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攀
摘 要: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当下,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分析新媒体对思政教育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新媒体;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9052(2024)06-0046-03
引言
新媒体信息多样性、功能丰富性及平台开放性,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内容和方法、平台和载体创新提供新机遇,亦进一步拓展思政教育覆盖面。但与此同时,新媒体的瞬时性、去中心化、扁平化特征,为思政教育带来新挑战。为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有效性,应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平台建设、结合热点事件和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帮助高职院校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真正发挥新媒体在思政育人中的优势。
一、新媒体视阈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新机遇
(一)新媒体信息多样性丰富了思政教育内容和方法
新媒体平台汇聚了广泛的信息资源,包括最新的国际国内动态、多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文化艺术内容。这样的信息多样性使得思政教育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点,使得教育内容更加生动、贴切。例如,利用热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热点事件进行案例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新媒体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工具和方法,如视频教学、互动论坛、在线讨论等,这些方法不仅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新媒体的信息多样性还允许教师从不同角度、多个层面进行教学设计,使得思政教育更加全面和深入。
(二)新媒体功能丰富性创新了思政教育平台和载体
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知乎等,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渠道,更是互动交流、意见反馈、知识共享的空间。这些平台的多功能性使得思政教育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地教学与学习。例如,通过在线视频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学习,而在线论坛和社交媒体群组则为学生提供了交流观点、讨论问题的场所。此外,新媒体的功能丰富性还支持了更多创新的教育形式,如在线模拟实验、虚拟现实教学等,这些创新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拓宽了思政教育的教学手段。
(三)新媒体平台开放性拓展了思政教育覆盖面
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的内容可以迅速传播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超出校园,影响更广泛的社会群体。这种开放性使得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可以通过网络直播、微博话题、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将教育内容传递给更多的学生和社会公众。例如,利用微博话题进行在线讨论,可以吸引更多学生的参与,使得思政教育形成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度。同时,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还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使得思政教育成为双向互动的过程。
二、新媒体视阈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一)新媒体瞬时性增加了思政教育难度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瞬时性特征明显,这为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信息的快速更新使得思政教育内容需要不断跟进时事,对教师的时效性要求极高。教师必须及时关注国内外大事,快速对新出现的社会现象和事件做出反应,并将其融入教学中。这不仅考验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也对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新媒体的瞬时性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他们可能更倾向于浏览快速、轻松的信息,而对于需要深入思考的思政教育内容可能不够耐心。这要求思政教育方式必须更加灵活多样,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通过制作短视频、微博微信推文等形式,提供更符合学生阅读习惯的教育内容。此外,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真假难辨,易产生谣言和错误观点,这对思政教育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构成挑战。
(二)新媒体去中心化削弱了思政教育效果
新媒体的去中心化特点意味着信息传播不再受到严格的中心控制,用户可以自由地发布和获取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职院校传统思政教育的效果。去中心化导致思政教育信息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受到挑战[1]。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而不再是单一地依赖于学校和教师提供的教育内容。这就要求思政教育必须提高自身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以保持其在学生心中的权威地位。去中心化环境下,思政教育内容易受到外界错误观念的干扰。学生可能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观点和信息,其中包括一些错误甚至是有害的思想。因此,思政教育需要加强引导和甄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新媒体去中心化也导致教育资源分散,学生的学习可能更加碎片化。
(三)新媒体扁平化特征弱化了教师主导地位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其扁平化的特征,给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之一便是教师在思政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弱化。首先,新媒体平台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加民主化和去中心化。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主要传递者和权威解释者,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收者。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可以轻易地接触到来自互联网的各种信息和观点,这些信息的多元性和即时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的权威地位。学生可能会对教师的观点提出质疑,甚至采取挑战的态度。其次,新媒体平台上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可以主动参与讨论和分享,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种情况要求教师在思政教育中采取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教学策略,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而不仅仅是单向灌输。再者,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爆炸使得教师难以全面掌握和过滤信息。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不可能对学生接触到的所有信息进行监督和指导,这无疑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学习和掌握新媒体技能,以维持其在学生心中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最后,新媒体的扁平化特征也意味着教师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减弱。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但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途径更加多样化。学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论坛、博客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这些渠道往往比教师更具吸引力。因此,教师在思政教育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有所下降,他们需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策略,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变化。
三、新媒体视阈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有效性提升途径
(一)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师新媒体素养
在新媒体视阈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提升首先需要从更新教育理念和提升教师的新媒体素养入手。这不仅涉及教学内容的更新,也包括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革新。新媒体时代的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学生中心、互动参与和技术融合,这要求思政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者和互动的参与者[2]。
1.新媒体时代的思政教育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需求。
教育内容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例如,可以利用短视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将传统的思政教育内容转化为更加接地气、易于接受的形式。
2.教师的新媒体素养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
教师需要掌握新媒体工具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通过新媒体进行有效教学的能力。教师应该熟悉各种新媒体平台的特点和优势,能够根据不同平台的特性设计教学内容和互动方式。例如,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时事评论,利用微博进行热点话题讨论,或者通过B站上传教学视频等。
3.良好的信息筛选和判断能力能够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与影响力。
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信息筛选和判断能力,能够从海量的网络信息中筛选出对学生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真假难辨,教师需要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判断和价值观念。四,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这包括对思政教育内容的深入理解,对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的掌握,以及对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教师可以更有效地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思政教育,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总之,更新教育理念和提升教师的新媒体素养是提高新媒体视阈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有效性的关键。通过对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的革新,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可以使思政教育更加生动有趣、贴近学生,从而提高教育效果[3]。
(二)加强平台建设,整合新媒体育人合力
加强新媒体平台的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有效性的关键。高职院校应积极构建适应新媒体环境的思政教育平台,为思政教育提供更广阔的传播空间和更多元的互动形式。首先,技术层面的平台建设是基础。高职院校需要构建适应新媒体环境的思政教育平台,包括学校官方的社交媒体账号,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以及专门的在线学习管理系统、互动讨论平台等。平台应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设计,易于操作,能够支持丰富的媒体形式如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同时确保信息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此外,平台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能够与其他教育资源和工具相连接,形成一个综合的教育生态系统。其次,跨界合作为思政教育带来更多资源和视角。高职院校可以与外部的媒体机构、专业团体、社会组织等进行合作,共同制作教育内容,举办线上活动,拓宽思政教育的视野和影响力。例如,可以邀请行业专家、社会名人进行线上讲座或访谈,举办网络主题活动等,增加内容的权威性和吸引力。
(三)结合热点事件,转变思政教育话语
在新媒体视阈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有效性的提升,需要紧密结合时事热点,转变传统的教育话语模式[4]。结合热点事件进行思政教育,意味着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国内外重大新闻、社会热点及公众关注的议题,并将这些内容融入思政教育中,使之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方法可以增强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使学生能够在关注日常热点的同时,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政治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教师需要具备灵活的信息筛选和处理能力。
教师需要具备灵活的信息筛选和处理能力,能够从海量的新闻和信息中挑选出适合用于思政教育的内容。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政治敏感性和判断力,还要求他们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例如,针对某一社会热点事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立体的认知视角。
2. 教师应注重热点事件背后的价值引导和思想深化。
在讨论热点事件时,教师要传达事实,更要深入分析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可能的社会影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观念。例如,对于国内外的重大新闻事件,可以引导学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进行理解和评价,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3.教师应利用新媒体发布教学内容。
教师还应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B站等,发布与热点事件相关的教学内容,比如视频解读、图文并茂的分析文章等,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同时,可以通过线上讨论、在线调查等方式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四)做好信息监管,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在新媒体时代,做好信息监管和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对于提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至关重要。信息监管主要是指对学校新媒体平台上发布的内容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适宜性,避免传播错误观点或不当信息[5]。信息反馈机制则是指建立一套有效的反馈渠道和方法,及时收集和处理学生、教师及社会各界对思政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反馈,不断优化教育工作。首先,加强信息监管是确保思政教育内容质量和正确导向的基础。高职院校需要对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的思政教育活动进行严格监督,审查发布的内容是否符合教育目标和价值导向,是否包含不当或误导性信息,以及是否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同时,应监控和管理学生在平台上的行为和言论,防止出现违规或不良信息的传播。其次,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对于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和内容至关重要。反馈机制包括从学生那里收集对思政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对教育效果的评估。可以通过在线问卷调查、讨论组、社交媒体互动等多种方式进行,通过收集学生的反馈,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可以了解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识别存在的问题,并据此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第三,信息反馈机制还包括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性。由于新媒体环境快速变化,社会热点、政策导向等都可能影响思政教育的方向和重点。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应建立起对这些外部变化的快速响应机制,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以保证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和相关性。第四,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来提高信息监管和反馈处理的效率和精准度。例如,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跟踪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和参与情况,通过算法来筛选和管理大量的网络信息,确保思政教育内容的质量和安全。总之,做好信息监管和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是提高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有效性的关键。通过精准的信息管理和及时的反馈调整,可以确保思政教育在新媒体时代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新媒体时代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高职院校应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以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静茹.新媒体时代高职思政教育的创新研究[J].才智,2023,(35):41-44.
[2]柯珍妮.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2):220-222.
[3]钟然.新媒体背景下加强高职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J].能源技术与管理,2023,48(05):198-200.
[4]陈翔宇,苑秀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困境与对策探究[J].成才之路,2023,(30):61-64.
[5]杜新宇.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与资源整合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9):109-110+113.
作者简介:王 攀(1995.10— ),女,汉族,河南省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政教育、历史教育。
基金项目:驻马店市社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意义及路径——以驻马店地方红色文化为例”(项目编号:22L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