诗进行了立体的网状构建,每当想起其中一首诗,就可以从记忆中提取到相关的古诗,既能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又能让其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再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探究文本中的疑难问题。学生对于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拓展阅读时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课文主要人物为俞伯牙和钟子期,利用信息技术搜索人物名称,了解人物的生活背景。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测试等方法,及时了解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发现存在问题或者不足之处后,更加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来说,阅读是思维发展的开端和基础。高效率、高质量的阅读,能够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采用思维导图法,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之内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水平,也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认知和观念,让学生真正了解思维导图的具体使用方法和其价值。

六、注重学习方法传授,提升生本生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种读者和作者精神的融合,也是一种自我参与的满足和快乐。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采用结构化阅读教学法的目的之一就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存,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小学语文结构化阅读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在课堂上一味等待教师讲解的旧状。若要进一步使结构化阅读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落实结构化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在学习《大瀑布的葬礼》这篇课文时,以往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直接对文章展开阅读,教师在讲解生字词时再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的思想。这样的课堂使学生失去了主体地位,会把学生带入一个懵懂迷茫的学习环境,慢慢地消磨其对阅读的兴趣。而运用结构化阅读教学法时,教师会让学生提前做好课堂预习的任务,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有关的视频或音频,从而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学习兴趣。教师及时提问:“为什么要给大瀑布举办一场葬礼?如果让你来组织,你会怎样为大瀑布举办葬礼?”学生展开分组交流,让学生融入到课堂当中,增加他们的参与感,提高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构化阅读充分地开发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思维逻辑能力,拓宽了视野。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哲理。教师在学生的结构化阅读过程中必须发挥好辅助作用,给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教师在利用结构化阅读教学法时,要真正地将阅读的益处带给学生,使学生在提高读书效果与品质的同时,又积极地影响到学习者语言思维能力的开发挖掘、语言视野的拓宽。

为了充分发挥结构化阅读方式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渐完善语文教学体系,采用分组递进的方法选择文章进行阅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育活动和教学任务,同时适时提出一些问题,增加学生的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其阅读技巧,提高其阅读水平。结构化阅读作为新型的阅读方式,不仅能够唤起学生对于阅读的深度体验,还能够使学生在强化阅读的过程中实现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可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董玉倩.小学语文“大单元结构化阅读”应用艺术[J].教育艺术,2022(11).

[2]尤灵芝.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3(18).

[3]李业琼.指向结构化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路径建构[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1(10).

猜你喜欢
结构化教学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结构化教学,彰显数学整体系统的教学力量
让语文教学从“碎片化”走向“结构化”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善用关联思维 促进主动思考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