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德育课程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以确保学生理解基本道德规范并愿意遵守这些道德规范,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教师可以尝试打造思维课堂,通过学生以及家长、社区的力量扩大德育课堂的影响力。文章分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打造思维课堂的策略,以及借助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力量扩大课堂影响力的策略。
【关键词】深度学习;思维课堂;德育课程;小学道德与法治
作者简介:曹红燕(1977—),女,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连元寄畅小学。
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道德与法治教师也应积极进行实践尝试,打造更高质量的德育课程,发挥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为了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设计思维课堂,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收集信息、学习知识、分析案例、推断性质、综合应用知识。这样做能够让学生在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学习经验,还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锻炼。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尝试打造思维课堂,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并且自觉地采取
行动。
一、以生为本设计教学方案
打造思维课堂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发展高阶思维能力。在设计思维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着力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而不是浅表化学习。通过深度学习,学生可以扎实掌握知识,学生的思维也会更具广度和灵活性[1]。
科学的思维课堂可以让学生在原有认知基础上进行建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形成合理的学习期待,并产生较强的学习动力。除此之外,这样的课堂也有利于学生理解学科知识的本质,掌握在复杂情境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2]。
但要有效引导学生在思维课堂上进行深度学习,教师需要先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结合实践经验,笔者认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依据让学生“学得进”“想得透”“用得出”的目标设计教学方案。
(一)让学生学得进
如果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产生情感激荡,学生自然会对学习内容印象深刻,教师讲授的知识也更容易浸润学生的内心。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应当想清楚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想清楚如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想清楚如何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支持,确保教学指导有效作用于学生学习的难点、堵点、痛点,促进学生认知水平提升,帮助学生顺利进阶。
(二)让学生想得透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还要着重引导学生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逐渐将已经知道的知识与正在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发现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真正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
教师可以在讲述具体的生活案例之后,引导学生聚焦案例的某个方面,结合所学新知识分析案例。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学生原本的知识结构给学生提供支持,让学生不仅知道新知识是什么,还知道为什么要自觉地采取某些行动。
教师应当明白,教学犹如雕刻,教师需要依照学生的学习基础、主观意愿和认知方式给学生提供引导,就像雕刻家需要根据石料原本的形状刻出新的形状。这样做能让学生对学科知识、教学案例的认识更加清晰、完善、准确,并推动学生逐步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
(三)让学生用得出
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透过生活案例看到知识本质,教师还需要确保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愿意付诸实际行动。
在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确保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将所学道德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积累解决真实问题的经验,而不是让学生“纸上谈兵”,停留在记住知识的层面。如果学生只是记住道德与法治知识,不知道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那么学生学到的知识只是怀特海描述的“惰性知识”[3]。在教学时,教师要避免学生只学到“惰性知识”。
在引导学生分析具体的生活案例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让学生愿意采取行动,愿意约束自己,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经受住各种考验。
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讨论。为了在课堂上说服别人,学生需要寻找有价值的论据,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会得到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也会得到有效培养。在教师指导学生反复分析案例、讨论案例之后,学生也比较容易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并逐步实现思维发展。
二、设计教学活动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育人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标。
方丽敏老师在“人教云教研”平台的线上分享视频中提到,教学设计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素养目标导教、导学、导评的正向设计;另一种是以学业质量溯评、溯学、溯教的逆向设计。笔者以为,无论是进行正向设计,还是进行逆向设计,教师都应当坚持结构化设计,并适当补充教学资料,以打造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思维课堂,引领学生深入地思考所学知识、分析教学案例,并尝试实践所学知识。
(一)坚持结构化设计
下面,笔者以自己在教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9课“生活离不开规则”时,设计的结构化教学活动为例进行说明。
在学习“生活离不开规则”的基础知识后,学生明白了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人们的正常生活离不开规则。但笔者发现,学生并不是很确定自己在遵守规则时是否需要严格按照规则的字面意思行动。于是,笔者设计了一个在商场排队结账的教学情境,并设置了“在你身后,有一名孕妇急着结账,于是想要插队”的情节,然后询问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你会让这名孕妇插队吗?请有理有据地说出你的观点。”在简单讨论之后,学生得出“会让孕妇插队”的结论。接下来,笔者继续提问:“如果你遇到年幼的孩子、体弱的老人呢?你会让他们插队吗?如果他们不准备插队,你会主动让他们先结账吗?为什么?”在讨论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意识到,规则并非冷冰冰的教条,自己应该在遵守规则时保有人情味,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智慧应对。由此,学生对规则产生了更深的理解,他们的思维也得到了锻炼。在课堂最后,笔者讲解了《孟子》中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和《礼记》中的“君子必慎其独也”等句子,让学生了解遵守规则和保持良好的品行一直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使学生形成更强的价值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这样的教学活动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整体性,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形成系统思维和文化自信。
(二)适当补充教学资料
为了让学生“学得进”“想得透”“用得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应当补充教学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在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料时,一方面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同一材料进行二次开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这样做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比如教师可以在学生顺利分析某一影响公共秩序的生活案例之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一问题:如果主人公处于不同的公共场所,或者主人公的身份有所不同,主人公行为的性质是否发生变化?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公共秩序对于个人、社会、国家的不同作用。
在实践中,笔者带领学生阅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以下简称《读本》)。《读本》是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教材,也是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带领学生阅读《读本》时,笔者设计了“学习任务单”,并据此打造了思维课堂。
在“自主预习”环节,笔者鼓励学生结合“学习任务单”预习,尝试结合自己的理解解决“学习任务单”中的问题。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明确《读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在“探究问题”环节,笔者则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对重要知识点产生更深入的理解。首先,笔者展示了几张甲骨文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甲骨文的“梦”字是哪一个,并告诉学生“梦”字的写法演变历程。其次,笔者询问学生:“大家认为梦想意味着什么呢?你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最后,笔者向学生提问:“我们为什么要有梦想?国家的梦想又是什么呢?怎样做才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国家的梦想呢?”在“合作交流”环节,笔者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重难点知识,明确自己的梦想和国家的梦想、全世界人民的梦想之间的关系。在“展示分享”环节,学生则需要到讲台上分享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三、重视各方力量
在德育课程中,教师应当重视自身和学生、家长、社会的力量,并通过多方面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品行[4]。
(一)教师自身的道德影响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空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理应起到示范作用,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激励学生做善事。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包含着巨大的力量,能够发挥显著的作用。除了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教师还需要观察学生的微表情并利用好自己的微表情。在课堂上,教师要留心观察学生的微表情,据此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与教师互动后,教师要用微表情传递对学生的肯定。
(二)让学生肯定自己
在获得肯定后,学生不仅会感到愉悦、满足,还会更有动力学习。
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还要引导学生肯定自己,让学生获得更多力量,从而更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发挥创造力解决现实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进行内心独白、自我对话,让学生明确自己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得到了怎样的收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也会发展,他们会更加明确正确的价值观念是什么,并愈发自律,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三)让家长、社区发挥作用
课堂教学结束,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学习就结束了。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还应让家长、社区与学校一同发挥作用。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而家庭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应该使家长明确家庭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在思维课堂上组织教学活动后,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确保家长知道如何继续推进德育工作来加深学生的体会,推动学生养成良好
习惯。
除此之外,教师也应积极联系附近的社区,和社区工作人员一同组织社区活动,带领学生到公共场所实践在思维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会得到来自真实世界的反馈,感受到他人的善意,这会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正向行为。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德育课程的质量,使德育课程切实发挥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和人格修养的作用,教师既要遵循学科教学的一般规律组织教学活动,也应该积极尝试多种新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打造思维课堂,借助结构化的教学活动和丰富的教学资料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深度学习,并集合各方力量,让学生受到更全面的影响,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愿意积极投身道德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葛玉海.“高阶思维课堂”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J].人民教育,2019(24):57-59.
[2]张年丰.打造思维课堂 助力思维进阶[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5):42-45.
[3]陆宏英.小学道德与法治思维课堂的教学建构[J].中小学德育,2020(10):28-31.
[4]孙彩平.怎样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