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倩 张庭 赵为源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当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编外教师同工同酬待遇缺失、教师乡土情怀欠缺、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高、教师培训缺乏实质性成效等困境。本文据此提出构建合理薪酬体系、鼓励教师投身乡村、完善培养模式、实施精准化培训等策略,推动乡村教师专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教育高质量发展;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教师是推动教育进步的关键要素,培养优质的教师团队刻不容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3]
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建设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大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并且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以“高质量”指引高等教育的发展,才能把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然而,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教育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均、职业吸引力不足、教育负担重等问题,如何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高质量乡村教育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本研究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视角切入,总结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层含义解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就一系列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深刻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4],并对推动教育强国提出明确要求。
教育要高质量,首先教师要专业化。专业是指在某个学术领域内,个体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积累后拥有深入、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创新价值。它是个体在某一特定学术领域或职业范畴内,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积累,所形成的高度专业化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教师专业是指以教书育人为主要职责,具备独特的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训练和实践,掌握特定的知识和能力的专业。首先,教师专业的出发点是学生的诉求,围绕学生的需求来展开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其次,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既包括教师自身的主动性和努力,也依赖于外部环境的支持和刺激。再次,教师专业发展最终的落脚点是学生发展,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要树立专业理想、拓展专业知识、发展专业能力、提升专业认同。
黄清辉、张贤金、吴新建等学者指出,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有所不同,教师专业化是教师通过专门的培训和学习,在职业发展中提升自身的教育技能和丰富专业知识,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则是为提升教师的专业理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初入行的教师成为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的过程。[5]笔者认为在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已有新定义:以知识获得及知识显性化为基础,以专业化教师身份构建为目的的持续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关注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还强调教师作为乡村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和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教师应始终牢记使命、坚守职责、爱岗敬业、深耕乡村教育,积极投身于乡村教育建设的成长过程。
二、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以及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乡村教师的地位愈发重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也成为影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困境。
(一)编外乡村教师同工同酬待遇缺失
编外教师,又称合同制教师,指未纳入正式编制的教师。在同工不同酬的背景下,编外教师面临薪资待遇较差、职业发展受限等困境。在政府部门严格控制编制和财政补给的情况下,现有教师编制难以满足教育需求,致使各教育组织大量雇用非正式教师。编外教师无法享受与正式员工相同的待遇,缺乏业务培训、社会保障、职称评定等机会。
同时,由于缺乏编制,社会对编外教师的认可度普遍低于在编教师。这导致编外教师面临更多工作压力,影响工作积极性。这些都限制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阻碍优秀教师团队的发展。
(二)乡村教师乡土情怀欠缺
首先,乡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学条件较差,教师待遇较低,教师的乡村教育情怀受经济因素的冲击而不断淡化。其次,随着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乡村学校的学生数量减少,间接导致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空间受限。再次,时代的变化导致人们价值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乡村教师更关注个人发展和利益,而不是教育教学本身。最后,乡村教师所承担的繁重教学任务和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会消磨其对乡村和工作的热情。
(三)乡村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高
较城市教师来说,乡村教师专业能力整体偏弱。首先,教育资源不足。乡村地区相对于城市地区,往往面临着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这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源的不足,这些资源的缺乏限制了乡村教师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渠道,影响了他们专业素养的提升。其次,专业知识水平偏低。一些乡村教师专业知识结构薄弱,研究水平普遍偏低。他们在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乡村学校任教,缺乏进一步学习和提升的机会。这导致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难以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影响了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最后,师德师风建设缺失。师德师风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一些乡村地区,受到教育环境和社会氛围的影响,一些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意识淡薄。他们缺乏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缺乏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这些都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乡村教师培训缺乏实质性成效
首先,乡村教师参与的在职进修培训机会不足。调研发现,乡村教师参加县级以上培训的机会渺茫。偶尔有培训机遇,也常因师资短缺没法排课而失之交臂。其次,乡村教师培训形式不佳。一方面是培训形式单一,主要以校内培训为主,未使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培训方式,另一方面是培训通常采用专家讲授式,讨论交流和现场学习等形式偏少。[6]最后,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实际成效欠佳。比如一些示范课程虽然看起来很精彩,但对乡村学校及其学生并无实际益处;培训中所讲授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差甚远,尤其对解决乡村教育实际问题的帮助微乎其微,因此教师对参加培训缺乏积极性。
三、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在推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挖掘并激发乡村教师潜力是关键所在。教师作为乡村教育领域的中流砥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确保乡村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其专业素质,乡村教师专业的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构建合理薪酬体系,保障乡村教师稳定
构建合理的乡村教师薪酬体系,是留住优秀乡村教师的基础。首先,全面提高乡村教师工资福利,依据地理位置、工作量和教学条件等因素划分不同层级的乡村教师工资补贴,保障其基本生活质量,提高教师投身乡村教育意愿。其次,健全乡村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等。再次,深化乡村教师人事编制改革,积极探索人事代理、劳务派遣等编外用人制度,解决乡村学校对于生活教师、心理教师等用人需求问题,降低乡村教师教学工作以外的任务量。最后,建立健全乡村教师奖励机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提高其社会地位,激发教学热情,促进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7]
(二)鼓励教师投身乡村,培养乡村教育情怀
在教育高质量背景下,乡村教师应化身为乡村的一员,不仅做乡村孩子的启蒙人,也要做乡村建设的贡献者, 助力乡村教育发展,激发乡村教育振兴,承载乡村文化传承的新活力。这需要乡村教师厚植乡村教育情怀,充当乡村焕新与乡土教育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解读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激发教师奉献乡村教育的内生动力;创新挖潜编制管理,提高乡村学校教师编制的使用效益;畅通城乡一体配置渠道,重点引导优秀人才向乡村学校流动;提高地位待遇,让乡村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关心青年教师工作生活,优化在乡村建功立业的制度和人文环境。[8]国家教育部门、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机构等部门需要共同合作,利用外部激励为引进乡村教师、留住乡村教师提供保障,从而激发乡村教师主动投身乡村教育建设工作积极性。
(三)完善培养模式,提升乡村教师素养
高质量教育发展背景下,教师素质能力低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完善乡村教师培养模式,建立健全省、市、县(区)、校四级联动的教师培养体系,[9]涵盖各类别、级别和职位的教师。其次,强化乡镇教师成长设施建设,提高教师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科技领域的运用能力,以提升农村教师使用现代教学技术的素质能力,满足乡村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再次,深化推进交流轮岗。切实推进县内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积极寻求城乡教育教学合作。
由县级中小学牵头,与乡村学校建立教育教学联盟,在联盟中实施集群帮教和替岗,每两个学年为一个周期,确保支教团队中包含县级以上优秀教师的比例逐年提高,提高乡村教师能力。
(四)实施精准化培训,助力教师高质量发展
《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强调,加强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设,为我国教师教育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0]
培训内容针对教育教学实际需要,注重新课标新教材和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培训,赋予乡村教师更多选择权,提升乡村教师培训实效。推进乡村教师到城镇学校跟岗学习,鼓励引导师范生到乡村学校进行教育实践。政府应大力加强乡村教师培训,改进及创新培训形式。由于乡村教师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拥有不同的知识文化水平,所以培训也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分别设计和提供基础性培训、提高性培训和卓越性培训等不同层次的内容。
培训应关注内容和主题的关联度、受培训教师已有能力、培训方式以及培训服务精准度等问题。通过精心培训,提升乡村教师专业能力,促进乡村教师专业能力的高质量发展。
四、结语
乡村教育发展滞后是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短板,是阻碍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之一。乡村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推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迫在眉睫。针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构建合理的薪酬体系、鼓励教师投身乡村、完善培训模式、实施精准化培训的策略,以期提升乡村教师的幸福感及获得感,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2][3][4]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8,33,34,34.
[5]黄清辉,张贤金,吴新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中国教师,2021(12):84-87.
[6]曾玲.乡村教师队伍稳定的影响因素及策略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4):64-69.
[7]盛红渝,朱静.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23(24):16-19.
[8]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解读[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20(10):25-26.
[9]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0(9):31-35.
[10]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8(4):14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