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佳伶
摘要: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有机融合,以提升教学效果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文章将这种模式应用于前端框架应用开发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中。通过构思设计与课程相关的案例、实验及综合项目,将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将教学实施过程主要分为三个环节:课前线上预习、课中线下教学、课后巩固实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主导的课程体系,有效地推进了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前端框架应用开发;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4)13-0170-0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逐步融入教学之中,在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从众多教学模式中脱颖而出[1]。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充分发挥了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优势,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度的改革与实践。“线上”教学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辅助方式,而是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教学模式旨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进行学习,同时也能为教师提供实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和掌握学习情况的可能性。而“线下”教学模式则是在“线上”的前期学习成果基础上进行的。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而是基于学生在“线上”的学习表现和需求,进行更加深入、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与“学”固定时间和地点的限制[2]。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基础,以前端框架应用开发课程为例,进行了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研究。通过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案例等内容的优化,创建了线上学习资源库,实现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融合。
1 课程简介
前端框架应用开发课程专注于讲授当前极为热门的Vue.js前端框架。作为一门以实践为导向的开发类课程,它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并重。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但对于开发类课程来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至关重要。教学理论源于教学实践,并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同时教学实践是检验教学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有效标准。采用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由易到难、由理论到实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掌握Vue.js前端框架的核心知识,从而能够从整体上理解并应用该框架。这将进一步培养学生使用前端技术进行项目开发的能力,为就业及后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课程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与各行各业、日常工作学习之间有着广泛的关联,使得Web开发的需求与日俱增,而采用合适的框架技术进行Web 开发,能有效地解决原生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如开发周期长、工作效率低、用户界面不完善以及后期维护难度较复杂等[3]。前端框架应用开发作为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本专业的学习架构中占据了核心地位。这门课程融合了软件工程、网页设计、HTML5应用开发、Web应用开发等课程知识,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的机会。该课程的开设为高校IT类专业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就业方向,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主要是学习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模式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前端框架应用开发这门课程中,虽然采用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但实践案例往往针对特定知识点进行设计,使得学生即使掌握了每个实践案例,也无法将相关知识应用到实践的项目开发中。具体来说,传统教学模式在前端框架应用开发课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①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得课程内容枯燥且难以记忆,学生无法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导致一边学习一边忘记。
②缺乏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过于依赖终结性结果评价,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③实践案例设计过于针对性与孤立性,学生难以将掌握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应用到实践项目开发中。
因此,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引入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践案例巩固知识。同时,这种模式还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 教学构思与设计
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前端框架应用开发课程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指标等环节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课程教学模式,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动手能力。
①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进行了变革,旨在夯实课程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②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采用思维导图等方式对每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这样不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此外,还引入了综合实践项目,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项目驱动的方式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学生对项目的思路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③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改变,以课程目标为指引,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对线下教学进行有益的补充。通过构建线上线下的融合教学框架[4],学生得以获得课前预习、课中实践操作、课后作业及测试的全程学习体验,实现学习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借助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完成课程资源的浏览、下载和互动交流。同时,线下实体课程则注重面对面的交流与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这种混合式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④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考核指标进行调整,在以往“平时表现+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上增加项目实践的考核内容,形成了一套更为全面的考核体系。平时表现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包括出勤情况、课堂互动、作业完成情况等,以评估学生对课程的投入程度。期末考试侧重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考查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项目实践则更加注重于考核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合理地应用在真实的项目中。通过评估学生在项目中的实践操作、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能力,以衡量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项目的水平。这种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混合式教学实施与运行
前端框架应用开发课程的实施与运行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实施和教学考核。其中,教学内容涵盖核心知识目标和专业技能,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学过程实施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教学考核采用多元化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践能力水平。
4.1 教学内容
本课程共分为11个模块,其中理论+案例实践模块有10个,实践教学项目模块有6个。具体的实践教学项目如表2所示,每个模块的具体安排如图1所示。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发展,小程序开发已成为各大平台的热门话题。Uni-app是一款基于Vue.js 框架的跨平台开发工具,可以将一套代码编译到An? droid、iOS、微信小程序、QQ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抖音小程序等15个平台[5]。通过对不同小程序常见功能的深入分析,将这些功能精准地映射到课程体系的每个章节中。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真实的实践项目中,实现知识的有效转化。同时,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构思并设计了案例实践、章节实验和综合项目。综合项目功能与知识内容的映射图如图2所示,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这张图直观地展示了知识点与实践案例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实践项目中的应用价值,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4.2 教学实施
1) 课前线上预习。在正式授课之前,教师会将相应的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源码、案例演示视频、教学视频等学习材料上传至相应的教学班群,并安排学生完成相应的课前预习任务。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在教学班群中进行交流讨论,这种互动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会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调整课件等相关材料中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方式,以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教师还会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及重要程度合理的为每个知识点进行课时分配,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课中线下教学。在正式开始课堂教学之前,教师会通过提问互动的方式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以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这种方式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难点,以便在课堂教学中更加针对性地讲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会引入适当的案例,结合理论知识的解释,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难点。此外,教师还会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实践项目功能的任务为依托,设计具有综合特征的学习任务。这些任务旨在使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整体授课过程中,教师会采用课堂表现加分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参与教学互动。这种机制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积极参与和深入思考,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后巩固实践。除了课前的知识预习和课中的案例复现,课后实践是巩固理论知识最重要的途径。前端框架应用开发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其中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因此,实践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只有通过案例实践的形式来检验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才能便于教师对后期教学的内容进行及时调整。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调整了教学方法。在每章节的理论知识讲解之后,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如图3所示。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力。
此外,采用了作业、案例实践和实验等多种形式进行课后巩固。其中作业部分主要包括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等形式,以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案例实践部分则通过对课堂案例的演变,考核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实验部分则涵盖了每个章节中所有知识点,检验学生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
4.3 教学考核
前端框架应用开发课程的期末考核采用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详细的课程考核机制如表3所示,其中:
1) 试卷部分主要侧重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涵盖了课程的各个章节,并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核。
2) 实验项目部分则侧重考核学生对每个章节知识点的应用能力。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实验任务,并提交代码和实验报告,以展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综合项目部分需要学生以3~4人组成的小组共同完成一个“微商城”的移动端项目。这一部分除了考核学生对于所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还注重团队的交流协作能力的考核。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需求,并提交项目报告。
通过这种全面的考核方式,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践应用能力,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学习反馈和建议。同时,这种考核方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 教学实践总结
通过两个学期的观察,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氛围非常活跃,积极互动提问,普遍反馈上课效果良好。同时,布置的实践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明确学习目标,显著增强实践性,这表明教学模式的改革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好评。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这也证明了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实现,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 结论
前端框架应用开发这门课程以理论为基础、实践为主导,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改革上采取了小案例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理论知识。此外,还围绕基础知识设计了综合项目,以整合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点。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这不仅凸显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还通过提问互动等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同时,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也注重教学质量的监督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和期望。
【通联编辑:王力】
基金项目:成都东软学院2023 年度校级教研教改项目(项目编号:NSUJG202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