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构造法在高考解题中的应用

2024-07-01 10:01:37方成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构造法高考试题转化

方成

摘 要:通过研究高考题,尝试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结构,找到问题的隐含信息,构造与之关联的函数、方程、不等式、数列、向量等,使其转化到学生熟悉的情境中,从而化繁为易,灵活解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考试题;构造法;问题结构;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4)13-0065-03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构造法是学生研究问题最基本、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高考试题中也经常出现它的踪影.构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创新思维的过程,反映了学生数学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显露出自身的数学素养.然而,“构造法”难在如何“构造”,而且“构造”也没有一般的途径,因此学生解决问题甚感困难.

1 构造法的概念与解题价值

构造法是指根据问题的条件或结论所具有的特征和性质,通过构造合适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强调通过建立具体的数学模型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并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就是学生掌握数学本质的过程.

2 高考数学解题中的构造类型

2.1 构造数列

例1 (2018年江苏卷第14题)已知集合A=x|x=2n-1,n∈N*,B=x|x=2n,n∈N*,

将A∪B的所有元素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构成一个数列an,记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则使得Sn>12an+1成立的n的最小值.

分析 将A∪B的所有元素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构成一个数列an,所以我们首先要找集合A,B的相似之处,构造一个数列an,再分析它和Sn>12an+1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最小值.先来列举B=2,4,8,16,32…,与A相比,元素间隔大,所以从Sn中加了几个B中元素考虑.

1个:n=1+1=2,S2=3,12a3=36;

2个:n=2+2=4,S4=10,12a5=60;

3个:n=4+3=7,S7=30,12a8=108;

4个:n=8+4=12,S12=94,12a13=204;

5个:n=16+5=21,S21=318,12a22=396;

6个:n=32+6=38,S38=1 150,12a39=780.

发现21≤n≤38时Sn-12an+1发生变号,于是采用二分法查找:S30=687,12a31=612,所以所求n应在22~29之间;S25=462,12a26=492,所以所求n应在25~29之间;

S26=503,12a27=516,因为S27>

12a28,而S26<12a27,故答案为27.

2.2 构造函数

例2 已知函数f(x)=1x-x+alnx.

(1)讨论f(x)的单调性;

(2)若f(x)存在两个极值点x1,x2,证明:f(x1)-f(x2)x1-x2

解析 (1)由题意可知:函数f(x)=1x-x+alnx的定义域为(0,+∞).

对函数f(x)进行求导,得

f ′(x)=-x2+ax-1x.

令g(x)=-x2+ax-1,

①若a<0时,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减;

②若a>0时,Δ=a2-4≤0,即0

结合①②,得当a≤2时,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减.

③若Δ>0时,即a>2时, x=a±a2-42,故f(x)在(0,a-a2-42)和(a+a2-42,+∞)上单调递减,在(a-a2-42,a+a2-42)上单调递增.

综上所述,当a≤2时,函数f(x)在(0,+∞)单调递减,当a>2时,f(x)在(0,a-a2-42)和(a+a2-42,+∞)上单调递减,在(a-a2-42,a+a2-42)上单调递增.

(2)若f(x)存在两个极值点x1,x2,由(1)小题可知,当a>2时,x1=a-a2-42,x2=a+a2-42,此时x1

要证f(x1)-f(x2)x1-x2

f(x1)-f(x2)>(a-2)(x1-x2).

又f(x1)-f(x2)=x2-x1x2x1+(x2-x1)+alnx1x2,

由x1x2=1,得

f(x1)-f(x2)=2(x2-x1)+alnx1x2.

即证2(x2-x1)+alnx1x2>(a-2)(x1-x2).

即证alnx1x2>a(x1-x2).

令x1x2=t,则0

由x1x2=1知,x1=t,即证lnt>t-1t.

令g(t)=lnt-t+1t,则g′(t)=1t-12t-12t3≤1t-12×2×1t=0,故g(t)单调递减.

因为g(1)=0,故g(t)>0,所以lnt>t-1t .

2.3 构造方程

例3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21题)已知点 A(2,1)在双曲线C:x2a2-x2a2-1=1(a>1)上,直线l交C于P,Q两点,直线AP, AQ的斜率之和为0.

(1)求l的斜率;

(2)若tan∠PAQ=22,求△PAQ的面积.

解析 (1)将点A的坐标代入双曲线方程得a2=2,所以双曲线C的方程为x22-y2=1.构造直线y=kx+m,联立解得(2k2-1)x2+4kmx+2m2+2=0,由根与系数的关系与两直线斜率之和为0,解得斜率k=-1.

(2)设直线AP的倾斜角为θ(0<θ<π2),由题意可知∠PAQ=π-2θ.

因为tan∠PAQ=22,所以tanθ=2.

又因为y1-1x1-2=2,x212-y21=1,得到

x1=10-423.

所以AP=3x1-2=43(2-1)3.

同理,x2=10+423,

AQ=3x2-2=43(2+1)3.

由tan∠PAQ=22,有sin∠PAQ=223.

故S△PAQ=12APAQsin∠PAQ=1629.

2.4 构造不等式

例4 已知函数f(x)=x-lnx.若f(x)在x=x1,x2(x1≠x2)处导数相等,证明:f(x1)+f(x2)>8-8ln2.

证明 函数f(x)的导函数为f ′(x)=12x-1x,因为函数f(x)在x=x1,x2(x1≠x2)处导数相等,则

12x1-1x1=12x2-1x2.

变形,得12x1-12x2=1x1-1x2=2(12x1-12x2)(1x1+1x2).

化简,得1x1+1x2=12.

由基本不等式可知

12x1x2=x1+x2≥24x1x2.

因为x1≠x2,所以x1x2>256.

由题意得f(x1)+f(x2)=x1-lnx1+x2-lnx2=12x1x2-ln(x1x2).

设g(x)=12 x-lnx,则g(x)′=14x(x-4),当g′(x)=0,得x=16.当x>16时,g(x)单调递增.故g(x1x2)>g(256)=8-8ln2.

即f(x1)+f(x2)>8-8ln2.

2.5 构造图形

例5 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每条棱所在的直线与平面α所成的角都相等,则α截此正方体所得截面面积的最大值为.

分析 当截面为正三角形时,如图1,首先需要构造出一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确定截面在正方体什么位置时,每条棱所在的直线与平面α所成的角都相等.设当平面α与正方体相交于A,B,C时,当AC=BC=AB时,每条棱所在的直线与平面α所成的角都相等,面积为S△ABC=32.

当截面为六边形对,如图2,如果平面平移至图2位置时,截面面积值最大,此时六边形每个顶点都在正方体各个棱的中点处.

则六边形边长为(12)2+(12)2=22.

则六边形CBDEFG的面积为

SBDEFGC=6×34×(22)2=334,最大值为334.

3 结束语

当数学问题出现时,一种解题思路是从已知条件出发,探求问题结论,但有时这种做法并不奏效.此时,就要打破常规,洞穿问题结构,构造数学对象.而这个数学对象与所给条件、结论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能使问题趋向简单化.在构造数学对象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仅得到了提升,并且对原有的知识进行了再创造.因此,在高考数学解题活动中,学生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活跃的数学思维,看穿问题本质,构造新的问题条件特征,从而寻求最佳的解题途径,达到高校选拔人才的目的[1].

参考文献:

[1]

傅海伦,贾冠军.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构造法高考试题转化
浅论高中数学解题过程中构造法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10期)2017-01-12 06:42:39
基于“构造法”的高中数学解题思路探索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3:26:59
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8:33:48
浅谈构造法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9:08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及相关试题的归类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71期)2016-09-20 13:35:59
巧用高考试题,让高三哲学复习课堂灵动起来
利用高考试题,提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能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