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公共基础课程思政全流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2024-06-26 17:47寇瑜琨高习明王兴民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13期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高职教育立德树人

寇瑜琨 高习明 王兴民

摘要:课程思政是高职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课程作为高职公共必修课,更应将课堂作为课程思政的主阵地,实现知识传授与育人目标的深度融合。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文章从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出发,围绕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的探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旨在构建全流程的思政建设体系,并通过思政评价形成改进的教学闭环管理,以期在高职信息技术公共基础课中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公共基础课;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4)13-0147-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

培养有担当、有作为、具备民族复兴使命的新时代人才,已经成为新时代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为实现这一目标,高职教育需要有机统一德育、智育,实现全面育人。各类高职课程都应与思想政治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1],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广泛开设于各类高职院校,通常作为公共必修课在学生入学初期进行开设,具有面向专业广泛、面向学生数众多等特点,新生也正处于三观建立、自主意识觉醒的关键时期,因此,信息技术公共基础课是作为思政理论融入课堂的较好载体[2-3]。信息技术基础课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泛,除了能够服务专业课程与知识技能,更能够培养学生使命担当意识与大国工匠精神,是课程思政的优势课程。2020 年5 月,教育部正式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想政治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再次明确了人才的德育培养目标,并提出立德树人的有效性是评估高校工作的根本标准[4]。按照《纲要》要求,结合高职教育特色,本文将围绕信息技术公共基础课程思政全流程建设研究与实践展开讨论。

1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思政教育融入情况现状分析

本文以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现状为参考,面向学校学生和信息技术授课教师,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多种方式进行调研,较为全面地了解了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情况。

1.1 教学理念亟须更新,德育目标不明确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理念相对传统。在教学目标建立阶段,一些教师仍将技能操作、基础知识掌握等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这种教学目标的设置往往对教学实施产生重要影响,德育目标的忽视或不明确导致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忽视价值观等情感态度的培养,而将教学重点更多地偏向于技能操作或知识讲授。即使部分教师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的指导下,尝试加入课程思政元素,但由于缺乏明确的德育目标,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往往难以自然融合,导致德育效果不理想。

1.2 教学设计亟须优化,思政教育缺少设计

受限于信息技术课程性质,授课方法相对单一。教师操作演示与学生模仿练习是信息技术课程常见的授课方式,这种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思政教育的融入也构成挑战。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尝试加入课程思政内容,但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挖掘。学生往往对思政内容不够敏感甚至无法捕捉到,教师应使用更加生动的案例或表现形式将其自然融入。

1.3 教学评价亟须升级,思政评价体系待建立

一些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相对传统,主要依据出勤情况、作业情况和期末考试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几乎不涉及德育教育及课程思政的评价。这种评价体系失之偏颇,不够全面;既无法对课程思政效果进行评估,也无法全面闭环地评价教学成效,缺乏对教学质量的反馈。建立课程思政评价机制,使教师能够根据课程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对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进行全面评估,从而推动课程思政教育管理机制的闭环管理。

2 探索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路径

2.1 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确定信息技术课程的思政目标,需要关注的维度众多,包括但不限于道德伦理、社会责任、法律意识、创新精神等方面。我们鼓励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在信息技术应用中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职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科内容特点,我们确定的思政教学目标如下:

1) 感知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增强对国家科技实力的认知。

2) 培养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通过了解中国信息技术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发展的热爱和对中国信息技术实力的自豪感。

3) 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鼓励学生注重实践操作,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探索未知领域的科学态度。

4) 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强调细致入微、精益求精的态度,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数据背后的深层次信息,追求数据分析和应用的精准度。

5) 培养法治意识: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培养他们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增强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责任感。

6) 感知科技强国的重要性:通过信息技术基础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建设科技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7) 树立科技报国的人生理想:通过了解科技报国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培养学生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科技进步相结合,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

2.2 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涉及面广,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深入挖掘这些元素,并结合思政点将课程内容重新组织梳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积累和完善课程思政案例集,将思政元素与信息技术课程融会贯通。思政元素的加入,旨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使其成为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具备良好价值观和创新能力的信息技术人才。

1)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思政元素挖掘[5]。通过介绍中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科技实力的自豪感和对建设科技强国的使命感;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产业创新的认知和重视,引导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追求创新和突破,培养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科学态度;通过讨论信息技术对社会和个人生活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关心他人需求的意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中社会责任的思考和行动。

2) 结合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进行思政元素挖掘。将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政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和实操练习。例如,在讲授计算机网络部分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内容,引入对网络安全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了解个人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应符合法律规定,提高个人信息保护和隐私保护意识,并从网络安全的角度培养安全防护意识。同时,也可以从国家网络安全的角度出发,引发学生对国家网络安全意识的思考,激发他们对国家网络安全建设的理解和支持,培养他们的国防意识和科技报国意识。

3) 结合社会现象进行思政元素挖掘。国内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是大学生关注的对象,将这些贴近社会生活的时事热点作为思政元素进行挖掘,更容易激发大学生的认同感,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Microsoft Word 2016项目中,可以采用建党百年的文字内容作为排版的素材,增强学生的党史知识了解,提升他们的家国认同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在Microsoft Excel 2016项目中,除了培养学生对数据计算严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还可以使用我国GDP值作为案例内容,通过数据筛选,让同学们看到我国逐年攀升的数据,并以此为参考制作图表,对我国国力有具象性的感知,增强民族自信。

2.3 探索教学实施路径

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是将思政内容融入课堂的关键环节。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时,不能简单生硬地进行思政宣讲,而是要精准把握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的对应关系,使知识内容与思政内容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课程思政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以及比较教学等方式,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传递价值观念。

笔者根据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际授课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将教学内容与思政内容相关元素进行了整合,表1展示了不同模块中教学内容与思政目标和思政实施的对应关系。

2.4 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的评价与课程成绩考核评价在指标设置和评价目的上存在差异:课程思政评价是一种素质评价,需要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以及教师的教化效率和学生的内化效果及外化效益;思政教育作为一种增值性评价,其效果可以在课程结束评价前的任何时间提升,具有持久性的特点。

笔者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特点,针对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思政目标设置、思政实施情况,设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思维、工匠意识、辩证思维、团队合作、求真务实共6个评价点。通过对学生知识掌握、学习能力、素质提升等方面进行协同评价,对课程思政效果进行考核。在信息技术课程授课全过程中,将课程思政评价点作为必要的考核形式,以观察学生在信息技术公共基础课上的思政教育效果。

对于课程思政评价结果,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正向反馈。课程组及授课教师应及时调整和改进思政教学内容和方法[6],在思政“实效”上下功夫,提高课程思政的课堂融入度和学生认同感,避免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不同的现象。同时,这也为教学反思和教学改进提供了依据,有助于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质量与实效。

3 结束语

确保思政教育与教学目标融合是高职教师的重要任务。在公共基础课中开展协同育人思政教育,将是未来高职高专院校课程教学的主流趋势。本文以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教育教学实例为基础,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从德育目标设置、思政教学设计、与知识点结合的思政教学实施,到指定评价点进行思政效果评价,形成了全流程思政建设,并通过思政评价进行了改进的教学闭环管理。这一路径为高职高专信息技术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们也希望这种课程思政全流程建设的教学思路能够为其他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韩宪洲. 论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课程思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怎么看[J]. 北京教育(高教),2020(5):48-50.

[2] 严树,林丹玲,陈佳仪,等. 信息技术与课程思政教学的深度融合[J]. 电脑与信息技术,2022,30(5):97-100.

[3] 张淑辉,高雷虹,杨洋. 高校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困境及改进策略[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3):57-60.

[4] 王祖山,谭雪霏. 课程思政从“悬浮” 到“落地” 的实践策略[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3(4):165-172,188.

[5] 张琦琪,滕跃民,曹蓓蓓. 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23(5):70-75.

[6] 尤鸿霞.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3,19(10):169-171,180.

【通联编辑:代影】

基金项目: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项目编号:ky2023-14)

猜你喜欢
公共基础课高职教育立德树人
基于“工学结合”理念下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探讨
浅析高职公共基础课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作用
关于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