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谣言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挑战及策略研究

2024-06-29 00:38张亚玲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6期
关键词:网络思政教育策略研究高校

摘 要: 微信是虚拟网络下的延伸项目,大学生微信朋友圈内的大多数是熟人,容易产生信任和依赖感,从而出自信任进行转载和传播,很少去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造成了微信谣言的兴起。这种私密性强的交流可能会引起群体效应。当微信谣言爆发后,高校在寻求来源时尤为困难,对于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极具挑战性,比如群体效应导致的群体极化,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信息真实度降低导致信任危机,教育资源有限导致网络思政师资建设等多方面的挑战。因此需要急切解决微信谣言的负效应,本文为有效控制微信谣言的传播、提升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效果提供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 网络思政教育;微信谣言;高校;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G20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9052(2024)06-0128-03

引言

网络思政教育是指在网络空间对人们进行心理、思想、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它是传统现实空间思政教育的延伸,广义上包含所有使用网络空间的受众,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高校中使用微信的大学生,通过探究传播特点和分析微信谣言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挑战,进而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应对微信谣言的策略。

一、微信谣言概述

法国学者普费雷将谣言定义为“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过官方鉴别或者已经被官方所证伪的信息”[1],网络谣言是指以网络为传播介质,个体或团体散播的,现阶段非真实的对事物或者事件的特定解释[2]。谣言常见的划分方法有三类。第一,依照谣言的发生领域,可以把谣言分为经济谣言、政治谣言、军事谣言、自然现象谣言和社会生活谣言;第二,依照谣言的后果,可以把谣言划分为有害谣言和无害谣言;第三,依照谣言的来源,可以分为故意捏造的谣言和无意传播的谣言[3]。

微信谣言是指个人或团体在微信平台上产生、散布和传播的谣言。微信谣言依照其内容性质可以分为科普类、虚假求助类和夸大事实三类,关系到财产安全、人身安全、科学常识、食品安全及儿童走失的谣言。

二、高校微信谣言的传播特点

(一)传播速度快

新媒体时代,随着5G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微信谣言也有了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谣言一旦产生,便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向熟人扩张,虽然微信平台和机构有了一些辟谣通道,但是辟谣速度往往赶不上谣言传播的速度,并且在某些特定网络情景发酵下谣言开始裂变,已经和最初谣言迥然不同,这给辟谣和澄清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其余年龄层级的群体对比,在校大学生由于时间充沛对微信的使用颇为活跃,因此部分学生也成了谣言的传播介质。

(二)匿名性

高校里微信中存在一些“意见领袖”,比如某些“表白墙”和“万能墙”,许多大学生都加了这些“意见领袖”为好友,一些大学生往往不直接自己发布信息,通过各种“墙”强力传播信息,而运营这些“墙”的用户来源不明,可能是学生,可能外部人员,可能是营销机构,他们往往不会核查信息真假,不会严格履行自己的把关责任,忽略自己强大的影响力从而传播出去造成谣言泛滥,而且使微信谣言带有了匿名性,给谣言查清溯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情感化和煽动性

微信谣言一般涉及的事件通常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尤其在利益方面具有强烈的煽动性和情感性,大学生容易去转发一些不实信息满足自己的表达欲望和宣泄欲望,从而造成谣言泛滥。部分大学生通常缺乏媒介素养,出于疏忽和大意很难准确判断信息的真假,在“科普”和“时事”的外衣下,转发不确定信息扩大它的“知名度”从而“出圈”,另外的大学生则认为知名度越高可靠性越高,从而循环往复,谣言更为肆虐。

(四)半封闭性

众多大学生的微信好友更多为熟识的人,通常为亲人、朋友和同学等,而微信中特有的“朋友圈”是一个半封闭的空间,谣言的传播是从一个社交圈跨越到另一个社交圈的过程,当谣言在一个朋友圈内被认可后,它的传播威力变得强大,更容易被这个学生的其他圈内好友所接受和认可。也正因为这种半封闭性,微信的谣言传播缺乏自净能力,相关部门不能在第一时间检测到微信谣言,并且对于寻找微信谣言的源头、排查传播人员等都存在难度。

三、微信谣言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挑战

(一)群体效应和群体极化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掐头去尾”“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等方式对信息进行编造,在微信中大肆传播,混淆视听,引发群体效应和激化公众的情绪,在传播微信谣言的同时造成了一些群体极化事件。比如今年年中关于“细数清华大学五宗罪”的帖文、视频疯狂传播,其后更是出现了许多高校对比的帖文和信息,谣言一时风行。对此,国防科大招生工作办6月底发表声明,批驳这些营销号视频和帖文“绝大多数内容不实”,表示“不认同部分视频中对不同高校之间的不恰当对比与相关言论”。这起“名校被网暴”事件中,两所学校的学生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网暴,其高校的声誉和形象也有所影响,对相关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二)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

微信谣言传播形态多元化,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以及分享链接。和传统媒体相比,微信等智媒平台的渗透性强,更容易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微信谣言的传播者往往制作短小、快速的碎片化内容,便于高校学生阅读,微信谣言的覆盖面比较大。高校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时期,表达欲和猎奇欲比较强,尤其有些恶意抹黑烈士和扭曲历史的微信谣言,不仅对社会伦理道德产生冲击,还会消解青年大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教育成效。

(三)信息真实度和信任危机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产生和传播的速度极高,每天产生的信息量非常庞大,已然进入了“信息过载”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微信谣言流走于高校学生之间、高校老师和学生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等,微信平台的信息真实度下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危机,高校的学生和老师每天需要花过多的时间浏览信息和核查信息,学生无法全方位、无条件地信任高校及老师,遇到问题和困难第一时间不再是寻求学校和老师的帮助,而是发朋友圈或者帖文,依靠网络舆论来解决问题,并且这种现象愈演愈烈。

(四)教育资源和师资建设

目前高校教育资源有限,导致在网络思政领域师资建设经费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存在短板,许多高校普遍存在师资结构性缺失,城乡教育质量不均,编制数量不足问题,需要重视网络思政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一方面需要加大投入,加快网络思政教育领域的项目建设,增多基础设备和人员引进,认真落实教育方面各项政策,提升教师待遇。另一方面,教师队伍要有自强自立、灵活改革、创新敬业的精神,从而才能适应网络思政教育发展的需要。

四、高校大学生传播微信谣言的原因探索

(一)信息获取渠道受限

大学生缺少网络媒介素养、获取的信息缺乏核验和查证能力,信息获取渠道严重受限,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传播微信谣言的中间者,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信息获取渠道对于大学生传播微信谣言的影响可能在于:第一,学生无法获取到全面、准确的信息,导致信息不对称。缺乏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和渠道,他们可能错过了某些适合自己的职业机会,或者无法了解到新兴行业的发展趋势。第二,信息获取受限也可能影响学生与同学、老师、社会的交流和互动,降低了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建立。此外,可能导致大学生对社会、时事、文化等方面的了解不足,从而影响他们的社会参与度和综合素养。

(二)社交压力和追求关注

经历了高考备考后,大学生总体上呈现一种放松的状态,这时他们想要博得同龄人的关注和面临社交压力,容易无意识或自觉地以学生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意见作为行为参考,依靠微信信息资讯,往往在从众心理下大学生由一个个“单体”汇集构成群体,有着相对一致的情感诉求和思想行为,在危机事件或突发公共事件里更容易表现为趋同现象,这种趋同性容易引发群体极化事件。例如:某高校大学生在微信群里发布了一条声称学校食堂食品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消息,一部分大学生对这一消息深信不疑并呼吁抵制校园食堂食品,另一部分学生则对此持怀疑态度,两个阵营的大学生不断互相指责、争执不休,甚至出现言语激烈、情绪激动的情况,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学校声誉等方面带来了管理阻碍。

(三)情感共鸣和情绪宣泄

大学生缺乏情绪调节能力,在关键时刻不能保持冷静自持,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在一些事件发生时往往代入个人视角,通常假设事件会向最坏的结果发展,这个过程通常伴随着夸张的个人情绪,比如焦虑、孤独、愤怒、羞耻等消极的自我价值观念,这些情绪积累起来,大学生们需要找到一个宣泄口释放压力,而这些微信谣言通常具有较强的情感因素,高校学生在情感共鸣下相信并积极地进行传播。

(四)好奇心和兴趣驱使

微信平台信息传播形式丰富,包含微信公众号推文、朋友圈、视频号、直播等,因此微信谣言也具有了新奇、煽动性和戏剧性,很大程度引起了高校大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尤其是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大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寻找“小道消息”,相信“空穴不来风”,这为微信谣言的产生、传播和发酵提供了空间。

五、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应对微信谣言的策略

(一)提供多样化网络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

面对日益复杂的舆论环境和层出不穷的信息,高校应该提供多样化的网络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第一,开设信息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对于微信平台出现的不实信息与谣言,大学生应该提高思辨能力。对于热点问题与重点事件内容,秉持理性态度,不轻易散布、传播和转发相关信息。第二,增设谣言辨识教育,传授大学生谣言辨别技能,通过开设讲座、理论宣讲等方式教授大学生可以通过相关手段核实和查证信息的真实性。比如追溯信息的发布来源;向相关领域的专家求证信息真伪,通过官方辟谣渠道查询。第三,积极开展网络校园文化活动,建立校园文化活动体系,通过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提升网络思政的趣味性和实用性[4]。

(二)建立健全高校信息传播机制

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不断发展与革新,为了保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建立健全高校信息传播机制。正是因为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回应突发事件的速度较慢等,当前高校许多舆情事故频发,对于高校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有着一定的困难,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高校信息传播机制建立与健全。首先,高校需要重视信息传播机制的重要性,完善信息传播的管理模式、制度流程,以及协调模式,保障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其次,创新信息传播表达形式。许多高校已然创办了大学生通讯中心,有着官方信息发布平台,但是由于其趣味性不足,导致校内受众少,阅读量不佳。因此在信息发布过程中需要创新表达方式,除了注重“内容为王”外,还要通过以漫画、手绘图、h5页面、游戏等趣味模式来呈现信息,增强高校媒体受众的黏性,可以通过多设传播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建设高校“融媒体”。

(三)强化网络思政教育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当前高校在开展相关网络思政教育时大多会在线上发布相关以“说教”为中心的视频图文信息,形式较简单、单一,大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其网络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不强,缺乏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因此需要重视新技术与网络思政的融合。传统模式下,思政教育青睐参观实践的活动方式来组织学生亲近各个教学基地,开展各种研学活动,也伴随着安全风险、费用高等缺点。利用VR虚拟仿真技术的特点交互性和沉浸性,可以实现VR技术与高校思政实践育人活动有效结合,比如将全国红色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视频、图片等形式导入VR,形成沉浸式效果模式,提升学生兴趣。也可增加思政研读、访谈等实践形式,打造微信思政VR体验实践平台,高校师生可以在微信平台自由选择景点教育基地进行全面和深入的体验,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增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互动性和时效性。

(四)重视师生“网络意见领袖”的传播力量

“网络意见领袖”是对传统新闻领域概念“意见领袖”的创新和发展之下的新概念,引入到高校师生领域,是指这些师生在新媒体环境下能够适应各类社交媒体特点、网络文化传播等,靠近师生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其发表个人看法、分享资讯等信息传播过程能够引起一定范围的认同与呼应。第一,“网络意见领袖”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有着信息传播与意识形态引导、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丰富网络文化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正向作用[5],高校辅导员或者思政老师要善于发现班上的“网络意见领袖”,注意方法和策略去加以引导,使其从网络空间的“意见领袖”发展到现实的班干部,关注社会舆情以及学校网络环境动态,通过他们的观察分析,从而构建起完整、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第二,在当前环境下,师生“网络意见领袖”也出现了娱乐化倾向和网红化趋势,这些意见领袖的责任和边界问题需要高校加以引导。

结语

在微信谣言泛滥的今天,公众、司法、平台等各方都在努力摆脱谣言的笼罩,想要获得公开透明、真实客观的信息,尤其在高校,微信谣言对于网络思政教育的影响和挑战极大。本文通过界定微信谣言的概念、探究传播特点和分析微信谣言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挑战,进而得出其产生的原因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应对微信谣言的策略,比如提供多样化网络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建立健全信息传播机制;强化网络思政教育的互动性和参与性;重视师生“网络意见领袖”的传播力量。

参考文献:

[1] 设公共政策智库论坛论文集[C].燕山大学:燕山大学文法学院,2018:55-60.

[2]贾硕,张宁,沈洪洲.网络谣言传播与消解的研究进展[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9,(03):62-72.

[3]陈波.网络涉军谣言研究[D].导师:季水河.湘潭大学,2018.

[4]张飞, 廖亮, 张水莲. 舆论学视域下基于高校官方微信的大学生网络谣言规避途径 [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0, (24): 16-18.

[5]刘珊. 新媒体下意见领袖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J]. 中国军转民, 2023, (20): 96-98.

作者简介:张亚玲(1995.06— ),女,汉族,四川省巴中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23年度川北医学院校级辅导员专项(人文社科类)“微信谣言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挑战及策略研究”(项目编号:CBY23-FDY02)。

猜你喜欢
网络思政教育策略研究高校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探析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