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解决初中数学课堂两极分化的教学策略

2024-06-26 16:06冯勇军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两极分化教师应活动

冯勇军

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下,课堂上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学困生和学优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领路人,要认真分析产生分化的原因,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缩短差距,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充分激发学生潜能,逐步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有效落实“四基”,提高“四能”.另外,教师应科学地使用教材,综合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心理特征,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和改编,继而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以此淡化数学知识的抽象感,使教学内容更具普适性,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促进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以下笔者结合教学经验谈几点解决两极分化的教学策略.

1 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主动性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交流、理解、应用数学知识的主要场所,有效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的、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引导学生经历实践和创新等过程,以此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代数式的值”一课时,教师给出这样一道练习题:

已知3-4a2=1,求代数式12-16a2+18的值.

题目给出后,教师没有让学生直接求解,而是引导学生互动交流,探索解题策略.从学生交流反馈来看,很多学生首先想到的是求出a的值,但是已知条件是一个关于a的一元二次方程,学生还没有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从而望而却步.认真分析不难发现,即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能够求出a值,但运算过程烦琐,也会给学生带来困扰.为了消除学生的困扰,教师启发学生观察已知条件和所求式子之间的联系,通过观察、比较易于发现,可以将3-4a2看成一个整体,继而得到12-16a2+18=4(3-4a2)+18=22.这样从整体视角出发,通过挖掘已知条件和所求目标之间的联系,顺利地解决了问题.当然,也有同学提出根据已知条件求得a2=12,则12-16a2+18=12-16×12+18=22,同样可以解决问题.可见,对于同一个问题,其观察的角度不同,则解题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解题效率.

2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积极性

结合教学实践不难发现,课堂上之所以发生两极分化的情况,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困生对数学不感兴趣,久而久之,逐渐失去了学习信心,成绩越来越差.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教师应认真分析学困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以此有效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逐步提升他们的学习信心.

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教师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创设如下生活情境:周末,小红和弟弟一起去公园玩,爸爸共给他们俩50元钱,弟弟主动少拿10元钱,你知道姐弟俩每人拿多少钱吗?

问题给出后,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快速且准确地给出答案.紧接着,教师继续追问:“如何列出方程呢?”从学生实际反馈来看,大多学生所列的是一元一次方程,即设弟弟拿了x元,则姐姐了(x+10)元,根据题意可得x+(x+10)=50.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提问:“若设弟弟拿了x元,姐姐拿了y元,你能列出方程吗?”问题给出后,学生很快根据已知条件列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即x+y=50,y-x=10.得到方程组后,教师引导学生与一元一次方程作比较.学生结合已有经验顺利地解决了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由此顺利地引出本课研究的主题,即利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学生发现并掌握这一解法后,教师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一些题目,然后同桌交换解答,以此在巩固加减消元法的同时,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让学生的学由“被动”走向“主动”,有效诱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

3 开展数学活动,凸显学生主体性

当下,数学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活动,这既是顺应新课改的需要,也是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消除两极分化的需要.教学中,教师合理开展活动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学习质量.

例如,教学“展开与折叠(第1课时)”时,教师设计如下活动:

活动1:如图1,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的圆柱体和圆锥体,通过“剪一剪”你是否能够得到它们的平面展开图呢?

师生活动: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前准备好的两个几何体沿侧面展开,观察得到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课堂气氛热烈.

设计意图:对于初中生来讲,他们的空间观念较为薄弱,很难直接得到几何体的展开图.基于此,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得到几何体的展开图.

活动2:如图2,你能画出图中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吗?

师生活动:教师预留时间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直接绘制几何体的展开图,教师巡视,并展示学生的不同画法.

设计意图:在动手剪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动手画,以此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活动3:你能画出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吗?借助你手中的正方体,你能得到更多的展开图吗?

师生活动:活动中,教师先是鼓励学生动手画,然后尝试通过动手做获得更多的平面展开图.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尽量多地得到平面展开图.

设计意图:对于不同的学生,其学习能力、思维方式有所不同,教师鼓励学生应用不同的方法得到更多的展开图,以此丰富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中,教师基于学生实际学情创设活动,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究的欲望.活动中,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让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4 课堂上多一些等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唯分论的影响下,教师习惯应用“灌输+题海”,显然这种教学方式缺少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这样学生的学往往停留于浅层的认识上,影响后续学习效果.基于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学会放缓节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思考、分析、交流,以此促成深度学习,让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得全面的提升.

例如,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后,教师给出了这样一道题:

有一些苹果要分给七(1)班的学生.若每人分3个,则还剩20个;如果每人分4个,则还少25个.试问:七(1)班共有多少学生?

题目给出后,学生积极思考,有的学生设七(1)班一共有x名学生,有的学生设一共有x个苹果,课堂氛围活跃.该题难度不大,但学生还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没有直接给予评价,而是提供时间让学生思考、分析、交流,让学生主动发现错误,找到出错的真正原因,以此加深理解,逐步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准确把握教学内容,认清实际学情,在教学的关键处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巧妙地通过“低起点”的问题调动全员参与热情,进而逐渐带领学生走上乐学、爱学之路,逐步消除两极分比现象,全面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刘明远.初中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6):163.

易紫.如何对待两极分化的数学课堂.中学教学参考,2019(17):24-25

宋海霞,孙晓帆.浅谈如何解决初中数学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山东教育,2018(33):40-41.

猜你喜欢
两极分化教师应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农村八年级学生学习英语两极分化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农村初中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如何抑制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
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及应对策略