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三共协同培育“新工科”人才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4-06-26 19:04刘文军罗颖刘淑英张宇楠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13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新工科高职院校

刘文军 罗颖 刘淑英 张宇楠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高职院校培养与新兴产业适配的“新工科”人才相关探索与实践正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结合当前产业背景,分析了高职“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了校企“共生、共建、共融”协同培育“新工科”人才的模式探索。即理念共生,建立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创新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人才共享,学校师资和企业工程师共招共用;产教共融,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全方位融合。通过“三共”深度协同,实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新需求的“新工科”人才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深度融合;新工科;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4)13-0156-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

0 引言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扶持和引导下,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相关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形势,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对职业教育工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1-2]。高职院校积极承担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人力资源的诉求,结合自身特色,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3-6]。本文通过校企“三共”深度融合理念,结合笔者自身实践工作,探索高职院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以期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破解新兴产业领域中的人力资源短缺问题,助推产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1 工科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

1.1 经济发展周期需求波动与工科毕业规模增长的矛盾

当前,随着地缘政治、逆全球化、经济周期波动、国际形势动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态势进入了放缓阶段,拉动GDP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就业问题面临的挑战本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特别在后疫情期间叠加毕业生规模屡创新高,让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突显。当前经济发展周期下需求减弱与工科人力需求降低的现状不容忽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新岗位、新需求有待进一步挖掘。

1.2 高职院校工科人才供给与产业发展新要求的矛盾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粗放型、集约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企业转型涉及技术、资金、人力等诸多因素,是一项系统工程。相比以往,工业企业的发展对产业适配人才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特别是复合型人才、新型技术人才的需求。然而,传统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中“以学校为主”到校企共育的有效模式还需进一步探索,导致人才培养的定位与产业发展的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鸿沟”,在岗位需求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供需关系的矛盾尤为突出。

1.3 高职院校学生整体基础偏弱与个性化培养的矛盾

高职院校的工科人才培养定位与普通本科存在显著差异,前者与产业的融合度、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然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生源质量、自我规划与管理等方面与本科高校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学生培养过程需要更多的干预引导。此外,社会对这一群体的认知亦有偏差。如何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加强管理的有效性,培养的针对性,实现个性化的精准培养,最终让高职院校的学生人人出彩,相关行之有效的方法、机制还须探索。

2“ 三共”协同育人模式探究

2.1 理念共生,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创新发展闭环

树立基于深度产教融合的“共生、共享、共融”校企协同育人理念,“共生”指企业推动产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目标与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的育人宗旨的理念共生;“共享”指学校高水平师资队伍与企业创新型人力资源的共招、共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利双赢;“共融”指校企双方课程标准与产业标准、专业链与产业链、专业素养与职业素养、实训平台与生产环境、评价体系与考核体系的全方位融合。本文探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面向产业链和工科专业群为研究和实践对象,以培养高质量产业人才为目标,通过系统化的校企“三共”协同育人模式,构建高职院校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良好生态。

2.2 人才共享,学校师资和企业工程师共招共用

2.2.1 教师进企业,围绕企业难题组建协同创新研发团队

扎实推进博士进企业、企业科技副总等形式多样的教师企业实践活动,学校制定配套支持政策,推动“送师入企”。教师在企业活动中与产业深度融合,校企发挥各自优势,组建联合攻关团队,积极跟踪区域经济发展中支柱性产业的新需求,提炼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着力解决企业转型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厚植产业沃土,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参与教师可以更好地开发反映产业新方向、新趋势的产教融合型课程。教师参与企业研发活动,承接横向课题,学校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教学资源活动进行项目立项,一大批产教融合型资源得以建设,通过系统化建设,为高水平的教学资源库奠定坚实基础。

教师进企业要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遵循互惠互利为原则。学校通过制度牵引、多部门协同,遴选高水平教师进典型合作企业。教师团队结合自身研究方向,聚焦企业问题,通过搭平台、组团队的方式快速形成战斗力,破解校企合作“一头热”、难以深入的问题。教师以自身专长整合企业创新资源,帮助企业拓宽产学研合作渠道,强化研发机构建设,有效解决企业创新人才不足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促进学校科研水平提升。教师深入开展企业实践,了解产业需求,有助于把握人才培养方向,积累教学素材,对标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在科研、社会服务等维度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攻关活动,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

2.2.2 工程师进校园,面向人才培养组建混编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要积极引进高端、高技能技术人才,推动企业资深工程师和校内教师联合组建教学的生力军,发挥在教师群体中的带动效应和辐射效应。打造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师德高尚、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和实践能力强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混编“双师型”师资队伍。企业工程师实践经验丰富,高职院校通过外聘“产业教授”“兼职教授”“技能大师”等方式,引导和推动他们将产业应用中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融入教学实践。企业工程师深度参与专业规划、人才培养标准、教材课程开发等各个环节,培养了与产业深度衔接的“新工科”人才。

2.3 产教共融,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全方位融合

2.3.1 课程标准与产业标准融合

高职院校勇担历史使命,要为地方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供给,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产业,选择典型合作企业,深入开展产学研工作。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主动策应苏州工业强市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瞄准智能制造行业发展需求,着力打造高职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校-院(系)-专业”三级企业学院方式与典型合作企业进行深度对接,抽象、提取人才培养中的共性要求,结合产业标准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标准。逐步实现课程标准与行业标准的紧密对接,使得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加贴近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发挥主管部门、育人主体、行业企业等多方力量主观能动性,以全方位视角,做好核心产业链与学校专业群的融合,在服务区域产业的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课程标准与产业标准不断优化融合。

2.3.2 教学过程与研发过程融合

校企打造“产教共同体”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解决彼此的关切。高职院校的工科教学过程应与工业企业的研发、生产过程紧密融合,即建立基于企业的研发过程、生产过程重构、优化课程体系的闭环机制。把工业企业生产一线中的先进经验、方法、技能及时提炼出来,同步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并建立层次化、模块化课程体系,分级分类精准培养。快速构建和丰富相关的课程、教材、教学案例等资源建设,最终实现课程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企业基于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实际人才需求参与协同育人的工作中来,通过建立企业“冠名班”“订单班”“学徒班”等灵活多样形式,将企业自身的技术技能与素质要求更多纳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培养,优先择优录用,因而也就能够更好地解决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人才供给问题。

2.3.3 专业素养与职业素养融合

将工业企业所需的人员能力要素贯穿融合进工科专业课程之中,灵活运用“课程思政”,以素养为导向进行相应课程体系设计。开拓从第一课堂专业素养到第二课堂职业素养培育衔接的纵深培养阵地。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制定成长档案,做好“一生一策”发展规划,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应不同的培养方案环节,并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持续跟踪、实时预警学习效果。校企合作带来大量有针对性课题,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参与横向课题、专业竞赛、大学生创新活动、科技论文撰写、知识产权申请与转化等,这些举措能够大大丰富第二课堂的广度与深度,显著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此外,高职院校还要平衡就业与升学的关系,畅通学生成长路径,让每位学生学有所长,实现“人人出彩”的目标。

2.3.4 实训平台与生产环境融合

结合当前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教师以“产教共同体”为平台,积极参与行业变革进程中,支撑企业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做好产业要素的汇聚,积极推进企业工艺流程变革。以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的使用和维护为抓手,建设一批开放性、生产性、共享型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推进智能工厂生产场景与教学场景的深度融合,强化专业群服务产业群,从而推进人才培养与产业的无缝融合,彻底解决企业用人难与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实践上,校企统筹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装备设施,搭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智能制造数据中心”“智能制造产教融合中心”等载体项目,满足从单一设备、典型产线到智能化工厂的递进式、一体化、全流程实训教学,支撑“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人才培养载体。产教融合型平台的建立满足企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同时,作为学校专业建设、创新创业、社会服务工作的载体和窗口。

2.3.5 评价体系与考核体系融合

建立健全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参与协同培养“新工科”人才的多元化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评价主体要密切跟踪产业动态,分级分类细化专业评价标准,跟踪学生职业发展现状。评价的内容和形式上,除了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师生互评、行业督导参评,以及动态反映学生职业、技术素养与产业的适配指标亟待建立,最终形成评价与反馈不断迭代优化的闭环机制。通过立体化、动态化的评价体系,实现产教深度协同,提升“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3 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高职院校培养与新兴产业适配的“新工科”人才相关探索与实践正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重点。本文结合当前产业发展背景,分析了高职院校“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典型问题,给出了校企“共生、共建、共融”协同培育“新工科”人才的模式探索。对校企双方在三个维度深度协同进行总结提炼:“理念共生”,建立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创新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人才共享,学校师资和企业工程师共招共用;产教共融,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生产要求的全方位融合。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有效开展,达成为产业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供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振辉,王振铎.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胜任力的地方高校软件人才培养实践探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3,19(19):74-76.

[2] 刘文军,罗颖. 智能制造背景下校企深度融合提升信息技术专业类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 职业技术,2020,19(8):24-28.

[3] 王莉莉. 产教融合背景下“ 三引领三协同” 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J]. 高教论坛,2022(5):83-86.

[4] 梁计锋. 新工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22):139-141.

[5] 浦理娥,刘顺有.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计算机专业为例[J]. 产业创新研究, 2023(13):196-198.

[6] 黄兆军. 高职院校新工科专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适应性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23(8):37-43.

【通联编辑:梁书】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青蓝工程”(2023QL006)资助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新工科高职院校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