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2024-06-28 20:23郭鑫
南北桥 2024年11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商业银行

郭鑫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11.038

[摘 要]伴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局势的变化,作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主力军,商业银行在观念和业务结构上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仅仅依靠原来的外部监管已不能适应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固定不变的内部控制体系也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内部环境。文章在对目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致力于构建一套科学的内控制度,对强化商业银行的资本保障,防范银行存储、贷款等各种业务的风险等问题进行可行性研究,以期能为有关部门的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从而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内控环境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

在我国,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尽管最近几年商业银行对内部控制管理越来越重视,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面临着一定的潜在风险。在当前的形势下,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良好的信誉,首先要加强对自身系统风险的防范,建立内控制度,提高管理和治理效力,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实现稳定发展。

1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概述

1.1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定义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达成经营目标,保障资产安全和财务信息可靠性,促进合规运营,防范风险等目的而建立的一种管理体系。其本质是一套组织架构、政策制度、流程规范、风险评估和监督机制,旨在确保业务活动的合法合规性、高效性、安全性和透明性[1]。

1.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首先,全覆盖原则。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各项业务流程和管理活动,覆盖所有的部门、岗位和人员。其次,制衡性原则。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第三,审慎性原则。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坚持风险为本、审慎经营的理念,设立机构或开办业务均应坚持内控优先。最后,相匹配原则。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与管理模式、业务规模、产品复杂程度、风险状况等相适应,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1.3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是指商业银行为了确保资产安全、保护股东利益、提高运营效率以及有效应对风险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流程和机制。《指引》规定,各商业银行应设立内部控制管理职能部门,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分工;有明确的内部控制管理及组织结构汇报[2]。

首先,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于保障资产安全。作为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承担着大量的客户存款和贷款业务,资产规模巨大。若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将面临资金安全风险,容易导致资金外流、资产损失甚至倒闭。因此,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对于确保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至关重要。

其次,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于保护股东利益。商业银行作为公众利益实体,通常为上市公司。股东利益是其运营的重中之重。只有具备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确保银行业务的透明度和可靠性,维护股东权益。无论是信息披露、风险识别还是经营决策,都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合理分配资源,提高股东利益保护水平。

第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于提高运营效率。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商业银行可以规范各项业务操作流程,加强对员工的管理监督,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建立严格的审批流程和内部审计制度,可以避免业务决策的随意性和偏差,提高流程的规范性和高效性[3]。

最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于应对日益严峻的风险挑战。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产品的创新,商业银行面临着各种内外部风险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提高银行对风险的应对能力,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只有通过内部控制的规范管理,商业银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不仅关乎资产安全和股东利益的保护,更关系到银行运营效率的提升和风险挑战的应对。因此,商业银行应当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以确保银行长期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

2.1 内部控制环境松散

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发起人委员会(COSO)内部控制框架认为,内部控制系统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控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要素组成。良好的内部环境是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基础。虽然令人满意的内部环境并不能绝对防止舞弊,但却有助于降低发生舞弊的风险。近年来,银行业监管机构不断推动内控体系的完善,但仍面临许多问题。

2.1.1 组织架构和权责分配不明确

我国商业银行的董事会与监事会在法律上被视为两个平行机构,监事会无有力的直线监督权。又因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层级较多,从业人员、部门及机构过于庞杂,内部权限和职责的分配不能做到细致的不相容职务分离,导致在商业银行日常运行过程中出现许多忽视规章制度、授权范围模糊、越权等行为,内部控制制度效力低下。

2.1.2 员工内控意识薄弱

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人员因素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银行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他们难以正确理解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目前国内的商业银行对内部规章的入职培训,大多仍然沿用老员工带徒弟的模式,这很可能会让员工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了解以及对公司的管理文化的认识只限于一些过时的规则,这就造成了员工对于内控的自律性低、执行度差。在商业银行文化建设中,缺少对员工进行内部控制相关法律体系的有效培训,这就造成员工在金融领域中缺少所需的证券和法律知识以及合法的内控意识[4]。

2.2 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国家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等过程中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需求,承受着巨大的财政压力,迫切地寻求新的融资渠道。而商业银行的介入,既能为工程建设提供融资保障,又能为工程建设提供相应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但因参与主体众多、融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等政府项目融资特点,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加强对相关工程项目产生的风险进行系统化管理,如法律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市场利率变动风险等。商业银行只有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才能在国家融资多元化政策的推行下获得超额盈利。因此,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3 信息管理不完善

大数据是指以一种崭新的方法来发掘以往被忽视的数据,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来获得有用的信息。在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的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增加,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信息安全事件对银行内部控制构成直接威胁。如何强化银行的数据和信息安全性管理,是目前国内银行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我国各大银行间的信息基本处于分散状态,缺少一种平滑的信息分享方式。由于商业银行信息规模每年都在增加,如果没有建立权威的信息分享系统,那么一旦信息重叠,其准确性将难以保证。最后,信息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银行的信息系统较为陈旧落后,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信息时效性难以保证。

3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建议

3.1 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要使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工作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并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工作扫除障碍,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改善内部控制环境。一方面,要增强管理人员的遵章力。建立一套有效的内部治理体系,必须先从管理层、治理层自身做起,加强内控建设,营造一种良性的工作环境;同时,还要保证工作标准化。为确保商业银行内控体系科学、可行,应对体系中存在的不合理性进行适时的修正和完善。另一方面,对员工进行职业训练和履职尽责考核。将所有员工都纳入有关内控管理的专业训练中,使员工能够了解商业银行的内控理念、内控操作和内控风险防控,确保一套科学的治理体系能够得到切实地实施。引入高级信息技术人员,将风险管理、财务管控和业务运作的相关知识与内部控制计划相融合。同时,也要向职工灌输先进、理性的合规经营思想。通过一套科学的内控制度来激发员工对公司管理工作的执行能力,以降低在实施内部控制时的交流困难。促进一线银行柜员、各个营销岗位正确操作内部控制系统,加强内部控制系统的实施。

3.2 建立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

对我国商业银行所面对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动态辨识。首先,在评价风险时,要从业务性质和组织结构等多个角度出发,将技术更新、产业发展、社会经济变化等因素结合起来,对改进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研究。其次,要建立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要对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行动态监管。同时,在构建风险评价制度的同时,也应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来提供专业的指导,从而促进其完善和发展。第三,要跟上银行的发展和业务的升级,在管理方式和管理技巧上进行改进,让风险管理系统变得更科学、更合理,从而保证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最后,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实现对商业银行内外部风险的及时检测与评价,进而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

3.3 建立安全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

3.3.1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一方面,要建立一套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商业银行是一个组织结构庞大、业务部门众多的组织,它通过对信息系统进行优化,保证了对各种业务的全方位控制以及各种数据的实时更新。因此,要加强对商业银行信息化工作的认识,提高商业银行的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总公司应对各业务部门进行统筹管理,保证各业务部门间的兼容性,保证各业务部门的数据传输更加准确。要利用高科技和现代技术,将商业银行的信息系统运用起来,促进银行之间的信息分享,防止发生重复输入的情况。在目前的情况下,这有助于让商业银行能够更好地进行决策。同时,要打通与之相关的信息传输体系,促进信息的及时和有效反馈,降低风险。

3.3.2 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由于商业银行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其信息系统的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对各种潜在的风险进行预防。同时,要对每个相关人员的登录权限实行有效管理,定期更改登录密码,同时还要为信息系统设置报警和修补的机制,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以迅速地恢复。

3.3.3 改善风险客户资料的准确性

对有问题的客户信息进行追踪,并对其进行名录管理。避免因缺乏完整准确的风险资料,导致对风险的认知不清晰或不够重视,无法及时采取有效对策的问题。根据各银行的风险特征,将工商信息异常、企业涉嫌犯罪、经特殊检查发现有问题的账户列入高风险名录,并严格执行“一企一档”的制度,对账户中的风险信息进行实时的保存、更新和追踪管理[5]。

3.4 强化监督与反馈机制

为了应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强化监督与反馈机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强化监督与反馈机制能够为商业银行提供一个有效的监管和评估方法,帮助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内部控制措施。

首先,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明确责任人和职责,确保监督的全面性、系统性和连续性。监督部门应当配备专业的监督人员,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以及提供监督报告和建议。商业银行还需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利用外部力量进行第三方评估和监督。

其次,商业银行应当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以便从广泛的信息来源中及时获得反馈和意见。这包括开设专门的反馈渠道,如热线电话、电子邮箱等,方便内外部人员提供意见和投诉。商业银行还应当定期组织各类调查和问卷调查,了解客户、员工和合作伙伴的反馈,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第三,商业银行还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经验和做法,引入先进的监督与反馈技术手段。例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银行内部业务进行自动化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最后,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健全的修正机制,对监督和反馈结果进行全面评估,并及时进行修正和改进。这包括对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的调整,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的加强,对信息系统和技术支持的优化等方面的调整。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当定期对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独立审计,以确保其持续运行和发挥作用。

3.5 培育和强化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以商业银行下设的利润中心为单位,设立一个网格式的内部审计小组。建立以整个商业银行为中心,向下检查、向上反馈的内部审计系统。在确保其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用一支出色的专业队伍来为商业银行防范风险把好“最后一道关”。

4 结语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推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完善是推动商业银行迅速发展、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提高商业银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促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发展,在新的理念指引下,切实做好内部控制工作,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的升级换代和发展。作为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保证其健康发展、防范风险的关键,本文对商业银行财务内部控制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就如何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与建议,使其更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静. 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与评价优化的思考[J]. 财会学习,2023(29):137-139.

[2]郭皓鑫,郑怡然. 关于强化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1):195-196.

[3]叶建成. 论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J]. 时代经贸,2018(22):12-14.

[4]张健维.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内容问题与优化路径[J]. 现代企业,2023(12):142-144.

[5]肖娟.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优化思考[J]. 现代商业,2023(3):109-112.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