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金霞
【关键词】小学语文逻辑思维能力;思维方法;思维支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将“思维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并列举了五种思维能力,其中包括逻辑思维。有学者曾提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将会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帮助。
逻辑思维,需要逻辑主体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有条理地表达自身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学科教学资源为切入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课堂进行训练。
一、活用推理与判断,呈现事物关联
推理是一种基于已知事实和信息进行判断的思维方式。统编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内涵丰富且具有逻辑典范性的文本,这些文本可以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中,教师紧扣“辩”字,出示两小儿的观点、依据,提炼与梳理相关信息,并运用“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呈现两小儿的推理过程,最后探究“孔子为什么不能决也”。在互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基于所掌握的生活常识以及文中两小儿表达的观点、理由,推断出太阳与地面的远近是不能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现象进行准确解释的,这些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中也可能包含着我们不了解和不确定的知识。如此一来,尊重科学与事实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田开始萌芽。
又如,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中,王戎为什么不取道旁李?他与诸小儿的想法一样吗?他又是怎样思考的?为什么他的判断如此准确?这几个问题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厘清文章内容和王戎的思维过程,可形成下面的思维结构图(见图1)。
思维结构图可以准确、清晰地呈现出整个推理过程:树在道路旁,路人可以任意采摘,路人也一定不少,如果果子清甜可口,早就被摘光了,怎么还会有这么多的果子压弯枝头呢?这一定是有原因的。此处无须过多探究,显而易见,果子一定是苦的。可为什么诸小儿一拥而上去采摘呢?那是因为他们没有仔细观察树上果子的数量,没有认真分析原因而盲目行动了。教师恰当运用思维结构图不仅能在短时间内让王戎的思维可视化,同时也帮助学生对王戎这一人物聪慧过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形象特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二、巧用猜想与验证,引发认知冲突
猜想与验证是非常有趣且实用的思考方式。它就像是一场探险,先是提出一个猜想,然后像探险家一样去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个猜想是否正确。通过猜想与验证,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问题或现象的本质,还可以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学习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田忌赛马》时,教师可以聚焦在“赢”字上,巧妙设计以下问题。
1.对于田忌和齐威王的三次比赛,孙膑对对方的应战作了哪些猜想?田忌能赢得这场比赛靠的是运气吗?
2.如果田忌和齐威王再进行第四次比赛,孙膑对对方的应战又会作哪些猜想?这次能确保田忌一定获胜吗?
围绕以上两个问题,学生转换角色,化身为孙膑,对齐威王的应战方式与策略进行了猜想。有的学生认为,第二次比赛时齐威王的内心十分得意,必定轻敌,料定齐威王会忽略现实情况作出应战策略,一定会输;有的学生则认为,这样身经百战的君王,应该具有远见卓识,一定会根据赛场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两种不同的猜想各有道理。阅读文本,学生的猜想得到了验证。随后学生又对课文第四次比赛的情形进行了猜想,同样是呈现两种不同的猜想,此次猜想的结果虽无法从文本中得到验证,但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通过有理有据的猜想,引发了认知冲突,培养了思维能力。
又如,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跳水》一文,文章题目简洁明了,文中的故事就是围绕这一题目展开的。文章情节安排十分巧妙,颇有悬念。作者在文章初始部分对猴子“放肆”的行为着墨较多,这是孩子后续与猴子发生冲突的直接原因,孩子的情绪也在猴子的放肆行为以及水手们的笑声中不断变化。对于水手,文章着墨并不多,但是水手的几次笑声却穿插其间。这笑声也是猴子行为越来越放肆的间接原因,更是孩子不顾生命安危走上桅杆顶端横木的导火索。文章对与孩子“跳水”这一行为紧密相关的人物——船长的描写并不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紧扣故事的起因以及水手们的几次“笑”,引导学生对故事的内容进行猜想。比如,水手们拿猴子取乐时,猴子会有怎样的反应?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猴子性格特点的了解,有了这样的猜想:猴子生性活泼好动,只要有人逗乐便一定会参与其中;猴子不敢与年龄较长的水手逗乐,会将年龄较小的孩子作为逗乐对象;猴子聪明伶俐,能看穿水手们的心思,对他们不予理会……进入文本后,学生从文章第二自然段的文字中得到验证,聪明的猴子看孩子笑得开心便拿孩子取乐,特别是通过“咬”“撕”等动词,更能感受到猴子的调皮和对孩子的逗弄。又如,当孩子站在桅杆顶端横木上两腿发抖时,恰巧船长拿着鸟枪从船舱出来。看到这样的情形,船长会是怎样的反应呢?学生作了如下猜想并分析了猜想的原因:在孩子命悬一线之时,作为一位经验丰富、镇定自若的船长,会用鸟枪逼迫孩子跳水,保住性命;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认为船长作为父亲,会先安抚孩子紧张的情绪;船长会先想办法挽救孩子的性命,再对猴子“秋后算账”。学生再一次回到文本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也基于学生的猜想提出疑问:在危急时刻,船长是怎么想的?他的办法好在哪里?此问题意在引导学生把握船长作为父亲刹那间的思维过程。依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看,父亲在危急关头用鸟枪瞄准儿子,逼迫儿子向海里跳,这是能保全孩子性命最好的选择。这一做法看似冷酷无情,实则用情至深。与此同时,船长在危急时刻敏捷的反应、简洁的语言、坚定的语气、当机立断的气魄等,给学生留下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三、妙用归纳与演绎,整合查阅信息
归纳与演绎是培养逻辑思维的两种基本且重要的推理方法。归纳是从个别情况中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而演绎则是从已知的一般性原理中推导出新的个别情况,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夜间飞行的秘密》一文的学习中,学生基于文本学习,明白了科学家通过三次科学实验,逐步揭示了蝙蝠、超声波、雷达、飞机之间的关系,由此联想到许多“ 仿生学”的发明,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课文涉及的核心概念“超声波”,可以结合课文的实际语境进行理解,但课文的关键不在于理解超声波是什么,而在于课后“小组问题清单”中提出的“无线波和超声波是一样的吗”这一问题的解决。
回归文本,结合文中蝙蝠的实验以及雷达的工作原理展开探究,得知蝙蝠夜间飞行靠的是嘴里发出的超声波,人类由此发明了飞机的雷达,这就是“仿生学”。学生由此展开相关归纳:生活中,有许多与蝙蝠生活习性相仿的夜间活动的小动物,如萤火虫、猫头鹰等,他们夜间飞行也靠超声波吗?教师呈现相关资料:萤火虫、猫头鹰等不是依靠超声波在夜间飞行的。此时,学生的好奇心得以激发:其他动物是靠什么飞行的呢?生活中的超声波又有哪些广泛的用途呢?探究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其他用途,需要学生查阅资料,并对相关信息作较为全面的整合。小组间交流:超声波主要用于医疗手段,也可以用于工业的清洗、精密的焊接,还可以用于地下勘测等。这一学习过程就是归纳与演绎。学生通过以上学习过程,不仅揭开了超声波的神秘面纱,还对宇宙产生了强烈的探索兴趣,科学探索的种子就此萌芽。
又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主要介绍了20 世纪百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首先,学习文中的第二自然段,学生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类生活。这引发了学生的进一步的思考:20 世纪的人类是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的?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描述的现代科技发明出发,采用演绎法引导学生推导出这些成果是如何改变人类生活的,如何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的。例如,对于文中提到的卫星、程控电话等现代科技,教师带领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可以得知: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信号,实现两个或多个地面站之间的实时通信。无论是电话、数据传输还是电视广播,都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程控电话则采用了数字化的处理技术,使得通话质量更好,通信效率更高。程控电话交换机能够自动处理呼叫、接续和释放等过程,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可能出现的错误。此外,程控电话还具备多种附加功能,如缩位拨号、热线服务、遇忙回叫、转移呼叫等,使得电话通信变得更加便捷和智能化。这些技术使得人们的通信更加快速和便捷,进而推导出这些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其次,课文在第三自然段描述了在过去没有收音机、电视机和飞机等现代设施的时代,人们只能通过神话寄托美好愿望。教师可以运用归纳法,让学生结合课文中提到的过去生活的种种不便,归纳出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艰辛和落后。再引导学生对比现代生活,归纳出现代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归纳与演绎的思维方法对于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主旨,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四、善用比较与分析,理解文本主旨
比较与分析是指对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不同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和差异点,以更深入地理解和评价这些事物。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对不同文本、知识点或观点进行比较,深入理解其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
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杨氏之子》一文时,教师先聚焦“杨氏子的回答妙在哪里”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围绕文本内容进行思考;再重点关注杨氏子的话“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感受其机智、礼貌的应答;最后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与“孔雀非夫子家禽”两种表达方式的不同,感受杨氏子在委婉地反驳观点的同时也避免了让客人陷于尴尬境地,其“聪惠”的形象跃然纸上。
再如,学习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灰雀》一文时,学生在课堂上化身为“小小侦探员”,紧扣文中的人物对话,揣摩并读懂人物细腻的内心世界,借此对课文中灰雀失踪案的全过程进行了还原,感受到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以“爱”化“爱”,使得诚实天真的小男孩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正确而放飞小灰雀,小灰雀又重新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在教学中,教师可围绕“小灰雀失踪案”设计以下三项学习活动:
1.寻找案件信息,说说故事内容;
2.了解案件真相,分享有力证据;
3.比较两种行为,体会、分析喜爱。
三项学习活动的设计聚焦人物语言,表现了人物细腻的内心,形成了严谨的逻辑思维链条,逐层剖析并还原了案件的真相,最后在比较与分析中体会列宁和小男孩对灰雀的爱、列宁对小男孩的爱、小男孩受到列宁的感化后表现出的诚实品质。学生在比较与分析中理解了喜爱不是占为己有,而是尊重与呵护;爱有相似之处,但是也存在差别。至此,文本的内涵与主旨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呈现。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要依据学情而整合运用。教师应以统编教材为基础,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运用恰当的思维方法,厘清文本的内在逻辑,为学生搭建符合逻辑思维发展规律的支架,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