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数学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

2024-06-26 23:19杨晓峰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运用

杨晓峰

摘要:任务型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建构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对核心素养的发展大有裨益.文章研究者从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的背景谈起,结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的教学具体阐述了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运用

1 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的背景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教育教学中推广度较高,实效性较好,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建构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大有裨益.在笔者所经历或观察到的一些任务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学是无效的,除了没有确定好任务的难度、教学过程比较随意等之外,有一部分原因是由教师的放任自流,或教师无法充分让学导致的,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上的失控,导致草草收场

以往教学中,常常会看到一些教师没有精心设定目标,也没有为任务型教学的展开做好铺垫,仅仅是口头下达任务,从而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使得教学任务无法有效完成,常常会出现“戛然而止”“草草收场”等尴尬局面,让任务型教学落空.

(2)目标上的不明,无法深度探究

由于一些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的意义理解得不够透彻,无法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随意安排任务,很多时候是为了任务型教学而布置任务,使得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欠佳.也有一些教师布置的任务“门槛”过高,而这些目标太高的任务往往令学生无从下手,无法真正意义上引领深度探究.

(3)互动上的生硬,缺乏引导激励

在任务型教学的课堂上,常常有一些教师将任务抛给学生,并未与学生形成交往互动,常常是好学生包揽全部任务,其他学生均为“看客”,没有形成有效的师生交流和生生互动,因而大大降低了任务型教学的实效性.

2 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

为了让任务型教学实施得更加有序、有效,有必要设立合理而有深度的任务,并借助问题情境这一载体呈现给学生,这样才能有效实施深度教学.下面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的教学为例进行分析与阐述.

环节1:情境导入,引发兴趣.

任务:前面,我们类比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来研究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那么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又该如何研究呢?你会类比什么来研究呢?(学生在思考后一致认为可以类比正比例函数.)

问题1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上节课作业中所画的反比例函数①y=6x,②y=-6x,③y=4x,④y=-4x的图象,并类比正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研究方法,阐述你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初步认识.(学生进入合作学习状态,教师巡回指导,继而生成表1所示的结论.)

评析:将任务以问题的形式确定下来,避免了任务型教学的条条框框,可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轻松.同时,在明确的任务下,学生的数学探究之路更加清晰,为后续有序而有效的深度学习提供了保障.在课始,教师抛出任务的同时引领学生回顾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让研究之路由模糊变得清晰,使学生对探究方向有了明确的把握.

环节2:迎问而上,深度探究.

问题2根据上述讨论结果,试着说一说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特征.

(学生畅所欲言,有的阐述“由于自变量及函数值不能取0,因此是两支不与坐标轴相交的曲线”,有的阐述“k>0时,图象分别位于一、三象限;k<0时,图象分别位于二、四象限”)

追问1:可以从函数变量间的关系着手分析上述特征吗?(由y=kx,得xy=k.k>0时,xy同号,因此分布在一、三象限;同样地,k<0时,xy异号,因此分布在二、四象限.)

教师肯定上述回答后,有学生提出猜想:当k>0时,函数值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函数值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追问2:你们认可上述猜想吗?为什么?(学生各持己见,也有部分学生沉默,但对于说理却都是“不知从何说起”.)

追问3:之前我们是如何研究正比例函数的增减性的?此处是否有借鉴之处?(我们可以分两种情况研究,k>0和k<0.若k>0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两支,则可以再分为x>0和x<0两种情况研究.)

追问4:先讨论其中的一种情况,即k>0,x>0时,y随着x的增大如何变化?(通过赋特殊值进行验证,得到“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的结论;通过观察图象本身,得到“图象从左往右看呈现下降趋势”;通过在图象上任取两点A,B,并过这两点分别作x轴和y轴的垂线,得到A(x1,y1)、B(x2,y2).当x1y2.)

追问5:能从多个角度加以验证,很好!类似地,采用相同方法继续探究另一种情况,即k>0,x<0时.(学生再一次探究,并得出相同结果.)

追问6:那么有了上述探究结论,就可以说“当k>0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吗?(学生再一次陷入深思,很快有学生给出答案“不能,因为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并未展开讨论,即两点分别位于图象两个分支上”.进一步地,学生自主自发地进行尝试,并发现“k>0,曲线去分别于第三象限的点A(x1,y1)和第一象限的点B(x2,y2),继而得出x1

总结:非常好的探索过程!由此可见,应用该性质时我们还不忽视“是否在同一象限内”这一条件.

评析:在“提问+追问”的引导下,学生拾级而上地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自然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整个探究过程中,不仅有教师对学生猜想的肯定和鼓励,还有教师对学生错误的矫正和引导,才使得探索、实践、交流、合作的过程流畅而自然,从而让深度学习自然发生.这种直面任务的类比学习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其意义是深远的.

环节3:反思提炼,深化认识.

问题3回顾本课的探究过程,谈谈你的体会.

评析:任务型教学不仅需要有拾级而上的探究过程,还需要适时的反思和提炼,这样才能助力学生习得知识、发展能力,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这一环节,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反思提炼,以厘清知识结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3 对任务型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重视学生积极性的提高,重视学生的深度学习,重视每个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巧培养,让每个学生能通过合作学习获得真体验、真探究、真经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3.1 明确的目标是提高教学质效的前提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由易到难的教学模式,教师剖析具体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任务,并引导学生一步步探寻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始就明确教学目标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有明确的目标,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本课中,教师在课始就抛出任务,且后续一切活动和问题都指向了任务的达成,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3.2 切实的体验是形成自学能力的源泉

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教师充分地让学引思,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的生动灵活的介入,如此,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在切实体验中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本节课中,教师以“提问+追问”的方式实施任务指导,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深入分析,并鼓励学生提出各种不同观点,采取多种不同解决策略.最终,学生经历拾级而上的深度探究,深化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形成了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教学设计决定了课堂教学的顺序和目标,关系到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效,因此,有理由相信任务型教学法在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中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朱先东.指向深度学习的数学整体性教学设计.数学教育学报,2019,28(5):33-36.

陈忠.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高中数学有效课堂.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2(9):13.

郑毓信.数学教育视角下的“核心素养”.数学教育学报,2016,25(3):1-5.

猜你喜欢
任务型教学运用
任务型专业英语口语教学实验报告
高中英语阅读课中任务型教学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阅读量对初中生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