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时代电视新闻传播力的提升路径

2024-06-27 08:46廉菁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10期
关键词:传播力媒体融合电视新闻

廉菁

【摘要】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各大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引发大众的关注,如何获得更优质的传播,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广播电视媒体要深入分析受众需求,加强对新媒体的利用,不断拓展电视新闻的覆盖面。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新闻的传播新特征,然后从内容、形式、传播、受众等四个角度具体探讨了增强电视新闻传播力的有效路径,希望能够给广播电视媒体和广大新闻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媒体融合;电视新闻;传播力;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4.10.021

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不仅为大众带来了全新的信息获取渠道,也彻底改变了新闻的传播方式,在媒介融合时代,电视新闻的传播逐渐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如双向互动、即时传播、渠道多元等。这些新特征背后所反映的是传媒生态的变化和受众角色的改变,因此,广播电视媒体要深入分析电视新闻的传播特点,探究融媒体环境下新闻的传播逻辑,从而在新闻创作和传播上进行创新,进而不断增强新闻的传播力。本文从融合时代电视新闻传播的新特征入手,提出了几条增强新闻传播力的策略,旨在推动媒介融合的深入,强化电视新闻传播效能。

1. 融合时代电视新闻传播的新特征

1.1 大众参与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的深入,大众在传播链条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鲜明的变化。在传统媒体时代,大众只是信息的接收者,并不直接参与新闻生产和传播。而在当下,互联网赋予大众自我表达的平台,使其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新闻生产和新闻传播之中。

一方面,当前新媒体普遍采用UGC(用户生产内容)模式,鼓励并引导大众拍摄、制作视频、图文等内容,将身边发生的大事小情记录下来,成为新鲜的信息内容供大家浏览、传播。UGC模式甚至为PGC(专业生产内容)提供了丰富的新闻素材,专业的新闻工作者通过筛选和加工,将普通的UGC内容转变为更具价值的新闻,通过各大媒介平台进行传播[1]。另一方面,新媒体的交互功能为大众表达观点、参与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任何人都能够对新闻内容进行评价和转发,甚至借由舆论影响事件的走向。例如通过密切的关注和讨论让新闻事件的影响力提升,引发舆情,引起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推动问题快速解决。

总之,当前的新闻传播呈现出大众参与的明显特征,新闻工作者应当充分重视“大众”这一角色,借由其力量扩大新闻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1.2 双向互动

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属于单向线性传播,新闻媒体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渠道很少,只能够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表达意见,而且互动的时效性也很低。在这一时期,大众难以对新闻的优化调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新闻的选题制作和传播路径都是由专业的媒体人来决定的。进入新媒体时代后,信息传播效能大幅提升,彻底打破了时空的阻隔,任何人都能够借助网络的力量实现实时交流,这使得新闻传播开始具备双向交互特征。受众在观看新闻内容后,可以在各大平台留下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充分满足自己的参与感和表达欲。而新闻媒体根据受众的反馈信息,能够更加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地开展调整优化工作,有效提升新闻质量,进而促进传播。

1.3 介质多元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信息的传播通常为单一渠道,且不同媒体之间由于载体的不同极少出现交叉。而媒介融合显著推动了信息传播介质的多元化,不同传播渠道之间的界限被完全打破,在融媒体的内容生产和分发模式下,同一新闻选题被制作成多样化的新闻内容经由不同的信息渠道进行传播,新闻的覆盖范围显著拓展[2]。其优势在于:①制作模式更加便捷。相较于规范严谨的广播电视新闻制作流程,新媒体新闻的制作和发布更加便捷,例如在微博上,只需要简单编辑几行文字,拍摄几张图片,即可成为一条新闻,进入传播环节。②传播方式更加灵活。当前,新闻传播流程呈现出明显的互联网化特征,在不同的传播渠道中,新闻信息能够以更加开放、灵活的方式进行呈现,任何人都能够对新闻进行提炼、总结、评述和解读,并推动其进一步传播,新闻影响力显著扩大。

1.4 即时传播

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时效性是关键。各大新闻媒体不断推动内容生产和传播流程的再造,就是为了持续提升新闻时效性,满足大众信息需求。但在传统媒体时代,受限于诸多因素,新闻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即时传播,周期性和滞后性问题难以解决[3]。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在当前的融媒体环境中,新闻信息的时效性大幅提升,这既是由于大众参与到信息传播链条之中,也是由于网络和信息技术加速了信息传播效率。例如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当事人、路人、目击者通过手机将事件现场情况拍摄下来,并上传至网络上,就能够迅速传播开来,实现实时传播。此外,新闻直播越来越成为了新闻制作的重要形式,通过摄像机、直播技术和网络,迅速搭建起新闻直播间,将新闻现场的情况传递给每一个直播观众。

2. 融合时代增强电视新闻传播力的有效路径

2.1 内容层面:分析传播媒介特征,生产强针对性内容

电视新闻传播力的提升与内容有密切关联,只有有价值、有趣味、有深度的内容才能引起大众的兴趣,进而实现传播力的提升。广播电视媒体要做好分析工作,了解当前媒介渠道的传播特征以及大众的阅读习惯,创作出与之相契合的电视新闻。从当前的传播现状来看,电视新闻可以从轻量化、情感性和价值性三个角度入手。

第一,轻量化。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得大众尽管有着强烈的信息需求,却难以有充足的时间用于浏览新闻,因此大众越来越倾向于选择轻量化、碎片化的新闻内容。广播电视媒体应当迎合这一特征,尽量缩减新闻篇幅,删繁就简,并将关键信息突出出来,让受众能够快速感知。为了保证新闻的完整性,广播电视媒体也可以采用多版本创作的方式,为不同用户制作“轻量版”“精华版”“完整版”等版本[4]。

第二,情感性。电视新闻创作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强化新闻的情感性和人文关怀,真实反映大众心声,帮助大众解决最切实的民生问题。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这样不仅能够凸显新闻媒体的导向性和社会性,更能够激发大众的认同,引发关注,推动传播。

第三,价值性。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越来越多新闻工作者通过网络渠道开展新闻采编工作,导致新闻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大量重复、低质的信息流影响着受众的观感。广播电视媒体在进行电视新闻创作时,要牢牢把握新闻创作原则,严格筛选有价值、有深度的新闻选题和素材,从多角度切入,帮助观众梳理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解读新闻背后的根源和真相,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新闻的价值性,获得大众的认可。

2.2 形式层面:加快新兴技术融入,创造多元新闻形式

在互联网时代,大众能够便捷地接收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不仅提升了大众的媒介素养水平,也提高了他们的眼界和品位。对于广播电视媒体而言,要提升电视新闻的传播力,不仅要从内容层面入手,还要丰富新闻表现形式,用新颖独特的视听体验刺激其感官,满足多样化的审美诉求。

2.2.1 短视频新闻

据数据统计,当前我国短视频用户已超过10亿,人均使用时长达到了2.5小时/日。新闻短视频已然成为了广播电视媒体当前的重要工作战略。相较于规范的电视新闻,短视频新闻具有碎片化、灵活性和交互性特征,并不拘泥于新闻创作原则,新闻内容可以是一张图片,也可以一段视频配上几行文字。但进行短视频创作时,广播电视媒体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创作思路,以便提升内容传播效能。一方面,创作者要关注短视频的封面,封面承担了新闻导语的作用,需要让受众一眼看到内容重点;另一方面,创作者要关注短视频的语言风格,适当融入“网感”,合理运用网络语言、表情包等时尚元素[5]。

2.2.2 VR新闻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VR、AR等先进技术显著改变了电视新闻的形式,为大众带来独具一格的视听感受。VR全景新闻采用了特殊的全景摄像机,并利用VR技术进行剪接,形成360°全景镜头,观众在观看时能够自由操作来变换视角,不仅提升了新闻观看的交互性,还获得了身临其境般的效果。

2.2.3 跨媒介新闻

跨媒介新闻是指在制作同一主题新闻内容时,采用多种媒介形式进行报道,并经由不同传播渠道进行传播。例如在进行“两会”报道时,广播电视媒体可以采用网络直播、图文专题、短视频、代表专访等多样化的新闻报道形式,通过线上线下、大屏小屏、网页版面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并借助超链接、二维码等方式开展相互引流,不断吸引更多受众观看[6]。

2.3 媒介层面:打造多元传播平台,积聚新闻传播势能

传播的覆盖面和精准性是提升电视新闻传播力的重要途径,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当前广播电视媒体已经逐步实现了各方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正在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以期积蓄传播势能,提升电视新闻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在覆盖面方面,广播电视媒体要打造媒体矩阵,扩大传播效能。当前,媒体矩阵的构建主要分为三个方向:一是内部资源和渠道的整合。广播电视媒体要将自身的全部渠道整合起来,包括电视端、官方网站、客户端等,形成统一的内容制作和分发流程。二是内容媒体与渠道媒体的融合。内容媒体即是指广播电视媒体这一类能够自主完成内容生产的媒体,渠道媒体则是以运营和传播为主的新媒体,二者之间的融合协同能够实现双方优势的互补互利,大幅拓展电视新闻内容的传播面。三是跨区域媒体之间的协作。各地方媒体在运营自身“台网微端”渠道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其他区域媒体之间的合作,例如针对重大选题进行联合报道,这样既能够充分利用各大媒体的资源,又能实现传播力的提升。

在精准性方面,广播电视媒体要强化技术应用,实现精准传播。相较于传统新闻传播的“广撒网”模式,精准化的分发和推送能够实现新闻内容与受众需求之间的高度匹配,从而大幅提高传播的有效性。因此,一方面,广播电视媒体要加强算法技术的应用,通过智能化的分析刻画用户画像,更加准确地了解受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和偏好,为其提供有价值的优质新闻[7]。另一方面,广播电视媒体也要利用好大数据技术,广泛采集与电视新闻、受众相关的数据信息,开展深度分析、总结和趋势预测,为新闻工作的开展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

2.4 受众层面:全面调动观众需求,开展新闻话题传播

前文已经论述过,在媒体融合时代,受众也是重要的传播力量,广播电视媒体要推动电视新闻传播力的提升,就必须充分利用受众的传播效能,进一步拓宽新闻覆盖面。从当前受众分享、转发等传播行为特征来看,驱动其传播的动力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交属性。一方面,新闻内容引起了某种情感上的共鸣,使其更加愿意主动地进行表达并参与传播。例如一则亲子教育主题的新闻,为人父母者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愿意主动地表达对这则新闻的看法,参与讨论或传播。另一方面,社会影响力也会影响受众的传播行为。在社交媒体上,有一些名人、自媒体、KOL(关键意见领袖),他们通过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积极发声集聚了大批粉丝,很多受众会受他们的影响和启发,进而参与到新闻传播之中[8]。

广播电视媒体在进行电视新闻传播时,要充分调动受众的参与热情,通过新闻话题传播等方式提升传播效能。话题传播是当前新媒体较为热门的一种信息传播形式,将新闻内容以简短的话题形式进行概括,并通过算法机制进行精准推送。受众在使用、浏览新媒体平台时,很容易看到各类趋势推动的热门话题,从而参与到讨论和传播之中。对此,广播电视媒体应当从两方面入手,强化新闻话题传播力。第一,做好话题词条优化工作。话题词条是新闻能否获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关键,新闻工作者必须做好提炼关键词和优化词条的工作。以微博话题为例,字数必须在15字以内,如何调整重心,让新闻的关键点、争议点突出放大,是创作词条的首要工作。第二,引导多元参与模式。一般来说,受众的参与方式主要分为三种:一是被动型参与,即受众只是进行信息消费,并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和传播中去;二是互动型参与,受众通过点赞、评论、转发等互动行为,进行自我表达,并参与传播;三是创造型参与,受众通过原创、二次创作等方式进行新闻的深度探讨,在自我表达的同时提升了新闻的讨论度和丰富性,比简单的转发行为更能够提升新闻的传播力。广播电视媒体要积极推动受众以各种形式参与到新闻传播之中,提升新闻的传播广度和深度。

3. 结束语

在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媒体要实现竞争力的提升,就必须不断增强电视新闻的传播力,从而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扩大自身在传媒领域的影响力。广播电视媒体及新闻工作者要从电视新闻的内容形式、传播路径等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渠道,积极开拓创新,不断提升电视新闻的内容品质和传播效能,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大众的多元化需求,推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韦庆贤.新媒体语境下传统电视新闻传播路径探索[J].视听,2024(02):142-144.

[2]叶星煜.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传播创新策略研究[J].传播与版权,2023(02):4-6.

[3]欧晓玉.融媒体时代改进电视新闻传播策划的路径研究[J].新楚文化,2022(10):73-76.

[4]郭颖颖.媒介融合助力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实现"突围"[J].文化产业,2023(29):13-15.

[5]贾小霞.融媒体时代"大屏+小屏"电视新闻互动传播机制研究[J].今传媒,2024,32(01):40-43.

[6]张卿睿."互联网+"下的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探微[J].新闻传播,2023(02):47-49.

[7]王清平.媒介融合下电视新闻传播方式创新探索[J].新闻传播,2022(24):9-11.

[8]张建国.电视新闻与社交媒体的融合:话题传播与观众参与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01):123-125.

猜你喜欢
传播力媒体融合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新余广电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
我国新闻网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影像的力量源于用心交流,用爱拍摄
《承德日报》:舞好“指挥棒”定好“风向标”提升传播力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