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巴渝民歌研究述评与思考

2024-06-28 05:45邱双
今古文创 2024年22期
关键词:竹枝词民歌传承

【摘要】巴渝民歌是巴渝地区文化符号之一,是巴渝地区人民的精神象征。本文从巴渝民歌形式、语言、竹枝词、民歌传承与保护方面出发,对近十年巴渝民歌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归纳了近十年巴渝民歌研究存在的研究内容不平衡、内容较为浅显以及研究方法与视角单一等问题,提出对巴渝民歌内容研究以及保护与传承研究的新展望。

【关键词】巴渝;民歌;竹枝词;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22-010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22.03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巴渝民间艺术研究中心研究课题“新媒体视域下巴渝民歌传承与保护路径探索”(项目编号:BYMY22C05);“巴渝红色歌谣的语言文化研究”(项目编号:BYMY22C04)的研究成果。

巴渝地区是指以重庆为中心并辐射周边地区的行政区域,包括川东北广元、南充、巴中、达州和广安等地区,还包括陕南、鄂西、湘西北等黔北等区域。巴渝民歌是指以重庆为中心并辐射周边川东北等地区的民歌总称。巴渝民歌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有山歌、号子、小调、风俗歌、儿歌、红色歌曲等体裁形式,既能反映巴渝地区的地理特征、生产生活现状,还能反映巴渝地区风俗民情,具有非常浓厚的地方性色彩,是巴渝地区文化符号,同时也是巴渝地区人民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的象征。

一、近三十年巴渝民歌研究概况

巴渝民歌作为巴渝地区文化符号之一,相关的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了,多数集中于分析刘禹锡的《竹枝词》。到了21世纪,研究成果丰富且涉及了民歌的形式、体裁、语言、文化和传承等诸多问题。根据近十年研究成果来看,巴渝地方民歌如巫山民歌、开州民歌、木洞山歌、“狮灯调”、四川汉族民歌等受到了进一步的关注和重视。同时,关于巴渝民歌的内容研究也逐步深入,集中于语音、词汇与音乐研究、竹枝词语言与艺术特色研究,也关注到了巴渝民歌生存现状和传承保护问题。根据查阅与归纳,将近十年来的巴渝民歌研究成果分为以四类:第一类是巴渝民歌形式、体裁研究;第二类是巴渝民歌语言研究;第三类是巴渝地区《竹枝词》研究;第四类是巴渝民歌传承与发展研究。

(一)巴渝民歌形式、体裁研究

关于巴渝民歌形式研究,胡小琴(2012)[1]分析了巴渝民歌文化背景、巴渝民歌题材,分为反映巴渝地理特色歌、巴渝地区经济生产歌、巴渝地区社会民风民俗歌;秦振川(2018)[2]对四川汉族民歌进行了类别总结,分别有山歌、号子、小调、风俗歌、儿歌五大类别,并以薅草锣鼓为个例分析了民歌与地理的关系;何斌(2018)[3]分析了重庆巫山民歌的山歌、号子、小调以及风俗歌的体裁形式和特征;扈祝(2020)[4]分析了重庆开州民歌的来源与分类,主要分为劳动号子、小调、风俗歌曲;刘宇婷(2020)[5]对木洞山歌《美丽传说话木洞》进行了演唱分析,既总结了木洞山歌的种类:乔籁、啰儿调、劳动号子、风俗歌、表演歌,并对其音乐特色进行了分析。由此可见,在民歌形式与体裁归类上各有依据,胡小琴以民歌反映的内容来归类,秦振川、何斌、扈祝以歌唱的形式来归类,刘宇婷则是对两种分类方法的混合。

(二)巴渝民歌语言研究

关于巴渝民歌语言研究,主要是将语音、词汇、语义和音乐结合进行分析,如胡晓东(2012)[6]分析了巴渝民歌语音、词汇等与音乐的关系;郝予琪(2017)[7]从声调、重音、节奏、语调方面分析了语音形态韵律,从比喻、夸张、起兴方面分析了语义形态,从表达矛盾、丑化事物、描绘心理,分析了语用形态;郑茂平(2019)[8]分析了民歌的在声韵母、声调、词汇方面所反映的族群心理特质;胡炜光(2020)[9]分析了巴音民歌分布区域和音乐形态特征,总结出了不同地区巴音民歌的数量和背后的文化;肖前玉(2021)[10]分析了“狮灯调”的语言基础、语音特点以及唱词特点。从上述研究成果来看,关于巴渝民歌语言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较丰富,多是以语言学与音乐学、文学等交叉研究的视角对民歌的地方语音特色进行分析。整体上,学科交叉是研究领域的一大趋势和热点,随着研究视角的丰富,巴渝民歌相关内容研究也逐渐深入。

(三)巴渝地区《竹枝词》研究

竹枝词属于巴渝民歌中的一种,是比较独特的存在,也是了解巴渝民歌语言与文化的重要一环。就丘良任、潘超、孙忠铨、丘进等人编著的《中华竹枝词全编·卷6》来看,巴渝地区竹枝词有355篇,其中开篇有6篇,重庆卷有90篇,四川卷有259篇,数量较多,相关的研究也比较丰富。目前来看,相关的成果主要涉及了巴渝地区竹枝词的发展与演变、竹枝词的语言和词体、刘禹锡《竹枝词》研究等内容。

就近十年来看,关于竹枝词的研究内容多是集中在对其的产生与发展的探源上,如孙杰(2013)[11]谈到了巴渝地区竹枝词的发展与对其他地区竹枝词的影响;黄贤忠(2016)[12]通过对竹枝词的源流和考辨,对竹枝词进行了实质性的内涵解释;范明英(2015)[13]、柳倩月(2020)[14]皆分析了文人竹枝词与巴渝竹枝词的关系以及巴渝竹枝词的雅化过程等。关于竹枝词词体、语言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如崔淼、姜剑云(2016)[15]以刘禹锡的《竹枝词序》、依曲拍为句、词谱三方面来证明其词体性;周志鹏(2021)[16]对竹枝词中方言词汇进行了构造、词义等方面的分析,并对其进行探源。刘禹锡的《竹枝词》是研究巴渝民歌的重要语料,关于刘禹锡《竹枝词》研究成果,主要的如梁颂成、艾瑛(2012)[17]探讨了刘禹锡《竹枝词》的诞生;王妍(2021)[18]分析了刘禹锡竹枝词的质朴清新的语言风格以及修辞的使用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总体而言,关于竹枝词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四)巴渝民歌传承与发展研究

巴渝民歌作为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巴渝地区精神形象的代表。近年来,民歌的传承与保护逐渐受到了重视,根据现今研究成果来看,巴渝民歌传承与保护问题仍亟须关注。目前相关的研究成果,如胡小琴(2011)谈到了巴渝民歌“原始土壤”的消失、生产方式改变以及大众审美的变化导致了民歌传承面临困境,因此呼吁政府出台保护、全民高度关注;易柯宇(2017)[19],提倡将民歌引入高校声乐课堂;何斌(2018)也提出了政府出资打造巫山民歌精品,搭建展示平台以及大力推广巫山民歌。总体而言,以上成果皆主张由政府牵头搭建平台,全民积极参与。另有关注到红色民歌传承与保护的,如刘曼丽(2023)[20],认为要创新形式,在互联网平台上打造专业的传播队伍。可见,在关于民歌的传承与保护问题的研究上,学者们越来越立足于社会现实情况,提出更符合当下社会环境的传承与保护策略。

二、巴渝民歌研究存在的问题

根据以上研究成果分析,关于巴渝民歌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富,研究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具有一定的深度,但仍然存在研究内容不平衡,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

(一)研究内容不平衡

通过对研究成果的归纳总结,关于巴渝民歌的形式、语言特征、音乐风格、文化、竹枝词的成果已较为丰富,但是多是针对各地区的民歌,缺乏对总体的体裁、形式的整理。相比较来看,研究竹枝词较多,多是偏向于竹枝词渊源、刘禹锡《竹枝词》与语言特征等,忽略了竹枝词语言本身所反映的方言文化、风俗文化,同时几乎无人提及巴渝地区竹枝词的传承问题。此外,关于巴渝民歌精神等研究成果也较少,大多数的文章只看到了民歌背后的文化,忽略了民歌背后的巴渝地区人民的热爱生活的态度与不畏艰险、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精神,以及民歌精神影响和传承等问题。

(二)研究内容较为浅显

就以上成果分析来看,关于巴渝民歌的研究相对来说内容比较全面,也比较深入,但从微观来看,由于研究视角单一等问题,也造成了研究深入度还不够,大多还是停留在本体研究上,例如在研究民歌语言词汇时,主要分析词汇本体以及其具有的地方特征,但很少去探讨词汇背后所反映的巴渝人的表达情趣与歌唱精神。同时,关于竹枝词、刘禹锡《竹枝词》的艺术特色以及与巴渝文化的关系等近十年来得研究成果多是浅尝辄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关于巴渝文化、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策略也多是从政府、民众角度出发,方法相对传统。

(三)研究方法与视角较为单一

根据比较来看,在现有的文献研究中,研究方法主要以描写法、叙述法为主,也有统计法,如对巴渝民歌的体裁、形式分析,但较为传统,更是缺少数据上的对比分析。研究多以共时研究为主,在分析巴渝民歌文化背景、刘禹锡《竹枝词》来源时才多结合历时研究。关于民歌语音研究,郝予琪(2016)虽然已经对重庆民歌的韵律进行了分析,但是未进行深入的释考。同时,民歌语言研究虽然和音乐学、文化学视角交叉分析,拓宽了研究视角,但是就现今来看,缺乏更为先进的语音技术分析,例如采用实验语音法将具有特色的语音进行记录和分析,也缺乏和认知理论、社会学等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研究。

三、巴渝民歌的研究展望

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剖析,虽然巴渝民歌研究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但正因为这些不足,皆能为后来的学者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与参考。

(一)民歌内容研究

关于巴渝民歌的研究,根据现有的研究来看,有以文化学、语言学、音乐学、历史学、人类学角度对民歌的来源、语言、乐理、文化进行分析的相关成果,而单就某一个领域的研究还可以更加深入。例如,从语言学角度分析民歌,尤其是语音方面,可以结合实验语音学相关软件分析巴渝民歌、竹枝词语音特征;关于词汇研究,可以进一步对词汇背后所反映的地方文化进行分析;关于民歌人文精神方面研究,从研究视角上,可以进一步结合认知理论分析民歌与民众对当地地理、文化的认知,还可以结合民族学和社会学对民歌反映的精神面貌和意识形态进行分析。从研究内容上,可以再深入到巴渝人的精神面貌层面上,例如以生产歌、砍柴歌、号子等分析巴渝地区人民的勇敢、积极,以红色民歌等分析巴渝地区人民对于推翻黑暗统治的决心和对光明未来的向往;关于于竹枝词研究,可以关注到竹枝词反映的生活态度、文化精神传承问题,比如通过课堂引入竹枝词教学内容,试着与《西洲曲》等诗歌进行对比分析,甚至开展竹枝词相关的诗词绘画、音乐演奏等活动,以促进领略竹枝词意境与文化特征。

(二)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巴渝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是时代所向、民心所向,应全民参与。根据现有研究来看,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在近年来虽然受到了关注,但是相关成果相对来说还不是特别地丰富,同时成果中的研究内容还不够深入,例如对于其传承的价值关注较少,同时民歌的形式多样,虽然都是歌曲,但未针对不同类型的民歌提出不同的保护与传承路径与策略。因而,在进行民歌保护与传承研究时,可以进一步关注传承价值,例如可以从方言保护等角度去探讨其语言传承的价值,从民歌所体现的情感与精神去探讨其人文精神的传承价值。此外,经过研究成果分析,学者们虽然关注到了网络在传播民歌上的价值,但是很少去具体探讨如何结合网络形式去传播民歌,尤其是传承民歌精神,因而,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还可以进一步结合新形势、新政策和新媒体来探索,目前更需要的是思考如何抓住流量密码,例如开展线上、线下全员民歌演唱比赛,线上知识问答,设立微信公众号、抖音号,打造专业的团队及时推送民歌。此外,可以参考广西“三月三,唱山歌”,设立巴渝民歌歌唱节。当然,大众也要对民歌有一定的价值认同感,将民歌传播引入小学、中学、大学等课堂中,在学校设立民歌艺术节等,实现全民关注,高度参与。

四、结语

巴渝民歌作为巴渝地区文化符号之一,是巴渝人精神内核的体现。近十年来,关于巴渝民歌的研究成果丰富,但是也还需要对巴渝民歌背后所折射的人民的精神面貌等内容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同时,虽然民歌的保护和传承是近年来所关注的重点,但也需要进一步探索出更适合于当下环境和形式方法,如抓住碎片化阅读的现状与网络流量密码,借助新兴媒体、短视频形式,让这颗“明珠”在巴渝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永远明亮。

参考文献:

[1]胡小琴.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巴渝民歌文化初探[D].重庆大学,2012.

[2]秦振川.近代以来四川汉族民歌地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8.

[3]何斌.重庆巫山民歌的存续现状及其发展[J].四川戏剧,2018,(10):126-129.

[4]扈祝.开州民歌艺术特色探析[J].黄河之声,2020,

(21):68-69.

[5]刘宇婷.巴渝木洞山歌《美丽传说话木洞》演唱分析[D].西南大学,2021.

[6]胡晓东.巴渝民歌的语音学初探[J].音乐研究,2012,(02):57-68+16.

[7]郝予琪.重庆民歌语言形态的韵律体现方式[D].西南大学,2017.

[8]郑茂平.巴渝民歌语言的方音特质与族群心理认同研究[J].音乐探索,2019,(01):42-49.

[9]胡炜光.巴音与巴人的关系[J].四川戏剧,2020,(07):

128-131.

[10]肖前玉.重庆丰都民俗民歌“狮灯调”语言探析[D].西南大学,2021.

[11]孙杰.竹枝词发展史[D].复旦大学,2013.

[12]黄贤忠.巴渝竹枝词内涵三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4(06):113-117+127.

[13]范明英.巴渝竹枝词的雅俗文化互动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11):79-83.

[14]柳倩月.从巴蜀山野之歌到中华风俗诗——竹枝词发展规律考论[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01):70-76+108.

[15]崔淼,姜剑云.试论竹枝词的词体属性[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31(01):17-21.

[16]周志鹏.川渝竹枝词中的方言词语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1.

[17]梁颂成,艾瑛.刘禹锡与“竹枝词”的诞生[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06):134-136.

[18]王妍.刘禹锡民歌体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

[19]易柯宇.高等教育中的活态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以巴渝民歌引入高校声乐课堂为例[J].黄河之声,2017,(24):14-15.

[20]刘曼丽.新媒介时代巴渝红色民歌文化传播策略[J].文化学刊,2023,(07):55-58.

作者简介:

邱双,女,硕士,四川文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词汇语法、语言文化。

猜你喜欢
竹枝词民歌传承
书法《竹枝词》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竹枝词两首》其一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竹枝词视野下的徽商妇形象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