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在广电节目制作中的应用

2024-06-27 08:46许健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10期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应用探究

许健

【摘要】目前“互联网+”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广电节目制作提供了更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如节目制备、编导制作、舞台设计、人物呈现、播出途径等。可以说,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加持,广电节目展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意和效果。对此,本文结合新媒体技术的特点和应用优势,分析了新媒体技术在广电节目制作中的具体应用,供众广电技术同仁借鉴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广电节目制作;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4.10.007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信息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手机、电脑等客户端阅读相关资讯,加上QQ、微信、抖音、快手等网页、视频、直播类APP的推广,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因此各个媒体平台都在思考如何加强与观众的互动以及增加黏性。对于广电来说,只有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节目内容的时效性、互动性,提升节目质量和效果,才能把握住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旨在分析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并从广电节目制作的各个阶段分析了新媒体技术的具体应用,以期为提高广电节目制作质量提供帮助。

1. 新媒体技术的特点与应用优势

1.1 新媒体技术的特点

传统媒体技术获取信息的方式较为单一,而新媒体技术则可以同时支撑多种信息表达形式,如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传输形式的多样化能提升人体感官效果,且让信息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响力,新媒体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1 传播范围广

相对来说,传统媒体传播范围狭窄单一、传播效率低,而新媒体技术让信息传播不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和限制,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和领域,让“永久在线、永久连接”的新生活方式成为潮流。新媒体技术依托互联网,让信息在全国乃至全球及时发出、及时接收,跨越国别、地域、文化等影响,可以说,只要是互联网能覆盖的区域,信息都能第一时间到达,让“地球村”成为现实[1]。

1.1.2 互动交流好

传统电视节目在制作、传播等方面与观众互动交流不足,往往是电视节目“自演自唱”,观众被动接受。传统电视节目制作时,受限于传统技术手段,在调研需求时难以做到全面性、及时性,更谈不上清晰了解、系统掌握观众的喜好,往往习惯于“闭门造车”地按照自身的经验、习惯来制作节目,以致节目效果大打折扣。而电视节目播出时,一些电视媒体反馈渠道匮乏或反馈渠道滞后,影响了节目制作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交流,节目质量的好与坏都难以获得合理评价。

而新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满足观众多元化、多样化的信息需求,还可以增加与观众的互动。在电视节目制作前,可通过新媒体平台征求观众的意见建议,以便优化节目内容。在电视节目播出时,节目组可通过直播弹幕、网络评论、邮箱留言等方式,直接获得观众的评价,还可以借助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等平台建立话题,与观众“面对面”进行沟通与互动,了解观众感兴趣、关心的内容,以便节目组更快、更有效地知道节目的优势和不足,并针对性地改进节目制作策略[2]。若观众对广电节目存在不同看法或不满情绪,节目组可通过新媒体平台对一些负面情绪进行针对性的疏导、化解,进而推动电视媒体与观众实现良性互动。

1.1.3 信息内容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类新兴媒体、自媒体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这也使得网络上的信息呈几何倍数爆炸式增长。此外,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信息展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图片、短视频、H5等已经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互联网时代,广大受众在信息传播和接收上占据着主动地位,可以自行设置标准,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形式和内容。

1.2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

1.2.1 扩大节目覆盖范围

新媒体技术为电视节目和观众的互动交流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也满足了观众希望参与节目、与节目互动的心理。在节目播出前,节目组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发布节目预告,制定路演计划,对节目进行预热宣传,通过各种活动烘托节目内容,例如开展“节目精彩剪辑”“我为某某代言”等活动,激发观众想要观看节目、参与节目的原动力。在节目播出过程中,节目组可通过关注网络话题、评论、弹幕、留言等观点,了解观众的想法、回应观众的需求,通过对节目深入探讨和挖掘,进一步拓宽观众覆盖面,增加节目的深度和广度,此外,还可以邀请网络意见领袖,对节目制作进行深入探访、二次剪辑,从而形成传播矩阵,并进一步扩大节目传播的覆盖范围,提升节目传播质量和效果[3]。

1.2.2 提升节目制作质量

电视节目组可以应用新媒体技术,在相关媒体平台开展选题征集、网络投票,掌握观众需求与“口味”,再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分析当前节目市场状况,寻找观众喜好、贴近需求的话题,优化题材选择,完善节目制作框架构思,进而提升节目制作水平与质量[4]。此外,新媒体技术还可以对节目后期制作进行优化提升,特别是能够支持摄像的后期处理,从而呈现出更优质、更清晰、更流畅的画面,也为观众带来更好的体验感。

1.2.3 丰富节目传播形式

传统的电视节目传播形式受限、播出时间固定,观众大多在固定时间点坐在电视机前才能看到节目,当然也获得一些固定粉丝。而随着新媒体技术应用,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电视节目,尤其是5G技术的普及,手机、电脑等终端成为主要传播形式,且通过技术处理能进行实时回放,使节目观看更加方便、自由,节目保鲜期更加持久,也大大提升了受众的覆盖面。

2. 新媒体技术在广电节目制作中的应用

2.1 在预制备阶段的应用

(1)数据采集与分析作为新媒体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目制作前可用来采集和分析数据,为节目选题提供有益的参考。以某综艺选秀类节目为例,在选题阶段借助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技术,通过问卷调查、网络留言等方式对青年偶像市场开展调研,并根据各个阶段青年偶像年龄、特点、喜好、发展方向等确定选题方向,这也使得该节目的选手阵容以及舞台表现均获得了社会关注与广泛讨论。

(2)社交媒体营销作为电视节目的一种重要宣传方式,节目组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节目信息、节目内容,并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以获得观众对节目的评价与建议。以某歌唱竞技类节目为例,该节目在前期宣传阶段充分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广电节目营销,并通过注册官方微博、抖音等平台发布节目信息、选手信息、花絮VCR等内容,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度。同时,节目组利用社交媒体搭建观众交流平台,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并在节目制作中改进完善,以不断提升节目制作质量,获得较好评价。

(3)在电视节目制作中还可以应用VR虚拟现实技术,该技术是借助计算机生成模拟三维环境,让用户在模拟环境中感受到视觉、听觉等刺激,进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5]。节目制作团队可利用VR技术在不到实地拍摄的前提下,了解拍摄场地的实际情况。在进行场地设计时,VR技术能够更加直观、真实地展示场地效果,使节目制作团队更清楚地了解场地实际情况,调整优化设计方案,实现场地全方位、全过程的模拟。

2.2 在制作阶段的应用

2.2.1 AI技术的应用

在综艺节目制作中,剪辑及后期特效处理是非常关键的一环。通过AI技术能够使节目前期剪辑及后期制作处理更加便捷,例如借助AI技术可以自动识别素材中的主角,进而快速筛选出人物相关片段并进行制作、剪辑;同时,在语音转写、智能配音等方面,利用AI技术能够自动处理和制作人物音频,例如户外竞技类综艺节目拍摄镜头较多、素材海量,利用AI技术自动识别人物镜头,大大提升了节目片段的自动制作和剪辑处理的效率[6]。

2.2.2 AR技术的应用

AR技术是将虚拟图像融入真实世界,从而让用户身临其境地感受虚拟场景。在综艺节目制作中,AR技术主要用于舞台美术设计与特效处理,给观众带来更加绚丽、更加精彩的视觉效果。以某探险解密类节目为例,在节目制作中应用AR技术生成虚拟立体的图像,参与者使用AR眼镜可以在现实空间里看到虚拟的图像,通过对图像进行分析解密,从而获取答案,同时,参与者还可以使用AR眼镜与图像中的虚拟物品进行互动,直观感受物品的内容,增加节目趣味性、娱乐性。

2.2.3 直播技术的应用

直播技术也是节目制作的重要一部分,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节目组运用直播技术可以直接将现场报道的画面传递给收看节目的观众,从而达到实时、互动的效果。以竞技答题类节目为例,节目组运用直播技术,能够实时呈现比赛现场情况,让观众更加真实感受比赛现场的紧张氛围,同时,节目组与观众能够通过直播平台进行实时评论与互动,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参与感,让节目更具有观赏性和竞争性。

2.3 在舞台打造中的应用

在舞台布景中,为打造更具科技感和视觉效果的舞台,应用LED屏幕、背景投影、全息投影等新媒体技术越来越多,为舞剧表演增添了新的元素,且应用LED进行舞台打造,可对色彩进行随意组合,使舞台呈现更加多元,舞台背景更加绚丽[7]。例如,近年来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更多采用大面积LED屏幕和投影技术,让舞台分场、背景更加变幻莫测,亦真亦幻的舞台背景,大大提升了视觉效果,使观众不由沉浸其中。除此之外,通过应用新媒体技术使声音效果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传统舞台主要采用二维声音,观众整体感受较为单一,而应用新媒体技术能够使舞台音效呈现更加浑厚,声音层次感也得到明显增强,更多细微的声音被观众感知,使观众身临其境享受视听盛宴。例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通过LED屏幕和全息投影等技术,让整个场馆内光影、音效组合更富有层次感,节目组通过调整声音、灯光,增强了观众的体验感,舞台氛围渲染也更加到位。

2.4 在人物呈现中的应用

(1)素材采集与挖掘技术能够帮助节目组更好地掌握表演者的情况,如成长背景、兴趣爱好、个人习惯等,从而设定更贴近表演者的角色和形象。例如,在偶像培养类节目中,节目组运用素材采集和挖掘技术,广泛收集社交平台上每一位选手的言行举止、社会交往、家庭资料等信息,并进一步分析选手的性格特征、表演习惯等,以为节目量身打造各具特色的选手形象。

(2)VR技术能够更加真实地呈现表演者的训练情况,有助于节目组加深对选手表演情况的了解。例如,在运动表演类节目中,VR技术应用于选手日常训练、每次表演记录,观众通过VR设备可以直观感受到选手的训练与表演状态,加深对选手的了解和认识。

(3)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精准地评估节目表演者的表现和能力,为主持人或解说员提供更加全面与准确的信息[8]。例如,在唱歌比赛节目中,节目组可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获取选手演唱的音色、音域、音高等数据,并进行多维度分析,从而为评委、解说员提供全面的评估参考,进一步提高比赛评分的客观性。

2.5 在播出阶段的应用

(1)大数据分析技术作为新媒体技术的组成部分,其能够对观众喜好、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等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取更加全面的分析报告。节目播出后,节目组可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了解观众的点击率、观看率、喜好与需求等内容,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播出计划,确定更优的营销策略。例如,在某偶像培养类节目中,节目组就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网络话题、主题讨论、搜索数据进行分析,为后期的节目推广、选手宣传、场次安排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社交媒体互动技术是通过社交平台与观众互动交流,包括投票、关注、点赞、评论等,通过互动能够提高观众参与积极性和黏合度,并为节目组提供用户反馈评价和意见建议[9]。例如,在某真人秀类的节目中,节目组通过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征集主题曲、选手口号,发动观众为自己喜爱的选手加油、点赞,吸引更多观众参与,提高了节目收视率。

(3)多屏互动技术是使用电视、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与观众互动交流,为观众提供更丰富、更立体的观看体验,也拓展了节目影响力,扩大了收益来源。例如,在竞技类的综艺节目中,通过设置“我为喜爱的选手助力”等多个互动环节,观众通过终端设备与播出的节目实时互动,并对喜爱的选手进行打分、点赞、评论等,从而有效提升了节目的互动性。

3. 结束语

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广电节目制作中,能够丰富节目自身内容,提升节目整体质量,扩大节目传播渠道,提高整体收视效果。对此,节目制作人员应积极转变节目制作理念,并结合当前热点话题以及观众需求,不断创新节目类型,将多种新媒体技术综合运用到节目制作的全过程,进而不断推动广电节目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官蕾蕾.媒介融合视域下新媒体技术在电视综艺节目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3(01):79-82.

[2]肖霞.新媒体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策略阐述[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12):148-150.

[3]公黎艳.电视节目制作中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以《东方直播室》为例[J].新闻文化建设,2022(11):130-132.

[4]王庆旺.新媒体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实践刍议[J].电视技术,2022,46(03):91-93.

[5]杜占飞.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与发展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11):158-160.

[6]高璿.新媒体技术在电视新闻节目制播中的运用探析[J].新媒体研究,2020,6(01):29-30.

[7]陈钧刚.新媒体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8(05):98-99.

[8]张楠.浅析新媒体技术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J].数字传媒研究,2022,39(08):22-25.

[9]郝英青,金一丁.新媒体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J].中国有线电视,2020(09):1068-1070.

猜你喜欢
新媒体技术应用探究
微信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应用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任务型教学的应用探究
智慧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探究
利用新的广电媒体技术带动广电事业发展
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应用
电预热在城市热水供热管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互动舞蹈”:中国传统舞蹈与新媒体技术的跨界融合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